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796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一、颅脑

(一)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和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二)禁忌证

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于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急性颅脑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可只做平扫,不必增强扫描。

脑瘤、脑血管性疾病和颅内感染等需做增强CT扫描。

(5)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

横断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毗线。

5)扫描范围:

自听毗线上0~10mm连续向上扫描至听毗线上80~90mm止。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根据患者头颅的位置,X线向头端倾斜适当角度,使射线方向与颅底平面平行。

7)扫描野(FieldofView,FOV):

20~25cm。

8)扫描层厚:

5~10mm。

9)扫描间隔:

5~10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人为50~100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射后延迟16~20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对比剂注射后延迟60~70s开始行实质期扫描。

4)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如外伤应包括骨窗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二、鞍区

(一)适应证

1.鞍内肿瘤。

2.观察鞍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

3.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4.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5.鞍区血管性疾病。

6.鞍区感染。

7.鞍区骨源性疾病。

(二)禁忌证

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

仰卧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

取仰卧或俯卧位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眦线。

(5)扫描范围:

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鞍底垂直或与鞍背平行。

(7)扫描野:

10~15cm。

(8)扫描层厚:

2~3mm。

(9)扫描间隔:

2~3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对比剂用量:

50~100ml。

(13)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ml/s。

(14)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15)重建算法:

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所接受到的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三、内听道

(一)适应证

1.内听道内小肿瘤。

2.桥小脑角和内听道区域病变。

3.内听道先天性发育异常。

4.观察内听道内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二)禁忌证

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

横断面连续扫描,必要时行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横断面听眶线(RBL)。

冠状面外耳孔前缘和听眶线垂直线(COR)。

5)扫描范围:

颞骨前至颞骨后,自外耳孔向上至整个颞骨岩锥(横断面)。

自外耳孔前缘向前至颈内动脉管水平段进行连续扫描(冠状面)。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

7)扫描野:

20cm。

8)扫描层厚:

1.5~3mm。

9)扫描间隔:

1.5~3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高分辨率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入后20s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四、眼和眼眶

(一)适应证

1.肿瘤,包括眼内及泪腺、眶内肿瘤和眼眶及眶部的转移肿瘤。

2.外伤,眶骨骨折及眶内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眼内和眶内异物的诊断及定位。

3.血管病变,如血管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静脉曲张等。

4.眶内各组织炎症,如渗出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眼外肌炎、内腺炎、眼眶蜂窝组织炎和视网膜剥离。

(二)禁忌证

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捧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训练患者闭上眼睛保持眼球固定不动,对不能闭眼的可嘱患者眼睛盯住一个目标并保持不动。

(5)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

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眶线,冠状线。

5)扫描范围:

横断面自眶底至眶顶,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连续行冠状面扫描。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冠状面检查时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7)扫描野:

20cm。

8)扫描层厚:

横断面1~3mm,冠状面5mm。

9)扫描间隔:

横断面1~3mm,冠状面5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软组织或高分辨率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对比剂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入后延迟20s行动脉期扫描,延迟50s行静脉期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五、鼻窦

(一)适应证

1.鼻窦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和转移瘤。

2.良性肿瘤和鼻窦黏液囊肿。

3.上颌骨鼻窦区的肿瘤与囊肿。

4.外伤。

5.化脓性鼻窦炎和鼻腔息肉。

6.配合纤维内镜手术,为显示上颌窦开口的部位和形态。

7.先天异常。

(二)禁忌证

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时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

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眶线,冠状线。

5)扫描范围:

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连续扫描。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7)扫描野:

20cm。

8)扫描层厚:

5mm。

9)扫描间隔:

5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入后20s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六、鼻咽和颅底

(一)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二)禁忌证

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2.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

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眶线,冠状线。

5)扫描范围:

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上颌窦前缘向后连续扫描至鼻咽腔后缘。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7)扫描野:

18~24cm。

8)扫描层厚:

3~5mm。

9)扫描间隔:

3~5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标准算法或高分辨率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七、腮腺

(一)适应证

1.良性腮腺肿瘤。

2.恶性肿瘤。

3.腮腺炎症及腮腺脓肿等。

(二)禁忌证

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

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眶线,冠状线。

5)扫描范围:

自蝶鞍至下颌角,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6)扫描层面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

7)扫描野:

25cm。

8)扫描层厚:

5mm。

9)扫描间隔:

5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软组织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八、颞部(内耳)

(一)适应证

1.颞部先天性畸形,如外耳、内耳和中耳畸形,颞部的血管畸形、颈内动脉和静脉畸形等。

2.颞部炎症性疾病。

3.颞部外伤。

4.颞部肿瘤,如外耳道癌、中耳癌、中耳鼓室内血管瘤、化学感受器瘤、面神经鞘瘤和听神经瘤等。

5.耳硬化症。

6.耳源性脑脓肿。

(二)禁忌证

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检查前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

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眶线,冠状线。

5)扫描范围:

横断面以听眶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鼓窦盖,冠状面以冠状线垂直听眶线自外耳孔前源向后连续扫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12°~15°角。

7)扫描野:

20cm。

8)扫描层厚:

超薄层为1.5~2mm,薄层为3~5mm。

9)扫描间隔:

同扫描层厚。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10~13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

高分辨率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ml/s。

3)扫描开始时间:

对比剂注人后延迟20s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九、颅脑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

(一)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二)禁忌证

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前4h禁食。

(3)去除所有头部的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4)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5)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

横断面螺旋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毗线。

5)扫描范围:

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扫描从后床突下30mm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50~60mm为止。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倾斜角度。

7)扫描野:

15~25cm。

8)扫描层厚:

1~2mm。

9)进床速度1~4mm/s。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8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3.5~5ml/s。

3)扫描开始时间:

注射对比剂后延迟12~25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延迟60~70s开始行实质期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

(2)工作站进行2D、3D血管图像重建并摄片,横断面层厚5mm,需要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影像,其中容积再现影像需多角度旋转图像。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十、颅脑CT灌注

(一)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3.颅内感染。

4.脑白质病。

5.颅骨骨源性疾病。

(二)禁忌证

碳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3)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

(4)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

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

横断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

听毗线。

5)扫描范围:

上界为听眦线上80~90mm,下界为听呲线上0~10mm。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

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倾斜角度。

7)扫描野:

15~25cm。

8)扫描层厚:

1mm。

9)扫描间隔:

1mm。

10)成像矩阵:

512×512。

11)扫描条件:

120kV,120~250mA。

(2)动态灌注扫描

1)对比剂用量:

成年人一般用量为80~12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

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3.5~5ml/s。

3)扫描开始时间:

注射对比剂后延迟16~20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延迟60~70s开始行实质期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

(2)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3)利用工作站专用灌注软件,绘制动态灌注曲线,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的灌注图像。

(四)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

十一、喉部

(一)适应证

1.喉部肿瘤性病变。

2.喉部囊肿及脓肿等。

3.喉部非肿瘤性疾病,如喉息肉(声带息肉)、喉囊肿和喉膨出等。

4.喉部外伤性病变及异物。

5.喉部炎症及脓肿。

(二)禁忌证

碘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