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标准39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7860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估标准39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评估标准39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评估标准39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评估标准39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评估标准39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估标准391.docx

《评估标准3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估标准39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估标准391.docx

评估标准391

评估标准39—①

本卷说明

本卷收集了曹大小学2016-2017学年度、2015-2016学年度、2014-2015学年度素质教育实施文件资料,曹大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义务教学办学基本标准,曹大小学“减负”工作实施细则。

 

卷内目录

序号

名称

备注

1

曹大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2

义务教学办学基本标准

 

3

曹大小学“减负”工作实施细则

 

 

 

 

 

 

 

 

 

 

 

 

 

 

 

 

 

 

 

 

 

 

 

 

 

 

 

 

 

 

 

 

 

 

 

 

 

 

 

 

 

 

 

 

 

 

静宁县曹务镇曹大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教育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世纪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

3.开展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途径:

1.以品德课教学为主渠道,按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以舆论为先导,抓好校园的宣传主阵地。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1)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

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开设“国情、校情系列讲座”。

(2)学生工作处认真组织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校纪校规的学习工作。

4.以《宿舍管理条例》为依据,在净化、美化的基础上搞好宿舍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宿舍建设活动,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

要求:

1.所有教育内容面向全校学生;

2.各项活动要求见《小学生思想品德操行考核实施细则》。

(二)人文科学素质培养

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本质、识别他人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情感智商和审美素养。

2.锻炼学生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增强对事物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

3.通过人文知识宣传,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使学生提高人文知识素养。

主要途径:

1.以礼仪美育课教学为主渠道,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低年级开设《人际沟通技巧》,高年级开设爱国教育课程或讲座。

目标: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主要途径:

1.教务处和系部要积极探索现代化职教思路;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实施。

2.探索形式多样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要求:

1.以上各类培训考核,重点在一至二年级阶段进行。

2.各项工作制度化,各项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主要途径:

1.学校结合专业课教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维护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每年举办运动会和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4.认真做好学生体育素质达标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实施措施

1.成立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检查和评估学校素质教育方案的实施情况。

2.构建以教师、专职辅导员、学校政工系统为主线的素质教育实施网络,逐步形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四育人(即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体系。

3.素质教育工作部门分工

(1)教务处全面负责学科教学改革、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美育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

(2)大队部全面负责劳动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考核、奖惩工作。

4.素质教育工作的考核

(1)素质教学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在期末或年终时按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

(2)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3)对学生在科技文化活动中的成果,学校给予奖励。

《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出台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记者王巧灵)达到多少人口应配套建设小学?

建一所新学校又有些什么规范可依?

昨天,我省出台的《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标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此外,一直喊着睡眠不足的中小学生今后能睡好觉了,《试行标准》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对中小学上学、在校时间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保证,初中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

另外,自《试行标准》发布后,此标准是我省教育部门规划、设置、评置及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依据,也是我省兴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标准。

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45人。

城市新建住宅区或者居民点要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测算,配套建设适宜的中小学校。

应充分考虑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原则上1.5万—2万人设置1所全日制小学,2万—3万人设置1所全日制初中。

农村中小学根据适龄就学人口,地理特点和交通条件因地制宜设置。

人口在3万的或者初中学生数在800人以下的乡镇由各县市区统筹设置初中。

对于学校班额也做出规定,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45人,中学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学校体育场地有标准

根据《试行标准》,学校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

保证体育活动就得有场所,此次新出台的《试行标准》,对学校体育活动用地也进行了规范,体育运动场地设置标准:

完全小学12班—18班、初中12班等规模学校均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完全小学24班及以上、初中18班及以上等规模学校均建有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

中小学均设置适量的球类,器械等运动场所,每6个班至少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鼓励学校配建室内“风雨操场”。

中心城区、山区或因其他原因,学校用地确实受到限制时,完全小学6班规模的学校可设60米直跑道,其他规模学校可不设环形跑道运动场,但必须有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

小学教室限高三层

《试行标准》要求,学校要选在地质条件好,交通方便,公用设施完善的地区。

并且在选校时,还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不应与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等场所毗邻。

学校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按《试行标准》,完全小学的普通教室限高3层,初中普通教室限高4层。

对上学时间,此次出台的《试行规定》做了相应的规定,小学生到校时间冬季一般不早于7时50分,夏季不早于7时30分,初中冬季不早于7时30分,夏季不早于7时。

学生睡眠时间也有规定。

《试行标准》要求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初中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

同时按国家标准保证寒暑假。

对于在校时间的要求,其中,走读生每天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包括自习和文体活动在内的时间:

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

由于我省农村学生实行寄宿制,对于寄宿生晚自习时间的规定是:

小学不超过1课时,初中不超过2课时。

小学师生比要达到1∶19《试行标准》对师资的要求为:

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城市为1∶19,县镇为1∶21,农村为1∶23,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为90%以上;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城市为1∶13.5,县镇为1∶16,农村为1∶18,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比为85%以上。

新任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小学新补充教师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新补充教师一般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教师应参加每5年一轮的全员培训。

 

静宁县曹务镇曹大小学“减负”工作实施细则  

为了认真贯彻市教育局《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儿童健康和谐的发展,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减负”的意义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在部分学科或某一教学时段仍时有出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有家长原因,也有学校自身原因。

从深层次来讲,是教育思想和观念问题。

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我校全体教师要把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保障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减负”工作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希望全体教师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减负”与提倡刻苦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也使教师自身在实践中能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牢固树立“减负不减质”的观念,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向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质量。

  

二、加强宣传,突出重点,明确“减负”的责任  

(一)加大“减负”的宣传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请全体教师在学习上级有关“减负”文件的同时,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给家长发公开信等形式,宣传“减负”的意义及有关要求,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子女,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着想,合力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电视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落实“减负”的责任  

全校要按照《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逐条对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减负”责任,并重点做到以下几项规定: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根据统一要求,学校每学期只在期中、期末安排进行一次学科考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除此以外,教师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组织进行学科考试。

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名次,不得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

  

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自行安排一些单元检测,但在操作中,同样要严格遵守以上规定。

  

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按照中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7小时的要求,我校对学生在校时间作了具体规定:

  

学生早上到校时间:

7∶30;上午在校时间:

7∶30~11∶30;下午在校时间:

14∶30~17∶10。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艺术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禁利用这些课时补习文化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