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8682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 135课后汉译英 678课文翻译.docx

研究生综合英语修订版课后习题partC答案135课后汉译英678课文翻译

UnitOneAnImageoraMirage

III.VocabularyC.:

1.D2.C3.B4.A5.A6.C7.C8.B9.D10.B

V.TranslationB.Ifyouwantawinningimagewithothers,yourfirstconcernmustbeawinningself-image.Theindividualwhohasalosingself-imagewillneverbeabletoprojectawinningimagetoothers.Hemaybeabletofoolsomepeopleforawhile,buthispoorself-imagewilleventuallymakeitimpossibleforhimtorelatefavorablytoothers.Throughouttheages,greatphilosophershavestated,“Youarewhatyouthinkyouare.”Itisimperativeforyoutohavegoodimageofyourselfifyouwanttocreatethesameimpressioninothers.

Nomatterwhoyouare,everythingworthwhilewilldependonyourownself-image.Yourhappinesswillbebasedonit.Youwillliveonlyonelife,andinordertoenjoyit,youmusthaveawinningself-image.Sincewecanallchoosehowwewanttothinkourselves,weshouldtrytohavepositive,winningthoughts.Inyourownattempttobuildawinningimageyoumustbeginwiththeself—otherwise,theimageyoustriveforwillbesupportedbynothingbutasandfoundation.

Anyathletewilltellyouthatyoumustknowyou’reawinnerinordertobeone.Tomany,thiskindofmessagewillsoundlikedouble-talk,butitcontainsanessentialtruth.Althoughyoucanapplythissamemessagetoanythinginlife,Iwilluseathleticsasthebasisforillustratingmythoughtsaboutself-imagesbecausesportsinvolvephysicalexertionbywhichdesiredresultscanbeachieved.

Unit2IsLoveAnArt?

III.VocabularyC:

1.C2.B3.D4.A5.A6.D7.B8.A9.C10.C

Unit3TheAntandtheGrasshopper

III.VocabularyC:

1B2A3C4B5A6D7D8C9D10B

V.TranslationB.Thelivesofmostmenaredeterminedbytheirenvironment.Theyacceptthecircumstancesamidwhichfatehasthrownthemnotonlywithresignationbutevenwithgoodwill.Theyarelikestreetcarsrunningcontentedlyontheirrailsanddespisethesprightlyflivverthatdashesinandoutofthetrafficandspeedssojauntilyacrosstheopencountry.Irespectthem;theyaregoodcitizens,goodhusbands,andgoodfathers,andofcoursesomebodyhastopaythetaxes;butIdonotfindthemexciting.Iamfascinatedbythemen,fewenoughinallconscience,whotakelifeintheirownhandsandseemtomouldittotheirownliking.Itmaybethatwehavenosuchthingasfreewill,butatalleventswehavetheillusionofit.Atacross-roaditdoesseemtousthatwemightgoeithertotherightortheleftand,thechoiceoncemade,itisdifficulttoseethatthewholecourseoftheworld’shistoryobligedustotaketheturningwedid.

InevermetamoreinterestingmanthanMayhew.HewasalawyerinDetroit.Hewasanableandasuccessfulone.Bythetimehewasthirty-fivehehadalargeandalucrativepractice,hehasamassedacompetence,andhestoodonthethresholdofadistinguishedcareer.Hehasanacutebrain,anattractivepersonality,anduprightness.Therewasnoreasonwhyheshouldnotbecome,financiallyorpolitically,apowerintheland.

UnitFourWe'veGotMail---Always

III.VocabularyC:

1.A2.B3.D4.A5.C6.A7.C8.D9.D10.B

Unit5SolvethatProblem---withHumor

III.VocabularyC:

1.D2.B3.B4.B5.A6.D7.B8.D9.C10.C

V.TranslationB.Asenseofhumorisuniversallyconsideredthemostvaluableassetinaperson’spersonality.Itisbornwithineveryperson'sheart,butithastobecultivated.Apersonwithoutasenseofhumorisjustlikeaspringwithoutflowersoradishwithoutseasoning.Inasense,yourpersonalityliesinyoursenseofhumor.

Humorcanenhancephysicalaswellasmentalwellbeing.Ithelpsusrelievepressure,reducetension,helpsusovercomeourfrustrations,relaxourmuscles,anddissolvecountlesstriflesandirritationsofferedbydaytodaylife.Withthecrackingofajoke,allofourworries,sadnessandfatiguedisappearlikemistandwearefullofvigoronceagain.Besides,humorhelpsusliveinharmonywithothers.Withityoucanalwaysstayongoodtermswithothers.

