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7814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docx

冯至杜甫传检测含教师版

 

至《杜甫传》整本书阅读检测题

班级

一、填空题

1、杜甫出生于()县,第十三世祖(

曾担任膳部员外郎,父亲(

)是(

)曾担任奉天县令

)代名将,祖父(

杜甫的叔父(

 

因报父仇刺杀司马周季重而被人打死。

杜审言和峤、融、味道被当时的人成为(

),和当时的宋之问、佺

期齐名,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基者。

2、初唐四杰是:

)(

)(

)(

)。

在杜甫降生前二十年的()写出了《登幽州台歌》那样的绝唱。

3、开元初年,()的剑器浑脱舞和歌手()一样成为梨

园传说中最有声色的人物,人们一提到开元时代的剑器舞,就必须提到她,她和

剑器舞几乎是不可分的,这正如()之于当时的草书,()之

于当时的壁画。

后来杜甫曾写过一首诗《观()弟子舞剑器行》来

记载她的神技。

4、杜甫是()岁开始漫游的。

第一次漫游的区域是()。

时间

有三四年之久,中间因为要参加进士考试而回到家乡,这一年进士考试是在

()举行的,杜甫落第。

然后他开始了第二次漫游,第二次漫游的区域是()一带。

5、公元744年,杜甫在()遇到白的时候,杜甫()岁,白()

岁,在和白一起漫游的这一年秋季,他们又和()遇在一起。

这个时期,青

年杜甫的诗歌受白影响,有许多()和()的容。

6、杜甫在

35岁时到达(

)希望得到一个官职,曾经和诗人元结参加了一

个由中书令(

)摆布阴谋的欺骗性考试,这位中书令嫉恨文人和艺术家,

让这次应征的举人无一人及第,并对皇上隆基谎称,无人及第证明如今的民间没

有剩余的贤能。

7、唐玄宗在751年正月八到十日三天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趁这机会写成

了三篇《大礼赋》献礼,得到玄宗的赞赏,让他(),但一直没有

下文。

 

8、在长安期间,杜甫写出了他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这首

诗的出现,他的诗的国土扩大了,诗里出现了唐代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

同时,

杜甫还毫无顾忌地写出了(《》),描画氏姊妹荒淫无耻的生活。

9、751年以前,杜甫在长安和长安附近流浪,没有一定的寓所,居处多是客舍。

751年以后,他的诗里才渐渐提到曲江,提到杜陵,有了一定居,并且此后也开

始自称(“”)(“”)(“”)。

10、在长安十年,杜甫曾担任过()一职,这个职位是看守兵甲

器仗,管理门禁锁钥,正八品下。

11、754年的春天,杜甫把妻子从迁到长安,但没有住满一年,秋后不得不把妻

子送往奉先寄居,他本人仍然回到长安。

从此他就常常往来于长安奉先之间,他把从长安到奉先探视妻子的路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写成了

《》。

这是一篇杜甫划时代的杰作,里边反映出安史乱

前社会的实况,反映出杜甫心的矛盾和他伟大的人格;这也是杜甫长安十年生活

的总结,从这里我们知道,杜甫无论在思想的进步上还是艺术的纯熟上都超越了

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诗人。

这首诗里有名句:

(,)深刻揭示出贫富不均的社会

现实。

等他到达奉先家里时,他不满周岁的幼儿刚刚饿死。

12、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开始了流亡生活,当他听说马嵬事变后()皇帝在灵

武即位,即从鄜州羌村北上延州,去投奔他,在路上,被胡人捉住,送到沦陷的

(),最后相法逃脱。

(《》)一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13、757年五月杜甫终于到达凤翔,拜见了(),被任命为()。

后来,因为上疏援救宰相()引起皇帝愤怒被审讯,幸得镐营救,才在六

月一日宣告无罪。

八月,皇帝命他离开凤翔回鄜州探视妻子,此次回到羌村,写

成了《羌村三首》,同时写成了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相媲美的名著

(《》)。

14、肃宗回到长安后,杜甫被派到华州去做(),管理华州地方的祭

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的文教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长安。

