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0726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2.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教材分析

《赶海的小姑娘》

《赶海的小姑娘》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

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

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以模仿螺号的长音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3)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

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体会了“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有机会的话,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标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让同学们表演。

教学设计

《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设计

1.第一段歌词

1-8小节:

双手叉腰,右脚踏出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脚后跟着地,同时右腿屈膝。

然后再做反方向。

共2个八拍。

9-12小节:

往左前方轻轻跑几步,做捡东西的动作。

1个八拍。

13-16小节:

身体转向右边屈膝,双手扣在一起,头轻轻摇。

1个八拍。

17-20小节:

双手做捂篓动作,屈膝,小碎步,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头随身体转动。

1个八拍。

21-24小节:

屈膝,先抬左脚双手在左边打开,后做相反的动作。

1个八拍。

25-30小节:

双臂在头两侧,掌心相对左右摇摆。

1个半八拍。

2.第二段歌词

31-38小节:

动作同1-8小节。

39-46小节:

双脚分开,双臂在身体两侧,左右摇摆。

2个八拍。

47-54小节:

两位同学面对面拉手转圈跳。

2个八拍。

56-61小节:

做提篓动作,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跳跃动作。

1个半八拍。

3.结束句

身体向左前方,右脚尖点地,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前,1个八拍。

然后向反方向做一个八拍。

教学过程

1.先教分解动作

2.然后跟随录音跳舞

3.可选优秀者做表演

4.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教材分析

《丰收欢乐而归》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

由马胜龙、顾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

(1)黎明时的海洋。

(2)渔民出海捕鱼。

(3)战胜惊涛骇浪。

(4)丰收欢乐而归。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丰收欢乐而归》由三个部分组成:

1.乐曲开始:

在弦乐震音和扬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扬的、节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海浪之后的喜悦心情。

2.中间部分:

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自豪的驾驶着渔船,乘风破浪,满载着丰收而归。

3.结束部分:

音乐的速度转为快板,节奏紧凑,再现了乐曲第二部分欢快的主题,这是根据浙东锣鼓的民间音乐改编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调,经过不断的变化,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欢乐而归》。

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

2.教师介绍乐曲。

3.分段欣赏:

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4.为各段音乐填上速度记号,并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5.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6.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材分析

《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是一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

歌曲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歌曲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歌曲中多次运用了xxx.xx│xxx─│的节奏,好像起伏的海浪,也好像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

第一乐句是个起句,从中音区开始的旋律优美、温柔,好像是在对人轻轻的述说,所以要唱的柔和、平稳。

第二乐句是个承句,第一、二小节的节奏继续沿用了第一乐句的节奏,保持了音乐的统一。

三、四小节的节奏发生变化。

第三乐句是个转折句,把酝酿已久的激情一下子激发出来。

在演唱时力度增强,充满激情。

第四乐句是个合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

音乐的情绪在激情过后又恢复了深情,首尾呼应,细腻的表现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

2.教师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

3.第二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感动,为什么?

4.第三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5.师:

这是一首怀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歌曲,许多身在外地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他们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

6.在《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

7.由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

8.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螺号》

2.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螺号》。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通过表演《阿爸回来了》体会渔民的劳动生活。

教材分析

《小螺号》

《小螺号》由著名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第一乐段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歌曲结构。

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最后乐曲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在演唱方面,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特别要注意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歌词比较密集,要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

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螺号(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海洋生物螺的统称,个儿一般比较大,可以做成号角或工艺品。

螺号就是用大的海螺做成的号角,生活在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

2.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吐字、咬字要清晰,唱好密集的歌词部分,正确分辨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能用弹跳的声音和较长的气息唱好歌曲的两个乐段。

3.指导学生创编《阿爸回来了》。

4.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

2.完成“老鼠和大象”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大象和老鼠》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

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

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场。

歌曲节奏样式丰富,乐句有短而长,节奏有急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宽,演唱形式有独唱有合唱,整个歌曲在对比中有统一,适于歌唱,表演效果颇佳,难度适中。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

