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280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docx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43页

第三章输油站场及阀室

 

第一节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1)工艺流程设计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2)工艺流程应能实现管道必需的各种输油操作,并且应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达到方便操作、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目的。

(3)工艺流程设计力求简洁、适用。

尽可能减少阀门及管件的设置,管线连接尽可能短捷。

(4)工艺流程的设计除满足正常输油的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操作、维修、投产、试运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有分期建设需要时,还应能够适应工程分期建设的衔接要求。

(5)工艺流程图中,工艺区域编号及设备代号应符合《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Q/SY201的规定;所有的机泵、阀门等设备均应有独立的编号,重要阀门应有固定的编号。

二、各类站场的典型工艺流程

(一)输油首站

1.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对于需要加热输送的输油首站,加热设施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设施可采用直接加热炉,也可采用间接加热系统,由于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根据我国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在投产运行初期低输量的特点,在投产前试运期间,需要通过反输热水建立稳定的管道沿线温度场,为确保管道输油安全,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为方便管道管理,必要时可设置计量流程,流量计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系统之后。

流量计的标定可采用固定方式,也可采用移动方式。

(4)与油罐连接的进出油管线,可采用单管,在油罐区外设罐区阀组,油罐的操作阀门集中设置,这种安装方式,阀门在罐区外操作,阀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进罐区,比较安全,但相对罐区管网管材量较大。

也可以采用双管,操作阀门设在罐区内。

(5)倒罐流程可在管线停输和不停输两种情况下进行,后者流程较为复杂,需设专门的倒罐泵。

为了简化流程,也可不设专门的倒罐流程,采用给油泵在停输的情况下进行倒罐。

(6)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结合的运行方式,由于输油泵运行方式的不同,管线的连接流程也不相同。

(7)当原油采用热处理输送时,为节约能源,热处理后的原油应采用急冷方式与冷油进行换热,再输油泵前设置冷、热油换热器。

当采用加剂输送时,降凝剂应在油品加热前注入,减阻剂应在输油主泵后注入。

(8)管道出站应设高压泄压阀,泄压阀可接入油罐,也可直接接到油罐出口管线(给油泵入口管线)。

(9)对于顺序输送的管道首站,应设油品切换阀组,其阀门应为快速开启、关闭的阀门,开关的时间不宜超过10s。

2.输油首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接收来油进罐;

(2)油品切换;

(3)加热/增压外输;

(4)站内循环;

(5)压力泄放;

(6)清管器发送。

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和交接计量流程。

成品油首站出站端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输油管道首站输油工艺有油品的常温输送、加热输送、顺序输送等,由于输送工艺的不同,其流程也不相同。

常温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

图3-1-1为“泵串联运行、罐区单管”的流程,图3-1-2为“泵并联运行、罐区双管”的流程。

顺序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

图3-1-3为“泵并联运行、混油掺合”的流程,图3-1-4为“泵串联运行、混油掺合”的流程。

加热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

图3-1-5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的流程,图3-1-6为“泵并联运行、热媒加热炉”的流程,图3-1-7为“直接加热炉、带反输”的流程,图3-1-8为“直接加热炉、带交接计量”的流程,图3-1-9为“直接加热炉、热处理”的流程。

 

 

 

 

 

(二)中间泵站

1.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中间泵站的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并联或串联运行方式,采用输油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压力自动越站流程。

(2)管道清管流程根据需要可设清管器接收、发送设施,也可采用清管器自动越站方式。

2.中间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增压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3)压力越站;

(4)全越站;

(5)压力泄放;

(6)泄压罐油品回注。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泵站根据输油泵的运行方式和清管功能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图3-1-10为“泵并联运行、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1为“泵串联运行、清管器越站”的流程。

 

(三)中间加热站

1.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加热站根据需要可设进站超压泄放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中间加热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加热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3)热力越站;

(4)全越站。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加热站根据加热方式及清管功能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图3-1-12为“直接加热炉、清管器越站”的流程,图3-1-13为“直接加热炉、反输”的流程,图3-1-14为“热媒加热炉、反输、清管器收发”的流程。

 

 

 

(四)中间热泵站

1.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为降低加热设备的设计压力,提高加热设备运行操作的安全性,热泵站应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加热设备应设置在外输主泵前。

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还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泵站的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并联或串联运行方式,采用输油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压力自动越站流程。

(4)根据需要可设清管器收、发设施,也可采用清管器自动越站方式。

2.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加热/增压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3)压力/热力越站;

(4)全越站;

