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930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经济学复习.docx

城市经济学复习

1、城市化,结合武汉市

答:

1、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

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逐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逐渐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中和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城市文化不断提升。

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极其复杂的系统转化过程,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逐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城市化最终会带动整个国家迈向现代化。

1)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2)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3)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

4)城市化是农村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2、武汉市城市化现状分析:

根据美国地理学家R那森提出的规律判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从“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转化的过渡期,某些发达地区则已率先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综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呈现出一条临界飞跃的共同规律,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城市布局结构将会有一次大的飞跃,城市空间大规模扩展。

但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时则又趋于稳定和平缓增长的状态,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也从外延式扩展转向内涵式提高(国外也称该时期为“后城市化时期”)。

1996年底,武汉市城市化水平已达40%以上,率先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除武昌、青山、汉日、汉阳地区依托旧城向外扇形扩展外,在中心城区外围沿主要对外交通干线又发展了沌口、吴家山、常青、关东等城市新区。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武汉市主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将达到281.2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361.1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427.5平方公里,平均每10年城市用地扩展达60平方公里以上,由此可见大规模的外延扩展仍是未来20年内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

武汉作为一个“极化发展”的大都市,其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发展实际上已进入了临界跃变阶段同时,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四大爆炸”和“两大破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也小同程度地有所体现。

其突出特点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环境特色正逐步消退。

如“三镇鼎立”的组团式城市特色,作为开埠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滨江、滨湖城市的水城特色以及山体延绵、山水相间的山水城市特色正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逐步消退,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并应制定相应对策尽量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

3、武汉市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二是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2)城郊小城镇规模偏小,而且建设标准低,缺乏特色。

不少小城镇处于沿路一字拉开式的"马路经济”的低级阶段,“镇不像镇,村不像村”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同时,大量基础设施达不到合理规模,各项服务水平较低,导致小城镇难以形成与主城区相对应的人口和产业规模,主城区产业难以向小城镇疏散;

3)主城区人口布局有待完善。

主城区人口密度偏高,尤以二环线以内最为突出。

人口密度偏高带来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

4)产业同构情况突出,未形成互补型的结构优势。

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城镇体系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布局不合理。

主城中各区之间未形成互补型的产业分工体系,缺乏关联度强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没有大规模强有力的产业链作支撑,作为主城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不强。

小城镇各自为政,缺乏从全市角度和长远角度出发考虑产业布局和发展,相互之间未形成有机联系的合理功能分工,产业同构情况严重。

大量小规模重复建设产生了资源浪费、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市场恶性竞争、污染环境等问题,致使小城镇之间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土地集约使用等方面比较效益不明显,影响集聚效益的发挥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

对策:

1)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一一大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改进生产技术,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确立新的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增强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加快改造老工业基地,实现四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光电、机械)高新化;

✧积极引进外资,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吸收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外向度,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支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设施的生产开发以及信息的采集、传输、供应)和覆盖整个城市并联通相关区域和城市的互联网络。

2)集中力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发展小城镇经济,加速“一城七镇”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城镇体系由三级构成,各级城镇主要沿长江、汉水、京广铁路、318国道、轻轨等主要发展轴展开,呈轴射状圈层分布格局。

第一级:

主城。

发展三个核心功能区和一个环城居住带。

发展汉口地区金融商贸服务业核心区,武昌地区教育科技产业核心区,汉阳地区文化旅游和现代制造业新城核心区。

在二环和三环之间开发建设由8个居住新区形成的环城居住带。

第二级:

卫星城。

重点发展距主城15-25公里左右的阳逻、吴家山、蔡甸、常福、纸坊、前川、邾城、纱帽8大城市型卫星城。

第三级:

小城镇。

发展金口、滠口等中心镇30个。

扩大80个小城镇的规模。

5)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多中心网络城市:

 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调整完善主城布局和功能分区,高起点建设一批卫星城,积极发展小城镇,加速形成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产业优化、城乡优势互补的主城——卫星城——小城镇为轴线的多层次、网络状城镇体系,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6)改革现有户籍管理制度:

城市相对完善的服务管理功能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农业人口有很强的吸引力,大量农业人口拥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

