(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32199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8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docx

(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

法教案

导读:

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定稿)历史学习理论与方法教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按照《天朝的崩溃》作者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

但是学习历史应该早学,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

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自古,凡学有所成者,皆善于学习,而善于学习的第一要意即是“举重以明轻”。

历史的学习内容丰富,不善举重明轻者则无以驾驭。

为此,本课集专家之智慧,将历史学科的内容梳理钩要,以使学习者能够精到地掌握和科学地运用历史知识。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本体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尽人皆知,谁都会用的概念。

比如我们会提到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城市历史,以至一个家庭或个人的历史;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

大概不会有人刨根问底:

“历史是什么意思?

”好像大家都知道“历史”的含义。

不过,要是我们深入地想一下,问题就没

有那么简单了。

究竟什么是历史?

要找出一个确切的、完整的答案,可能会难倒大多数人。

在中国那么多的文字中,为什么我们偏要选择用“历”和“史”这两个字来表达这样一种广泛而抽象的事物?

1.西方文化中的“历史”一词探源。

历史这个词在英语为history,法语为Histoire,意大利语为Storia,三者同出于希腊语的historia,其初意本为“征问”、“问而知之”。

这是从希腊古代爱奥尼亚人以求真精神从事“纪事”发展起来的。

在此基础上,公元前五世纪时,“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写了著名的《历史》(亦称《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了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波里比阿写了著名的《通史》,翻开了欧洲历史学的光辉的第一页。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第三版histoiy考释。

P13

2.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和“历史”

我们要想确切地了解“历史”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分别从“历”和“史”这两个字的意思谈起。

“历”的繁体作“摩”,其下部的“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树林。

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便说:

“历,过也,传也。

”“过”是

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

古人在长期观察中发现,天象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以某一时间为周期做循环运动,某一天象与农时、气象可以相对应。

《礼记•月令》中就记载了日月星辰的位置以及此时对应的物候现象,比如“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昏参中,旦尾中。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夏历的孟春正月,太阳的位置在营室。

黄昏时参星在南方天中,黎明时尾星在南方天中。

””东风使江河土地解冻,冬眠的蛰虫开始活动。

水底的鱼游近水面的薄冰,獭捕鱼,鸿雁由南而来。

””这个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二气融合,草木开始萌发。

)正因为有这种规律性的对应关系,日月星辰的移动(“过也”)就可以用来确定年月、确定季节,“历”展)由原来的动词又衍生出名词的含义,即历法。

《大戴礼记噌子天圆》说:

“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

”(圣人很1

注意根据日和月的规律,来考察星辰的运行轨道,用来排列一年四季的顺序,就称之为历。

)在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历法对于播种、收获等农时具有无比的重要性,所以历法的含义从“屣”中逐渐分化出来,另外创造出一个从日的唐。

据《尚书•尧典》,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于是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天道,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严肃谨慎地向百姓发布节气时令。

还派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别前往指定的东、西、南、北各个地点观测各种天象,以便为百姓制定历法。

《尧典》虽系后人所作,具体内容未必可信。

但这条记载至少说明,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专职的天文官员了。

“史,,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甲骨文中不但有“史,,字,还有“大史”、“卸(御)史”、“公史”、“西史”等说法,都是表示一种特殊身份的人、或一种特殊的职位。

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极为不便,所以用字必定非常俭约,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甲骨文中有不同类型的“史力说明早在殷商时代“史”就已有了明确的分工。

既然在“史”之外还有各种名称的史官,就可以肯定他们的职权和地位是与“史”不同的。

《说文解字》中说: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

但据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六)一文中的考证,“中”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原始意义为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簿书之意,史的字形,即手持簿书之人,贝心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

”比较而言,王国维的说法显然更有说服力。

殷商时期的官名,如卿事(士卜御史、三事(司卜吏等,都是由史字分化而来,可见当时“史”地位的尊祟。

至于甲骨文中不同史官记事的范围,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十分明确的证据,但可以肯定并不限于天象,而是包括各个方面,甲骨文留下的记载应该就是各种“史”的一部分成果。

