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734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算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算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docx

《计算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docx

计算机

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学科、

专业简况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公章)

申请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设置

时间2002年

申请授予学位

学科门类工学

 

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

2012年4月28日填

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情况

本专业所属院(系)名称

本专业教研室(研究室)与实验室设置情况

理工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隶属于理工系计算机与电信教研室,本专业共有师资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助教1人。

其中35岁以下的有7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其以上的有13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以下实验室:

1、公共类:

计算机机房、网络中心、多媒体中心等。

2、专业类:

计算机专业机房等3、共享本部相关实验室。

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本专业的定位是: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35岁以下

36-45

46-55

56-60

61岁

以上

总计

16

7

5

1

2

1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3

1

2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5

3

1

1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7

6

1

助教(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

1

其中35岁以下(含35岁)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人数

7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人数

13

本专业在校本科学生数

共计

2008级

2009级

2010级

2011级

339

87

115

68

69

本专业批准设置主管部门

教育部

批准

文号

教高函【2005】8号

 

 

 

 

 

 

 

计划规定课程门数

45

现已开出课程门数

45

实验开出率

94%

选修课比例

25%

已开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名称、学时、任课教师姓名、职务、是否达到大纲要求

目前已开出的公共必修课有:

大学英语Ⅰ(64)、大学英语II(64)、大学英语Ⅲ(64)、大学英语IV(64)、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8)、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4)、体育(32)、体育Ⅰ(32)、体育II(32)、体育Ⅲ(32)、C++语言程序设计(96)、高等数学I(176)、线性代数(4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6)。

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有:

欧阳洪毅(副教授)、何小平(副教授)、刘小燕(讲师)、王楠(讲师)、郑立平(讲师)、纪望书(讲师)、蒲曾亮(讲师)、崔进(讲师)、刘春生(讲师)、张勤(讲师)、蒋实(助教)、祝江波(助教)。

专业基础必修课有:

电路分析Ⅱ(72)、计算机网络(64)、数字电子技术(80)、面向对象与JAVA程序设计(80)、离散数学(64)、数值分析与MATLAB(72)、数据结构(80)、计算机图形学(48)、计算机组成原理(64)、操作系统(64)。

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有:

余波(副教授)、何大德(副教授)、潘勇(副教授)、柴桦(讲师)、向诚(讲师)、李津(讲师)、彭相华(讲师)、柴桦(讲师)、陈亚妮(助教)、黄成(助教)。

所开课程均达到大纲要求。

已开出专业必修课名称、学时、任课教师姓名、职务、是否达到大纲要求

专业必修课程有: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64)、数据库原理Ⅰ(56)、汇编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80)、编译原理(56)、计算机系统结构(40)、算法分析与设计(40)、软件工程(56)、C#(64)、软件测试技术基础(32)、Oracle数据库管理(32)、管理信息系统Ⅱ(32)、人工智能(32)、软件项目管理(24)、数字图像处理(32)、游戏软件开发(32)、Linux系统及应用(32)、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32)、局域网组网技术(32)、计算机病毒学与网络安全(48)、网络协议分析(32)、互连网原理及综合布线应用(40)、数字信号处理Ⅱ(32)。

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为:

彭沛夫(教授)、车生兵(教授)、魏善沛(教授)、戴新民(副教授)、何大德(副教授)、潘勇(副教授)、杨卫民(副教授)、余波(副教授)、柴桦(讲师)、李津(讲师)、廖宁(讲师)、彭琛(讲师)、彭相华(讲师)、肖卓宇(讲师)、钟频(讲师)、黄成(助教)。

所开课程均达到大纲要求。

已开出实验课、实习课名称、学时、任课教师姓名、职务、是否达到大纲要求

已开出的实验课程有:

C++语言程序设计(16)、电路分析Ⅱ(8)、计算机网络(24)、数字电子技术(16)、面向对象与JAVA程序设计(16)、数值分析与MATLAB(16)、数据结构(16)、计算机图形学(12)、计算机组成原理(8)、操作系统(8)、网络应用程序设计(8)、数据库原理Ⅰ(8)、汇编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6)、编译原理(8)、C#(16)、数字图像处理(8)、游戏软件开发(8)、Linux系统及应用(8)、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8)、局域网组网技术(8)、计算机病毒学与网络安全(12)、网络协议分析(8)、互连网原理及综合布线应用(8)。

