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036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的过年风俗.docx

福建的过年风俗

福建的过年风俗

福建的过年风俗

  一、福州过年习俗

  福建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传统,都是吃年糕。

因为年糕谐音“年高”,春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吃完年糕,大人们“攻战四方城”,小孩们嬉笑玩耍,好不热闹。

大家都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而大年三十那天晚上自然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了。

游子们无论多忙,那天晚上都会赶回家来全家团聚。

旧日除夕夜和现在没有太大的变化,三十晚上焚香后,就可以一家子坐在桌边吃团圆饭了。

团圆饭的菜品丰富,主要也是鸡鸭鱼肉,还有福州传统美食年糕和米果,以及做成如太极一样的芋泥,寓意着来年年年高升,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而到了除夕夜零点的时候,开启大门(而开门者需为一家之主,一般是父亲,希望他在新的一年中能够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缘)这又称为开正。

同时焚香点烛,祭拜天地,家神和祖先,并燃放鞭炮,既表示新年的开始也代表祈求幸福与吉祥。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和初三就可以去拜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

清人吴续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道:

“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有女儿出嫁的人家,则要办春酒,让女儿,女婿,外孙一起回娘家团聚。

这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到处都是一番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而到了初四清晨,家家户户又要开始焚香“接神”,迎接廿四上天的灶王爷回銮视事。

  初五又称破五,照例要吃米果。

从初一到初四有太多的禁忌,到了初五就破除了,所以祭祀的供品可以撤,垃圾可倒,稀饭可吃,商店开张,到此春节结束。

  初七,人日,小孩节日,煮七种菜为羹。

  初八,顺星,群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的时候点四十九盏灯并放在各地,叫散灯。

  初九,玉皇大帝诞辰。

祭玉帝和天官。

  在福州,正月里也有很多规矩。

如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开门放鞭炮后,一般不出门拜年,怕触了霉头使得这一年都不吉利。

小孩就在街上玩,大人则去左邻右舍喝酒。

这一天也不煮饭,三餐以年糕为主,或者是大年三十晚上做好的饭菜,热了吃,表示吃的是前一年剩余的,取“年年有余”的意思。

初一晚上,各家各户一般早早地上床,要与小鸟儿比赛谁睡得早,——一年当中难得有这么个清闲的日子。

  二、厦门岁次民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

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

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

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

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

是日不砍柴、不掘土。

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三、泉州

  “敬天公、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

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

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

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

民谣云: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

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

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

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

“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

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

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

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

今此礼废。

”解放后又恢复。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

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四、漳州过年习俗

  清代,“漳之俗,岁正月里门干具茶酒相娱乐,迎神,明灯击鼓,召巫,妆台阁,往来都市”。

  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草纸拭嘴。

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或水井,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漳州城旧俗过年要逛“公爷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桥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黄梧府第;30年代以后“公爷街”数次改换地点)。

其内容相当于中原的春节庙会。

  旧时,云霄、石码等地及海滨地区,正月有“持石头相扑”的“掷石之戏”,参加者常打得头破血流而乐此不疲。

此俗似源于古闽越族土著,但清末即已被视为陋俗而革除。

  

(一)初一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

客家人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

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和红柑。

  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门口,然后打开大门,也称为“开正”。

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

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以甜线面及三碗干饭插上红纸花祭祀先人,红纸花称“饭春枝”,其中“春”与“剩”(富余)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粮食有余。

现在祭拜之俗在城镇中已基本革除,在农村中还有保留。

  早餐为素食,干饭佐以“长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

漳州城区的长年菜是将厚末菜(菾菜)一叶一叶剥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烫熟后置于钵中,任其发酸。

除夕“围炉”时每人均要吃少许,其余留到新年里加到年饭的“菜尾”中,俗谓可以消食去腻。

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作长年菜。

一般不煮新的饭而吃除夕特意多焖的饭,寓意年年有余。

也有的吃八宝粥或甜线面汤。

饭后老少着新衣走家串户,向亲友拜年。

旧俗拜年时互道“恭喜发财”;50年代后,忌言发财,改说“新年好”;80年代后,又时兴以“恭喜发财”道贺。

  亲友上门拜年时,主人用红枣、蜜金枣、桂圆干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并以朱漆的祭盒盛蜜饯、糖果、红枣等外加瓜子、红柑用以敬客。

