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692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A.FeCl3B.H2SO4C.NaHCO3D.Fe2S3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和由溴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类型相同

B.醇、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4.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B.将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

C.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⑤(NH4)2CO3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全部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

互为同系物

C.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能鉴别葡萄糖和乙酸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7.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Mg2+、Na+、SO42-、Cl—B.K+、CO32-、Cl—、NO3—

C.Na+、K+、NO3—、SO32—D.NH4+、Na+、SO42-、NO3—

8.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SO2呈酸性

B.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溴水橙色褪去,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表明SO2能够和NaOH反应

9.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

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B.顺-2-丁烯与反-2-丁烯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不相同

C.聚合物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D.C3H2Cl6有4种同分异构体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H2OH,关于该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有三种官能团,该物质自身能发生酯化反应

B.1mol该物质能够消耗2mol金属钠同时放出1mol氢气

C.该物质能通过两种方式的反应生成两种高分子物质

D.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它们的反应原理相同

12.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Na2SO3溶液中,与Na2SO3不发生反应的是()

①Na2O2和CO2②Al和NaOH溶液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

④浓硝酸和铜片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A.只有②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⑤D.只有②④⑤

1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Cl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说明部分Na2SO3被氧化

C.Fe与稀HNO3溶液、稀H2SO4溶液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向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1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Na+2H2O

Na++2OH–+H2↑

B.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2NH3•H20+SO2═2NH4++SO32-+H2O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H++

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

+OH–

CaCO3↓+H2O

16.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

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10O4,能与NaHCO3反应

C.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的只有2种

17.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K2CO3(NH4Cl):

加热

B.CO2(SO2):

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洗气

C.KCl溶液(BaCl2):

加入适量K2SO4溶液,过滤.

D.蛋白质(葡萄糖):

浓Na2SO4溶液,盐析、过滤、洗涤

18.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下列有关A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lmolA最多能与5mol氢气发生反应,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C.1mol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D.A既能与羧基反应,又能与醇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

19.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取1g该样品投入25mL2mol/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gB.3.725gC.0.797gD.2.836g

20.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21.有关NaHC03与Na2C0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2C03和NaHC03粉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NaHC03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速度快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03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03的两倍

C.Na2C03和NaHC0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现象不同

D.要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先向试样加水溶解后,再加入足量B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NaHCO3固体中含Na2CO3

22.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关于有机物M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1H14O3

B.1molNa2CO3最多能消耗1mol有机物M

C.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氧化、还原和加聚反应

D.有机物M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3.已知苯环上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硝基邻位上的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现有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A.8molB.7mol

C.6molD.5mol

24.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II、III和Ⅳ的氧化剂相同

C.VI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V中发生反应: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一定含有SO42﹣和NO3﹣

C.溶液中n(NH4+)=0.2mol

D.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n(H+):

n(Al3+):

n(Mg2+)=1:

1:

1

二、填空题

26.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空气质量预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悬浮颗粒物等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1)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沙尘暴  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

(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它能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实验室也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b.生石灰c.二氧化硅d.五氧化二磷

②催化剂存在下,NH3也可用来消除NOx的污染,生成两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请写出NH3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每生成0.5molN2转移____________mol电子(保留至小数点之后一位数字)。

28.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制取Cl2和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mol/L)为原料制取Cl2。

请写出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图2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3)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过量的气体是Cl2还是SO2气体,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③硫氰酸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⑤溴水⑥稀硝酸

A.若Cl2过量:

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可以多选,请填试剂的序号,下同)。

B.若SO2过量:

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_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8O2)是一种食品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通过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D分子中含有支链;F分子中含有苯环但无甲基,E可发生银镜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E与2molH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F。

请回答: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一种即可,F除外)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

2:

3:

6。

(5)苯乙酸乙酯(

)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写出以苯乙酮(

)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请参考如下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设计蒸馏的办法,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故C正确;D.根据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gS

Hg+S,此反应为化合反应;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g+S═HgS,此反应为分解反应;两过程中均存在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A。

2.D

【解析】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A不符合题意;B、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溶液吸收CO2转化为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D、Fe2S3不存在,铁和S反应生成FeS,D符合题意,答案选D。

3.C

【解析】A.乙酸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类型不同,故A错误;B.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故C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取代甲基的H原子,如生成2,4二氯甲苯,应在催化条件下,故D错误;故选C。

4.C

【解析】A.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故A不选;B.将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故B不选;C.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现象不明显,故C选;D.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故D不选;故选C。

5.D

6.C

【解析】A.聚乙烯不含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苯甲醇是芳香醇,与苯酚结构不相似,不能是同系物,故B错误;C.乙酸和葡萄糖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的现象为蓝色溶液、砖红色沉淀(加热情况下),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D.乙烯分子式为C2H4,其x+=2+1=3,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2,其于x+

=2+1.5-0.5=3,所以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量相等,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其物质的量不等,则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答案为C。

C.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能鉴别葡萄糖和乙酸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7.C

