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7513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docx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教学文案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

1、《文心雕龙》南朝著作。

明代时,开始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8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

37000字。

研究文心雕龙的文章超过5000篇,400部。

最长的4000000字

2、20世纪三大显学:

甲骨学、敦煌学、红学。

上个世纪100年中形成热潮:

诗经学、楚辞学、金学、唐诗学、宋诗学、李白学、杜甫学、西游学、水浒学、三国学

不婚:

家贫、对佛学的信仰

文心:

关于文学、写文章的研究的,文章的写作用心、写作规律。

前人也用“心”做书名《琴心》道家的音乐理论著作。

雕龙;自古文章都是经过雕刻,像雕刻龙纹一样精心雕琢出来的。

邹衍——谈天衍、邹氏——雕龙氏(像雕刻出的龙纹华丽的词句去揭示文章写作的规律、用心、美丽的文章)

文章的写作像雕龙一样、古来的文章都是像雕刻龙纹一样,雕刻出来的,我来论述他们的写作用心。

像雕刻龙纹一样美丽的文章即美文(文学:

审美的文章),我来论述他们的写作用心。

——文学(美文)的写作原理。

精心构思、巧妙的语言。

出类拔萃靠先天的智慧和后天的技术

留名后世:

德行、言论

儒家思想浓厚离孔子1500年,文章写得越来越不像话了,作家文章言辞浮华诡异。

所以自己要论述文章,正本清源。

对前人文章泛泛而谈,不做具体论述。

论文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偏激)

陆机文赋巧而碎乱,挚虞精而不实用。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1~5枢纽,以儒家圣人为老师,以儒家思想为源

各个文体的始末,名字来源,选其代表,论述写作特点

6~25.论文序笔:

文章的纲领。

论述文章始末、名称的实在意义、选择各种代表性文体进行论述,铺展开来理论,概括的论述各种文体写作特点。

25~44下半部。

深思篇,揭破文章内在的情到外在的(文)采。

45-50.文章写作到他那个年代的文学史,说明文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押韵的叫文,不押韵的散文叫笔。

写作动机、目的、原因。

1、不虚度年华、虚度岁月,要有一番作为。

2、近代文学创作上出现了问题,要正本清源,为作家点出路子,回到儒家、圣人当时的要求。

在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上,以内容为主、文体保持纯正、内容雅正。

3、对前代著作不满意,纠正前代文论著作出现的问题。

在前代文论的基础上,集其大成。

树先圣之告。

一、概况、构架

1、1~5篇前五篇全书的总论、原则、关键。

文学的本质论、本体论。

前三篇正面论述,后两篇进行侧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文学观点。

2、6~25:

各种文体的大致情况,包括论文、序笔,34种文体,实际论述得不止34种,20篇论体式一致。

考察文体源流,解释文体名字,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文体进行分析。

理论上阐发写作这种问题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又不是机械地按流程来,是错落变化的。

3、26~44:

4、45~50:

外部规律论。

作家论、批评论。

2、本质论

第一篇原道

第三篇宗经

第五篇辨骚

26篇,神思篇

27体性篇

28篇风骨

31青菜片

风骨

南朝齐梁之间

黄侃)(黄季刚)1886最先讲课

刘师培

王利器

吴小如

张少康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有注释也有翻译,山东齐鲁出版社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重要性:

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

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

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概论

1、作者(《刘勰传》和序志篇)

《梁书》里的“刘勰传”

刘勰(456-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山东东冠山东东莞拒人。

出生在镇江。

南山公园改造成文心雕龙园,还塑了像。

爷爷是刘宋时期的高官。

少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思想倾向)。

与和尚相处十几年,以佛学为主,还看了儒道家书,定林寺南朝时期最大图书馆。

紫金山山麓,中山陵旁边。

对定林寺的书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出来。

梁代第一个皇帝梁武帝萧衍,年号天健,502-519,天健初,出来做官。

做文秘工作,后来管理部队仓库,设备的小官,后来做县令,现在的浙江省图州市。

做了萧衍第四个儿子的秘书兼东宫太子萧统秘书班子一员,向上通报,升官。

晚年当了和尚,不到一年去世了。

另一说法,回到老家,建了一个北定林寺,还有个刘家庄。

祖父刘玲真。

一说法是贵族出身,一种庶族。

梁书共记载50多年,25个文学名人。

全书代表的普通作家的思想

1、460年

2、465年(历史学家范文澜521)