明代漳州人过年时用槟榔敬客,现在此俗在台湾尚有残存。

至亲好友上门拜年,主人往往会以佳肴美酒招待,称为“请春酒”。

客人告辞时双方常以红包馈送对方的孩童。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

此外还有不洗衣、不汲水(有的地方还以米筛封井口),不乞火,不扫地,不用刀和针线,不讨债,不打骂孩子,不穿白色、青色衣服等禁忌;忌打破食具,忌口出不吉利话。

现代人还存有这些禁忌,但不太讲究。

  过去,九龙江上的“船底人”,过年要买一大捆连根带叶的甘蔗,用红绸布绑在船桅上,三日后方可卸下来吃,以祈求好运。

  

(二)初二、初三、初四

  初二也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头牙”),以菜、饭、牲醴祭祖,但不烧冥纸。

初二俗称“女婿日”。

是日,女婿携同妻室子女带熟猪脚和年糕等礼品到岳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宴请。

宴后夫妻应在当晚炊烟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家。

是日忌单身汉拜访有待字女儿的家庭。

  初三被视为“赤狗日”(凶日),不吉。

经过除夕守岁和初一、初二两天早起之后,初三日可以“困够饱”(睡足足)。

旧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三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愁”。

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避免不吉利。

现在已无这种禁忌。

客家人于是日将祭神祭祖的“年饭”吃完。

  俗称灶神于初三日深夜自天上回归本宅,初四清晨户主沐浴焚香,摆三牲果品,烧印有马、轿及马夫、轿夫的“分(hun1)马”纸上天接神,谓之“接尪”。

漳州城区旧时初四凌晨要燃放三响炮,然后开启井盖汲水。

  (三)初五

  年假已过,各行各业开始劳作和营业,故谓之“假开”。

是日家家户户撤掉摆在供桌上祭神祭祖的年饭,开始打扫卫生,过年所积下的垃圾都要清扫出门,撤除供品。

来客照常招待,但可以不必捧上水果、蜜饯和甜茶。

店铺开门做生意时要燃放鞭炮,并在门前张贴上书“大吉利市”、“开张大吉”的红纸。

  (四)初六、初七、初八

  “假开”后,过年的活动基本结束,市郊妇女多于初六进城逛娱春场。

俗谚云:

“初六行甲(得)无骹目(踝)”。

民间以为初六日多走路可避免脚上长“鸡眼”。

  初七为“人日”或“七元日”,俗称“平宵”。

旧时,农民精选五谷和蔬菜合煮吃,谓之“七宝汤”,以为可解除百病。

  《正月歌》中称“初八哮枵(喊饿)”,意为到了初八年饭等新年的食物均已吃光,百姓要开始准备祭拜天公的食物了,故又称“初八摸(忙家务)”。

是日夜开始敬天公,鞭炮声彻夜不断。

  (五)初九、初十

  初九俗称“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

漳人宰大猪,家家户户杀公鸡,留着尾羽用以祭天公,在家设香案,用牲醴、米糕、甜粿、发粿和红龟粿祭拜,还要将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长钱”)用红丝线系在门环上,待祭拜完再焚烧。

旧时,社区还要请戏班演戏“敬天公”。

各地都有专门用于祭拜天公的特殊食品,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还禁止挑粪桶、捡猪粪。

旧时,有敬惜字纸之俗,字纸不用,投入“字纸篓”。

收集街上的字纸被认为是行善积德,也可以赎过。

正月初九有“送字纸”之俗。

是日,慈善机构将一年来所收集的字纸装入箱子用红缎包裹,上书“国粹”或“敬惜字纸”字样,插上金花抬着游街,学童盛装执香随行至溪边焚化。

  初十俗称“地公生”(土地神生日)。

是日,禁舂米、劈柴,以免触犯地神。

  (六)十一、十三

  十一日俗称“吃福”。

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晚餐共食,寓今年有福气之意。

俗谚称:

“吃福吃甲老”(音可,意为老迈),也有祈寿的意味。

席上必吃韭菜和豆腐,俗谓“韭菜春,豆腐有”。

  十三日,凡上一年出生男孩的人家均备一对写有“庆贺弄璋”的红灯笼,悬挂在祠堂或附近的庙宇前。

在方言中“丁”与“灯”同音,添丁和点灯都是兴旺的现象。

此俗现已革除。

  五、莆田

  “做大岁”和“白额春联”福建莆田特有的过新年风俗

  莆田市辖的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只称兴化。

兴化人家俗例,从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开始,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全中国都一样。

