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151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docx

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

2022精选记者演讲稿汇总5篇

记者演讲稿篇1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对____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媒体新闻工作者,我们更是怀有一份深切的责任,为了切实充当党喉舌,为实现优化服务环境和福民强市总体目标推波助澜、保驾护航,____日报社内部总动员,将“狠抓落实年”宣传报道作为重中之重,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选调了资深采编团队,汇集了优秀党员干部,推出了一系列以“狠抓落实年”活动为主题的精彩报道。

  《抓落实、看时效、惠民生------狠抓落实年在现场》栏目就是一个离现场最近、最贴近民生、最迅速反应“落实”力度的专题报道,方便社保、治理排污、解决停车难、“双百”社区项目,一系列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翔实报道呈现在公众面前,对“抓落实”进行了多方面的展现和宣传。

  《综合聚焦》等版面更是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新闻时事,坚持公开阳光原则,切实起到了广泛征集百姓意见、认真听取群众举报、充分采纳公众建议的舆论媒体监督作用。

  从今年4月开始,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开展集中治理“中梗阻”问题百日攻坚行动的号召,《____日报》、《____晚报》、《____网》反应迅速,在重要版面开辟专栏,对查找的“中梗阻”典型问题予以曝光,并对每个典型问题进行后续

  报道和发表评论__,让问题原形毕露;充分利用手中的媒体平台,反映群众强烈要求的问题,跟踪群众请办事项的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开攻坚行动重要环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众对落实力度的知情权要求我们近些、再近些;而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则鞭策着我们走得向前些、再向前些。

不论是刚加盟的媒体“新兵”,还是孜孜不倦工作了十余年的“老新闻人”,都为这次“狠抓落实年”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写实报道,一位记者在接到了新闻线索电话后,迅速赶到了采访现场,而此时已是凌晨3点,料峭的春寒中,现场有群众问他:

“你这么晚还没睡么?

来得这样快?

”他笑了笑说:

“我已经睡了。

但是,接到了你们的电话,我必须来,还必须更快些!

  党员是什么?

我想,党员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更快些。

为了方便群众反馈意见,一位记者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了报道中。

第二天,本来要陪伴母亲的她,却没能和母亲完整地说上一句话,因为电话铃声总是将母亲的话打断,在一天接了280多个电话之后,电话铃声才因为手机电池耗尽而停歇了下来,然而,对每一个打来电话的群众,她都悉心倾听,细心记录。

  党员是什么?

我想,党员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更耐心些。

  为了第一时间编辑出精彩的稿件并及时赴印,一位年轻的编辑每天工作到深夜。

每当凌晨她回到家时,年幼的女儿早已经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等她醒来,女儿却已经在去幼儿园的路上,直到不出报的周日,好久没有与妈妈见面的女儿才紧紧抱着她的脖子,轻轻地说:

“妈妈,好久没有抱我了。

”听到女儿稚嫩的声音,她的眼泪已经盈眶...

  党员是什么?

我想,党员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更坚强些。

  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群更快、更耐心、更坚强的党员,有这么一个敬业、齐心的采编团队,才使我们的报道真正实起来,亮起来,好起来,在大力弘扬和促进“抓落实”的同时,更博得了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治理“中梗阻”,打击假恶丑,狠抓落实年,弘扬真善美,不光体现了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更体现了每一个新闻人的专业追求!

我们也将坚定地通过具体行动满怀幸福地追逐这个媒体人最高理想!

记者演讲稿篇2

  1944年6月,中国共产党邀请21位中外记者赴延安采访,__x亲自担任新闻发言人,接受连珠炮式的提问。

美国记者爱波斯坦赞叹说,中国的新闻之门正在打开!