3、467年

卒;

521(55/56岁)

532(。

复旦大学)

东宫太子死于531年,梁简文帝萧纲

539(四川大学70)

淮北师范、烟台大学。

青岛大学。

聊城大学、大连大学,宁波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4.471年

2、全书理论构架及书名的意思

第五十篇序志篇

并列:

文心:

文章的内在写作用心;雕龙外在形式。

英文名:

中国文学思想和形式

偏正:

文心为主,雕龙为辅。

雕龙修饰文心。

用雕刻龙纹一样精细地去探讨文章内在的良苦用心、得失规律。

写作文章以内容为主,问题上保持醇正,内容雅正

本质论一

第一篇原道论,刘勰关于文学本质本源问题,文学是什么。

这篇是最本质,是枢纽。

从哲学高度。

可以分为三段或五段。

按五段分法。

文章作为保存得的东西,和天地一起产生,一样伟大。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闻名。

云霞雕色由于画工之妙,草木碧华无待锦匠之奇。

皇帝时期,仓颉造字,取代结绳记事。

中华文明开始。

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已经最大得特点就是“隐”,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多的内容。

周公做了周礼,还修饰了诗经,孔子比文王、周公贡献还大。

人文从伏羲到孔子受到神灵的启发。

以道为文

1、我们所说的文都是道的体现,有了道才有天地和人,人有心,然而有文字。

2、人文的起源、确立。

从实践角度说明,人文是道的体现,其中圣人起了很大作用。

3、概括从理论上概括,文、道、圣人之间的关系。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并提出文章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

文之为得:

文保存了得后面的道。

中庸之为德也。

自然之道

太极——道

神理——理就是道,宇宙万事万物内在的的规律,神的意志

道——

儒家——人道、社会政治之道

道家——天道、哲学上的道

原道篇思想渊源很大部分来自易经,所以关于道是儒家和道家两家之道

文学本质论来自道、人心,人心和道是相同的。

文是人心的一种体现,人心的产物。

人心是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灵魂。

人心有情与理。

文学本质论是从宏观角度把握、论证文的本质。

美学角度论述文的本质:

文首先要有内容、道,要本着负责的态度。

刘勰看中伏羲到孔子,因为他们用文来明道。

写文章要遵循以自然为原则。

对于后来“意境”论的产生影响很大,隋唐。

用很少的文字表现更多的内容。

不直接表现作家的情感,而是通过山川景物表现出来。

第三篇:

宗经篇

认为儒家的经书是后世一切文章的写作都要以儒家经典为楷模,才能取得成就。

理想作品

第一类:

情:

儒家毛诗大序,像风浮动万物一样,润物细无声

第二类:

事:

用表现情致、教育意义的题材。

要有理有据。

客观材料有本身的意义:

义理

第三类:

文:

文艺类作品要写得漂亮,理论类要写的明白,文辞不要太多。

这是1500年前的作品

刘勰之前,评论文章,从两个标准:

文质(形式和内容)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刘勰对作品在作家情志和作品内容之间发现新的东西。

比如、情、事(事例、论据)、

神思篇(构思论)

要形成意象即作家的情志和食物的形象的融合

批评

1、有形式无内容的形式主义文峰

2、有内容写了滥情的如宫体诗(梁代的两位皇帝萧纲、萧逸)

法宝:

向圣人、儒家经书学习。

文能宗经、体有六艺

什么才是文章的源泉?

