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417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8 解决水溶液中的离.docx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解决水溶液中的离

专题8.解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考试说明中:

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原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难溶电解质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能运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高考试卷中:

考查分值在7-10之间,通常为一道离子浓度方面判断的选择题和出现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中。

考查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灵活性、综合性都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

答题过程中:

熟悉有关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解题要抓住特点,寻找规律,善于利用方法,仔细认真答题。

一.能力展示

1.现有常温下pH=3的醋酸和pH=3的硫酸两种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均为1×10-11mol·L-1

B.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

C.醋酸中的c(CH3COO-)和硫酸中的c(SO

)相同

D.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片时放出H2的体积相同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3-)+2c(H2CO3-)

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c(CO32-)>c(HCO3-)>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1]: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3.下列叙述中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⑤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⑦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A.①④⑦   B.②⑤⑦C.③⑥⑦D.全有关

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其中一种方法是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O42-

Cr2O72-

Cr3+

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

(1)若该平衡处在强酸性环境,则溶液显__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B.2v(Cr2O72-)=v(CrO42-)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mol的FeSO4

7H2O。

写出第②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过程分析:

1.A项,正确;B项,加水稀释后硫酸的pH变化较大,醋酸的pH变化较小,不相同;C项,c(CH3COO-)比c(SO

)大,硫酸为二元酸。

D项中醋酸为弱酸,还能不断电离出氢离子。

答案:

A

2.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而溶液呈碱性,说明水解过程大于电离过程,c(H2CO3)>c(CO32-)。

B.c(OH-)-c(H+)=c(HCO3-)+2c(H2CO3-)中把c(H+)移项到等式另一边,即是质子守恒关系式。

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后,相当于0.05mol·L-1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混合液,由于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因此正确的关系是:

c(HCO3-)>c(CO32-)>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包括CH3COO-水解和CH3COOH电离两个过程,既然pH=7,根据电荷守恒式,不难得出c(Na+)=c(CH3COO-)=0.1mol·L-1,c(H+)=c(OH-)=1×10-7mol·L-1。

水解是有限的,c(CH3COOH)>c(CH3COO-)。

答案:

B

3.①明矾和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②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抑制水解;④氯化铵、氯化锌溶液水解呈酸性,利用酸溶解金属氧化物;⑤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⑥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⑦硫酸铵水解,溶液呈酸性,铵态氮肥水解呈酸性,而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解呈碱性。

答案:

D

4.c(H+)增大,平衡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右移,溶液呈橙色;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即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6mol的FeSO47H2O;c(Cr3+)=10-5mol/L时,溶液中c(OH―)=

mol/L,c(H+)=10-5mol·L-1,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答案:

⑴橙 ⑵c ⑶6 ⑷5 

精要点评:

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涉及到电离、盐类水解、沉淀溶解三种平衡,需要理解平衡原理,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和平衡常数来解决问题。

2.要结合电解质溶液中的盐类水解以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方面的知识的综合应用。

掌握了电荷、物料、质子三个守恒的规律,对于解决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题目有很大的帮助

二.能力培养

1.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不可能显碱性     B.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C.a不可能显酸性     D.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分析:

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分别是大于10-3mol/L和等于10-3mol/L,由于pH为3的某酸溶液,其强弱未知。

因此与pH为11的氨水反应时,都有可能过量;而与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酸可能过量或二者恰好反应。

答案:

A、B

2.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分析:

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酸性”两个字,选项B溶液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中当加入NaOH后溶液仍然呈酸性,则c(H+)>c(OH-),不成立,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c(Na+)>C(CH3COO-),当碱过量时,必定c(Na+)>C(CH3COO-),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都不能成立;选项D中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

c(CH3COO-)+c(OH-)=c(Na+)+c(NH4+)+c(H+),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c(H+),则c(CH3COO-)>c(NH4+)+c(Na+);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则c(CH3COO-)=c(NH4+)+c(Na+);当溶液呈碱性时,c(H+)<c(OH-),则c(CH3COO-)<c(NH4+)+c(Na+),所以c(CH3COO-)一不定大于c(Na+)、c(NH4+)之和。