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为:

彭沛夫(教授)、车生兵(教授)、魏善沛(教授)、戴新民(副教授)、何大德(副教授)、潘勇(副教授)、杨卫民(副教授)、余波(副教授)、柴桦(讲师)、李津(讲师)、廖宁(讲师)、彭琛(讲师)、彭相华(讲师)、肖卓宇(讲师)、钟频(讲师)、黄成(助教)。

所开课程均达到大纲要求。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目前计划执行情况、指导教师情况

1、毕业设计目前计划执行情况

(1)毕业论文坚持每人一题,学生之间分工合作,且要求严格执行学生进实验室实践操作;

(2)毕业设计选题尽量来自实际的需要,让学生真正得到实际能力的锻炼;

(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均具备讲师以上的职称;

(4)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经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方认可后,由学生在实验室实施完成,实施过程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2、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情况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全部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

序号

指导教师

职务/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1

彭沛夫

教授

人工智能

2

车生兵

教授

网络与信息工程,数字图像处理

3

魏善沛

教授

WEB数据库、数据仓库

4

戴新民

副教授

数字图像处理

5

何大德

副教授

软件工程

6

潘勇

副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7

杨卫民

副教授

数据库技术、图像处理

8

余波

副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9

柴桦

讲师

数字图像处理

10

李津

讲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1

廖宁

讲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2

彭琛

讲师

软件工程

13

彭相华

讲师

计算机应用技术

14

肖卓宇

讲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5

钟频

讲师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

本学科、专业培养本科生的物质条件

实验室建设及

仪器设备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人员教学经验丰富,队伍结构合理。

实验教学人员均由助教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实验室有专门管理人员,实验项目有课表,实验时学生有记录。

实验教学均有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设计合理,并且得到了认真执行,实验开出率为94%,满足了实验教学的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分别为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综合性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室。

基础课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为40%。

专业课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为30%;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为20%;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为10%。

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200余万元,购置计算机设备600台(套)主要承担课程实验和部分学生毕业论文和课程实践教学。

目前,仪器设备运行良好。

教学经费情况

学院建设经费配备充足,主要分为理论教学经费、实践教学经费、教学研究经费等三项经费按照3:

5:

2分配。

年初进行预算,专款专用。

自2008年以来,学校对本专业建设经费合计有230万元。

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经费为30万元;

200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经费为40万元;

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经费为60万元;

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经费为100万元。

 

教材建设及

图书资料情况

本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多为“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系列。

专业规划教材的使用率为75.6%左右,近90.3%的教材为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

学校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文献资料齐全,而且还将不断增加。

学校图书馆购置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等出版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著作和教材8000多本,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资料室自有藏书200余本,可以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教学图书资料保障。

培养实践能力

的条件和基地

情况

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为:

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导论、语言基础(VC++、Java)、计算方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汇编与微机接口、Linux操作系统、软件工程(UML)、数据库系统应用;掌握网络应用基础、数据通信、网络程序设计(.NET、Java)、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应用基础课程知识;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具备管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针对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校十分重视并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为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实现实践教学层次化、系列化,第一个层次:

上机验证性实验,用于验证和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第二个层次:

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的能力;第三个层次:

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并且为本专业的课程及毕业实习建立了教学实践实习基地。

4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4个实习基地,分别为软件开发实习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全国高校深圳(珠三角)就业基地,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得到充分的保证。

同时现准备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智慧工程重点实验室作为产、学、研平台。

今后,我们还将建立更多的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条件。

本专业设立以来的主要工作,特别是为了保证本科教学培养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包括教学改革及办学特色等)

1)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有师资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占87%;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5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7人。

2)深化教学质量改革,积极申报教学改革课题:

鼓励专业教师申报省级、校级教改课题,并组织专家进行申报人的答辩活动。

2008年以来,申报并获得湖南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12项。

以已经立项在研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为指南,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坚持采用案例驱动教学的思路,由于其课程活动,充满激发,案例恰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讲授课程受到学生的好评。

3)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课题:

积极申报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的课题,突出培养拔尖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验能力。

计算机专业学生(每组各五名)各立项省级课题一项,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每组各五名)申报并立项院级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各一项。

