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0351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docx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书范本含各专业

XX市XXXXXXX项目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2011年版);

(7)《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10)《无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12)甲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13)《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其它地规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XXXXXXX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租房项目,基地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也是园区唯一的住宅用地,基地边是开发区成熟的产业用地,管理和技术人员众多,是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建设公租房的理想地段。

总建设用地面积87083.6平米,综合容积率为2.0,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4897.26平米,地上建筑面积177506.30平米。

住宅产品类型均为高层,共2272户。

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为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居住区。

三、概念设计及设计原则

1、着重利用基地围景观的优势来布局,与边环境融合

2、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强调视线、日照、通风,并讲究建筑的序列与肌理,创造出清新、简约、精致的社区与建筑形象。

3、以人为本提供舒适弹性的精品居家生活空间。

4、集中的配套设施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问题。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总用地面积:

XXX平米

总建筑面积:

XXX平米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XXX平米

建筑密度:

XX%

容积率:

XX

绿地率:

XX%

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平米

总建筑面积

平米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平米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平米

 

 

小区配套建筑面积

平米

 

 

 

商业

平米

 

 

 

物业管理用房

平米

 

 

 

居民委员会

平米

 

 

 

治安联防站

平米

 

 

 

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平米

 

 

 

净菜市场

平米

 

 

 

卫生站

平米

 

 

 

服务站

平米

 

 

 

垃圾房

平米

 

 

 

变电站

平米

 

地下建筑面积

(不计入容积率)

 

平米

 

其中

住宅地下建筑面积

 

平米

 

 

其中

住宅地下室

平米

 

 

 

地下非机动车库

平米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

平米

屋顶机房及保温层(不计入容积率)

平米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平米

容积率

 

 

 

 

建筑基底面积

 

 

平米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

集中绿地率

 

 

%

人防面积

 

 

 

平米

居住户数

 

 

 

居住人数(2.8人/户)

 

机动车停车位

 

 

其中

地上停车位

 

 

地下停车位

 

非机动车停车位(1.2辆/户)

 

户型配比

类型

面积

面积比

户数

户数比

XX户型

%

%

XX户型

%

%

XX户型

%

%

总计

100%

100%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

(6)《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7)甲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二、总体布局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边环境情况及地质地貌特征,详尽阐述总体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防火设计、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例:

漕河泾公租房项目规划要求容积率小于2.0,绿化率大于35%,建筑控高为60M,,总体概念定位“花园式邻里庭院”,以“轴,院,点,线”的渐进手法营造“合而不围,畅而不透”的院落空间,倾力打造出松江区公租房的样板工程,不仅仅在当前解决政府公租房的迫切需求,也在若干年后为市民,为松江区留下一片经典而优美的城市住宅区。

“一核二轴三院”的总图格局

基于“以入口广场为开放空间,以景观主轴为半开放空间,以花园庭院为私密空间”的“空间分级“理念,总图设计上取法欧州城市设计轴线构图的原则,结合中国文化取法自然的传统意向,将设计的理性与自由充分融合。

“一核”:

以中心入口广场为核心,打造出具有中轴线的对称感,开阔的场所感,高人气的商业氛围,高水准的景观效果的星级入口景观样板区。

“二轴”:

1.自中心入口广场的五星级社区大堂开始,垂直连接到A8公路150M绿化景观带的人行景观主轴,总长超过300M的中央公园式绿化轴线。

2.自新二路次人行入口引入小区部的人行景观次轴。

两条景观绿化轴汇合成生态视觉走廊和森林氧吧,同时形成半开放空间将各个组团自然分隔,主轴结合水庭,喷泉,草坪,林荫道,营造出强烈对称感的欧洲庭园风格的设计主题,次轴以生态自然的现代中式庭园为主题,配合休闲步道和密植乔木,主次轴不同的设计风格交相辉映,体现出多元化景观人居场所文化。

“三院”:

自入口步行进入小区,沿着两条景观轴的人行步道就可以经过组团大堂,进入三个各不相同的私密组团庭院,为公租房年轻人之间提供了交往的空间,也符合邻里交往的空间尺度感,与上海传统里弄居住文化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院“在总体构思的大格局下,可以给每个组团注入各不相同个性化概念,也便于分期开发实施。

三、道路系统与停车

小区主人行入口设置在北边的规划四路上。

主要车行出入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中心路和新二路上。

小区主要道路宽6米。

项目设置地下停车库,共782辆,地面结合景观设计停车位,共411辆。

四、绿化

居住环境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

其目的在于处理好人、建筑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

人们在满足居住物质和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居住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居住环境“园林化”为居民放松、休憩、活动和交往提供了有益的空间。

良好的居住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要素。

小区主要的车行道沿路均规划了一些开放与半开放的绿地,景观化的道路贯通整个小区。

在小区中心部位规划了集中开放的绿地,与边的河道的景观相互渗透,共同形成舒适怡人的居住环境。

五、场地排水

场地基本按平地设计,雨水排泄式为从建筑坡向小区道路,经场地排水口,盲沟及排水系统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六、日照分析

本工程基地位于XX市,属于X类建筑气候区,根据《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本号)及《XX省住宅设计标准》版本号,高层住宅的中、小套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套有二个居住空间不应低于冬至日连续满窗日照1小时标准,通过天正日照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本新建住宅均能获得上述日照标准。

第三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2011年版);

(5)《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8)《无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其它地规、标准

二、单体设计

1、阐述建筑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2、说明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

3、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4、建筑部交通组织、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5、关于无障碍和智能化设计面的简要说明;

例:

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充分体现居住建筑在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注重对人性的全面关怀。

设计中始终以“人居”为基准点,追求居住的舒适与品味,同时建立社区独特风格,将“以人为本,科学运动,健康生活”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

本小区为高层住宅。

在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布局进行建筑平面设计,主要高层住宅单元户型有50平米的一室一厅一卫、70平米的两室一厅一卫、90平米的两室两厅一卫。

高层住宅为18层,每层层高2.9米,每栋住宅均设残疾人坡道与电梯,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配套公建

居委物业,活动场地,沿街精品商业,净菜超市,医疗服务中心,沿规划四路展开,满足公租房项目的配套要求,在基地的东南角设置有一所12班幼儿园。

二、建筑立面设计

说明立面风格、形式及主要材质、色彩等。

本案立面采用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以艺术装饰风格为基调,加以提炼、创新,在强调体积感挺拔沉着的基础上,强调时代感和创新性。

整个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有致立面上凹凸变化及窗的不同比例,表现了建筑外观变化和丰富的一面。

整体材料结合采用面砖、涂料,色彩以暖色调为基调,突出端庄、高雅的风。

入夜,顶部的天际线以泛光照明,形成优美的沿街夜景效果

 

第四章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由多栋18层住宅楼,2层沿街商业.1层地下汽车库等单体建筑组成。

二、设计依据

有关规,规程

(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09-2001)(2006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8)《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10)《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2005年修订版)(GB-50045-2006)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年版)

(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

地有关规,规程

(16)《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17)《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DGJ08-11-2010)

(18)《上海地基处理技术规》(DG-TJ08-40-2010)

三、主要设计参数

1.设计基准期50年,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

3.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重程度,确定本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和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定为乙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5.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本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四、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W。

=0.55KN/M2,地面粗糙度按B类

建筑物楼面及屋面各主要部位的使用活荷载的标准值:

序号

类别

标准值(KN/M2)

1

电梯机房

7.0

2

疏散楼梯

3.5

3

大堂,走廊

2.5

4

卫生间

4.0

5

厨房

2.0

6

餐厅

2.0

7

住宅

2.0

8

办公室

2.0

9

商业

3.5

10

幼儿园

2.0

11

风机房

7.0

12

水泵房、锅炉房

10

13

变配电房

10

14

屋面(上人)

2.0

15

屋面(不上人)

0.5

16

车库

4.0

17

车库顶板(上消防车)

20

附:

上表中的荷载如小于甲提供的荷载,以甲提供的荷载为准。

五、设计说明

1.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地下车库等为框架结构。

2.住宅抗震等级为三级。

其余多层各单体抗震等级均为三级。

3.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4.设置抗震缝优化抗震性能,并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来解决结构超长所带来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以及高低层沉降差异的问题。

5.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等级为P6.