答案:

A

 3.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分析:

醋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是CH3COOH

H++CH3COO-,故稀释10倍,pH增加不到一个单位,A项错误;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抑制醋酸的电离,使其pH增大,可以使其pH由a变成(a+1);B项正确;加入等体积0.2mol·L-1盐酸,虽然抑制醋酸的电离,但增大了c(H+),溶液的pH减少;C项错误;提高溶液的温度,促进了醋酸的电离,c(H+)增大,溶液的pH减少;D项错误。

答案:

B

 4.常温下,将amL三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c(一元酸)

c(NaOH)/mol/L

混合溶液的pH

c(HX)=0.1mol/L

0.1

pH=x

c(HY)=0.1mol/L

0.1

pH=7

c(HZ)=0.1mol/L

0.1

pH=9

(1)上述三种酸中一定属于强酸的是___________;

(2)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mol/L;

(3)甲组中x的值_____7(填>、<、=);

(4)部分实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下图:

①表示乙组实验的pH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上图中表示溶液呈中性的点为_________,表示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

③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分析:

(1)上述三种酸中一定属于强酸的是乙,PH=7,并且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生成的是强酸强碱盐。

(2)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Z+OH-→H2O+Z-。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5mol/L;(3)如果是强酸,PH=7,如果是弱酸,PH>7。

(4)乙组实验终点PH=7,图1符合。

中性的点是BD,完全反应的点是BE,E点是弱酸强碱盐,Z-发生水解。

答案:

(1)HY

(2)HZ+OH-→H2O+Z-,1×10-5(3)≧7(4)①图1②BD,BE③c(Na+)>c(Z-)>c(OH-)>c(H+)

方法指导:

1.对于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分析判断要注意:

先确定混合后溶液的成分(酸碱性),分析电离与水解相对大小程度来排序,要善于运用电荷、物料、质子三个守恒对存在的等式进行一一对应分析,判断正确与否。

2.要注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时时刻刻知道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会影响PH、浓度、离子大小等等方面。

三.能力测评

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同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大

B.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

c(Cl-)>c(NH

)>c(H+)=c(OH-)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2.常温下,VaLpH=2的盐酸与VbLpH=12的氨水混合,若所得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Va一定等于Vb

B.Va大于或等于Vb

C.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

c(Cl-)>c(NH

)>c(H+)>c(OH-)

D.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

c(NH

)+c(H+)=c(Cl-)+c(OH-)

3.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中除Cu(OH)2外,还有碱式硫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SO4·yCu(OH)2]。

为了加以验证,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配制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L00mol.L-1CuSO4溶液和NaOH溶液;

②准确量取l0mLCuSO4溶液倒入50mL烧杯中;

③向烧杯中匀速加入0.l00mol.L—NaOH溶液,并每加入1.00mLNaOH溶液用pH计测一次混合溶液的pH;

④当滴人NaOH溶液的体积达到30mL时停止实验,并绘

制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pH变化曲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V(NaOH)在0.00mL~2.00mL之间时,溶液中无沉淀产生,但pH变化较快的原因是

(2)V(NaOH)在2.00mL~15.00mL之间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并不断增加,经检测此沉淀为碱式硫酸铜。

已知蒸馏水的pH为6.32,当V(NaOH)为15.00mL时,溶液pH为6.30,则可求得x=,y=;

(3)V(NaOH)在17.00mL~20.00mL之间时,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并不断增加。

已知V(NaOH)为20.00mL时,溶液pH为12.25,则此时沉淀中(填“含”或“不含”)有碱式硫酸铜,理由是。

解题分析:

1.选项A,Na2CO3的水解能力大于NaHCO3的水解能力,常温下,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

选项B,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H

)+c(H+)=c(OH-)+c(Cl-),因c(H+)=c(OH-),所以c(NH

)=c(Cl-),故有:

c(NH

)=c(Cl-)>c(H+)=c(OH-)。

选项C,pH相同的HCl、CH3COOH溶液相比,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大于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所以中和等体积、pH相同的HCl、CH3COOH溶液时,CH3COOH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多。