15、在758年的冬末,他回到看望他战乱后的家乡,次年,又从回到华州,路上

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看到老翁老妪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在官吏残酷的驱使

 

下,担受着无处申诉的痛苦,把他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人民的悲剧写成了“三

吏”“三别”,它们分别是:

(《

》)(《

》)(《

》)

(《

》)(《

》)(《

》)。

16、759年,杜甫辞去了(

)的职位,决定把一家人搬到州去住。

然后从州到同谷,启程去蜀,年底到达。

到达后,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经过

两三个月经营后,于

760年春,建成了(

),得到了一个栖身处所,

过上了难得的安稳生活。

在期间,

764年得到(

)的推荐,担任节度使

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因此,后人又称杜甫为()。

17、接济杜甫的朋友死后,杜甫在765年在买舟东下,经过嘉州、戎州、渝州、

忠州,与766年4月到达()。

在这时杜甫的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

病、风痹、糖尿病不断缠绕着他,最后牙齿也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

一个残废的老人,但在这个时期是他丰富的创作期。

18、杜甫于768年正月中旬启程,2月到荆州,晚秋迁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县,

然后到岳州,后又乘船经过潭州到衡州,夏天离开衡州,夏末到潭州。

船成了他

的家,他靠在鱼市上摆设()来维持生活。

这时,他遇到了一

个叫()的人,这个人给予他穷困生活以些许安慰。

同时这一年在潭州

还遇到了歌手()。

19、770年四月,臧玠叛变,杜甫逃出潭州,来到了去年一度来过的衡州,计划

南下,但到达耒阳县境后,遇到江水大涨,船停泊在方田驿,五天得不到食物,

耒阳县令聂某派人送来丰富的酒肉,有人根据这个事情编出传说,说杜甫是

()而死的,这与白()而死的故事一

样荒诞无稽。

这时,杜甫只好调转船头回到衡州,从秋到冬,他的小船只是在湘

江上漂浮着。

770年冬天,这位伟大的诗人贫病交加死在一条破船上,死时

()岁。

二、简答题

1、帮助杜甫发展而决定他的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2、古代读书人在他青年时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漫游时期,这种远游的原因一

般有哪些?

三、归类题

 

(一)唐诗的发展归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请把下列诗人归入相应的发展

阶段。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1、贺

2、韦庄

3、卢照邻

4、韦应物

5、白居易

6

、王维

7、柳宗元

8、商隐

9、岑参

10、白

11、孟郊

12、长卿

13、

益14、骆宾王15、元稹16、杜审言17、杜甫18、贾岛19、

王勃20、愈21孟浩然22、禹锡23、杜牧24、高

适25、温庭筠26、炯

(二)把下列诗人和他们诗歌风格用线连起来

王维沉郁顿挫

孟浩然苍凉慷慨

高适瘦炼拗峭

岑参瑰美冷峭

白通俗简易

杜甫自然平淡

元稹白居易豪放飘逸

孟郊贾岛奇伟壮丽

贺空明宁静

四、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间。

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

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

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

道,且言: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

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

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

“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亲问。

宰相镐曰: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甫,且称:

“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

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

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

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外若不

为忤,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

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武卒,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因客耒阳。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

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

奇:

奇特

B.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C.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D.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其:

难道

为所:

衔:

痛恨

2、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3、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

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

“章以恩,奏以按劾,表以情,议以执异。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天宝”是唐玄宗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

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

D.“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擢”是提升官职。

“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

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

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五、完成书后(P204-P207)练习

 

至《杜甫传》整本书阅读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杜甫出生于巩县,第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祖父杜审言曾担任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担任奉天县令。

杜甫的叔父杜并因报父仇刺杀司马周季重

 

而被人打死。

杜审言和峤、融、味道被当时的人成为“文章四友”,和当时的宋之问、佺期齐

名,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基者。

2、初唐四杰是:

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

在杜甫降生前二十年的子昂写出

了《登幽州台歌》那样的绝唱。

3、开元初年,公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和歌手龟年一样成为梨园传说中最有声色的

人物,人们一提到开元时代的剑器舞,就必须提到她,她和剑器舞几乎是不可分

的,这正如旭之于当时的草书,吴道玄之于当时的壁画。

后来杜甫曾写过一首

诗《观公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来记载她的神技。

4、杜甫是20岁开始漫游的。

第一次漫游的区域是吴越。

时间有三四年之久,中间因为要参加进士考试而回到家乡,这一年进士考试是在举行的,杜甫落第。

然后他开始了第二次漫游,第二次漫游的区域是齐一带。

5、公元744年,杜甫在遇到白的时候,杜甫33岁,白44岁,在和白一起漫游的这一年秋季,他们又和高适遇在一起。

这个时期,青年杜甫的诗歌受白影响,

有许多游侠和求仙访道的容。

6、杜甫在35岁时到达长安希望得到一个官职,曾经和诗人元结参加了一个由中书令林甫摆布阴谋的欺骗性考试,这位中书令嫉恨文人和艺术家,让这次应征的举人无一人及第,并对皇上隆基谎称,无人及第证明如今的民间没有剩余的贤能。

7、唐玄宗在751年正月八到十日三天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趁这机会写成

了三篇《大礼赋》献礼,得到玄宗的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但一直没有下文。

8、在长安期间,杜甫写出了他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这首诗的出

现,他的诗的国土扩大了,诗里出现了唐代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

同时,杜甫

还毫无顾忌地写出了《丽人行》,描画氏姊妹荒淫无耻的生活。

9、751年以前,杜甫在长安和长安附近流浪,没有一定的寓所,居处多是客舍。

751年以后,他的诗里才渐渐提到曲江,提到杜陵,有了一定居,并且此后也开始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

10、在长安十年,杜甫曾担任过右卫率府胄参军一职,这个职位是看守兵甲器仗,

管理门禁锁钥,正八品下。

11、754年的春天,杜甫把妻子从迁到长安,但没有住满一年,秋后不得不把妻

子送往奉先寄居,他本人仍然回到长安。

从此他就常常往来于长安奉先之间,他

把从长安到奉先探视妻子的路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写成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字》。

这是一篇杜甫划时代的杰作,里边反映出安史乱前社会的实况,反映出杜

甫心的矛盾和他伟大的人格;这也是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总结,从这里我们知道,

杜甫无论在思想的进步上还是艺术的纯熟上都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诗人。

 

这首诗里有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揭示出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他到达奉先家里时,他不满周岁的幼儿刚刚饿死。

12、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开始了流亡生活,当他听说马嵬事变后肃宗皇帝在灵武

即位,即从鄜州羌村北上延州,去投奔他,在路上,被胡人捉住,送到沦陷的长

安,最后相法逃脱。

《春望》一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13、757年五月杜甫终于到达凤翔,拜见了肃宗皇帝,被任命为左拾遗。

后来,

因为上疏援救宰相房琯引起皇帝愤怒被审讯,幸得镐营救,才在六月一日宣告无

罪。

八月,皇帝命他离开凤翔回鄜州探视妻子,此次回到羌村,写成了《羌村三

首》,同时写成了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相媲美的名著《北征》。

14、肃宗回到长安后,杜甫被派到华州去做司功参军,管理华州地方的祭祀、礼

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的文教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长安。

15、在758年的冬末,他回到看望他战乱后的家乡,次年,又从回到华州,路上

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看到老翁老妪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在官吏残酷的驱使