尽管早期史料缺乏,我们还是能从晚出的《周礼》,来推测当时史官的一点情况。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周礼》一书绝非如古代经学家所言,出自西周初年的周公之手,也不完全是西周时期的产物,而应成书于战国时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周礼》不包含战国以前的内容,古代的典籍大多不是成于一人一时,从后世出土的西周金文中所见官制与《周礼》的记载基本相符这一点可以断定,该书所反映的礼仪制度,虽然有不少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西周制度的实录,而且可能是西周沿用的殷商制度,所以可以用作我们推测早期史官情况时的参考。

《周礼春官》中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官职,并明确记载了他们的职权范围和人员设置。

大史的职责是掌管建立邦国的六典,保管邦国之间盟约的副本,参与历法和祭祀日期的确定;小史则掌管王国和畿内侯国的历史记载,在祭祀、丧礼、会晤中协助大史的工作;内史主要保管国家的法典和政令的副本,考核邦国、官府、都鄙的政事和年终统计;外史则负责书写天子下达给畿外诸臣的命令,保管四方诸侯的历史记载。

还有御史,保管治理诸侯国、地方以及百姓的法令。

简而言之,大史的地位最高,职责最重,小史协助他的工作,内史掌管宫廷内部事务,外史则掌管对外事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周礼》一书所记职官体系,大多数职能部门均设“史汽少则一二人,多则十余人,应当是记录、保管部门内部公文、档案资料的人员,相当于现在大多数单位里都有的档案馆、档案室等。

这说明那时已有保存整理档案材料,以备撰写历史之需的观念。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没有制度规定的那么完善,例如在周天子的地位不稳,权威下降,纳贡制度名存实亡,直接辖地狭小的形势下,史官的编制可能会不完整、不满员,不同等级或类型的史官间的分工也会不明确,一部2

分职能甚至会丧失,各诸侯国也会因地位和实力的差异,或者因为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史官制度。

从这一意义上说,《周礼》所反映的,的确只是一种理想,而未必是已经存在的普遍的实际。

“历”和“史”原本应该是两个系统,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责。

但历官(或负责历事的人员)要将推算或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这些记录成为历法、历书或天象表,相当于英语中的calendaro这些记录必定要有确切的时间,形成一个严格的时间序列,否则就会毫无意义。

史官的职责虽然是记事,但记录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必定也需要有具体的时间,因而自然地形成原始的编年记载。

事实上,早在甲骨文中,在其记事文字前就采用干支记日了,说明时间与事件密不可分。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早期史书,如《竹书纪年》、《春秋》、《左传》等,都是编年体著作。

在时间的特点上,“历”和“史”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但就专业分工而言,历官无疑要比史官更专门,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更高。

而史官只需要利用历官所提供的时间系列,或具体的历书,就能进行各方面事实的记录。

但是历官所负责的范围只限于天象,或者与天象有直接关系的人事,而史官涉及的范围则广泛得多。

尽管分属两种不同的职责,但开始时,记天象的历官和记事的史官在人员上并没有严格的分工,往往就是同一个人。

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同一个人才有资格,因为一般人不可能掌握历法。

历法的制定和使用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而记事者又必须要记载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所以史官除记事外,还兼有观测天象、解释灾异、制定历法的职责。

如《左传》哀公六年(前489)就记载该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而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太史。

”(天上的云像一群红色的鸟,在太阳两边飞快地流过,一连三天,楚国的国君(子爵)派人去问周天子属下的太史。

)一直到汉代依然如此,像司马迁就参与过《太初历》的制定。

尽管“历”和“史”关系如此密切,但直到19世纪末,在中国的学术分类中,并没有“历史”这么一门。

今天所说的历史一般只要用一个“史”字来表示就可以了,如史籍、史书、史表、史家、史学、史法、史才、史识、史德等。

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表达,这里的“史”都可以用“历史”二字来代替。

《四库全书》的分类也是经、史、子、集四部,史部当然就是历史部。

将“历”和“史”两字连用,古籍中反而不多。

现在发现最早的例子,是《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使赵咨向曹操称颂孙权时说:

“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吴王在江上拥有万艘战船,武装的士兵有百万,任用贤人,发挥能人的作用,他的志向在于进取,虽然是空闲时间,也广泛阅读重要文献和有关的注释、以往历代的史书,目的在于寻找罕见的事例和策略,不像一般的读书人那样,只是为了搜集或摘录一些片断或词句。

)但这里“历史”一词的含义,仅仅是指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是已经过去的意思,引申为以往的各阶段、各国、各朝、历代,加在“史”字前作为定语,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而不是今天意义上作为术语的“历史”。

就像中国大多数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名词都是借鉴于日语一样,“历史”这个名词也是来自日语,尽管这两个字本来都是中文,并且已在中国用了至少3000年。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学概念,首先用“历史”来逐(yD译

(逡译即翻译之意)西方概念histoiy,然后被早期游历日本的中国人介绍回来。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介绍:

日本之女学,约分十三科,虫,五历史《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8年)其后3

不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也说:

“(日本)有小学校,--科曰读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

”(《日本杂事诗广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此后,“历史”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开始使用,1901年,梁启超主持的《清议报》上便有“历史学家米鲁由苛被捕”的句子。

实际上日语是借用了汉语古籍中已有的固定搭配,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为“借词”。

日本人翻译history时确定用“历史”一词,可能未必来源于《三国志》等古籍。

明代有署名李廷机和袁黄(袁了凡)编纂的《历史大方纲鉴》和《历史大方纲鉴补》,这两本书都是托名当时的名流,其实除标题有所改动外,内容完全一样,是一部介绍历史的通俗读物,尤其后者,在日本颇为流行,早在江户时代的宽文三年(1663)就有了和刻本,仅比该书的万历三十八年(1610)刊本晚了52年。

估计日本人将“历史”作为histoiy的对应词,很可能是来源于这类流行书的书名。

2.“历史”和“历史学”

历史,广义地说,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自然发展史比起人类社会发展史时间久远得多、范围广大得多。

但是,通常我们并不广义地使用历史这一概念,我们所讲的历史,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可以凭主观愿望随意改铸的;历史是过去的人类的活生生的活动,不是断烂朝报、流年老账的堆砌。

要把客观历史过程同历史的记录区分开来。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反复讲过这个道理:

Grote即格罗特,英国19世纪著名希腊史学家

吾人自束发受书,一听见“历史”这个名词,便联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记,紫阳纲目,资治通鉴乃至日Herodotus,Grote诸人作的希腊史等等。

以为这些便是中国人的历史,希腊人的历史。

我们如欲研究中国史,希腊史,便要在这些东西上去研究;这些东西以外,更没有中国史希腊史了。

但是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

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

有人说过去的事实都是历史,要有必要加上两个字,过去的事实都可能是历史,但能不能真正成为历史,还要取决于后人如何记录。

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有其主观性,因为它都是人所记录的。

既然是人所记录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记录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响。

历史事实没有改变,但是记录的人变了,记录的观念变了,记录的手段变了,历史重心就会发生转移。

但是无论如何,过去一切的事实都成为历史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国历史上曾经生活过那么多的人,最后被记载下来的只是极少部分,其余大部分根本没有人去记载。

帝王家里的三岁婴儿,就因为做过几天皇帝,当朝就有“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记录他的言行,后世的正史还得有“本纪”记载他的事迹。

而一个老太监辛辛苦苦在宫里干了一辈子,可能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如果要研究这个老太监,什么记录都没有,怎么研究呢?

这就是客观事实,尽管看起来很残酷。

过去我们常说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劳动人民是个群体,必须有一个具体的代表人物,没有代表人物的话,那就只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宣传口号而已。

4

人们都希望穿越时间隧道,能够回到过去,但到现在为止这还只是个科学幻想,我们真正能做到的主要还是阅读历史文献,通过这种方法了解过去。

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事实,都已经经过历代历史学家或者历史记载者的选择、加工。

比如我们研究的移民史,如果要把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人口迁移都写进去,写一辈子也写不完,必须有所选择。

所以葛剑雄先生在《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卷中将移民定义为“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规定一定的数量、距离和时间?