(5)压力泄放;

(6)泄压罐油品回注。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热泵站根据输油泵的运行方式和清管功能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图3-1-15为“泵并联运行、热媒加热炉、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6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7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带反输”的流程。

(五)中间分输站

中间分输站根据功能不同分为:

分输泵站、干线分输计量站、支线分输计量站等。

1.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中间分输泵站需设进、出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因此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分输加热站根据需要设进站泄压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2.中间分输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加热/增压外输;

(2)调压、分输;

(3)计量、标定;

(4)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5)压力/热力越站;

(6)全越站;

(7)压力泄放;

(8)泄压罐油品回注。

成品油分输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图3-1-18为“中间分输泵站(泵串联运行、清管器收发)典型工艺流程”,图3-1-19为“干线分输计量站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0为“支线分输计量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六)中间输入站

1.中间输入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中间输入站包括:

输入站、输入泵站、输入加热站、干线输入站等。

(1)中间输入泵站需设进、出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因此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输入加热站根据需要设进站泄压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输入站应设油品切换阀组,其阀门应为快速开启、关闭的阀门,开关的时间不宜超过10s

(3)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2.中间输入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接收来油进罐;

(2)油品切换;

(3)加热/增压外输;

(4)调压输入;

(5)站内循环;

(6)压力泄放;

(7)泄压罐油品回注。

(8)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成品油输入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中间输入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输入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图3-1-21为“中间输入泵站(泵并联运行)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2为“中间输入泵站(泵串联运行)典型工艺流程”。

(七)中间减压站

中间减压站包括:

减压站、减压分输站等。

1.中间减压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为保证管道的运行产安全,减压站必须设进站和出站压力泄放系统。

(2)减压阀上下游应设置截断阀。

减压阀应设两组以上,热备。

2.中间减压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减压/加热外输;

(2)压力泄放;

(3)清管器接收、发送;

(4)压力泄放;

(5)泄压罐油品回注。

3.中间减压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减压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3-1-23为“减压站工艺流程图(带分输)”,对于独的减压站,取消分输部分。

(八)中间清管站

中间清管站主要包括:

清管站、清管分输站、清管输入站等。

1.中间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单独的清管站操作阀门可采用手动阀门,若阀门的口径较大,操作不便,可对操作的阀门可采用电动阀门,阀门可采用临时移动电源。

(2)清管分输站根据需要,设进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可采用泄压罐,也可采用泄入管道下游段,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中间清管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越站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

3.中间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

图3-1-24为“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5为“清管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九)末站

1.输油末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输油末站根据输送油品的不同,主要分为单一油品末站和多种油末站。

根据末站的外输功能不同,输油末站外输应包括:

管道转输、油品装火车/汽车、装船等。

(1)对于装船、火车、汽车的流程部分根据规范要求,应在装车栈桥及装车台的规定部分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2)对于加热输送的输油管道,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在进站压力允许的情况下,流程应做到接收上站来油后,不进油罐,可直接经计量后外输。

(4)输油末站和输油首站一样,油罐区的管线可采用单管或双管。

倒罐流程根据需要可设独立的流程,也可不设。

(5)在有油品交接的管道末站,应设管道交接计量流程,流量计的标定应为在线标定,设固定式标准体积管及水标定系统。

(6)对于易凝原油的装船管线应设置为双线,并应具有管线循环功能。

2.输油末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根据末站的外输功能不同,输油末站外输应包括:

管道转输、油品装火车/汽车、装船等。

(1)清管器接收;

(2)接收来油进罐;

(3)油品切换;

(4)油品转输;

(5)站内循环;

(6)压力泄放;

(7)油品计量交接;

(8)流量计标定;

(9)混油掺合。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成品油末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输油末站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单一油品末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

图3-1-26为“管输”的流程,图3-1-27为“管输、带反输”的流程,图3-1-28为“装火车”的流程,图3-1-29为“装船”的流程。

多种油品末站工艺流程举例:

图3-1-30为“管输、混油掺合”的流程,图3-1-31为“装火车、装汽车、混油掺合”的流程,图3-1-32“装船、混油掺合”的流程。

 

 

 

 

三、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深度要求

输油管道的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前期工作、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中,在满足设计输入文件各项内容要求的情况下,其绘制的深度也不同。

设计前期阶段的工艺流程图为原理流程,初步确定主要设备及管径。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为工程性的,设备、管线的规格、数量必须确定。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除主要工艺管线外,尚需绘制辅助系统的流程,设备与管线连接的相互位置应同安装图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