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751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精品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

【考点清单】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诞生(3)国共合作(4)北伐战争(5)“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6)南昌起义(7)土地革命(8)红军长征(9)遵义会议

解析: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新三民主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是高考的相对热点;中共二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经过(两个阶段的中心、主力)、特点、性质、意义和五四精神。

(联系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

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4个条件、中共一大的时间、地点、内容、特点、意义;

了解中共二大的时间、内容、意义;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标志、国民党一大的时间、内容、意义;

掌握新三民主义背景、提出、内容、评价;对新旧三民主义进行比较;

知道国民革命的经过、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过程、结果。

掌握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的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意义;

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

【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政治:

北洋军阀政府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国内阶级矛盾加深。

(根本原因)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

(4)导火线:

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

3、高潮:

上海的“三罢”斗争。

4、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结果:

初步胜利。

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6、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7.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

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4)有利的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

1921年7月召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意义:

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领导。

4.中共“二大”:

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民党一大

⑴原因:

①中共方面: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共“二大”正式确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②孙中山方面:

接受建议,同意合作。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实现: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合作基础:

新三民主义;合作的方式:

党内合作。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起来。

       

2.北伐战争

⑴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时间:

1926年7月北伐

目的:

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

①到1926年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②1927年,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成果:

①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打击了帝国主义②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3.国民大革命失败

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汪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

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主观:

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顷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教训:

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15----1937、7、7)

1.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A.注意人物、图片

B.意义:

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A.内容与成果: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其核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坚决领导武装斗争,用枪杆子夺取政权,推动土地革命;发动农民,注意农民运动的突出作用。

其二在斗争形式上不再依附国民党,要开展独立的武装斗争。

B.意义:

是中共开始了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3.秋收起义

A.意义:

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的具体体现,回击了屠杀政策;扩大了中共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为红军的创建和土地革命奠定基础。

B.文家市决策:

开始放弃攻打大城市的战略,向农村转移。

4.井冈山革命割据地的建立

A.井冈山道路: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B.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

“国情”的含义包括两层:

其一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二国民党在城市力量强大。

C.意义: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转变。

5.红军长征

(1)背景:

日本大举侵华与中国领土、主权不断沦丧;国民政府坚持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

(2)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    “左”顷错误  (根本)

(3)过程:

1934年开始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

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遵义会议

①内容:

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顷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影响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建立陕甘宁根据地。

【要点透析】

1.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

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

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开端: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类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斗争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

最终前途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革命纲领

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3.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三大政策的联系区别

(1)与旧三民主义:

联系:

新三民主义直接继承了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区别:

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权的广泛;在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最大的发展在于明确了反帝的内容。

最大不足是反封建方面未真正发展。

(2)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人民权力方面:

缺乏彻底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

反封建方面:

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前途方面指向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

两者的区别体现了两大阶级阶级立场的原则区别,因此两党的分歧是原则性的,这也为分裂埋下根源。

(3)与三大政策:

只有和三大政策联系起来,新三民主义才具有其本意,只有“联俄”才是真正反帝,“联共”才民权广泛,“扶助农工”才保证革命的群众性。

脱离了三大政策,国民党就会发生变质,后来国民党左右派的分歧就在于是否坚持三大政策。

4.怎样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源于毛泽东对湘赣边界斗争经验的总结。

其内容包括:

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及其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的典范,为民主革命指明了道路。

5.如何理解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主要内涵是: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长征精神形成于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内涵是: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真题再现】

1.(18年上海历史)10.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史实再现能力。

弄清“最先建立”是解题关键。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政权。

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领导革命队伍进人井冈山区,开辟新式革命道路,工农武装革命从此发端。

中央革命根据地,川陕、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正确答案是B。

2.(18年江苏历史)10.201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实现。

3.(18年广东历史)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目中观点的立场,1929年国民党是站在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上的,所以将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称为“过火”思想。

4.(18年天津文综)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答案】C

【解析】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两人体现了反封建。

而A、B、D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5.(18年上海历史)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C

【解析】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都不是中国革命所独有的,C.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D.国共两党合作不是中国共产党单方面实行的。

6.(18年浙江文综)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因此本题答案C。

7.(18年江苏历史)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其中从1919年开始我国就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1949年建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从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到1956年低社会注意改造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8.(18年海南历史)17、表1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在人员组成上吸收了学生和工农力量,成为各革命阶级的革命联盟。

9.(18年山东文综)(35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

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图1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1)据图1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4分)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分)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4分)

【答案】

(1)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由经济掠夺到政治军事控制。

(2)义和团的道路:

扶清灭洋(或“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政府统治”

辛亥革命的道路:

民主共和(或“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五四运动的新贡献: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倡导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王义的传播。

【解析】第一题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图片资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变化”“趋势”“发展性”“心特点”类的试题似乎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点,问题一是出在对标题术语理解上,二是思维方法和能力上,三在训练的量上有限。

本题在观察图片基础上,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有关史实,从空间上和程度上概括。

但学生较难从程度上考虑问题。

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易,抓住解题关键词“道路”两字,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较易得出,虽然学生的解答未必很有思想上的自我指导性。

第二问难度为偏难,要求答出五四运动的“新贡献”,实际上是与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革命相比的新发展(内容上和影响上)。

这里评分补充说明应该对答案第一点考虑这几种答案的合理性“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领导)”“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奠基”;第二点应该考虑答“追求真理”或“求是”精神的合理性。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 五四运动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而不是取得了彻底胜利。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3.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4.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

5.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6.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7.注意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8.“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二、方法点拨

第一,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第二,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和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三,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四,注意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主线,分析国共两党分别采取的不同政策和策略及其实质。

第五,注意掌握几次著名的“转移”。

①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②中共最高领导权由错误转移到正确。

③中共中央和红军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④中国的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

第六,本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另外应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立场来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鉴于台湾问题的现实性,应加强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内部矛盾三中矛盾交织,有较大的考查空间,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遵义会议的意义,日本侵华的重大事件,国共关系的调整等仍将是常考的内容。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打倒列强,除军阀”

2.“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种精神

A.科学B.自由C.民主D.爱国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5.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人说:

“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

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指中共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

以下纪念“孵出小鸡”的邮票是

ABCD

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B.湘赣边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右图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走“中心城市暴动”道路

B.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D.流动作战,袭击国民党后方

8.某班学生打算举办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览,根据红军长征经过下列图片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

9.(18.1无锡期末)“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

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运动B.国共十年对峙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0.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既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凇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