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19.28KB ,
资源ID:261796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796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docx

1、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放射科头颈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一、颅脑(一)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和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二)禁忌证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于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急性颅脑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和急性

2、脑卒中患者可只做平扫,不必增强扫描。脑瘤、脑血管性疾病和颅内感染等需做增强 CT 扫描。(5)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毗线。5)扫描范围:自听毗线上010mm 连续向上扫描至听毗线上 8090mm 止。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根据患者头颅的位置,X线向头端倾斜适当角度,使射线方向与颅底平面平行。7)扫描野(Field of View,FOV):2025cm

3、。 8)扫描层厚:510mm。 9)扫描间隔:510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人为50100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 2.53ml/s。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射后延迟1620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对比剂注射后延迟6070s 开始行实质期扫描。4)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如外伤应包括骨窗图像。(2

4、)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二、鞍区(一)适应证 1.鞍内肿瘤。2. 观察鞍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 3.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4.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5.鞍区血管性疾病。 6.鞍区感染。 7.鞍区骨源性疾病。(二)禁忌证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

5、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取仰卧或俯卧位冠状面扫描。(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4)扫描定位标记:听眦线。(5)扫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鞍底垂直或与鞍背平行。(7)扫描野:1015cm。(8)扫描层厚:23mm。(9)扫描间隔:23mm。(10)

6、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12)对比剂用量:50100ml。(13)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ml/s。(14)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318s 开始扫描。(15)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 值。(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所接受到的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 20min,

7、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三、内听道(一)适应证 1.内听道内小肿瘤。2. 桥小脑角和内听道区域病变。3. 内听道先天性发育异常。4.观察内听道内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二)禁忌证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8、。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必要时行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4)扫描定位标记:横断面听眶线(RBL)。冠状面外耳孔前缘和听眶线垂直线(COR)。 5)扫描范围:颞骨前至颞骨后,自外耳孔向上至整个颞骨岩锥(横断面)。自外耳孔前缘向前至颈内动脉管水平段进行连续扫描(冠状面)。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 0角。 7)扫描野:20cm。 8)扫描层厚:1.53mm。 9)扫描间隔:1.53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

9、As,儿童 100120mAs。 12)重建算法:高分辨率算法。(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 20s 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 CT 值。(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

1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四、眼和眼眶(一)适应证1.肿瘤,包括眼内及泪腺、眶内肿瘤和眼眶及眶部的转移肿瘤。2.外伤,眶骨骨折及眶内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眼内和眶内异物的诊断及定位。 3.血管病变,如血管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静脉曲张等。4.眶内各组织炎症,如渗出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眼外肌炎、内腺炎、眼眶蜂窝组织炎和视网膜剥离。(二)禁忌证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2. 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

11、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捧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训练患者闭上眼睛保持眼球固定不动,对不能闭眼的可嘱患者眼睛盯住一个目标并保持不动。(5)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眶线,冠状线。5)扫描范围:横断面自眶底至眶顶,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连续行冠状面扫描。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0角

12、;冠状面检查时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7)扫描野:20cm。8)扫描层厚:横断面13mm,冠状面 5mm。 9)扫描间隔:横断面 13mm,冠状面 5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软组织或高分辨率算法。(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对比剂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20s行动脉期扫描,延迟 50s行静脉期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

13、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 CT 值。(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五、鼻窦(一)适应证1.鼻窦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和转移瘤。 2.良性肿瘤和鼻窦黏液囊肿。 3.上颌骨鼻窦区的肿瘤与囊肿。 4.外伤。5.化脓性鼻窦炎和鼻腔息肉。6.配合纤维内镜手术,为显示上颌窦开口的部位和形态。 7.先天异常。(二)禁忌证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

14、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时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眶线,冠状线。5)扫描范围:横断面

15、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连续扫描。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 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7)扫描野:20cm。 8)扫描层厚:5mm。9)扫描间隔:5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 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 20s 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

16、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 CT 值。(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六、鼻咽和颅底(一)适应证1. 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二)禁忌证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2.情严重难以配合者。(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