刘勰认为是儒家经典,这是偏激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生活。

第四篇正伪篇

用儒家经书的原则来匡正一大批伪书。

这些伪书搅乱了大家对儒家经书的理解。

所以要进行辨别和理解。

用经书的正来辨别伪书的伪

这些伪书兴起于两汉之间的一大批注释经书的伪书。

从西汉的汉宣帝开始有,

对屈原和楚辞进行的评价。

更多关注了《楚辞》的文本,侧重在文本的审美、艺术方面,比前任评论的更深入丰富,汉人评论屈原作品与儒家的关系和屈原这个人。

非礼勿动、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于礼。

抒情可以但要适可而止。

认为楚辞是荒淫之作。

认为屈原的死,班固认为是屈原志气心胸狭窄、太急躁。

刘勰认为屈原的死是值得的

刘勰思想里有宗教思想:

出仕,不能理解屈原的人格。

李白: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

文体论6-25篇

诗歌的本质界定为人的情志。

汉代的毛诗序没有对“志”界定清楚。

志“思想、道德、政治抱负

情:

抒发感情

诗言志:

出现在春秋战国孔子时期。

第六讲(创作论)共19篇26(神思篇)-44

26篇神思篇——构思论

创作理论纲领:

抛情稀采。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剖析文章写作。

物色篇是关于文学和大自然的关系即文学的外部规律。

46物色篇

创作构思是创作成败的关键

第一层:

艺术构思的重要

构思的时候虚静,平时要积累,多读书,还要斟酌事物的道理。

还要研究自己本身的阅历,顺着自己的思想感情。

顺着自己的情感多多练习。

第二层:

用语言把握意象

四十二篇养气篇

学是要广博,写的时候要精练。

第三层:

文章写出来后,有问题,重新构思

赞曰:

八句

文学史上12位作家分成两类,表现文学创作时会出现的两大类问题。

文赋对文心雕龙影响很大。

对于构思的描写。

中国文学的创作理论正式提出来是陆机,刘勰本于陆机,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深拓展。

全面把握。

1、正式提出神思这一文学理论范畴。

并赋予神思更新的内涵,指的是完整的全部的艺术构思。

创作的全过程中作家全部的精神活动。

其中重点是艺术想象活动。

神思不止指想象,积累,构思的意象,笔下的意象出现的问题等都包括在内。

(陆机没有提出这个概念、理论范畴—神思)

2、艺术构思活动中的两大特点:

作家想象的翅膀,不受任何时空约束

3、神思活动的精妙之处:

神与物游、神用象通

4、把意和象真正联系在一起是王充《论衡》

5、第27篇体性篇(作家风格论)

从作家创作来论述作家风格

体:

作品风格

性:

作家个性

文艺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综合呈现出来的一种美的存在的形式

苏东坡说苏辙的文章“文如其人”

西方美学关于风格就是人18世纪著名文论家布丰提出

理论贡献:

1、曹丕——陆机——刘勰(成熟)

2、对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归成八种风格:

典雅、繁缛、新奇、壮丽、、(八体说)

3、古代史美学史第一次从作家个性角度正式分类作品。

曹丕四类八体。

陆机十体风格论。

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说就这八类。

八种风格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风格。

这种思想来自易经。

八卦,六十四384爻。

八体没有高低。

对新奇、绮靡稍有贬低。

第八讲风骨论

第28篇风骨篇

纪晓岚:

气即风骨

风骨是一种比喻。

带着感受性、《世说新语》里就用过了

风骨在不同的地方用的内涵也不同。

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

风是作者情志、个性的表现

写的准确直率、不拐弯不饶,把情感志向表现出来。

文骨就成了。

把情志、个性表达地峻拔爽朗明快,文风就清新了。

1、分论风、骨各自内涵,用了五层。

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刘勰认为风是内容、作家情志、个性、气质;骨是文辞方面,精炼准确的文辞。