选项D,稀释HCl溶液时,c(H+)下降,但c(OH-)上升。

答案:

A

2.两种溶液中c(H+)=c(OH-)=0.01mol/L,故c(NH3·H2O)>c(HCl)。

若Va=Vb,则碱过量,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若二者恰好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此时Va>Vb;若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仍为酸性;若盐酸过量很多,则反应后的溶液中c(H+)>c(NH

),A、B、C错;依电荷守恒原理知D对。

答案:

D

3.A项,点①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H);由电荷守恒可知:

c(CH3COO-)+c(OH-)=c(Na+)+c(H+),所以c(CH3COO-)+c(OH-)>c(CH3COOH)+c(H+)。

B项,点②时,pH=7,即c(H+)=c(OH-),由电荷守恒知:

c(Na+)+c(H+)=c(CH3COO-)+c(OH-),故c(Na+)=c(CH3COO-)。

C项,点③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因CH3COO-水解,c(Na+)>c(CH3COO-)>c(OH-)>c(H+)。

D项,当CH3COOH较多,生成CH3COONa少量时,可能出现此离子浓度关系。

答案:

D

4.答案:

(1)OH-未与Cu水解产生的H+反应,

(2)溶液的pH与蒸馏水的pH相近,说明加入的OH-几乎全部进入沉淀。

故(x+y):

2y=2:

3,得x=1,y=3。

(3)含加入的CuSO4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且溶液pH为12.25,说明NaOH未完全反应,则沉淀中有碱式硫酸铜。

防错机制:

1.要区别与分析同浓度和同pH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酸碱溶液的组成差别,然后处理好与酸、碱反应的情况。

2.离子浓度关系比较必须要明白题目中提供的等式分别表示什么关系,与之对应的是哪种守恒,运用守恒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四.能力提升

1.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

c(Cl-)>c(NH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c(OH-)=c(H+)

C.0.1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

c(NH

)>c(SO

)>c(H+)

D.0.1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

c(OH-)=c(H+)+c(HS-)+c(H2S)

2.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4.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mol·L-1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c(OH-)=c(A-)+c(H+)

D.c(Na+)+c(H+)=c(A-)+c(OH-)

5.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

[Cl-]>[NH4+]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H-]=[H+]

C.0.1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

[NH4+]>[SO42-]>[H+]

D.0.1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

[OH-]=[H+]+[HS-]+[H2S]

6..有关①100ml0.1mol/L

、②100ml0.1mol/L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个数:

②>①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②>①

C.①溶液中:

D.②溶液中: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

,则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C.

盐酸的

盐酸的

D.若1mL

的盐酸与100m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溶液的

8.下列有关溶解平衡叙述正确的是

A.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能生成BaCO3,据此可确定Ksp(BaCO3)

C.BaS04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25℃时,Ksp[Al(OH)3]=2×10-33,Ksp(AlPO4)=1.3×10-20,在各自的饱和溶液中,c(Al3+)前者小

9.下列有关pH叙述不正确的是

A.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常温下,向pH=a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盐酸时,溶液呈中性,则此盐酸的pH<14-a

C.常温下,在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的pH减小

D.pH=3的盐酸与pH=11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MOH为弱碱

10.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溶液和20.00mL0.1000mol/L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图2

(1)由A、C点判断,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填“图1”或“图2”);

(2)a=mL;

(3)c(Na+)=c(CH3COO-)的点是;

(4)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1.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___酸(填“强”或“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________2c(A-)(填“>”、“<”或“=”);若此时溶液中,pH=10,则c(MOH)+c(OH-)=________mol·L-1。

12.

(1)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2)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

13.污水处理分析时,常用双硫腙(H2Dz,二元弱酸)把金属离子络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再用CCl4萃取络合物,从而把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完全分离出来。

如用双硫腙(H2Dz)~CCl4分离污水中的Cu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