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8007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docx

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

开封碧水蓝城住宅小区三期

4#、5#、13#楼及整体地下室车库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0日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部署……………………………………………………………………………1

四、测量准备……………………………………………………………………………2

五、施工流程图…………………………………………………………………………3

六、工程定位方案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3

七、建立高程控制网……………………………………………………………………4

八、制定测量放线方案…………………………………………………………………4

九、主轴线的控制………………………………………………………………………4

十、主轴线的竖向传递…………………………………………………………………5

十一、高程的控制………………………………………………………………………6

十二、高程的传递方式…………………………………………………………………6

十三、沉降观测…………………………………………………………………………8

十四、垂直度观测………………………………………………………………………8

十五、施工测量控制措施………………………………………………………………9

十六、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9

十七、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1

十八、质量保证措施……………………………………………………………………12

十九、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12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由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关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及地方标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城市测量规范》(CTT8-2011)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7)《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

(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二、工程概况

2.1本项目为开封碧水蓝城住宅三期工程4#、5#、13#楼会所及整体地下室,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郑开大道与集英街交汇处。

4#楼建筑面积4935.78平方米、5#楼建筑面积16919.97平方米,13#楼建筑面积:

18678.86㎡,会所建筑面积482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18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316.61平方米。

建筑层数均为4#楼地上7层、5#楼地上29层、13#楼地上29层、地下一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类别:

丙类,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50年;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地下室耐火等级:

一级;地上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

Ⅱ级(局部Ⅰ级)。

屋面工程防水等级:

为Ⅰ级。

建筑类别:

一类建筑。

4#楼±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为76.400米,室内外高差0.15米;5#、13#楼±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为75.400米,会所±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为75.500米室内外高差0.15米。

工程地址: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郑开大道与集英街交汇处。

建设单位:

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南宏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开封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三、施工部署

1、施测程序

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在工程开工前,接受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将施工现场测量基准点的移交,在现场将测量基准点移交的同时,其基准点的测量成功必须进行书面移交。

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对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测量无误后,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在测量工作中,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是引起测量误差的关键因素。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安排具有丰富测量经验的专职优秀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助理工程师3名,测量辅助人员3名。

组成一支高素质的测量小分队。

测量结果经自检互检,报验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四、测量准备

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

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

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

2、现场踏勘。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

3、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4、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

5、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准备工具和材料如下:

全站仪1台(型号)STS-752、经纬仪1(型号)SDJ-02J、水准仪2台(型号)DS-32、塔尺5把、激光铅垂仪3台、对讲机3对、50m钢卷尺3把、5m钢卷尺10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2桶(带稀料)、毛笔10支、红蓝铅笔50把、15mm水泥钉10盒、50mm水泥钉10盒、铁锹10把、木桩若干。

五、施工流程图

六、工程定位方案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4#、5#、13#楼拟以建筑图纸上的A轴为X轴,以图纸上的1轴为Y轴,以A轴与1轴的交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此建立4#、5#、13#楼的工程平面测控网;单建车库以38轴与2-Y轴的交点作为原点建立极坐标系,以此建立单建车库的工程平面测控网。

根据此控制网测控建筑结构轴线位置、管线及设备机械的轴线位置,避免多工种、多专业、多人施工造成平面尺寸及布设的混乱。

1、我们要对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校对,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并将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做为一级基准点。

2、在场内不受施工影响的部位,建立4个(在四角部位)施工临时测控点,做为二级测量基准点。

以一级基准点为基准将坐标、高程引测到二级测量基准点,二级基准点建立后要加强保护,定期复测。

如有碰撞等立即进行复测校准。

3、二级基准点放测校准无误后,以二级基准点放测各轴线各位置的平面控制线。

七、建立高程控制网

以平面测控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原点为建筑物高程控制点,根据已复核准确的一级测量基准点的高程,将高程引测到直角坐标系原点,并复核准确无误。

以此点做为建筑物高程测量控制点。

1、以引测复核准确的高程控制点为基准,复核土方施工单位提供的土方施工标高,确定基础垫层、底板板底标高。

2、在主体施工阶段以高程控制点为基准,按楼层设计标高,测放每楼层的标高控制点,在建筑物的四角、四边及中间适当部位立出高程控制杆,将楼层标高从直角坐标系原点引测到高程控制杆上,做为高程控制点。