文学作品在内容方面要充实饱满、明朗痛快,不能干瘪、含糊、软绵绵婉约柔性。

这种内容就能产生强烈的审美感染力。

文辞要精练,显得挺拔有力。

文章的骨架。

有时也把风骨合起来论述,内容充实,表达准确精练,对作品的完整的精神风貌美的规范。

要求作品健朗、阳刚、扩大、清壮。

风格与风骨的关系

都是对文章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美。

但风格是广义的,风骨是狭义的。

风格各种各样,无好坏高低之分,风骨特指。

风骨和气的关系

气:

作家的气质个性,表现在作品里,形成作品主要的风格。

气有清浊刚柔之分。

风骨是两大类气中的一类。

风骨论是为了反对矫正南朝时期颓靡艳丽的写作风气。

用风骨来振作当时的文风。

第九讲文学发展论

第29篇通变篇(从文学内部规律)

第45篇时序篇(从宏观方面讨论文学和其他事物的关系)

下半部都有通辨篇思想。

作品在发展中因革的问题。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如何处理作家作品与前人关系

第29/45都是阐述文学作品美的规律。

通辨这个词出现在文心雕龙之前,主要来源于先秦的哲学著作,周易里的。

周易有经和传。

卦、爻。

传是对卦、爻辞的传解。

先秦的一篇文章,叫通辩论。

第一层:

动笔写文章之前,要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文体。

写文章的方法没有一定的常规的。

文学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同时又有自己的发展,并不是完全随着时代的,他有自己内在的规律。

第二层:

写作文心雕龙原则,取折中理论。

不把自己的观点偏向哪一边,稍稍偏向通。

概括整个九代的文学

第三层

第四

贡献

1、文学发展观“通辨”理论是首创

2、以前作家都主张今胜于古,要创新。

刘勰认为前人的作品(儒家的经书《诗经》)比后来的好

第十讲文质论

第三十一篇情采篇

质:

文学作品的内容

文:

语言的文采

情:

以感情为代表的作家整个的心灵世界

采:

文采

文和质理论出现得很早,大约在刘勰之前的1000多年春秋战国时代(公元五六世纪)

对文质的看法形成几个流派:

墨家:

先质而后文。

墨家追求质不在乎文

法家:

道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儒家:

文质并重。

质:

质朴、内在的本质。

尽善尽美、相辅相成。

刘勰的文质观更辩证、

有色彩的叫章,有纹路的叫文

文富于质,文需要质。

内在的质,也需要文。

文章抒发人的性情,描写外在气象

雕龙:

用美丽的文辞铺展开来写文章

五情:

喜恶怒惧忧

外在再美,也是来源于内在的。

诗人内在的情理是文章的经。

为情造文

克服儒家重质轻文现象

文艺作品中(审美)

1、不是什么样的质就反应什么样的文

2、文艺作品中的文和采有一部分是人工加上去的。

不完全是作品本质的体现。

纠正儒家有德者必有言。

3、在儒家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对“质”进行发挥性的阐述

4、文学内容:

文学除了写自己的情志,还要写江山事物

5、文学的任务是“体物”的,但没有专门进行论述“体物”

6、辩证论述了情采关系,情采上以内在情志为主

7、做梦梦见孔子,醒来觉得自己应该注释孔子文章,可是已经很多人注释了,注释的差不多了。

当前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文章

第三十二篇容裁篇

32篇

讲作家感情、情理设定位置,然后有文采。

容:

作品的内容方面,对作家思想情感写到作品里就想到容器里要进行纠正改正规范。

规范本体即容

简洁浮词即裁

补神思篇未尽之言,紧接着情采篇更加深入

脑子里想的微妙的地方,笔也写不清楚

创作文章三个层面

摄情以为体:

表达心意(情志理)

酌适以取类:

要表达作家心意要用到的素材、题材。

适:

意象、论据材料。

措辞以举要:

从模糊到清晰,用文字确定下来。

裁:

炼辞,简洁

第四十四篇总述篇

第一部分:

文笔之论

汉前文笔——汉代文章(审美的)、文学(研究性的文章,经学家注释)——汉末(文章分为八种四类;陆机文章分为十类;)

笔分有文采的叫笔,没文采的叫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