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7028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竟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报道“铊中毒事件”,铊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203B.质量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22

C中子数为81D.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发热服饰,说明石墨烯是导热金属材料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C.“一带一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丝绸属于合成纤维,主要含C、H、O、N元素

D.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含义不相同的是

A.

B.

4.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

S>ClB.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C.还原性:

I->Br-D.酸性:

H2SO4>H3PO4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欲配制1Llmol/L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L水中

B.可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药品的加入顺序依次为浓硫酸、乙醇、乙酸

D.充满Cl2和CH4的试管倒扣在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水槽中,光照,试管内液面上升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W与Y同族;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的单质为常见气体,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B.元素X的氢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Z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2

D.W的单质与过量的铁反应产物为FeW2

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颜色变浅: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

C.向稀硝酸溶液加入少量锌粉: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沉淀: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B.工业浓硝酸通常呈黄色

C.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处理SO2和NO2

D.Cl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

9.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萃取的方法分离煤油和汽油

B.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C.用如图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D.棉织品与丝织品可以用灼烧法进行鉴别

11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测量气体的体积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

是放热反应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

HCO3-、SO42-、K+、Cl-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

NH4+、Ba2+、OH-、Cl-

C.pH>7的溶液:

K+、Na+、CH3COO-、I-

D.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13.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方法、除杂试剂或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及其杂质

检验方法

除杂

A

Cl2(HCl)

通入AgNO3溶液中

饱和食盐水

B

FeCl2溶液(FeCl3)

滴入KSCN溶液

通入讨量氯气

C

食盐(I2)

滴入淀粉溶液

升华

D

乙烷(乙烯)

溴水

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5g甲基(-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8NA

C.1.8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A

D.—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molSO2(g)与1molO2(g)充分反应,则容器中分子数为2N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Na2CO3和CaCl2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16.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C.该过程中,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

D.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17.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18.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H2、CH3OH、H2O的浓度均不再改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H2、CH3OH、H2O的浓度一定相等

B.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CO2和H2完全转化为CH3OH和H2O

D.CO2、H2的反应速率等于CH3OH、H2O的反应速率且为零

19.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此溶液中含有CO32-或HCO3-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D

先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

此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20.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100nm的颗粒Y(化合物),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a=4

B.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2+、S2O32-都是还原剂

D.每有3molFe2+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目为5N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6分)

(1)以Zn和Cu为电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

①H2SO4所含化学键为;

②若有0.4mole-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g;

③若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填“锌极”或“铜极”),原因是(用电极方程式表示);

(2)T1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容器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反应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nmolNO2,同时生成nmolO2

D.2v正(O2)=v逆(NO)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0-t时间段,反应速率v(NO2)=;

(3)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能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室常以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足量)反应进行实验,根据出现浑浊时间来探讨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则表中:

Vx=,t1、t2、t3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2.(2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

下表列出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①〜⑩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写名称)。

(2)①、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高温下灼烧,火焰呈色。

(3)⑦、⑨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4)①、⑥、⑧、⑨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用微粒符号来表亦)

(5)⑤元素的氢化物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⑤、⑨的气态氢化物在空气中相遇有白烟生成,写出白烟对应物质的电子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⑥的非金属性强于⑦b氢化物稳定性:

⑦<⑩

c③单质与水反应比单质①剧烈

23.(11分)钴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科研领域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1)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在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受普遍置疑时,用

作为放射源进行实验证实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Co位于第4周期,最外层有2个电子,请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Co2O3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Co2O3+□H++2C1-=2+□+3H2O

(3)氯化钴(CoCl2)呈蓝色,易潮解、易升华,吸收不同量的水后变为粉红色至红色,用于湿度和水分的指示剂。

某兴趣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后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备无水氯化钴。

①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③装置C与F中盛放的试剂相同,试剂的名称为

④用干燥管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填标号)。

a浓硫酸b.无水氯化钙c.碱石灰d.无水硫酸铜

24(13分)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综合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

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H的主要方法,G是具有香味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H中的官能团是;E的名称为。

(2)H-→D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3)实验室中制备G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①与教材中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②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试管a中的G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

③若实验中用含18O的D与F反应则F-→G的化学方程式为。

25.(8分)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FeO和部分难溶于酸的杂质)制备绿矾(

)的流程如下:

已知:

FeS2(S的化合价为-1)难溶于水。

(1)①中加入的酸为(填名称)。

(2)①中生成Fe3+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3)检验②中Fe3+已经完全转化为Fe2+实验方法:

取适量溶液2,。

(4)通过③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