这些人口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制约,很难在城镇落户,即使安家,其子女教育、家属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很难落实,使其具有暂住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此外,武汉市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城市特有的“城中村”现象,如洪山的井冈村等,全村已没有一分耕地,没有一个从事农业的人口,村民生活方式也已经与市民并轨,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居民,但他们没有城市户口。

这些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给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改革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7)实施可持续城市化战略。

4、城市化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工业、经济、交通、科学文化等向城市空前集聚,城市规模空前扩大,集聚产生了效益,但集聚同时导致了城市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不可再生资源短缺等严重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本身的形态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息息相关。

1)城市环境环境污染严重:

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噪光污染等;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与前面提到的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可能有部分重复)

2、房地产财政

答:

房地产财政是指政府依靠房地产业税收来维持财政支出。

2.1丰富地方财政,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重点:

房地产税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纵观世界各国,凡实行分税制的国家,房地产税收基本上都归入地方税收体系,构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般来说,这样一种税收格局把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

首先,它激发了地方政府征管税收的积极性;其次,它扩大了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投资的规模;再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发展情况以及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灵活地制定税收政策,更加有效地刺激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税收收入的循环增长创造了条件。

土地财政与房地产财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建设营业税、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等七项相加,地方政府从土地和房地产中获得的收入,对房地产税费来源的依赖程度已经是非常大的。

地方政府实际收入中对土地出让金、相关税收以及与房产有关的各种收费,依赖程度越高,其扩大城市面积、出让土地、引进房地产开发商的积极性越大。

实际上,开发区热、扩大城市面积热、房地产热等,都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个方面,首先房地产税收是地方政府的一笔巨额收入(这里暂且把土地财政归为房地产财政),它带动了各个方向的税收(十几余项税收)以及消费品的消耗,各种原材料。

另一个方面(溢出效应),即当房子卖出了以后购房者生活在这个社区会成为这里的消费者,就会促进消费,如衣食住行,这又涉及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可以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财政中得到的收入建立基础设施,我们可以理解为将土地兑换。

以下是存在的问题举例。

问题1:

从农民集体土地上获得的如此巨额的资金,变成了公路、高速公路、水库、铁路、港口、机场,马路,变成了城镇中的住宅、办公楼、广场、工厂、商店、宾馆、学校、医院,甚至变成了政府的行政公务开支,等等,而没有变成能使农民致富的农村集镇及小城镇中的小店铺、小加工厂、小餐饮店、运输工具等创业方式。

巨额的农村和城郊土地资产不但没有普遍使农民致富,还因低价征地使许多农民成为“三无”农民,成为一个致贫的因素。

问题2:

(最终土地出让金以及各种税费都集中在了房产销售中)虽然特别高的房价只是地方政府一年收入对住宅经济再分配比例过高造成的,但是,对地方政府一年所获得的收入,需要购买住宅的居民几十年来支付。

也就是说,城镇居民用银行贷款支付了政府在住宅上所收取的高额的税费,但是,需要用几十年的收入来还清因支付这些税费而欠的债务。

问题3: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产和房地产经济活动的收益和征税,是对与土地和房地产有关的国民收入,与农民、城镇居民、房地产开发商、集体和有关使用土地企业之间的一种再分配。

由于其中地方政府是用权力来进行分配,企业是用资本和与地方政府的社会关系来进行分配,而农民和居民则只能通过特别有限的权力来进行分配利益和购买房屋,在整个利益的分配过程中,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被损害,而地方政府包括开发商的利益被最大化。

3、城市基础设施

答: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而言是确保其正常运转的能源、信息、水资源、交通、运输等各项基础设施的载体。

这些载体的存在和发展为城市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维持正常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同时也为城市聚集所带来的人口过度集中、环境污染问题、交通问题等城市顽症进行了疏导和根治,促使城市运转步入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城市中心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又为城市的开发与周边城乡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客观环境。

为了使基础设施容量的扩大、质量的提高与城市整体的发展相协调,就必须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将各项基础设施的总体、分期发展目标与城市的规划建设相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分类管理,确保城市生产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以及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Ø战略分析:

(1)超前于“直接生产活动”,要有前瞻性。

(英国)

(2)同步发展(美国)(3)滞后于“直接生产活动”(发展中国家、印度)(4)交错发展(中国)(5)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活动”