下,担受着无处申诉的痛苦,把他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人民的悲剧写成了“三

吏”“三别”,它们分别是: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

家别》《垂老别》。

16、759年,杜甫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决定把一家人搬到州去住。

然后

从州到同谷,启程去蜀,年底到达。

到达后,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经过两三

个月经营后,于760年春,建成了杜甫草堂,得到了一个栖身处所,过上了难得

的安稳生活。

在期间,764年得到严武的推荐,担任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

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因此,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17、接济杜甫的朋友死后,杜甫在765年在买舟东下,经过嘉州、戎州、渝州、

忠州,与766年4月到达夔州。

在这时杜甫的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

痹、糖尿病不断缠绕着他,最后牙齿也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

废的老人,但在这个时期是他丰富的创作期。

18、杜甫于768年正月中旬启程,2月到荆州,晚秋迁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县,

然后到岳州,后又乘船经过潭州到衡州,夏天离开衡州,夏末到潭州。

船成了他

的家,他靠在鱼市上摆设药摊出卖药物来维持生活。

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叫涣

的人,这个人给予他穷困生活以些许安慰。

同时这一年在潭州还遇到了歌手龟年。

19、770年四月,臧玠叛变,杜甫逃出潭州,来到了去年一度来过的衡州,计划

南下,但到达耒阳县境后,遇到江水大涨,船停泊在方田驿,五天得不到食物,

耒阳县令聂某派人送来丰富的酒肉,有人根据这个事情编出传说,说杜甫是酒肉

过饱而死的,这与白醉后水中探月而死的故事一样荒诞无稽。

这时,杜甫只好调

转船头回到衡州,从秋到冬,他的小船只是在湘江上漂浮着。

770年冬天,这位

 

伟大的诗人贫病交加死在一条破船上,死时49岁。

四、简答题

3、帮助杜甫发展而决定他的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①开元时代由于社会繁荣产生的高度文化②天宝以后唐代政治和经济所起的

重大变化③早年读书破万卷的努力④中年以后与人民接近,体会人民的情感和生

活,吸取了不少人民的语言

4、古代读书人在他青年时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漫游时期,这种远游的原因一

般有哪些?

①考试以前,用言语或诗文作自我的宣传,结交有权威的人士,比较容易及第②

考试落第了,在京城里没有出路只好走到外地州郡,拜谒当地的首长,请求他们

援引,在他们幕府求得一个工作的地位③贫穷落魄的文人,把自己创作的诗文呈

献给达官贵人,由此而获得一点生活费用,或者甚至是一顿饭,一件衣裳。

④求

仙、访道、问学。

五、归类题

(一)唐诗的发展归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请把下列诗人归入相应的发展阶段。

初唐(3、14、16、19、26)盛唐(6、9、10、17、21、24)

中唐(1、4、5、7、11、12、13、15、18、20、22)

晚唐(2、8、23、25

2、贺

2

、韦庄3

、卢照邻4

、韦应物

5

、白居易

6

、王维

7、柳宗元

8、商隐

9

、岑参

10、白11、孟郊

12

、长卿

13

14

、骆宾王

15

、元稹16、杜审言

17、杜甫

18

、贾岛

19

王勃

20

、愈21孟浩然

22、禹锡

23

、杜牧

24

、高

适25、温庭筠26、炯

 

(三)把下列诗人和他们诗歌风格用线连起来

王维沉郁顿挫

孟浩然苍凉慷慨

高适瘦炼拗峭

岑参瑰美冷峭

白通俗简易

杜甫自然平淡

 

元稹白居易豪放飘逸

孟郊贾岛奇伟壮丽

贺空明宁静

四、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间。

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

 

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

 

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

 

道,且言: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

 

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

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

“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亲问。

宰相镐曰:

“甫若抵罪,

 

绝言者路。

”帝乃解。

甫,且称:

“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

 

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

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

 

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

臣叹其

 

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

 

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

 

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外若不

为忤,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

 

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武卒,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因客耒阳。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

 

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奇:

奇特

 

B.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其:

难道

 

C.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为所:

 

D.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衔:

痛恨

 

答案:

B(奇:

以为奇)

 

2、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

 

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白齐名/时号“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3、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

 

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

“章以恩,奏以按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