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6252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docx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课时作业14

[基础巩固]

1.(2018·北京市丰台区质检)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

A.①强         B.②弱

C.③弱D.④强

解析:

选D。

由于夜晚的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降温较快导致气温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霜。

诗句中的“霜飞晚”说明大气逆辐射较强,图中的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的反射作用,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

2.(2018·泰州模拟)旗帜飘动方向能反映近地面的风向,下图为我国某滨海地区不同时间旗帜飘动方向示意图。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白天,吹海风

B.乙为白天,吹陆风

C.甲为夜晚,吹陆风

D.乙为夜晚,吹海风

解析:

选C。

甲图旗帜飘向海洋⇒陆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陆地气温低⇒夜晚。

同理,乙图为白天,吹海风。

(2018·莘县期中)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海陆表面气温变化和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

4.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6时~8时

B.18时~次日6时

C.8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知,②曲线气温日变化(日温差)较小,应为海洋气温曲线。

第4题,从图乙可知,近地面吹海风,应为白天,即陆地气温大于海洋气温的时段,结合图甲可知C选项正确。

答案:

3.B 4.C

(2018·德州月考)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5~6题。

5.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

A.一直降低

B.一直增大

C.维持稳定

D.波动上升

6.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风沙活动减弱

B.水资源供应充足

C.暴雨频率增加

D.雪灾频率降低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有高有低,波动上升,D正确。

第6题,热岛效应会使城区空气上升,形成降水概率增加,C正确。

答案:

5.D 6.C

(2018·大连高一检测)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

A.①B.②

C.③D.④

8.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

解析:

第7题,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最低。

第8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B正确。

答案:

7.B 8.B

9.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成为凉爽郊区包围中的温暖“岛屿”。

如果图示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存在热力环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a′、bb′表示城郊高空的等压面,其中气压值较低的等压面是________。

(2)如果有A、B两处分别位于同高度城郊高空,那么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请画出大气在高空AB处水平方向的运动。

(3)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作________运动。

(4)试分析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5)上海近几年城市环境建设中的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aa′等压面气压值低于bb′。

(2)从A、B与两等压面的关系可知A地气压较高,水平气流由A指向B。

(3)郊区近地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

(4)城市热岛与城市绿地少,人为释放热量多,建筑物密集、风力较小,散热慢等有关。

(5)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减少人为热量排放,合理规划城市等都能缓解热岛效应。

答案:

(1)aa′ 

(2)A 作图略(由A指向B)。

(3)下沉

(4)城市缺少绿地;人为大量排放热量,使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城市高层建筑多,导致局部风速小,通风不良;城市中生产和生活活动集中。

(5)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减少热量的排放;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等

10.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大气的受热状况以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

(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

(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能力提升]

(2018·永年二中月考)“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2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解析:

第1题,“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沙漠与绿洲的热力性质差异。

第2题,丁地位于绿洲上,附近地区又有沙漠分布,“冷岛效应”明显。

答案:

1.B 2.D

(2018·北京师大附中调研)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东湖岸7月份某时刻实测风速(单位:

m/s)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湖泊东岸风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4.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B.5点

C.15点D.20点

解析:

第3题,据题干可知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该环流是因地面受热不均而引起的,属于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故D正确。

第4题,湖泊水比热容大,湖岸土壤比热容小,湖泊升温慢、降温也慢。

从图中风向可以看出此时刮偏西风,说明湖泊气温低形成高气压,湖岸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应为白天,故C正确。

答案:

3.D 4.C

5.(2018·三门峡、信阳联考)滨海地区的风随昼夜更替而风向转换,形成海陆风,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白天的大气运动示意图。

(2)由图2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_______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该季节________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

(3)分析海风对滨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解析:

(1)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其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压,其高空形成低压,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即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2)由图2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最少的季节是冬季,每月只有3天左右;主要是因为该季节冬季风势力强盛,“掩盖”了海陆风。

(3)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湿润空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答案:

(1)

(2)冬季 冬季

(3)海风从海洋上吹来,有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