6.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7.基础形式根据当地情况初定为桩筏基础,具体基础形式及桩型待初步设计确定。

基础埋深不小于1/18建筑物高度。

基础形式最终应宜根据当地设计、施工经验,参考勘察报告建议采用。

六、材料

1.墙体采用A3.5加气混凝土砌块,M7.5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2.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构造钢筋采用HPB300钢筋钢筋。

4.上部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为二(b)类,地下室顶板为二(a)类。

七、结构计算

上部结构计算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版),地震作用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的参数进行主体结构分析计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考虑耦联作用和双向地震作用。

 

第五章强电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建筑性质为住宅小区。

2.建筑面积:

约212403.56m²。

3.小区含有高层住宅(24幢)、地下车库(782辆车位)、单元式商铺和配套公建等。

二、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

2.《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GB50096-2011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16-2008

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2009

8.《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2011

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0055-2011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

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50343-2004

13.《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14.《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DGJ08-100-2003

15.《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G/TJ08-2048-2008

16.业主提供的建设项目要求。

17.建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三、负荷等级:

本小区主要电气负荷为三级负荷,高层住宅公用应急照明、电梯、排污泵及弱电设备等按二级负荷考虑;安防中心、地下车库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等按一级负荷考虑,生活水泵按二级负荷考虑。

四、设计围及容:

1.电业与本设计单位的分界点为住宅各单元、地下车库电源进线的电缆头,电缆头前端(包括电缆头)由电业负责设计,电缆头后端由本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2.凡涉及环境、特殊工艺与装修部分,本设计根据功能要求预留相关电源。

3.照明与电力配电系统。

4.防雷与接地系统。

五、负荷计算:

案负荷估算

序号

用电设备名称

用电指标 kW/户(W/㎡)

户数/面积㎡

装机容量kW

需要系数Kx

功率因数   cosf

有功功率  kW

无功  功率kVar

1

住户(小套)

4.0

707.0

2828.0

 

 

 

 

 

(中套)

6.0

1565.0

9390.0

 

 

 

 

 

小计

 

2272.0

12218.0

0.45

0.90

5498.1

2662.9

2

电梯

15.0

72.0

1080.0

0.20

0.55

216.0

328.0

3

住宅公共照明及其它

20.0

36.0

720.0

0.70

0.90

504.0

244.1

4

配套公建及商业

100.0

11263.0

1126.3

0.80

0.85

901.0

558.4

5

地下车库

15.0

25584.0

383.8

0.80

0.85

307.0

190.3

6

通信及安防

 

 

50.0

0.80

0.80

40.0

30.0

7

生活泵等

 

 

90.0

0.80

0.80

72.0

54.0

8

室外照明

1.0

72280.0

72.3

0.90

0.90

65.1

31.5

9

 

 

 

 

 

 

 

 

10

消防泵、喷淋泵

 

 

.0

1.00

0.80

.0

.0

11

补偿前合计

 

 

15920.3

0.48

0.88

7603.2

4099.1

12

乘同时系数KΣp=0.9,KΣq=0.95

 

 

15920.3

0.43

0.87

6842.9

3894.2

13

补偿容量

 

 

 

 

 

 

1600.0

14

补偿后合计

 

 

15920.3

0.43

0.95

6842.9

2294.2

15

低压侧视在功率kVA

 

 

 

7217.2

 

16

变压器损耗

ΔPb=0.015Sjs

 

 

 

.0

 

17

ΔQb=0.05Sjs

 

 

 

 

540.0

18

高压侧合计

 

