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1804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浅议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议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对于活跃市场,推进改革,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无论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各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健发展,近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了对他们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同样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已日益突出,它们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但是,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障碍。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

对中小企业存有的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

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所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融资渠道困难重重;技术创新意识淡薄;领导者素质差,管理意识落后等等。

并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就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以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健康、持续、有效的成长,对政府在制订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若干如: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改善中小企业发生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设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并辅以基层与其相类似的管理机构,以形成中小企业管理网络;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立可行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等建议,并就我国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前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以其对生存环境的应变能力,向人们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在任何一种体制类型的经济中,中小企业都是一股重要而活跃的力量。

中小企业是就企业规模而言的。

我国在1999年以前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6次调整,最终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

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均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

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

当然也就涵盖了国有中小型企业,及几乎所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区街企业以及相当一部分三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没有象东欧各国和俄罗斯那样碰到那么大的经济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益于非常多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应变能力强,资金占用少、投资省、见效快,而且具有经济类型复杂、产品品种繁多、企业数量庞大和分布领域广泛的特点,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是,在工业化发展思路上,我们至今仍存在着对中小企业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双重困境,同我们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大企业情结”不无关系。

工业化就其自然过程而言,在起点上一定是以小企业为基础的。

在工业化的演进过程中,一部分企业走向大型化同样也是企业成长机制的必然结果。

但在企业成长机制中,中小企业并非仅是大企业成长的环境因素,而是有着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钱颖一教授曾指出,过分强调大公司、大企业是一个偏差。

从世界各国来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均占95%以上,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而且,不少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壮大起来的,最为典型的如美国的微软和英特尔公司等。

我国台湾何以能逃脱上次亚洲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特别兴旺发达。

东南亚各国危机从表面上看是金融方面出了问题,但实际上经济泡沫的存在、那些擅长钱权交易与政府官员狼狈为奸的大财团、大企业才是罪魁祸首。

我国台湾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大企业的地位相对不突出,中小企业特别兴旺发达。

这与台湾坚持均富政策,不给大企业种种优惠有很大关系。

第一部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之中产生并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有732万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10844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73.6%;工业总产值5139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2.5%。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在其领域分布上,由于中小企业分布最广的地区是中小市、县、区、城镇等,这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也是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次,中小企业具有大型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大型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通常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而且还需要很多配套机制,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往往就显得要比大企业低。

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表明,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一大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优势,使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类似前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分散和化解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因为我们知道,在资源日益减少和稀缺的全球经济中,分散化的小企业不仅效率高,而且对细微而迅速的变化反应更敏锐,而这种迅速的变化正是今日市场和社会的特征。

反应敏捷、应对灵活也正是生存的必需。

因此,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分散化和经济繁荣密不可分。

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稳定经济社会秩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现已超过13亿,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999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为2384万人,2000年为2550万人。

有学者估计,即使全年GDP增长8%,也只能安排就业650万人左右,将近有1900万人无法就业。

从未来10年的城镇就业压力看,每年平均将会有2000万人左右需要在城镇就业。

目前看来,已经形成了4000余万的城镇贫困人口,如果不注意城镇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扩张,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我国将积累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形成巨额的城镇贫困人口,由此将产生和形成相当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那么我国的就业出路何在呢?

笔者以为,我国要想较为满意地解决未来10年的就业问题,减少城镇贫困,减轻社会保障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途径。

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000多万下岗职工中,找到工作的有600万人,其中有353万人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就业。

这个成绩基本上是在我们没有自觉采取政策措施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取得的。

因此,不难想象,如果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话,还将能吸收更多的人就业,最终起到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效果。

第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直接的体现是大量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建立与发展。

到1997年底,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为235681户,已经开业的有14.5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750万人。

利用外资不仅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增长,引进了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培养了人才,形成了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而且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

第二部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

由于客观因素的局限,人们在较长时期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

中小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业,那种以所有制划线或所有制歧视的观念,常常使非公有制企业感到竞争的不公平。

尽管党的十五大和修改后的新《宪法》确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新方针,而且国家经贸委也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见》,但要清除长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旧意识影响,清理原有的政策、法规,修订过时的规定,把有关方针及条款、意见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第二,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所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

在我国通常筹办一个中小企业,从开始到最后注册登记,少则1个月,多的达几个月,甚至个别的长达半年到一年。

这样的话,一个企业注册下来,市场需求极有可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商机也将早已不复存在;而且,繁杂的审批环节使得兴办的中小企业,注册成本加大,进而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最终导致投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大。