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资存在的问题:

(1)公共财力不济,投资不足

(2)投资效率低下(3)布局规划不合理(4)经营管理不完善

改革:

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透明、公开。

可以联系房地产财政一起说)

投资: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实行信托、证券化、债券

Ø经营与管理:

效率低下并且浪费严重

解决:

(1)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公司化改造将政府企业改制成公司制企业,并且是一非营利为目的的公司。

(2)引入竞争机制;服务分解、创造替代品、放松私人企业限制

问题:

垄断企业民营化(蛇吞象),是否与制度缺陷有关?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是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矛盾冲突表现的最为集中和明显的行业之一。

坚持政府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总体策略。

一方面,必须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能,建立更为科学、规范的价格、产品与服务质量监督机制,以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制定更为灵活、优惠的产业政策,在设施的经营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才能,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刺激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补贴额度。

4、城市经济结构(结合武汉城市经济结构现状,说明如何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1、含义: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以及各种要素、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质的构成和量的比例。

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结合方式的结构、生产关系的结构、生产力结构的综合。

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各经济部门之间、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又是按一定比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存在于城市经济综合体内部的。

这就必然形成城市内部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

由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所以,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生产关系结构下面又分别包含着低一级系统的结构。

其中,城市生产力结构可分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城市生产关系结构可分为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

主要介绍一下城市产业结构:

是指城市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及其特定的相互关系。

1)分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

2)具有开放性、集约性和服务性的特征;

3)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

4)城市产业结构提升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因果;

5)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会引起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2、武汉城市产业结构现状:

1)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2008年武汉市地区GDP为3960亿元,人均GDP约为4万元,约合5500美元。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3.7:

46:

50。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起,武汉市三类产业比例进入稳定时期,第三产业保持在50%左右,第二产业在43%—46%之间波动,第一产业比例则一直呈现稳定小幅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6.5%下降到2008年的4%左右。

2001年中部地区GDP产业结构比例约为18:

46:

36。

东部地区也只有11:

48:

41,而武汉市为7:

43:

50,说明武汉市的产业结构水平远远超过中部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东部部分地区,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这也奠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崛起龙头城市的基础。

2)产业结构的行业分析

在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所占比例依然最大,接近55%。

其次是牧业和渔业,分别占28%和16%。

在第二产业中,钢铁、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环保、日用轻工、建材、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这十一个主要行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95%以上。

由于装备制造和食品烟草所含具体行业较广,所以该市目前的四大支柱产业是:

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项均为重工业。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金融业和交通物流也位居前三,而信息技术和软件行业的比重偏低。

2)产业结构的区域分析

在全市工业生产总值中,中心城区约占50%,远城区占20%,东湖开发区和沌口开发区占35%(城区和开放区存在重复计算),说明两大开发区成为武汉工业的两大引擎,战略地位明显。

3、武汉作为增长极的区位优势:

1)理论基础——增长极理论

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2)武汉——中部崛起的经济增长极

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中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齐全,是全国东西、南北之间物资流通、人员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公路运输四通八达,京广、京九、汉丹、武九铁路在此交会,黄金水道长江纵贯本区,空中航线辐射各地,已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在广阔的中国内陆地区,武汉市历来具有极强的市场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

实践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作为内陆特大城市的优势和周边中小城市密集的优势紧密结合,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加快以武汉为首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完全有可能形成中部地区强劲的增长极,并通过加强与中部各城市圈的连动协作,进而发展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全国第四增长极。

武汉不只是湖北省的武汉,而且是中部的武汉,是全国的武汉。

3)武汉的区位优势

首先,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能够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部地区虽然没有海洋,但有一条黄金水道——长江,武汉市正得长江之利。

现在我国东西、南北发展无法连贯,很大程度在于武汉这一中国发展的战略大支点不够强,其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作用和“节点”传导效应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武汉市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这是中部地区任何一个城市也无法比拟的。

武汉市拥有48所高等院校,736个科研设计单位,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5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万在校大学生,人才济济,劳动力素质较高。