15920.3

 

0.93

7004.9

2834.2

19

高压侧视在功率kVA

 

 

 

7556.5

 

20

变压器容量kVA

 

 

 

10800

 

21

变压器负载率

 

 

 

 

0.700

注:

1,小区设备总容量为15920.3kW。

2,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x6+800kVAx6。

六、供电案:

1.鉴于目前尚未与供电部门鉴定供电协议,故暂定本小区的电源由供电部门35/10kV配电站或10kV电源环网供电,并在小区设一座10kV-K型配电站(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及五座10kV-P型配电站(其中两座各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三座各设800kVA变压器两台)。

高层住宅、配套公建、沿街商铺及地下车库等由K、P型配电站供电。

2.供电电压均为380V/220V。

3.整个小区供电式均采用交联电缆以穿管埋地的敷设式。

七、配电系统:

1.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自动切换后放射式的配电式。

2.电梯等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在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自动切换后(或在适当的配电点自动互投后)放射式的配电式。

3.三级负荷以一路电源供电,放射式及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式。

4.各高层住宅地下室及地下车库设安置低压进线、计量及配电柜(PML1型)的配电间,电源进线引自10kV-K型配电站低配柜或就近箱变,采用交联电缆以穿管埋地的敷设式,每路电源进线容量在200kW~250kW之间。

5.住宅各单元设强电竖井兼作楼层配电间,各层用户的电度表集中在该配电间(一户一表)。

6.各商铺用户电度表集中在高层住宅地下室的配电间(一户一表)。

7.每户设住户配电箱。

8.在高层住宅各单元住户用电,由配电柜(PML1型)配出的交联电缆均在托盘式桥架经转接箱转换为预分支主交联电缆沿强电竖井引上敷设后由各层预分支分交联电缆穿金属软管至各层电度表箱。

9.高层住宅各单元公用照明用电,由公用照明自动切换箱配出的交联电缆,以放射式的配电式,引至楼层公用配电箱。

10.由电度表箱配至住户配电箱、公用配电箱和住户配电箱配至用电设备的管线均采用BV-0.45/0.75kV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穿阻燃型硬质聚氯乙烯管暗敷。

11.各住宅各单元地下室及地下车库的用电,由配电柜(PML1型)配出的交联电缆在桥架沿天棚敷设后转换穿钢管明敷或直接穿钢管暗敷至为用电设备所设的配电箱。

12.当一般回路电源与应急回路电源同敷在桥架或金属线槽,需用隔板分隔。

八、照明系统:

1.照度标准:

参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民用建筑照明标准值等。

2.光源:

1)门厅、走廊、电梯厅、楼梯间等选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2)商铺采用T5型荧光灯、紧凑节能型荧光灯或金属卤化物灯。

3)办公室等以T5型荧光灯为主。

4)餐饮以暖光色紧凑节能型荧光灯为主。

5)水泵房等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T5型荧光灯

6)盥洗室选用防水型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7)配电间、机房、辅助用房、地下车库等选用一般型T5型荧光灯等。

8)当灯具安装高度大于3m时采用节能型大功率灯。

3.应急照明:

1)配电间、弱电间、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安防中心、电信总机房均设备用照明灯。

2)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场所均设疏散照明灯。

3)公共建筑疏散走道及公共出口均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该灯附带蓄电池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应急照明电源采用双电源互投后供电。

4.每户的灯、开关、插座均按规标准设置。

九、防雷与接地系统:

1.本工程防雷及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的式,利用地层底板及桩基的主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体(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本工程防雷接地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在屋面设避雷带(针),利用所有钢筋混凝土立柱对角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外轮廓圈梁水平主钢筋形成均压环,其三者之间均须与联合接地体(板)联通。

3.本工程安全保护接地采用TT制。

从联合接地体(极)引专用接地线,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如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包皮、各设备金属管道等等)均与专用接地线联通,并作总等电位联结,带沐浴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4.本工程弱电接地,从联合接地体(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