但在兴化,至今还沿袭"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做大岁"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

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

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

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

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

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

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六、宁德春节习俗

  春节,在宁德县城关谓之“过年”。

民间视之为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因而过得非常隆重。

大扫除。

(土话叫“扫尘”)一般农历十二月十六开始,各家各户陆续进行清洁大扫除,把房子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谓之“年清月洁”。

祭灶。

十二月二

  春节,在宁德县城关谓之“过年”。

民间视之为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因而过得非常隆重。

  大扫除。

(土话叫“扫尘”)一般农历十二月十六开始,各家各户陆续进行清洁大扫除,把房子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谓之“年清月洁”。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是祭灶日。

是晚饭后,各家各户自备丰盛的年糖(土话叫“灶神糖”)年果、年酒、恭恭敬敬地排在擦洗得干干净净的灶面上,上香点烛鸣礼炮,诚心诚意地送“灶神”上天。

叩请灶神“上天呈善事,回驾赐祯祥”。

祭毕,全家大小围坐一起喝灶神酒吃灶神糖。

尤其小孩们最高兴,他们除了大饱口福外还可以分到一份年糖年饼,真是皆大欢喜。

  接年。

从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各家门楼都“大红灯笼高高掛”。

大户人家“请”出祖先锈像端端正正地掛在厅堂。

正中摆出香炉烛台等一系列祭器。

前廊掛上四盏宫灯。

“茶几”、“功劳椅”分列两旁排设,显得严肃端庄。

天井铺上“板坪。

厅堂点起长明灯谓之照年。

此日开始,各家主妇忙着制作年糕、肉丸、黄时和各种年糖年饼。

  看更。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开始至正月十五元霄止,每天晚上,四城门专为报时、防贼盗而设的“看更”分别上街。

二人一组。

前一人左手提灯执竹筒,右手握梆儿,后一人,左手提锣,右手执锣搥,前后行。

穿街过巷,从一更到五更逐更敲打,边打边唱……寒冬之夜是静悄悄的,当你从梦乡醒来时,四周是黑洞洞的,寒冷使你展侧难眠,忽从远到近传来卜!

卜!

卜!

……,况……人家店行,小心火烛,贼仔贼盗,年关齐要好!

卜!

卜!

卜!

……况……又从近到远之声,声声入耳时,真有一番别具滋味的感觉。

  供请祖宗。

除夕前二天开始,各家陆续备办一桌丰盛的酒席恭恭敬敬地排在大厅,供请祖宗。

点烛上香鸣礼炮,由家长亲自把酒。

酒过三巡,家长率领子孙依次跪拜祖宗。

拜毕鸣炮礼成。

  除夕之夜。

当除夕的夜幕渐临大地的时候,各家都备办丰盛的年夜饭(土话称“重岁螟”)一家老少围坐一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共进送旧迎新的美餐。

长辈给后辈发红包“压岁钱”。

餐后,各家主妇要特别聚精会神地洗刷好一切餐具、重新打扫一次卫生。

要把孩子们元旦穿的新衣、帽、裤、鞋、袜准备好。

除夕夜孩子们得跟在祖母、母亲身旁守夜;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天真烂熳、其乐无穷。

据说孩子守夜是祈求长辈、爹娘长寿,是孝顺的表现。

  元旦。

正月初一,东方破晓,各家得在大厅排出香案,供上年糖、年酒、水果。

家长率领全家男丁恭恭敬敬地跪拜、鸣炮致敬天地,谓之“请天地”。

(初五、十五、还各有一次“请天地”。

)这一天多数人家吃素菜。

饭后,有的人家出门到亲朋戚友家拜年祝新年大吉,万事如意;有的到野外郊游,吸收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之美;有的上寺庙行香,祈求菩萨保佑赐平安(从初一到初四连续四天)。

凡年六十以上整岁者皆摆酒席恭请亲友会宴。

谓之“做寿”。

  开架。

正月初五商店和服务业开市营业,谓之“开架”。

全家大小团聚一起吃一餐丰盛的“开架饭”。

各家商行市店鸣炮开门,开始营业。

农民、工人等也都陆续开始劳动、工作。

  元宵夜。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全城民众几乎万人空巷上街赏花灯、猜灯谜、看化装游行。

尤其传统的福山街的高跷、西门街的肩头坪,碧山街的铁机都拥有众多看客的围观,几乎挤得水泄不通;舞龙、舞狮、纸扎等也深深地吸引许多观众;还有各境“奶娘”上街出游也吸引了许多观众围观;爆竹之声不断,锣鼓之声振天,真是:

“今吾夜不禁,城门锁不关”呀!