Onewaytocultivateasenseofhumoristohaveawiderangeofknowledgeaboutmanytopicssothattheslightestdifferencesinmeaningofajokecanbefullyunderstood;otherwisewewouldbesimplyatalossinsuchasituation.Anothercrucialpointindevelopingasenseofhumoristohavearichimagination.Nothingcanbeworsethanthelackofimaginationtokillanotherwisefunnyjoke.

Asenseofhumorisoneofthewaysinwhichwerelaxandrecreateourselves.Thethingswefindhumorousmayvary,buttohaveasenseofhumorisveryimportantandshouldbecultivatedtogetthemostoutoflife.

UnitSixTheMediaandtheEthicsofCloning

III.VocabularyC:

1B2.D3.B4.A5.C6.C7.A8.B9.D10.B

TranslationofText

媒体与克隆的伦理性

利·特纳

如果要给当代关于克隆的争论找出一个守护圣徒的话,安迪·沃荷当之无愧。

沃荷不仅认为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刻,例如律师、哲学家、神学家以及在伊恩·维尔穆特成功克隆多利羊后,发现他们自身特长成为有线电视台夜间道德评论节目热捧对象的生物伦理学家;沃荷同时将“克隆”也就是同一现象的重复复制推向了大众文化的中心。

除了复制玛丽莲·梦露图片和金宝汤图案以外,人类现在克隆了羊。

遗憾的是,主导目前克隆争论的正是沃荷夸大其词的能力,而不是他的智慧和另类观点。

如果我们用评判一篇有说服力的哲学或法律分析的标准去武断地评判评论员文章、受欢迎的脱口秀和夜间广播节目,那会有失公允。

但大众媒体应该更多地将有思想的公共讨论引向关于人类和非人类动物克隆的法律、道德、政治、医学和科学角度。

《自然》杂志公布了伊恩·维尔穆特从一只成年羊乳细胞中成功克隆出多利羊的消息后,我和我在哈斯汀斯研究中心的同事们一样,接受了几家媒体采访。

虽然采访前我向一家洛杉矶电台广播员清楚地表明我不是一个神学家,也不代表任何宗教组织,但录音时我还是被出乎意料地问到上帝如何看待克隆以及克隆是否“违背自然创造”。

可以想像,广播员不希望讨论宗教伦理学家如何就克隆道德性问题进行早期公开演说。

相反,他只是想让我对此有一个剧烈的回应,然后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以及各式各样的宗教信徒就会蜂拥地打电话到广播电台。

除了不停地给公众灌注夸张的惊呼声和文字版本以外,媒体们一致将焦点放在涉及克隆人的问题上,却几乎一点也不关注克隆非人类动物所带来的道德影响。

我们当然要讨论克隆人的伦理性,但克隆非人类动物已经发生并值得引起人们思考其伦理性问题。

虽然我怀疑我们能否为克隆动物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论证,但不应该忽视实际上进行这样的论证与仅仅假设非人类克隆总是没有问题的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很显然,人类很多时候已经把非人类动物视为商品,比如作为食物来源。

但如果克隆动物的目的是为了把它们作为“医药工厂”原料,用来制造胰岛素和其它物质,治疗人类疾病,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这种态度应该延伸多远的问题。

人类使用其它物种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义务?

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医用价值是否大于鼓励人们把非人类动物视为工具并用来满足人类目标所产生的危险性?

这些问题应该成为公众关于克隆讨论的一部分。

考虑到一些人对于使用陷阱捕捉野生动物的关注,对于饲养动物生活环境的关注以及在医药研究中使用和对待动物问题的关注,我觉得这方面公众信息的不足比较令人费解。

媒体对于克隆问题疯狂聚焦,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简单地假设人类只不过是他们基因的产物,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基因本质主义”。

电视主持人和电台广播员提出是否有可能组建一支全部由迈克尔·乔丹克隆人组成的篮球队。

而哲学家、神学家和其他专家已经郑重对此重申回应说,人类行为毫无疑问与基因成分有关,但是包括子宫环境、家庭动态、社会环境、营养和其它个人历史在内的一系列因素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从一个出色运动员DNA中产生的克隆人也有可能对体育不敢兴趣。

这条更为复杂的信息已经引起了更多媒体关注,我们仍然继续听到描述富人有天可能复制出他们自己,或者拥有换致命疾病小孩的父母可以创造出小孩复体之类的故事。

纽约大学科学社会学家多罗西·内尔金所指的“像天命一样的DNA”似乎还在给大众媒体带来震撼。

更重要的是,克隆问题反应出大众媒体希望通过暗示科学“进步”不可停止来培育人们对于技术和科学决定论的态度。

当然,许多科学家也赞成这些看法,并且时常拒绝承担他们参与可能导致人类灾害有关研究的道义责任。

但是科学家不应该仅仅只做他们的研究,而把道德论证留给他人去做。

他们应该参与公众关于一些科学项目是否有害以及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的讨论,因为这些项目会带来不合理的、非人性化的影响。

