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311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docx

历史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模块复习提纲

历史经济发展历程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记忆)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唐代长江下游一带出现曲辕犁,我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战国时期秦国的都江堰、三国时马均发明的翻车、唐代出现的筒车),推动农业发展。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记忆)

1、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井田制。

(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

2、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大量私田被开垦,战乱导致大量公田荒芜,井田制遭到破坏。

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这种制度延续中国两千多年。

3、土地私有制下,最严重的问题是土地兼并。

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巩固统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农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等封建义务。

隋唐基本沿用这一制度。

(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理解)

特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者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封建国家的经济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2)小农经济又十分脆弱,在封建地主的沉重盘剥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加上自然灾害,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者破产流亡。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理解)

1、基本史实:

(1)金属冶炼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繁荣。

春秋时期发明冶铁和炼钢技术。

南北朝发明灌钢法,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2)纺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西周时期花色图案精美。

唐代出现缂丝技术,吸收了波斯等地的图案和织法。

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明朝以后棉布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3)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制出白瓷。

唐朝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明清时期出现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2、特征

(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技术发达、生产不计成本,品种繁多,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

(2)中国民间私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唐宋以后生产范围、规模日益扩大。

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明中后期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的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从中孕育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关系。

(五)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理解)

1、商业发展的史实

(1)商朝时期最早的商人和货币产生。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3)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业流通加强,长安、洛阳、扬州成为著名大都会。

(4)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兴起,出现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2、城市发展的史实

(1)宋朝以前,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区(坊)隔开。

设市令或者市长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

如唐朝长安城,设有东市和西市。

(P22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2)宋朝时,城市中的市和坊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

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出现繁荣的景象。

(3)西汉时期,由于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

元朝的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

(4)大运河的开凿,扬州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农耕时代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早期商业发展得到政府鼓励。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后,商人的地位低下,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政府对其课以重税。

(2)唐宋时期,由于政策开放,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较快。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政府依然坚持抑商政策。

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

清朝实行海禁政策。

(六)“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理解、应用)

1、重农抑商政策:

(1)崛起: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

由于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的政策。

视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2)影响:

自战国以后,这一政策称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思想。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于农耕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后期则制约了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成长。

2、“海禁”政策:

(1)实施:

清朝议“天朝上邦”自居,同时为了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积聚力量抗清,实行海禁政策。

(2)影响:

海禁政策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部分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仍然占主导地位,加上官府的盘剥,农民的购买力低,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统治者长期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压工商业的发展,商人和工场主无法积聚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

(3)海禁闭关政策阻碍中国进一步发展。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记忆)

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洋布等商品以低廉的价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兴办洋务。

(1)1861年曾国藩创办中国第一家官办军事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2)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

(3)1881年创办的开平煤矿。

评价:

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分洋商之利的目的;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和外语人才;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早期维新派提出改变中国政治的要求。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记忆)

1、兴起主要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

背景: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间出现一批民族工业。

(四)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记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

(1)战争期间,欧洲国家忙于战争,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2)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3)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利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曲折发展:

(1)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的经济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沦陷区的经济,特别是物资管制制度限制了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2)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通过“经济统制”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致使民族工业发展萎缩。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发展再次陷入困境。

(五)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应用)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深受外国资本、本国封建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的重压,“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六)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应用)

1、近代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线索:

(1)第一次是由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提出、经天王洪秀全批准的《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2)第二次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百日维新”。

(3)第三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一次有理论、有纲领、有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使命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评价:

(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发展,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发展,促进了中国政治和思想的民主化进程。

(2)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记忆)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到1957年底,新建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噔重型机械,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P92一五计划成果图)

3、社会主义改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4、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的新形势,会议指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失误:

(1)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盲目追求建设的速度。

(2)1958年错误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话,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1959—1961年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6、调整:

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经济有所回复。

1956—1966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

比如建成了大庆油田。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理解)

结合上面的史实,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要正确分析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要的国家政策。

(2)要以经济建设为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

(3)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同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要兼顾轻重工业发展的平衡。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理解)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理解、应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记忆)

1、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过程:

1978年在安徽、四川率先实行,之后向全国推广。

3、意义:

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大发展。

(六)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记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七)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

改革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八)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记忆)

1、1980年起,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2、1985年起,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90年做出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4、90年代以来,各地出现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理解)

1、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2、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记忆)

1、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理解、应用)

1、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奇迹,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便于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称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人民物质生活的变化(记忆)

1、鸦片战争后,洋装在中国流行,也出现了中山装和旗袍等中西合璧的产物。

2、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3、大城市出现了很多西式洋房。

4、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记忆)

1、“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辩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2)康有为等维新派倡导女权运动,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成立不缠足会,推动这一运动开展。

2、民国时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发生婚姻风俗变革,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三)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理解)

1、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思想和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2、中国近代政治运动的推动,中国人自身的嬗变,逐渐接受和改变。

3、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四)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记忆)

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

2、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五)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记忆)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六)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

1、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促进中国各地及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七)近代以来报刊的发展(记忆)

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最早是外国人办的报纸。

2、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中国人自己的办的报刊。

3、维新运动中,报纸称为宣传维新思想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4、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称为宣处民主科学思想的阵地。

阅读报纸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八)近代以来影视的发展(记忆)

1、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第一次自尝拍摄影片。

2、1931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九)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渐普及(记忆)

1995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中国在中国的发展极其迅猛,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

(十)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

1、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的传递更为便捷,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2、互联网还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迪亚士的航海活动和发现好望角(记忆)

1487年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二)哥伦布开辟新航路(记忆)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

(三)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理解)

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逐渐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四)荷兰的殖民扩张(记忆)

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五)英国的殖民扩张(记忆)

英国通过海盗掠夺、商业战争,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且称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日不落帝国)

(六)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理解)

殖民扩张和掠夺将英法等国家的整个商业以及工业同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原料和市场)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记忆)

1、背景:

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政治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

市场需求扩大,推动技术革新。

2、重要发明

(1)棉纺织业:

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2)冶金、采矿业也有发明

(3)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使动力摆脱了地理条件的限制,能够任意移动,使工厂脱离自然条件限制,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4)交通工具:

汽船、蒸汽机车

3、影响:

(1)资本主义生产力提高,进入蒸汽时代。

(2)工业时代到来,为了适应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记忆)

1、背景:

19世纪下半叶,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出现一系列重大发明。

(美国和德国发展快)

2、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电灯(还有其他重大发明);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电作为高效的能源和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3、影响:

(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2)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

这些企业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垄断经营,甚至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九)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理解、应用)

1、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提高,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国际贸易发展。

2、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亚非拉地区为世界市场提供原料,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记忆)

1、美国20年代经济的繁荣,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股票的投机过度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

爆发:

1929年10月24日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引发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记忆)

1、特点: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

2、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都遭受严重危机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三)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记忆)

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法解决美国的社会问题。

(四)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记忆)

1、整顿财政金融

2、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3、调节农业生产

4、实行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

(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六)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理解、应用)

1、新政使美国社会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危机。

2、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七)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理解)

1、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政策,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70年代初,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福利国家出现: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福利国家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起到稳定作用。

但是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弊端。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记忆)

1、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有叛军、经济困难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理解)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2)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国内战争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引起苏俄社会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

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中小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允许自由贸易。

(3)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记忆)

1、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3、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理解)

1、经验:

(1)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2)1937年苏联的工业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

2、教训:

(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况

(2)由于忽视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4)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