我当然只能选择其中达到一定规模的人口移动来记载,否则我就记不胜记了。

距离和时间的道理也是一样。

任何优秀的历史学家,他的记载总是有限的。

1957年开始的反右派运动,全国共计50万个右派,有人若试图撰写一部真正的“全史”,不要说旁的,所有右派的名字能搜集全吗?

所以全也是相对的,像这些被湮没的历史恐怕永远也不可能进入我们研究的视野。

现在留下的记载还是历史记录者主观的产物,不可能有纯客观的、全面的历史。

假如现在用100部摄像机去将今天一天上海发生的事全拍下来,难道今后的历史学家就该事无巨细,全部写入历史吗?

当然不可能,必然会有所取舍。

说到底,历史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面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明白了什么是历史,就很容易明白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史学的历史是非常古老的。

人类自从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同时,也便开始记忆、总结、探讨自己的历史。

那些依赖笨拙的方式留下的半是神话、半是记忆的传说,可以说是史学的童年。

二、历史的本质:

历史的真实性

1.历史真实的力量

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定就相信这些全是真实的。

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

(希罗多德《历史》)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

如果挖去某人的双目,这个人就终身残废了;同样,如果从历史中挖去了真实,那么所剩下来的岂不都是无稽之谈?

(波里比阿《通史》)西方史学家具有求真探索精神,中国自古也有之。

据《左传》宣公二年(前607)的记载,晋灵公荒淫暴虐,由此引发了晋国一场内乱。

在内乱中,晋灵公为将军赵穿所杀,当时赵盾任正卿。

内乱平息后,晋太史董狐记下“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廷公开出示。

赵盾认为这不是事实,董狐反驳说:

“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恪”(你是正卿,逃亡时尚未走出国境,返国后又不惩治凶手,不是你又是谁呢?

)赵盾对此也无可奈何。

孔子听说此事后,赞扬董狐为“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

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刚即位,由于年龄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让赵盾、士会和荀林父三人辅佐。

灵公年长即位后,昏庸无道,残暴荒淫。

作为相国的赵盾,一心想灵公恢复霸业,多次劝阻晋灵公为晋国着想。

晋灵公却派大力士前去刺杀赵盾。

当这位大力士来到赵盾的府上时,看到赵盾在家里等候上朝,虽没有到上朝的时间但是穿戴得仍非常整齐。

这位大力士认为赵5

盾是位忠臣,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他自杀身亡。

晋灵公仍然不醒悟,又派人邀请赵盾来饮酒,暗地里派兵士埋伏在四周,让他们见机行事,准备杀死赵盾。

这个事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现后,保护赵盾安全脱离险境。

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在逃跑的途中正巧遇见晋灵公的姐夫赵穿。

赵穿听后非常生气,他前去找晋灵公评理,然而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对赵穿恶声恶语。

万般无奈之下,赵穿只好命令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听到这件事后,返回晋国,把晋灵公的叔叔拥立为王,这就是晋成公。

赵盾登上相位后,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询问他有关情况。

董狐把大事记录给赵盾让他亲自去看。

赵盾看到上面写着“秋七月,赵盾弑其君”,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

赵盾质问董狐道:

“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你们这些史官司怎么让我承担罪名呢?

”董狐回答道:

“你身居相位,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

这不是你的责任,又是谁的责任呢?

”赵盾听后叹息说:

“《诗经》上都说“因为我怀恋君主,所以给自己带来忧伤”o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

”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董狐没有错,他是一位好史官,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赵盾也没有错,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真是可惜啊!

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

杜甫在《写怀》一诗中提到董狐笔:

“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就有这个典故: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而另一位未留下姓名--太史,就没有董狐那样幸运了。

据同书襄公二十五年(前548),齐庄公因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被崔杼指使手下杀死,另立齐景公为国君。

事后,齐太史直书“崔杼轼其君力被崔杼杀害。

继任的太史两个弟弟仍如此记录,也先后被崔杼杀害。

其三弟不畏死亡的威胁,仍秉笔直书,崔杼没有办法,只能放了他。

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惟恐齐国的历史中断,准备去续写,走到半路,听说已经有人如实记载了,这才放心回去。

这两个事例,说明历史意识产生之后,它就有了非常巨大的力量,统治者可以不害怕他生前的行为,残酷暴虐,为所欲为,但他知道历史的记录将长久地保留下去,一旦载入史册,善举为后世传颂,恶行为千载唾弃。

所以,像董狐、齐太史等史官,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而统治者畏惧自己的恶行被记录下来,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甚至采用非常的手段。

以前在解释历史的这种特殊力量的时候,往往过于强调道德的作用,认为统治者畏惧道德的谴责。

道德的力量固然很强大,但这是对于君子而言的,历史上的昏君、暴君哪个会有一点道德感,他们为什么也不让史官据实记录?