许多核物理学家公开批评核武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在限制有可能制造更有效核设备研究方面起了很大帮助。

单凭技术上可以做到重复克隆动物甚至最终克隆人类,不足以说明科学家们就像是骑着一头有能力冲垮它前面任何东西的神象。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科学研究的使命可以让它游离于道德关注这条制约所有人类其他活动的网络之外;脱离法律和社会其他东西,科学研究也不复存在。

背离这种观点也就是屈服于否认公民责任和义务的技术决定论。

尽管媒体将事情过分简单化,公民们仍然有义务去仔细审查所有相关问题。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通过法律、职业行为规范和制度性政策对克隆进行管理。

就学者、决策者和相关公民如何能够共同努力,更好地开展关于科学技术新发展道德问题的公共讨论,我想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科学家和伦理学家需要对彼此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科学家必须知道他们研究带来的道德影响并且在公开场合讨论研究时提及这些影响。

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正规教育不鼓励他们考虑道德问题。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医药和护理学校已经开设了生物伦理学课程,而从事人类基因、生物化学和动物生理学研究的研究生也不鼓励考虑他们研究的道德方面。

同样,绝大多数伦理学家对科学知识了解甚少,即便如此,他们中有些人觉得自己最有权对新科学发现的道德问题进行评论。

这种认识上的缺口形成了对目前最迫切伦理问题一种不准确、不真实的概念。

例如,研究人员现在的实际困难在于将克隆非人类动物适用于开发药物产品。

在研究人员开始认真考虑研究涉及人类项目之前,需要对非人类克隆进行长时间的研究。

对科学有更多了解的伦理学家不会引导媒体关注人类克隆,他们可能会将公众争论转向克隆羊、猪和其它动物所带来的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最需要公众即时讨论。

因此,我们应该在各种科学院系开设更多有关现代科学研究伦理的课程;为伦理学家提供基于人类基因、解剖学和生物学的课程,并且设立继续教育课程和论坛,把科学家和人类学学者结合起来。

第二,伦理学家需要通过更好地方式在公众媒体面前表达他们的关注。

科普型科学杂志如《科学美国》、《新科学家》、《发现》、《科学》等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普及版本,但它们也极少专门讲述所报导发现的道德含义。

遗憾的是,大多数学术期刊即便涉及科学话题的道德方面,它们也缺乏科普杂志那样广泛的读者群,比如哈斯汀斯中心报告、医学伦理杂志和剑桥医护伦理季刊等。

目前,在坚持对科学、医药和健康护理进行伦理分析方面做得最为“受欢迎”的杂志可能是《纽约时报杂志》。

如果伦理学家希望不只是用细节冗长的惊呼声来引起更多读者注意,他们需要为他们的疑虑找到合适的出口并加以宣传。

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中心主任阿瑟·凯普兰在指导明尼苏达大学生物伦理中心时曾为《圣保罗先驱报》定期撰写周刊报纸专栏。

他的专栏谈到了医学和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其他学者还没有效仿他那样做,部分原因可能是许多学者觉得为大众媒体写文章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他们错了。

提高公众对这些重要问题辩论意义的一种途径是让大学鼓励其教职员工为报纸、普及杂志甚至是社区通讯写文章。

这种方式的沟通应该被视为对其他形式公开研究的一种重要补充。

利昂·卡斯在《新共和》上发表了关于克隆的文章,其他科学家在同一刊物上也撰写了关于辅助性自杀的文章,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作品出现在受众群很广的杂志上就认为它们不那么重要。

不要忘记如果大学要获得公众支持,他们必须一直被视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一个达到这种目的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鼓励大学教职员定期参与公共讨论。

最后,我们需要把公众关于科学领域内伦理问题的讨论扩展到大众媒体以外。

我们应该创建学者和社会各界公民都能参与讨论问题的论坛,以此作为对全国生物伦理顾问委员会活动和大学研究中心伦理学项目的补充。

除了为研究项目的学者单纯提供一个聚会场所以外,像哈斯汀斯中心、乔治城大学肯尼迪伦理学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学研究中心等机构需要开展外向性研究项目,成立包括非专家在内的社区讨论团体。