3、装饰施工时每楼层测放出各楼层+1.000米标高线做为装饰标高控制线。

4、安装工程施工时以楼层标高控制线(各层管道安装及设备安装)和高程控制点(竖向管道安装)为标高控制线。

八、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1、从施工流水的划分、开工次序、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暂时工程布置情况等方面,了解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要求以及测量放线人员的安排。

2、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与各方面的协调。

选好点位,防止事后相互干扰,以保证控制网中主要点位能长期稳定地保留。

3、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部署,制定切实可靠的测量放线方案。

4、根据场地情况、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与标高控制网。

5、验线工作:

各分项工程在测量放线后,应由测量技术员及专职质检员验线以保证精度、防止错误。

九、主轴线的控制

主轴线的控制采用全站仪。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方格网,方格网间距20m×20m。

在建立方格网的过程中,点位布置要考虑便于方格网测量和施工定线需要,布设在建筑周围、次要通道或空隙处。

这样能长期保存。

标桩的制作如下图所示,在标桩的顶站安装一块10×10cm的钢板,钢板下面焊有锚固钩,然后将其埋固于混凝土之中。

标板上最后标定点位时,在钢板上钻一个直径为1~2mm的小孔,通过中心区一个十字线。

用红漆画一圆圈,使点位醒目。

施工中,在标桩四周打入保护桩,在上面围栏杆,对测量标桩加以保护,防止受毁坏。

十、主轴线的竖向传递

本工程竖向轴线的引测,主要是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轮廓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

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要求高,为了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进行轴线的竖向投测。

地下室施工结束后,在混凝土板面安置激光基点,用200×200×10mm的钢板焊接锚固钩,设置到预定位置,用经纬仪投测各级轴线,定出如图所示激光基准点。

在钢板上凿刻一小圆心即为激光控制点。

在施工控制中,将铅垂仪架在这些激光基准点上对中、整平。

在板面预留的激光洞孔盖上一块接收靶,然后使激光器起辉放光,光斑显示在接收靶上。

为了保证激光控制点的准确性,在每次施测之前必须检查铅垂仪,使其激光点和十字丝中心点重合。

另外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水平轴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0°、90°、180°、270°四个位置上,观察光斑变动位置,并作标注,若有变动,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的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铅垂中点,如图所示。

重复此方法投出其余的激光点。

检查无误后可弹墨线,作为放线依据。

十一、高程的控制

在施工场地四周建立一水准网,水准网的绝对高程应从业主提供的高级水准点引测,引用的水准点应经过检查。

联系于网中一点,作为推算高程的依据。

为了保证水准网能得到可靠的起算依据,为了检查水准点的稳定性,将建立一个水准基点组,此水准基点由三个水准点组成。

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现有变动的可能时,将全区水准网与水准基点组进行联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变动。

十二、高程的传递方式

1、高程向下传递方式

在进行地下室施工时,高程的传递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法,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拉力相同。

为了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B上,在地面水准点和基坑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c和B点前视读数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之高程按下式计算:

HB=Ha+a-(b-c)-d

在传递高程过程中,为了保证精度,可测三次,每次错动钢尺3cm~5cm,共测三次,当高差误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使用。

2、高程向上传递方式

为了保证高程向上的有效传递及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两种传递方式,即:

钢尺竖向传递法及双向经纬仪法。

±0.000以上高程(标高)传递,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井筒等向上竖直引测。

一般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交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

引测步骤如下:

a先用水准仪根据固定水准点或±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一般大多测+1.000m标高线)。

b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1.000m高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做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c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5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为了提高精度,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a、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直接用红铅笔标出视线标点。

这样能提高精度1~2mm。

b、测设标高或水平线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等长。

c、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d、为防止标高(高程)偏差积累数使建筑物总高度偏差超限,要严格控制各层标高,不得超限。

均应以原起始点传距,尺身保持垂直,整尺传递,绝不能逐层传递,避免积累误差。

通过上述办法,使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且不应大于±10mm。

十三、沉降观测

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

精度可达0.3mm。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由设计院确定。

沉降观测点的制作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成三角形状的钢板,焊接在设计要求的柱子上,三角形钢板上边用不锈钢焊条熔焊一个φ10mm的半圆形,作为观测点,另外做上保护装置,以免被破坏。