在这之后的70年间,从这扇门走出来的一代代新闻人在激情、担当和梦想的照耀下,脚步稳健,愈行愈远。

记者,在笔下坚守道义,在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

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始终认为:

选择了记者,就是选择了一种使命。

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十四年前,我负责南昌电台温馨港湾节目的采编播工作。

有一天接到一位听众的求助电话。

她声泪俱下告诉我,她两个儿子患上血友病,大儿子刚刚病逝,还来不及悲痛,小儿子又因为出血不止造成左腿感染,需要截肢。

现在医药费又告急,她完全陷入了绝望。

放下电话,我带上采访机直奔九四医院血液科。

来到病床前,看到的是一张青春却苍白的脸。

二十岁的小伙儿虚弱的眼神里只剩下对生命的渴望,蓬勃的生命就要在最好的年华凋谢,让人心疼!

来到医生值班室,我了解到小伙危急的治疗状况:

左腿感染坏死,必须尽快截肢。

虽然血友病人手术风险极大,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谁也不愿放弃!

  随后我和孩子母亲来到他们的家,位于永外正街一处狭小拥挤的房子。

桌上的咸菜剩饭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窘迫。

临走时,我将随身带的四百多元钱全部塞进了孩子母亲的手里。

在当晚的节目里,我播放了采访录音,讲述了这个家庭的遭遇。

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当晚就有的哥的姐开车把钱送到电台。

当我们筹集到八千多元善款送到医院时,母亲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当时就要跪下。

儿子及时手术了,整整五个小时,我一直陪着母亲守候。

孩子活着被推出来,母亲又是哭又是笑。

然而,三天后,孩子最终没能闯过术后危险期,走了。

得而复失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我没有儿子啦,什么都没了!

望着悲痛欲绝的母亲,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无助、无能和无奈。

我默默地陪着她流泪,不忍也不能打扰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

  故事并没有结束。

之后的日子,我有空就去看望这位母亲,带她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正能量的影响下,孩子母亲逐渐走出了阴霾,20__年开始她主动参加志愿活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__年她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者,20__年又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

她总是说,我已了无牵挂,也没有别的办法感恩,只有用血肉之躯去回报社会!

  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在我们的报道中,生命重新有了一种姿态。

尽管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力量可以汇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限延伸!

  在我们这行,贫困出新闻,大难易成名。

但切肤的伤痛岂能成为煽情的工具,悲惨的灾区怎能成为个人的秀场!

我不愿在灾难中做个新闻狂欢者。

曾经,我跑过监狱,看望死缓的罪犯,告知对他家人的帮助,让他安心改造。

曾经,我跑过医院,抚慰产后抑郁的母亲,让她快乐起来。

曾经,我跑过妇联,给遭受家暴的农妇寻求司法途径,为她捍卫尊严!

  记者,用忠诚记录时代,服务人民。

我们有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我们有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我们有责任,保持媒体公信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记者演讲稿篇3

  20__年11月12日,我怀揣着一直追寻的新闻梦想,来到大冶分社从事记者工作。

  暮然回首,做记者三年了。

在这一千多个日子里,我一直在基层采访,体会最深的是,好新闻是用脚板跑出来的,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写出有感染力的报道。

我通过记者这个身份,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见证了各种各样曲折的故事,还发现了很多开心的事情。

很多突发事件,我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不失公允地记录下眼前发生的一切,并传递给大众;接到很多求助电话,我多方采访,如实反映,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帮助别人的同时,快乐了自己。

  其实做记者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不同的是,我比别人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如今,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普通的职业,并希望成为一个裤腿上沾着泥巴的记者。

记者演讲稿篇4

  20__年,我有幸走进校园,采访了在我市教育界屡创神话的市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实验中学校长——孙__。

  第一眼见到他,平易近人的气质里隐约透着乐观和睿智。

数月的相处了解之后,我感叹他在教育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绩,更折服于他的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都有绽放的时刻。

”1992年,时任市五中语文教师的孙__凭借这样的教育理念,以不凡的表现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