【解析】碱性条件下Mg2+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A错误;强酸性条件下K+、CO32-、Cl—、NO3—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Na+、K+、NO3—、SO32—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强酸性条件下NO3—、SO32—、H+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碱性条件下NH4+生成一水合氨,故D错误。

8.A

【解析】A、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使石蕊显红色,故说法错误;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O2的漂白性,故说法正确;C、溴单质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Br2+2H2O=H2SO4+2HBr,故说法正确;D、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故说法正确。

9.B

【解析】①因铜不如铁活泼,则铜不能与FeCl2反应,①错误;②因Fe2O3能与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能与铜粉反应:

Fe2(SO4)3+Cu=2FeSO4+CuSO4,铜粉溶解,②正确;③Zn、Cu、H2SO4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但发生的化学反应为Zn+H2SO4=ZnSO4+H2↑,Zn溶解,③错误;④根据铜与稀HNO3反应,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遇到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④正确。

答案选B。

10.B

11.D

【解析】A.含有羧基、碳碳双键、羟基三种官能团,可自身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B.含有羧基、羟基,则1mol该物质能够消耗2mol金属钠同时放出1mol氢气,故B正确;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缩聚反应,故C正确;D.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D。

12.A

【解析】①Na2O2和CO2生成氧气,氧气通入Na2SO3溶液中,生成硫酸钠,故①不选;②Al和NaOH溶液产生氢气,氢气通入Na2SO3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故选②;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生成氯气,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生成硫酸钠,故③不选;④浓硝酸和铜片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气通入Na2SO3溶液中,生成硫酸钠,故④不选;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入Na2SO3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氢钠,故⑤不选;故选A。

13.D

【解析】A.碘易溶于酒精,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错误;B.NH4Cl加热分解产生NH3和HCl,由于NH3和HCl易反应,因此在试管口能够重新生成NH4Cl,因此得不到NH3,B错误;C.除去Cl2中的HCl应该用饱和的食盐水,不能用NaOH,原因是NaOH能够同时吸收Cl2和HCl,C错误;D.NO不溶于水,能够用排水法收集NO,D正确。

故答案D。

14.B

【解析】A.氯气的水溶液里含有HClO,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l2没有漂白性,故A错误;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则可知不溶的沉淀为BaSO4,溶液里含有SO42-,说明部分Na2SO3被氧化,故B正确;C.Fe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盐、NO和水,不属于置换反应,而Fe与稀硫酸反应为置换反应,故C错误;D.向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故D错误;答案为B。

15.B

【解析】A.钠与水反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

2Na++2OH–+H2↑,故A错误;B.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H3•H20+SO2═2NH4++SO32-+H2O,故B错误;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

BaSO4↓+2H2O,故C错误;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时除生成CaCO3外,还有NH3·H2O生成,故D错误;答案为B。

16.C

【解析】A.阿司匹林分子含有苯环、C=O,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故B错误;C.水杨酸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D.羧基和羟基可位于苯环的邻、间、对位置,则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的有3种,故D错误;故选C。

17.B

【解析】A.NH4Cl不稳定受热分解,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K2CO3中混有的NH4Cl,故A正确;B.CO2和SO2都可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用于除杂,故B错误;C.BaCl2能与适量的K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D.蛋白质在浓(NH4)2SO4溶液中盐析,葡萄糖溶于浓(NH4)2SO4溶液,可用盐析、过滤、洗涤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B。

18.D

【解析】A.-COOH、-OH均与Na反应,A 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A错误;B.只有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lmolA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反应,故B错误;C.只有-COOH与碳酸氢钠反应,则1mol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C错误;D.含-OH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含-COOH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且含-COOC-可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9.B

【解析】K2CO3和KOH与盐酸反应的产物都是KCl,盐酸过量,用1.0mol/LKOH溶液刚好中和,最后全部生成KCl,即蒸发得到的固体为KCl,根据Cl元素守恒可得:

n(KCl)=n(HCl)=0.025L×2mol/L=0.05mol,所以m(KCl)=0.05mol×74.5g/mol=3.725g,故选B。

20.C

【解析】A.a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只有b属于,故A错误;B.a、c中含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a含碳碳双键、b中苯环上连有甲基、c含-CHO,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D.只有-CHO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只有c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

21.D

【解析】A.碳酸氢钠立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生成二氧化碳速率不同,故A正确;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03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03的两倍,故B正确;C.Na2CO3和BaCl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而NaH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不反应,现象不同,故C正确;D.NaHCO3和Na2CO3均能与B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答案为D。

22.C

【解析】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1H12O3,故A错误;B.只有-COOH与碳酸钠反应,则1molNa2CO3最多能消耗2mol有机物M,故B错误;C.含-OH发生取代、氧化反应,含双键可发生还原、加聚反应,故C正确;D.不含-CHO,不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

23.A

【解析】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后完全反应,苯环上的氯原子、溴原子和甲基上的溴原子分别被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