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394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ppt

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了解作者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本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注释词义。

元日:

“元”是第一的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

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

一年过去了。

除:

去屠苏:

屠苏酒,古代用屠苏草泡制的一种酒。

曈曈:

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

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在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新桃:

新的春联旧符:

旧的春联。

译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的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一起赏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过春节时的热闹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唐代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

写作背景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诗人创作此诗时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

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注释:

桂子:

桂花。

珊珊:

这里同“姗姗”,形容桂花簌簌下落的样子。

露:

露水。

露华新:

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译文桂花姗姗下落,好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拾起殿前的桂花细细看,还带着露水,很滋润。

这桂花应该是月宫的嫦娥撒下来的吧。

伴你赏诗这首绝句借咏桂花来表中秋佳节玩月之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