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7065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心理学课程是园艺专业、动物生产专业(专科)和普通专科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音乐、物理、数学各专业的一门公修课(选修或必修)。

凡选修本课程的学员,均应接受本课程的考核。

2.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l0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80%。

形成性考核形式为五次平时作业。

作业给分采用百分制,五次作业的平均得分乘以20%即为平时作业成绩。

如平均得分为80分,则成绩为16分。

期末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卷面满分为l00分。

卷面实际得分乘以80%即为终结性考试成绩。

如卷面得90分,则成绩为72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试成绩相加,即为本课程的总成绩。

3.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心理学》(叶奕乾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拟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4.考核要求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员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知识点:

“了解”要求学员对给定的考核知识点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

“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对给定的考核知识点有完整的把握;

“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对给定的考核知识点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问题做到灵活发挥和运用相关知识理论。

5.命题原则

①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②考试命题应该覆盖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其中客观性试题约占40分,主观性试题占60分。

③试卷要含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

在一份试题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

了解占20%;理解占40%;掌握占40%。

④试卷题目难易程度的安排。

题目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即易、较易、较难、难。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

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⑤各试题彼此独立,某试题不可替其他试题作答或暗示其他试题答案线索。

⑥命题必须题意清楚、要求明确,提供的答案准确、便于评分。

6.试题类型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采用的题型将在以下题型中选取: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7.答题时限

期末终结性考试的答题时限为l20分钟。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

1.心理的含义

2.心理的两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心理的知、情、意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4.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5.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6.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7.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8.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9.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了解: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实践作用;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理解:

心理的含义;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的两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心理的知、情、意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发育并完善的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了解劳动和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考核知识点:

1.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对立

2.心理的实质(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4.反映的含义及心理反映形式

5.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6.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考核要求:

了解: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对立;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理解:

反映的含义及心理反映的形式;劳动和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

心理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第三章、注意

考核知识点:

1.注意的概念

2.注意的基本特征

3.注意的生理机制

4.注意的功能

5.注意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6.引起无意主义的主客观原因

7.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阶段

8.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9.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关系

10.注意的广度,影响注意的广度的主要因素

11.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原因

12.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

13.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

考核要求:

了解:

注意的胜利机制;注意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引起无意主义的主客观原因;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阶段;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关系。

理解:

注意的广度,影响注意的广度的主要因素;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原因;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

掌握: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的功能。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考核知识点:

1.感觉的概念和特点

2.感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3.感觉的分类

4.感受性、感觉阈限及其测定

5.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规律及联觉

6.知觉的概念和实质

7.知觉与感觉的联系和区别

8.知觉的基本特征

9.观察、观察力的含义

10.顺利观察的条件

11.培养和锻炼观察力的方法

考核要求:

了解:

感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观察、观察力的含义;顺利观察的条件。

理解:

感受性、感觉阈限及其测定;知觉的基本特征;培养和锻炼观察里的方法。

掌握:

感觉的概念和特点;感觉的分类;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规律及联觉;知觉的概念和实质。

第五章、记忆

考核知识点:

1.记忆的概念和种类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和特点

3.识记的含义和种类及影响识记的因素

4.再认的含义和效率

5.回忆的含义和种类

6.保持的含义和两种变化倾向

7.遗忘的含义和规律及影响遗忘的因素

8.表象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考核要求:

了解: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和特点;表象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理解:

识记、再认、回忆、保持、遗忘的含义以及影响识记与遗忘的因素。

掌握:

记忆概念、种类及其规律。

第六章、思维和想象

考核知识点:

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2.思维的过程

3.思维的种类.

4.想象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5.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6.概念掌握的含义和途径及学习概念掌握应注意的问题

7.问题解决的含义、思维过程及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

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0.创造性想象的含义和条件

考核要求:

了解: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和创造性想象的条件

理解:

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掌握的含义和途径及学习概念掌握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

思维和想象的定义、特点、种类;思维的过程;问题解决含义、思维过程及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创造性想象的含义。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考核知识点: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实质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4.表情的含义和种类

5.心境、激情、应激的含义、发生原因及对人的影响

6.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含义、种类、作用

了解:

表情的含义和类型;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理解: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状态的含义、发生原因及对人的影响。

掌握:

情绪和情感的实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八章、意志

考核知识点:

1.意志的概念和实质

2.意志行动的特征

3.意志行动的过程

4.意志的品质

考核要求:

了解:

意志行动的过程。

理解:

意志的品质。

掌握:

意志的概念和实质;意志行动的特征。

第九章、需要和动机

考核知识点:

1.需要的含义和实质

2.需要的作用、分类

3.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4.动机的含义、产生条件和功能

5.动机的作用、分类

6.亲合动机和成就动机

考核要求:

了解:

需要和动机的的分类以及它们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

理解: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亲合动机。

掌握:

需要和动机的含义和实质;成就动机。

第十章、能力

考核知识点:

1.能力的、才能、智力的含义和实质

2.能力的分类

3.能力和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制约能力发展的因素

5.能力的测量

6.能力的个别差异

了解:

智力的含义;能力的分类;能力的测量。

理解:

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以及能力的个别差异。

掌握:

能力、才能的含义和实质;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第十一章气质

考核知识点:

1.气质的含义和实质

2.气质概念的形成;

3.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4.气质类型

5.气质的发展

6.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7.气质的测量

了解:

气质概念的形成;气质类型的特征;气质的测量;气质发发展。

理解:

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掌握:

气质的含义和实质;气质类型;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性格

考核知识点:

1.性格的概念、特征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4.性格的测量

考核要求:

了解:

性格和气质的关系;性格的测量方法。

理解: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

性格概念、性格的特征。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

考核知识点:

1.社会心理的含义、基本特征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个体社会化的含义、基本特征

4.个体社会化的途径

5.社会认知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6.社会认知效应

7.态度的含义及心理成分

8.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

9.群体的含义和种类

10.形成群体的基本条件

11.群体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了解: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社会化的途径、社会认知的内容、群体形成的条件及群体的种类。

理解:

社会心理、个体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群体的含义以及群体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掌握:

社会心理、个体社会化、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效应的含义和实质、态度的概念和心理成分以及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过程;

第十四章人际交往和激励

考核知识点:

1.人际交往的含义、特点

2.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3.人际交往过程、方式、作用

4.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心理成分;

5.人际行为模式;

6.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7.激励的含义及心理模式;

8.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了解;人际交往的过程、方式和作用,人际行为模式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理解: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掌握: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实质,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作用,激励的实质;

第十五章心理卫生

考核知识点:

1.心理卫生的含义、意义、内容

2.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心理防卫方式

4.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含义

5.心理健康的标准

6.心理健康的水平差异。

7.心理咨询的含义和特征

8.心理咨询的内容、形式及范围。

了解:

心理卫生的内容,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心理咨询的内容、形式及范围。

理解:

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含义,心理卫生的重要意义,情绪、挫折与心理卫生的关系,心理防卫方式,心理健康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