在第一层结构施工完后即将沉降观测点安装到位,高度统一在+485mm处。

在建筑物周围布三个沉降观测水准点,挖深一米埋石,待水准点完全稳定后,由已知水准点引测布设一条闭合的水准路线。

利用检验过的精密水准仪精确测算出各点的高程。

每月利用已知水准点对三个沉降观测水准点进行检测,如有下沉现象,精确测算出其高程变化,然后对其标高进行修改,才能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水准点做好后,精确地对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做出第一次底段高程记录,往后结构每施工完一层板,即作一次沉降观测,结构封顶后每月作一次沉降观测,并作好记录,绘制曲线图,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设计院和监理单位。

每次观测沉降前都要检查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准确性,检查测量仪器的完好率,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观测时要定点定路线,定专人与专用仪器,在天气条件保证成象清晰时进行。

工程竣工以后,将资料复制归档,作为竣工资料进行移交,以便甲方继续观测,直至稳定。

十四、垂直度观测

垂直观测工作,包括房间垂直度偏差观测及总高垂直度偏差观测,在大楼逐层增高的情况下,因地基受力或垂直度控制偏差,使大楼的垂直偏差,故需设点观测垂直度。

此项工作结合轴线测量投点一并进行,以便观测检查,一旦发现轴线偏差大于3mm,并与视准线相交叉,则应考虑是偏差所致。

观测时以准确的底层轴线为基准线,观测其最大偏差值,并做好记录以便分析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公司,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十五、施工测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平面尺寸大,轴线布置较复杂,测量精度控制是本工程一项重要技术管理工作。

针对这一工程特点,我们将按引起测量误差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将测量误差控制到最小程度。

1、测量设备校验与鉴定

测量设备和器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影响其精密度,所以,测量设备和器具应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校验和鉴定。

我公司规定,在下列情况下,测量设备必需经有相应资质的鉴定部门鉴定,经鉴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新购置的设备和器具

受到过碰撞或振动过的器具和设备

对测量结果有疑问的设备和器具

在测量复核中发现测量误差较大时所用的设备和器具

长期不使用的器具和设备

到达有效鉴定期的设备和器具

2、测量工作的管理与测量复核

轴线、标高的测量工作由测量小分队进行,其它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进行;所有测量设备和器具由测量小分队人员收管,未经许可,任何队外人员不得私自使用测量设备和器具。

所有轴线、标高测定后均要经过多次复核,复核结果要小于国家规定误差的一半时,才能定线。

测量和复核均应做好记录,并保存存档。

主要轴线和标高必需经测量总工程师复核并鉴定。

十六、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

1、钢筋工程

利用往返观测将标高基点引测至柱竖向钢筋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的要求。

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

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5m钢卷尺将标高再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

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

2、模板工程:

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

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

然后用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

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连线应重合,偏差值小于3mm),可将此细线作为其他脚手架搭设的依据。

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后,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

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直至符合下表的要求。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值表

底模上表面标高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

表面平整度

±3mm

2mm

3mm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

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4m。

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

3、混凝土工程:

工作重点:

控制板、混凝土顶面标高。

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500mm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标高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此外工作面上也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以内。

4、室内工程:

室内地坪面积较大,施测时可将建筑1000mm标高沿内墙每3~5m测设一点以及柱侧面上,后弹墨线红油漆标识,室内地面在1.5m×1.5m方格网上做灰饼。

浇筑地面时也可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以内。

5、装饰阶段

装饰阶段主要控制的是结构填充墙、围护墙、预留洞口位置及控制线、楼梯踏步位置及控制线、以及楼层建筑50线的控制。

(1)结构填充墙、围护墙、预留洞口位置及控制线利用结构施工中的控制线、轴线控制线、墙柱位置控制线等控制线进行细部放线,放线之前,必须对控制线进行复核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楼层建筑100线的控制利用底层红三角形油漆标识的水准控制点,用钢尺(传递高程所用钢尺应尺身铅直,并应按检定值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施工层建筑50标高水平线。

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底层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不得按楼层传递。

当施工高度超过尺段长时应设计出高程传递接力层,在该层精测出“结构+100线”,作为下一步向上高程传递的基准线。

(3)梯踏步位置及控制线应控制好楼层、休息平台的建筑标高,掌握好建筑做法的厚度尺寸,正确弹出踏步起止位置,然后按踏步宽度弹出建筑面位置线和控制线。

十七、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十八、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计算实测校核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十九、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

3、二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

4、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5、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7、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

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

8、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9、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10、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11、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12、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

13、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一﹑各号楼测量放线图

1﹑4#楼主体定位放线图

2、5#楼主体定位放线图

3、13#楼主体定位放线图

4﹑会所主体定位放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