17、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 伪影。(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眶线,冠状线。5)扫描范围: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上颌窦前缘向后连续扫描至鼻咽腔后缘。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7)扫描野:1

18、824cm。 8)扫描层厚:35mm。 9)扫描间隔:35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 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标准算法或高分辨率算法。(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5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 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318s 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

19、位增强前后的CT 值。(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 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七、腮腺(一)适应证 1.良性腮腺肿瘤。 2.恶性肿瘤。3.腮腺炎症及腮腺脓肿等。(二)禁忌证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2. 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

20、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眶线,冠状线。5)扫描范围:自蝶鞍至下颌角,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6)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呈0角。 7)扫描野:25cm。 8)扫描层厚:5mm。 9)扫描间隔:5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 100120mAs。 12)重建算法:软组织算法。(

21、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 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 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318s 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 CT 值。(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八、颞部(内耳)(一)适应证1

22、.颞部先天性畸形,如外耳、内耳和中耳畸形,颞部的血管畸形、颈内动脉和静脉畸形等。2.颞部炎症性疾病。 3.颞部外伤。4.颞部肿瘤,如外耳道癌、中耳癌、中耳鼓室内血管瘤、化学感受器瘤、面神经鞘瘤和听神经瘤等。5.耳硬化症。 6.耳源性脑脓肿。(二)禁忌证1.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3)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检查前遵医嘱给予适

23、当的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4)如需要行对比增强扫描者,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2.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2)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眶线,冠状线。5)扫描范围:横断面以听眶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鼓窦盖,冠状面以冠状线垂直听眶线自外耳孔前源向后连续扫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 1215角。7)扫描野:20cm。8)扫描层厚:超薄层为1.52mm,薄层为35mm。 9)扫描间隔 :同扫描层厚。 10

24、)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1013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 12)重建算法:高分辨率算法。(2)增强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2.53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20s 开始扫描。 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必要时)。(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 CT 值。(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

25、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九、颅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一)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二)禁忌证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检查前4h 禁食。(3)去除所有头部的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4)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5)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

26、者因病禁水,最好静脉补充液体。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横断面螺旋扫描。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毗线。5)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扫描从后床突下30mm 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5060mm为止。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倾斜角度。 7)扫描野:1525cm。 8)扫描层厚:12mm。 9)进床速度14mm/s。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成年人150180mAs,儿童100120mAs。(2)增强扫描1)对比剂

27、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 8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 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 3.55ml/s。3)扫描开始时间:注射对比剂后延迟1225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延迟6070s开始行实质期扫描。4)其他扫描程序和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2)工作站进行2D、3D 血管图像重建并摄片,横断面层厚5mm,需要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影像,其中容积再现影像需多角度旋转图像。(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20min,以防

28、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十、颅脑 CT 灌注(一)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3.颅内感染。 4.脑白质病。 5.颅骨骨源性疾病。(二)禁忌证碳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取得患者合作。(2)检查前4h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3)去除头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4)对婴幼儿、外伤和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1)扫描体位:

29、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离。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毗线。5)扫描范围:上界为听眦线上8090mm,下界为听呲线上010mm。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呈0角,或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倾斜角度。 7)扫描野:1525cm。8)扫描层厚:1mm。 9)扫描间隔:1mm。 10)成像矩阵:512512。11)扫描条件:120kV,120250mA。(2)动态灌注扫描1)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8012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的用量为2ml/kg。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3.55ml/

30、s。3)扫描开始时间:注射对比剂后延迟1620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延迟6070s 开始行实质期扫描。4)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2)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 值。(3)利用工作站专用灌注软件,绘制动态灌注曲线,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的灌注图像。(四)注意事项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2.患者于增强扫描结束后应继续观察 20min,以防对比剂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并嘱其多饮水。十一、喉部(一)适应证 1.喉部肿瘤性病变。 2.喉部囊肿及脓肿等。3.喉部非肿瘤性疾病,如喉息肉(声带息肉)、喉囊肿和喉膨出等。 4.喉部外伤性病变及异物。 5.喉部炎症及脓肿。(二)禁忌证碘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