另外,延误的时间过长,将耗费投资者大量的精力,从而会影响投资者资金周转的效率;高大的进入门槛,也常常使许多投资者望门止步。

如注册企业注册资本金要求很高,许多行业的企业,还要交纳所谓的风险抵押金、服务质量保证金等等。

如此重重障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使得中小企业的税收和苛捐杂税负担过重。

从中小企业全部负担看,各种苛捐杂费约占2/3,税收只占1/3。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不难看出,经济越是不发达而且中小企业越是少的地方,这些负担就越重;负担越是重,中小企业发展就越难;中小企业越发展不起来,数量就越少,政府各部门和其他各方面就越要向有限的中小企业伸手,于是一种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繁重的税务负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修改《宪法》时承认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但是在法律保护上却没有体系性的明确的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和法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也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

管理范围仅限于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也有较强的行政管理特征。

因此,常常导致政令不一,企业无所适从,从而进一步导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掌握,更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

第五,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融资渠道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融资问题,而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是其得以发展的关键。

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

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构成中占有绝对比重,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近一半,工业总产值占70%以上,并且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主要力量,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很大。

由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许多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制定的,因此国家经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而且,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视。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这种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

中小企业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据调查,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老化、产品老化、产品档次低、信用等级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融资问题已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生产经营处于低水平状态,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的中小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有些科技开发虽有风险,但成功了效益很大,但都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后,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直接融资的比重约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25%左右,扣除国债直接融资部分,直接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仅占10%左右。

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的80%来自银行,从而导致企业长期高负债、高成本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

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融资来于银行,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缺乏严格约束,违约普遍、重贷轻还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致银行负担过重。

另外,由于有的中小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能力的情况下,被迫在社会上寻求高利息的资金来源。

无形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助长了民间非法融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第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今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贡献,而作为世界各国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主体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从欧美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它们均无一例外地制定了专门计划,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其目的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机动灵活的特点及其对技术创新的适应性,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冲破经济发展的僵局,赢得可贵的经济增长。

而在我国,人们一谈到技术创新,往往“重大轻小”,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大企业、大集团身上,将中小企业视作配角。

以为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觉得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处于简单模仿的被动地位。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小企业机动灵活、富有竞争力和扩张性。

面对当前国际上高新技术发展“时新日异”,新技术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潮流;以及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加深、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广泛,这种境况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因此,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各种创新,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七,部分中小企业领导班子素质差,管理意识落后,产品合格率低,竞争力下降。

在市场竞争中,尽管有一小部分中小企业表现不俗,但大部分素质较低,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职工素质不高,产品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也较差。

这种低素质中小企业,如果不加强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的素质培养,那么很明显,在如今的买方市场,且市场竞争成为品牌和质量竞争的现状下要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第三部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与措施

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各不相同,无论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各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健发展,在近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了对他们的扶持力度。

这些政策对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都具有很高价值的启示作用。

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与措施

1、美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

目前,美国有小企业2000万家左右,占其企业总数的99%,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9%,且其新就业亦来自中小企业。

为此,美国设立了多种多样的服务组织,以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1)小企业管理局:

其主要职能是为小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技术援助、信息服务;为小企业贷款提供贷款担保,进行金融协助;为小企业开办商品展示会宣传其产品,帮其拓宽贸易,为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充当小企业的代言人。

(2)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

它是美国国会于1982年建立的,以鼓励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积极承担联邦政府研究和发展任务的组织。

该计划规定,凡拟给联邦政府研究和发展费用一亿美元以上的部门,都必须按一定比例向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拨出经费。

美国中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2倍。

20世纪的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都是小企业发明的。

(3)制造技术推广中心:

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与州政府,合作建立的制造技术推广伙伴关系和制造技术推广中心,为改进制造技术的提供者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桥梁。

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技术培训、帮助选择所有软件和设备、工厂现场考察和分析等服务,以帮助中小制造企业采用适用的现代技术。

由于这些服务组织对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帮助,使得美国小企业年销售额自1993年以来增加340亿美元,并不断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2、日本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

日本现有中小企业650万家,占其企业总数的99%,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

日本的中小企业对提高日本大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建立全国行政组织网:

日本设立的中小企业厅,隶属于通商产业省,各级地方政府设有中小企业科,从而形成了遍布全国的中小企业行政组织网。

其主要任务是:

:

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方向、技术开发、外筹资金、经营管理等给予指导和扶持;向国会和政府部门反映中小企业的希望和要求;调解中小企业与大公司协作上的矛盾及其内部的劳资矛盾等。

