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52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docx

江西铜鼓届高三历史下册周练综合能力测试题1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

“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

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

”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B.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

C.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D.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2.《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

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A.宰相专权B.强干弱枝

C.地方困弱D.过度分权

3.“半匹红绫一丈绸,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充分反映了

A、唐朝时还存在着以物易物的交换情况B、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和对工匠的剥削

C、唐朝时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换手段D、官府对利用特权对人民的巧取豪夺

4.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B.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C.江南制造总局D.大生纱厂

5.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

这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深受什么思想的影响?

()

A.道学B.佛学

C.理学D.民族主义

6.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

“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而西欧农牧混合的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化农业落后得多。

”可见,“集约化农业”主要特征是

A.自给自足   B.广种薄收C.集体耕作D.精耕细作

7.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

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

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B.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8.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指()

A.建立民主共和国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满州贵族压迫D.平均地权

9.撒切尔夫人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以此医治“英国病”。

这里的“英国病”指的是()

A.货币危机B.滞涨局面C.劳资矛盾D.自由放任

10.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

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11.1855年,某画家的作品遭到巴黎国际画展的拒绝,理由是主题和人物太粗糙、太写实、太大,不适合艺术表达。

画家愤怒地在官方展览馆对面租用一幢楼房,自行举办个人画展,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挑战。

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艺术家应该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只能表达存在的和真实的人、物、地。

下列作品中与该画家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12.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D.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5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

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材料二】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三】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印度

24.5

17.6

8.6

0.7

 

【材料四】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

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

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

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

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

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

(25分)

(1)指出材料一中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9分)

(2)材料二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

(4分)

(3)你能从材料三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6分)

(4)材料四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6分)

14.(12分)材料一:

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这部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君上大权如: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辐尊戴。

……臣民权利义务有如下几条:

一、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三、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1)有人认为,近代中国法制文明的真正起点是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根据材料一说明这种观点的理由。

(2分)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2分)

材料三:

从今以后。

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

任凭什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

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首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摘自粱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3)“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

(2分)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确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

(1分)

1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

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

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

俄国如何?

美国如何?

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

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一一1923年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

(4)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不对,美国两党虽然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但是政见有很大的分歧;B不对,贬低了美国的民主选举;C不对,国民的民主素质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D符合题意,不管谁上台,美国的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都有利于保证民主。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的政党政治

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代二府三司制。

根据材料“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这种制度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造成了权力过度分散。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二府三司制

3.【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看,用“半匹红绫一丈绸”来换取炭,是典型的不等价交换,这表明官府对人民的欺压,所以A、C两项理解片面。

B项错在对工匠的剥削上。

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C项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派的军事工业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

其他三项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

可知,状元秦间羞于与秦桧同姓,其实是强调要忠君,符合儒家理学的思想,当时儒学已经发展为理学。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C;其

余AB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AB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及其影响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提取信息能力。

“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表明单位面积上的劳动力投入多,体现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D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关于男耕女织自己自足的信息,排除A项;古代农业是集约化,排除B项;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排除C项。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7.【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中的材料不能反映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故排除A;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的法制意识增强,我国法制建设也不断的发展,因此C正确。

材料不能反映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1992年村民民主自治制

度尚未建立,故排除B。

D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是否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考点: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8.【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不对,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C不对,这是民族主义的内容;D不对,这是民生主义的内容。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因此A符合。

考点:

本题考查三民主义。

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材料“撒切尔夫人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抑制通货膨胀,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体现了其政策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医治“英国病”,“英国病”应指的是滞涨局面(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故选B项。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的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A、B说法不合适。

D项仅是从具体史实方面列举了20世纪的历史,并没有体现对历史的概括。

故选C。

考点:

史学理论和常识·史学研究·历史概括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真实”的人、物、地是符合《拾麦穗》的作品风格的,《格尔尼卡》等绘画则有虚构、想象的成分,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画家创作风格

1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74年,欧共体”、“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相关内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欧洲走向联合。

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表述与题干核心意思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欧洲走向联合,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13.【答案】

(1)变化:

英国媒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3分)

原因:

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6分)

(2)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4分)

(3)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印的份额不断下降;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4)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的图表可以明显看出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前增长相对平稳,1830年以后加速增长。

关于煤炭迅速增长的原因可结合时间1830年和关键词语“工业革命”进行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蒸汽机,煤炭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直接的联系;“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说明传统能源短缺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初期,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而19世纪初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煤炭运费成本下降,从而推动了煤炭开采业的发展。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从“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中可以看出,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3)图表中提供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1830年以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1900年已经远远落后于英美两国;美国在1860年以前所占份额落后于英国,到20世纪初,美国已超过英国。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

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中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

14.【答案】

(1):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第一次用宪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2分)

(2)立法权归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副署之”;限10个月内召集国会。

(2分)

(3)“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

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分)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分)

(5)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分)认识:

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这部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中可以得出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第一次用宪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从材料“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可以概括出答案。

(3)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材料“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

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原因从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根据材料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确立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得出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15、

(1)特点:

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

(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2分,任答两点给2分)局限性:

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举例: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或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

  (3)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

中国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同时,不断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

 (4)因素:

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先进的思想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