  四城门迎神。

从正月初九至二十八,城关东、西、南、北四城门各境群众都要举行所奉祀的神灵出巡游街仪式,火炮轰响,鼓乐喧天,仪式尊严,成为另一个风景线。

尤其是东门炎民宫的神农上帝;西门太尉宫的英惠王陈公太尉;南门小场宫的灵杰候王黄岳;北门城隍庙的威灵公城隍更为突出,有的街段群众还“拦炮”排“供”迎请。

巡游结束后,都有请戏班演戏,热闹五、六天。

  七、三明春节习俗

  三明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后才结束。

  送灶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据说是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宫保平安”。

沙县“送灶”又有“民三军四赵家二十五”的说法。

相传赵匡胤有一年出征打仗,回家误了“祭灶”时间,于是规定农家二十三日、军家二十四日、赵氏皇家二十五日“送灶”,年三十晚接回“灶君”,这个规矩在沙县流传至今。

  据说沙县以前“送灶”时家家还点盏竹制的“八卦灯”,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灭,称为“长明灯”。

  民间有腊月二十四日(也有二十五日或其它日子)“扫尘”的习俗。

“扫尘”不仅是清扫灰尘,还有驱邪除灾之意。

这一天,家家户户掸尘扫屋,把窗台、门板、桌子、橱具无不刷洗得干干净净。

将乐等地有“有钱没钱,干净过年”之说。

  此后亲朋之间互相馈赠年礼,沙县称为“分年”;各家开始蒸年糕、炸豆腐、舂糍果、杀鸡宰鸭备年货;因为有“正月不讨债”的惯例,年前各家必须结清一年来社会往来的经济账目。

大田县还有“廿四扫尘,廿五宰猪,廿六赶墟,廿七讨钱,廿八舂果,廿九过年”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三明地方年前的民间习俗。

  除夕

  即腊月三十晚上的“过年”。

大田的武陵、早兴有提前一天“过年”的风俗。

凡外出男女,除夕夜都要回家团聚。

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门前贴春联,厅堂挂年画,厨房、谷仓、猪栏分别贴上“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红帖;橱柜、桌椅、水缸等贴上红纸条,以示欢庆之意。

午前,用三牲酒醴祭祀祖先和灶神,敬请灶神回宫司事。

晚饭前,泰宁人会在每个睡房放置一个添了炭火的火笼,里面撒一些食盐,使之噼啪作响,象征兴旺发达;沙县则有人会用火钳夹住烧得通红的铁“元宝”,一边顺着家里各个阴暗的旯旮转,一边往“元宝”上滴酸醋和酱油,让其蒸发,名为“发香气”,以示驱除秽气。

放完爆竹开始吃年夜饭。

全家人团团围坐,长辈居上座,儿孙左右相陪,外出未归者留空席、摆碗筷,以示团圆;桌上往往有两碗鱼,一碗是不能动的,表示“年年有余”;饭后,大人给小孩分压岁钱;主妇要煮好“隔年饭”,留待年初一食用,以示年有余粮;灶内用硬木蕴火种,象征烟火不断、人丁兴旺;厅堂灶房还要点岁灯,大人们通宵守岁,意为去旧迎新。

八十年代起,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经成为新俗,零点钟声一响,家家燃放鞭炮,喜迎新年。

  家住三明一带的莆田人家却在正月初四过年,谓之“补过年”。

相传早先某个年关,莆田家家户户正忙着准备过年,突然倭寇偷袭,在莆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老百姓躲的躲、逃的逃,根本无法过年。

直到倭寇被赶走后,老百姓才补过年。

家住三明的仙游人家基于同样的原因在正月初五过年,到时同样家家鞭炮声声、送旧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