另外,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五人)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参加湖南省首届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成果汇报展暨学生优秀论文论坛活动,指导同学撰写并向该论坛投稿,论文被收录到会议论文集。

4)大力开展教学活动:

积极教研室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通过讲课、评课,各位老师均表示获益匪浅,每年推荐老师参加省级、校级的讲课比赛,2人获得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

6人获校级教学奖。

其中2人获校级一等奖。

通过努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评为学校优秀教研室。

5)狠抓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统一教学进度,以VFP程序设计为突破口,尝试“教考分离”,开发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系统,聘请专家为VFP制卷。

这为下一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6)结合年轻老师的特长,帮助各位新进老师培养其自己的专业特长。

7)组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程序设计竞赛,对于获胜者给出通报表扬。

组织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每年的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

8)进行精品课程网站框架建设,将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考试大纲、教案(含PPT等资源)和考核方式等均在学院校园网站上公开,鼓励学生自学。

教育质量自我评价

1、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网络工程与软件工程方向上形成专业特长。

2、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验教学层次化、系列化。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比较完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2009级专业三位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得软件设计师资格(相当于中级职称)。

3、强调创新。

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的课题,突出培养拔尖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验能力。

有1项成果在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展示暨创新论坛展出,有1篇文章在论坛发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内软件设计大赛,在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预赛中,获得湖南赛区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

4、毕业论文坚持一人一题,题目尽量结合专业实际需求,毕业设计指导措施良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5、重视教学、深化了教学质量改革。

采取公开课,示范课和教考分离等措施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各位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

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近4年,20篇以内)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日期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1

OptimalPIDcontrolofself-adaptedantcolonyalgorithmbasedongeneticgene

彭沛夫

2008.12

IEEE

2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测试职业能力培养探讨

余波

2009.01

计算机教育

3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改探讨

余波

2009.06

计算机教育

4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余波

2009.11

计算机教育

5

面向过程思维的独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余波

2011.12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6

面向过程思维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改探究

余波

2012.01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7

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彭琛

2008.1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8

基于e_HR理论人力资源系统的开发研究

彭琛

2009.04

科技创新导报

9

操作系统可视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彭相华

2010.04

软件导刊

10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彭相华

2011.05

科技与生活

11

基于时间Ambient演算的业务流程模型验证

李津

2008.06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12

浅析案例引导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李津

2011.09

科技创新导报

13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方及其目标探讨

肖卓宇

2010.07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4

ORACLE数据库实训教学的研究

肖卓宇

2011.04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5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连续人体运动识别

柴桦

2009.05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6

微粒群算法在资源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柴桦

2010.08

科技与生活

17

DPSO算法在服务网格资源调度中的应用

廖宁

2009.08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18

PERETO方法在服务网格资源调度多目标优化中的应用

廖宁

2010.0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

用MATLAB加强数值分析教学的尝试

黄成

2011.07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

浅谈独立学院网络课程

黄成

2012.01

科教导刊

人均发表论文(第一作者)篇数

2

其中人年均发表于本学科知名刊物论文篇数

2

目前承担的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

总项目数

10

项目总经费

99000元

参加研究的教师比例93%

项目、课题名称

及下达编号

项目来源(属

何种目)

项目起讫

时间

研究经费

(万元)

负责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

人力配备

(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PE分析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2008-2011

1

车生兵(教授)

5

基于减位编码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湖南省科技厅

2006-2009

2

车生兵(教授)

5

抗压缩的数字图像认证系统研究

湖南省科技厅

2007-2010

2

杨卫民(副教授)

5

旅游企业在线管理系统

长沙市旅游局

2005-2008

2.1

魏善沛(教授)

5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省教育厅

2010-2014

1

余波(副教授)

5

《数据结构》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2015

0.2

余波(副教授)

5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2013

0.2

柴桦(讲师)

5

用MATLAB加强数值分析教学的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2013

0.2

黄成(助教)

5

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2013

0.2

彭相华(讲师)

5

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2012

0.3

彭琛(讲师)

5

学院意见:

 

院长(签章)年月日

专家小组人数

参加投票人数

同意

不同意

弃权

 

组长(签名):

年月日

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审核意见:

 

(公章)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