我的经验表明,公民组织成员以及社区健康团体都非常渴望讨论克隆话题,比如纽约市民健康护理决策委员会。

我们需要越来越少的自我宣传型专家在有线电视台上面做评论,我们需要学者和公民在媒体包括本地公共电视台进行更为智慧的讨论。

我们需要不同于喋喋不休谈论的创新方式,所有那些人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就好像他们自己也是克隆出来的一样。

而观众们都像是听话的绵羊,等待着其他人去解决现在最为迫切的道德问题。

(沈家春译)

Unit7TheTryingTwenties

III.VocabularyC.:

1.C2.D3.B4.A5.B6.D7.A8.B9.A10.D

TranslationofText

令人烦恼的二十来岁

盖尔·希伊

令人烦恼的二十来岁使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应如何在成人世界里立足。

这时的我们精力最为充沛,已不再需要家庭的呵护,也已度过了转型期的稚嫩,正急于寻求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或者说,在寻求生活模式之际,我们想尝试一下某种过渡性的方式,因为此刻我们不仅在努力证实自己在较大社会环境中的能力,而且还强烈地意识到正在进行尝试。

对那些经济上能承受的人来说,读研究生是一种既稳妥又熟悉的方式。

攻读学位已是年轻人所熟谙的生活。

它使得我们不必过早地投身于令人生畏的社会大竞技场上去证实自己的能力。

在二战前,很少美国人有这种深造的荣幸;在十六、十八或二十这样尚未成熟的年纪他们就到达了人生的出发点,并且不论他们是否已作好准备,就必须采取行动。

但今天,常常是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过去之后,一个人才被指望或自我期盼去选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或者所需时间更长。

对一个冒险者而言,既然容许他去试验人生,延长求学的时间,或是暂且搁置一下学业,那么临近三十岁才确定人生道路也毫不为奇了。

今天,这一跨越七年的求学阶段似乎都介于22岁至28岁。

这一时期的任务令人振奋,同样也艰巨繁重:

使梦想成形,即在这个激发能量、活力和希望的世界中发现自身的潜在价值。

为毕生将从事的工作作些准备。

可能的话,寻求一位良师益友。

并且培养与人亲近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又不致丢失迄今为止所形成的真实的自我。

人生的第一个考验必须围绕着我们选择尝试的生活而展开。

一个年轻人,对于如何展开自己富有创意的事业,志向未定,他拿不定主意到底他最擅长的是摄影、木工还是建筑。

眼前他找不到赞助人;他的父母都在电话公司工作。

所以他最后在贝尔大妈那儿找了份工作。

接着他结了婚,并与妻子一起决定无限期地延迟生孩子。

一旦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他就能将所有业余时间的精力投入各种试验中。

每个周末,他要么在忙着拍照,要么在为朋友做书橱,精力充沛地试验着各种创造性,这些创造性或许能引导他找到一种富有满足感的终身事业。

单身同样也能成为二十几岁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一位女儿,她的父亲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人,他教育女儿去尝试她所希望做的一切,只要她不达到最高的目标决不罢休,这女孩最终决定成为一名旅行广告员。

这意味着只要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她就能在城市之间自由地迁移。

最符合她目标的生活方式便是单身无牵挂。

她与别人合住公寓,或住女子旅馆,日子过得十分快乐,直到27岁时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主管的职位。

“我一点儿也没有飘泊不定的感觉,因为我每次搬迁,下一份工作都会带给我更高的职位或薪水。

并且在每个我所游历的城市,我都会去探望一下大学时代的老朋友,并与他们共进晚餐。

这对我来说就起到了一种安定的作用。

到了30岁——变!

这位女士突然结了婚并怀上了一对双胞胎。

一下子被一种全新而未曾预料的生活所包围,她既困惑又高兴,发现自己对此十分满足。

“我猜想自己在不自觉中已做好成家的准备了。

令人烦恼的二十来岁是人生中一段较为漫长且更为稳定的一个阶段,说它稳定,则是与它之前和之后更为不稳定的人生阶段相比较而言的。

虽然我们在外部世界初次寻求生活方式所进行的每一个实践都是不确定的、试探性的,然而一旦我们作出承诺,我们便会坚信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而探索这种生活方式的动力通常会推动我们走过二十来岁的人生阶段,并不会瓦解而导致大的变化。

二十来岁中令人害怕的一个方面是,我们都深信,一旦作出选择,便无可挽回。

无论我们选择读研或参加工作,结婚或单身,搬入郊区或放弃出国旅行,放弃孩子或放弃事业,我们都会从骨子里害怕自己的一生就此定型了。

而这种恐惧大都是没有道理的。

变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我们最初的选择作些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