尤其是二声部合唱部分。

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部分。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找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欣赏《草原放牧》。

2.根据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

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

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草原放牧》是个呈示性段落,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

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

它是这部协奏曲的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

这里写景是为了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与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草原放牧》

    1.听录音。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草原放牧》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哪吒再生 

课题:

管弦乐曲《哪吒再生》 

课型:

欣赏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初步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2.用动作表演音乐主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听觉力和想象力。

 3.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粪便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教育。

 

2.教学重、难点:

 听音乐讲述《哪吒再生》的故事。

 

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室里的场地布置、头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播放《动画城》主题歌,学生边唱边表演)。

 

师:

同学们,《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你们猜猜今天动画片中的小主人会是谁?

(生学生自由交流) 

师:

今天老师请来的是一位少年英雄,(大屏幕显示哪吒图片),你都知道哪些哪吒的小故事?

      

 生:

再次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师:

哪吒是一个嫉恶如仇、勇斗妖魔的小英雄,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这为小英雄吧。

       (大屏幕播放动画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师生一起边唱边表演。

) 

师:

那么在哪吒降妖除怪的途中都遭遇到了哪些危险和挫折?

他又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呢?

听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哪吒再生”的音乐故事。

       

二、听赏乐曲:

 

 1.初听全曲,感受作品情绪意境。

(第一遍听)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一位学生叙述《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

)       师:

你感觉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

你都联想到了哪些场面?

       生:

安静地聆听并回答问题。

      

2.再听全曲,理解作品。

 

1)请大家再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乐曲都讲了哪吒的那几个故事?

2)当乐曲的速度、乐器音色发生变化时,你能听出来吗?

大家可以用手式或动作表示出来。

       

3)乐曲简介:

 师:

哪吒闹海的故事在咱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今天大家听到的这首乐曲选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故事片《哪吒闹海》音乐片段,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作曲。

这首管弦乐合奏是动画片的几个重要的音乐片断组成的一个小组曲,共有四段音乐组成:

金光洞、哪吒苏醒、师徒相见、出发报仇,这四段音乐情绪也各不相同。

       

3.分段细听:

 

(1)第一乐段:

金光洞里 

◆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领导学生聆听欣赏。

 

师:

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再听一遍,你能听出主题旋律反复了几次吗?

 

师:

听到的同学,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拍拍手、晃晃手臂)   

◆再听音乐,你能讲一讲这段音乐的故事吗?

       

(2)第二乐段:

哪吒复苏 

◆出示主题旋律,引导学生聆听。

 

师:

这部分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再听音乐  

师:

你能讲述音乐描绘的意境吗?

       (3)第三乐段:

师徒相见       

◆出示主题音乐 

师:

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第四乐段:

出发报仇       出示主题旋律,学生聆听欣赏。

 

师:

这段音乐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

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逐段播放音乐片断及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议、边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5.完整地听全曲。

 

师:

同学们,金复载叔叔写的《哪吒再生》精彩吗?

你们喜欢吗?

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都表现出来!

三、音乐创作 

  随音乐讲《哪吒再生》的故事。

 

  师:

老师知道咱们同学都特别爱听故事,下面老师就想请一位同学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音乐来讲一个哪吒再生的故事,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来画出你最喜欢的曲中的人物和情节。

 

四、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教学目标

1、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2、认识倚音记号,并准确演唱。

 

3、能复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懂得并说出它的寓意。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1本课我根据成语守株待兔创作的一首歌曲。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前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小节。

其中,第三四乐句都是由两个相同的乐节构成,节奏独具特色,与前两乐句形成对比,装饰音的使用增加了歌曲幽默感。

教学重点

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能复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懂得并说出它的寓意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生共同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出课题。

 2、学唱歌曲 

(1) 感受情绪:

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引导学生

听辨歌曲的情绪;学生对优美、欢快情绪的音乐体验较多,对诙谐情绪的音乐作品接触较少,可以歌曲的倚音和风格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初步学唱:

跟老师听唱前两个乐句,提示第

一乐句的倚音,以及第二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与顿音的演唱。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三四乐句旋律的进行特点;每个乐句中有两个旋律完全相同的乐节。

指导学生自己视唱,提示十六分音符的四个字要吐字清晰,以及倚音和波音的演唱要准确。

跟老师听唱第五乐乐句,提示一字多音以及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视唱第二段歌词,提示准确地按反复跳越记号演唱。

 

3、外理歌曲 

(1)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演唱时要注意分

句。

歌曲可分为五个乐句。

前四个乐句都有四小节,一乐句一换气。

第五乐句是扩充乐句,六小节,可在第二小节后换气。

整首歌曲要唱得连贯、诙谐。

 

(2) 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表现

出老农夫开始的得意和后来的失望等情绪。

 

(3) 这是一首诙谐的歌曲,演唱时要注意表情和声音的特点。

 

4、表演小结 

在唱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表演,每组可有演唱,表演。

师生评价。

 

最后,挑选一些表演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全体同学演唱结束音乐课。

第三单元  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张文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音乐作品。

1953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

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的流传开来,久唱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还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

    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音乐更是别具特色,词曲珠联璧合,成为儿童歌曲创作的一个典范。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单乐段歌曲又不规则的三个乐句组成(5+6+6),旋律优美、流畅。

全曲共有六处弱起小节,其中两处是在强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即好像是流淌的河水,又好像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使人产生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再演唱时要注意六处弱起小节

        (3)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4)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

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手非常美丽的歌曲,使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秋天到了,同学们在闲暇时仔细观察一下,北方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

歌曲有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是双句体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

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

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歌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也是双句体乐段。

两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

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使歌曲的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既有联系又有变化。

第二段歌词反复之后,旋律由低向高发展到主音结束。

在这首歌曲中,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力度的变化及重复的运用将对情感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三、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田野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和田野有关的外国歌曲,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四、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见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田野在召唤》的一声部。

    2.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

    3.找出难点,重点解决。

    4.请同学们为歌曲方框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在XX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更富有朝气。

    5.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6.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音乐《田园随想》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绘画、乐曲、配乐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材分析

  《田园随想》

  《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地活动内容,首先通过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

  1.《间奏曲》

    《间奏曲》选自法国音乐家比才的《卡门第一组曲》。

《卡门》是由比才作曲的歌剧,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之一。

《卡门第一组曲》共有四首音乐组成,第一曲是《前奏曲》(又称《卡门序曲》是音乐会经常演奏的作品之一),第二曲式《间奏曲之一(阿尔卡拉龙骑兵)》,第三曲是《间奏曲之二》,第四曲是《间奏曲之三(阿拉贡舞曲)》。

教材选用的是第三曲。

      2.《小步舞曲》

    比才一生有两部作品最为著名,一部是歌剧《卡门》,另一部是《阿莱城姑娘》组曲。

1872年比才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谱写了27首配乐曲,话剧《阿莱城姑娘》虽然早已不再上演,但是根据话剧配乐写成的组曲却流传了下来,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乐曲之一。

比才在《阿莱城姑娘》写成三年之后才创作了歌剧《卡门》。

根据《阿莱城姑娘》选编的组曲有两首。

《小步舞曲》是《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第三首。

乐曲好像把我们带进了清新、优美的田野。

最后,乐曲在恬静的气氛中结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3.《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是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作品。

康斯泰勃尔是英国风景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在有些美术书籍中也叫《威温侯公园》,油画。

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英国乡村风景画,把大自然丰富的光色变化以及空气的清新洁净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4.《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1896-1931)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5年。

但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

徐志摩的文字优美、细腻。

《我所知道的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散文之一。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诗人徐志摩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

散文为我们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