仅从这些基本数据,就可以看出武汉科技教育在中部六大省会城市的领先地位。

第三,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是其他省份无法相比的。

武汉市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

武汉已被国家民航总局定位为全国区域性航空枢纽,是我国主要航空港之一。

武汉作为长江航运的中心,水上运输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水运网络。

武汉位置居中,与北京、天津、上海、香港、重庆、西安等特大中心城市的距离都在1200公里左右,得天独厚,辐射四周,可谓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有着其他一些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区位优势。

利用这个“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武汉市可以将湖北及周边省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四,武汉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是内地六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现已形成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武汉市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纺织为支柱,以食品、化工、电子、轻工、医药和建材为辅翼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为华中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

以光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和钢材制造业在全国名列前三位,形成了综合性强、行业门类齐全、总体结构偏重、工业布局向沿江和铁路沿线展开、产业相关性较强的工业经济格局。

第五,武汉市商务成本与沿海城市比相对较低。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房产价格低。

武汉的普通住宅价格仅为上海的1/3,这为从事商业活动降低了成本;二是劳动力价格低。

武汉市劳动力成本不到上海的1/3,比广东沿海也要低。

湖北省人均可耕地面积偏少,不愁没有劳动力资源。

由于具备了独特的地理交通便利条件,武汉市不仅可以消化湖北省自身的劳动力,而且能够吸收中部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劳动力。

第六,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商业流通中心。

武汉市市场容量和辐射能力巨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

武汉市是天然的东西南北的信息、产品、物资、金融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汇集和扩散中心。

武汉的金融体系完善,形成了以各类银行为主,各种信托、投资、租赁、证券公司、城乡信用社为辅的新型、多功能结构的资金融通网络,法国兴业银行已在汉开设分行。

香港汇丰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香港东亚银行等境外银行也先后在汉设立办事机构。

4、武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资源环境压力大

武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加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工业比重较高。

于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很大。

一些重污染行业大多分布在沿江环湖地区。

东湖水污染严重,环保投入不足GDP的2%,尚不能抑制环境恶化的趋势。

2)民营经济比重较低

武汉市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高,民营经济相对不发达,这是我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武汉市没有一家入围,而且武汉市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商业贸易、餐饮贸易、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传统行业,科技含量较低,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民营企业不多。

3)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

长期以来,武汉市经济结构“偏重”,重化工业一直唱主角,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比例稳定在50%左右,但内部结构仍然不合理,其中金融、物流、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偏低,仅占46%,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布局不够合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围地区十分落后,形成了“二元结构”。

武汉市金融业总体规模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

4)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在07年度的中国竞争力报告中,武汉市的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只排在第33、38、41、57位,武汉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在全国35个城市中排第10位,但在基础条件、开放程度和政府服务等专项指标只分别排在14、14和22位。

可见武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环境尚不理想。

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武汉仍处于政府高度管制的范围之内,企业自主型的产业调整积极性不高,具有活力的产业仍受制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而缺少能动式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支柱型企业,政府过多的干预使本地和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也使本来能与支柱产业进行配套发展的中小企业缺少安全感和投资信心。

同时,政府简单的“引资”思想,使己进入的海内外投资者带有极强的“寻租”心理,在武汉跑马圈地,严重破坏了武汉市的中长期发展,破坏了各种市场要素的合理配置。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市场成熟度情况评估表,武汉的市场化程度仍处于初中期阶段。

5、武汉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1)优先发展国际现代化服务业

武汉是特大成市,发展服务业无疑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且“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获批使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重工业因污染较重,农业因附加值不高都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突破,所以发展服务业应当是当前加以重视的新增长点。

具体方向是:

利用人才优势发展全球知识服务外包基地,利用中部龙头的区位优势发展金融服务业,争当中部金融中心,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

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天然优势,而现代物流网络对城市圈和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组织作用,武汉要加大以现代物流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要充分利用港口和黄金通道、以及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的多元化手段,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使武汉成为中西部沿江经济带的最佳物流节点,将全成本的压缩空间真正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

在创建中部地区一流工业基地的同时,围绕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根据充分发挥集聚效益的原则,配套成龙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发展特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应当利用“中国光谷”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链。

武汉的光纤光缆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以围绕重化工业需求发展工业高新技术,如集成电路激光加工等。

光电子产业优势。

光电子产业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依托武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其发展水平和规模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

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高校云集、经济实力雄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