20__年元旦,孙__放弃在教育部门担任要职的机会,选择去偏远的市八中任校长。

有人笑他书生意气做事鲁莽,有人劝他慎重考虑权衡利弊,他憨憨地笑笑,心中那份对教育的执着,只有自己最清楚。

那时的市八中,校舍陈旧、生源不足、负债累累。

为筹措资金,他不知跑了多少单位,每每披星戴月回家时,身体都像散了架似的不能动弹。

一天,当他又一次拖着疲惫的身体蜷缩在沙发时,女儿抱出存钱罐说:

“爸爸,我这里有好多钱呢,您拿去建学校吧。

”望着女儿纯真的眼神,孙校长的眼睛湿润了。

对校区进行翻新的那个暑假,孙校长几乎每天住在学校,有时还陪工人一起干活。

操场修好了,他瘦了,两个月下来,瘦了6公斤。

学校开学了,他病倒了,一直高烧不下。

妻子流着泪说:

“群杰啊,你是要把命都给学校啊!

  故事讲到这似乎可以结束了。

然而,这个理想路上的追梦人,20__年8月再次启程,接任开发区新建学校的校长。

众人不解,孙校长却信心满满地说:

“国家发展西部,我也要开发驻马店的大西北,我们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曾拍下1000多张夜景照片,只为摸清学区内新建住宅的入住情况;他曾带着摄影机蹲守在网吧门口,只为挽救沉迷网络世界里的少年;他开设校长在线平台,直至深夜还在回复作答,只为解决家长的苦恼;他很少参加应酬,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把全部时间都给了孩子们和他最爱的教育事业。

孙校长这样对我说:

“我的根在教育,我的心属于学生!

”是啊,他身上的书生意气,让他一路走来坦坦荡荡、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会坚守在这条理想的道路上,捕捉身边的正能量,尽绵薄之力与大家携手共建和谐驻马店,共建我们美丽的家乡。

记者演讲稿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我是号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钢城华丽蜕变的美好记忆》。

  攀枝花——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历经五十年的沧海桑田,这座“钢城”正以飞一样的速度开启“钒钛之都”的华丽篇章;“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最好在这里安个家”,这句话,让中国阳光花城传遍全国的各个角落。

  是谁让这座坚硬的钢城开启柔美的蜕变之旅?

今天的演讲活动与记者有关,您是不是在质疑:

不会是记者吧?

我的回答是:

不。

如果我没有总结错的话,应该是党的策略和人民的期望。

而又是谁将这一华丽的转变真实地记录、真诚地报道?

没错,是记者。

  就在刚才,倾听了几位同行精彩的演讲,我对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而感动。

他们都是钢城蜕变中的真实记录者,而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我很荣幸,在钢城美丽的蜕变之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阳光花城,让我能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们”,见证他们与岁月之间的较量、与病魔之间的抗争。

  那是20__年的11月26号,这个季节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已经是冰天雪地,而在攀枝花却依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冲着没有雾霾的蓝天、冲着明媚灿烂的阳光、冲着丰富新鲜的蔬果,有些寒冷地区的候鸟老人已抵达攀枝花开启了他们温暖幸福的越冬计划。

在采访候鸟老人时,我认识了83岁的曹大爷(您看,我手上这张照片中的人物就是曹大爷),他来自成都,这个冬季,是他第四年来攀枝花疗养过冬。

曹大爷患有支气管炎,岁月的年轮让他不得不把吃药当做家常便饭,尤其在冬季,天气寒冷,一旦染上感冒、咳嗽就胸闷地喘不过来气,严重的时候还要长期在医院里疗养,和曹大爷的交流中,我明显能感觉到他声音中带有丝丝沙哑。

但他告诉我说,来攀枝花过冬了以后,冬天也可以晒到太阳,空气还特别清新,自己的身体明显好转,几乎连咳嗽感冒的药也用不着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了这些话我会感到莫名的欣慰和自豪,或许是因为曹大爷的身体好转,或许是因为阳光花城给像曹大爷这样的候鸟带来的温暖。

曹大爷说20__年的冬天他还会再来美丽的阳光花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