(2)成立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

日本先后设立“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特别地域贷款制度”等不同性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这些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外筹投资的主要来源,他们以低息贷款(4%~5%)贷给中小企业。

(3)经营管理科学化政策措施。

日本政府制定了许多制度和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迅速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

首先建立培训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骨干力量。

其次,建立企业诊断制度,成立中小企业诊断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导。

第三,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建立了以“中小企业情报中心”为核心的庞大的中小企业情报体系,为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3、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90年代中期德国有中小企业210万家,占其企业总数的99%,从业人员占其全部从业人员的67%。

德国政府为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1)制定法律,限制垄断,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政府制定《反对限制竞争法》,防止成立托拉斯;实行价格登记制度以限制垄断价格;积极促进中小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

成立卡特尔管理局,禁止大企业的合并或对中小企业的兼并;禁止大企业之间达成垄断市场的卡特尔协议。

(2)实行税收优惠和补贴:

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政府先后在各种条例和规定中给中小企业提供了180种优惠。

如降低所得税、对小企业免征周转税、为新建中小企业提供补贴及优惠贷款等等。

(3)鼓励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1990—1993年中小企业参与欧共体市场竞争计划》中,政府规定每年拨款2500~2700万马克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协助中小企业建立同欧共体企业的经济联系和参加各种展览会、洽谈会等。

政府每年还拨款4500万马克,由学会或企业协会牵头,协助中小企业制订自己的生产经销策略,从而提高了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关于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具有如下的共性:

(1)这些国家都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和扶助;

(2)都制定颁布法律,以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用经济立法形式扶助中小企业;(3)普遍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扶持中小企业;(4)注重采取各种措施,在信息情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应该说,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性、实效性和适应性的特点。

结合国外经验,可以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以下启示:

1、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发展中小企业,先要解决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问题,同时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行一些必要的鼓励与优惠政策。

稳定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的重要办法就是立法,通过加强立法,以解决中小企业管理上无法可依的问题。

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一个显着特点是,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一整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借助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在实际中加以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为中小企业制定了一些法律(如有关乡镇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的专门立法等),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还远不完善。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法律界定,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应尽快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在法律中明确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和管理原则,解决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无法可依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以使得对中小企业的援助走上法制轨道。

2、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战略的具体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是在要么被限制或要么任其自然的背景中发展的,由于缺乏战略上的重视,及宏观上的协调,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过度竞争、低水平重复等问题比较严重。

这不仅危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害无利。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上升,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能否长期增长的大问题。

今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否,将同政策的扶持力度密切相关。

同时,中小企业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

这表明,成立一个专门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管理、协调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执行国家的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

事实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机构繁多、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问题,国务院曾于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就已经在国家经贸委单独设立了中小企业司。

通过把过去由各部门、各行业分头管理中小企业的相关职能集中上来,由中小企业司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及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和管理问题,反映中小企业的要求,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

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但是,虽然有全国性的机构主管中小企业事务,可各基层市却没有相应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扶持,于是,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司的工作实效,使其难以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参照类似于美国、日本等国的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局的机构设置做法,不仅建立全国性的机构,而且在地方也建立相似的管理机构,从而形成中小企业的管理网络。

通过它们,以及时反映各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制定和监督执行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并以加强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保护中小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3、指导中小企业走“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的小而强之路。

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走“小而特、小而专”之路,走这条路靠的是核心技术、专有技术。

试想,如果一个城市有上千万个这样的企业,那么该城市就有了经济实力。

德国政府就非常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对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间接促进政策。

目的是促进科技人员向中小企业流动,对中小企业所聘技术人员提供一定数量的工资补助。

第二,科技转让促进政策。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专门计划,促进合作。

如:

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该计划面向全国加强中小企业与科技界的合作,政府给研究项目一定的资助。

第三,企业创新风险分担计划。

自有资本薄弱是众多小企业所共有的问题,为了筹集技术发展所需资金,他们只好借助于风险资本,面对此情况,德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商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

以上措施,能使中小企业尽快掌握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政策上扶植中小企业,调整中小企业的结构,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小而特、小而专、小而高、小而精”的小而强的企业。

4、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

(1)建立必要的技术、管理培训与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我国中小企业职工队伍技术水平普遍很低,技术人员又少,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也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培训。

这些弱点与不足,需要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来克服。

因此,需要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管理培训和服务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主要经营者、财会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在企业诊断、法律顾问、信息采集与交流、技术开发、资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