这恐怕更多还是与当时人敬畏天命、相信因果报应等观念有关。

据《尚书•金滕(t6ng缄封,绳索)》记载,武王在克商后二年得了重病,周公便设坛向先王的在天之灵祷告,愿意以自身代替武王去死。

史官把祷文写在典册之上,藏于“金滕之匾'(用金质绳索捆束的柜子)中,次日武王随即病愈了。

成王继位后,周公摄政,由于管叔和蔡叔等人制造周公阴谋篡位的谣言,成王对周公有所误解。

就在这一年秋天,“天大雷电以风力庄稼倒伏,国人大恐。

成王和大臣们在惊慌中穿上祭天的衣服,打开“金滕之书”,才知道祈求代死之事,深为周公的忠诚所感动,认为雷电和大风都是上天的示警,于是亲自出城迎回周公。

此时风向转向,把倒伏的庄稼吹正,这一年依然是大丰收。

这个例子说明当时的人对于上天是极其敬畏的,对于书面记载的畏惧心理,也是和这种观念相联系的。

古人认为冥冥之中,上天在主宰着一切,而文字是与上天沟通的手段,只要记录保留下来,上天自然6

就会知道,后人也终究会知道。

即便贵如帝王,掌握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也难逃上天的惩罚。

萧齐末年,齐雍州刺史萧衍乘乱起兵,迫使齐和帝将皇位禅让于他,继位为梁武帝。

萧衍最初把齐和帝贬为巴陵王,本来打算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安置他,大臣沈约告诫萧衍“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于是便杀了和帝。

此后沈约“梦齐和帝以剑断其舌。

乃呼道士奏赤章子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梦见齐和帝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于是请道士来用红笔向上天写了一道奏章,说明禅位的事并非出自于他。

见《梁书•沈约传》)O武帝听说此事后大怒,接连四次派遣中使责骂沈约,结果沈约惊惧而卒。

这中间反映的古人心理,值得深深玩味。

即“奏赤章于天”之举,确实可以向上天传达某种信息,沈约想借此向上天表白,减轻他的罪责,而武帝担心上天若听信沈约的一面之辞,自己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故而大发雷霆。

杀和帝是否违背君臣伦理,要受到道德谴责,并不重要,他们担心的是上天是否知道并因此施加惩罚。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上天深深的敬畏之情。

如果是一个完全不相信上天、不相信存在来世、不相信任何规律的独裁者,他是不会惧怕历史的。

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LouisXV,1710一1774)那样,“我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他就绝不会惧怕历史。

正因为历史有着如此巨大的力量,大部分君主行事不得不有所顾忌。

司马光《深水纪闻》中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正在后花园中用弹弓打雀取乐,有大臣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立即召见。

不料听完汇报,上奏的都是些平常之事,很是扫兴,质问为何小题大做,扫了他的雅兴。

大臣说即便是这些小事,也比弹雀要紧。

宋太祖当即恼羞成怒,用手中的柱斧柄打落了他两颗门牙。

大臣拾起牙齿揣入怀中,宋太祖见了更加生气,问:

“汝怀齿欲讼我耶?

”(你留下牙齿想去告我的状吗?

)他说:

“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臣子我不能去状告陛下,但自然有史官记下此事。

)太祖听了,怒气顿消,感到自己此举失当,马上好言抚慰,并赐以金帛以示歉意。

按照中国的历史传统,即便连皇帝本人,也是无权阅读当朝的起居注的。

据说古代史官应该将皇帝的言行和活动随时记录下来,投入一个密封的容器,等皇帝死了,才能由专人打开,取出记录作为修史的根据。

史官的记载不是给皇帝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