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4532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docx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

《肖像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难点:

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让你画一幅你爸爸(妈妈)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

你想表现他(她)怎样的神态呢?

二、深入教学

(一)、欣赏中国画《张卿子像》

1、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中国画肖像画《张卿子像》,这幅作品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曾鲸的作品。

画中的张卿子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

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

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

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同学们从欣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感受概括出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素吗?

(二)、欣赏版画《藏族少女》

1、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张卿子像》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

2、你觉得版画和中国画相比较,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

中国画:

用线造型,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

版画:

结构严谨,画面清晰,线条粗犷,色彩强烈、鲜明

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的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

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

为什么?

(三)、欣赏雕塑《白求恩》

1、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

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2、同学们思考一下: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

《白求恩》:

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

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

任务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练习实践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油画《青年女歌手》

,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青年女歌手》:

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

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

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2、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进一步感受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品的和谐统一。

3、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

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首先要抓住“神”,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貌特征。

《画人像》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2、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照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出示一幅人物头像:

“同学们你们猜猜她是谁吗?

你们说画的像不像?

这幅画用了一些简单、流畅的线条就画出了老师的形象,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吗?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速写的方法画人像。

生…… 

二、新授    

1、观察头像特征    

师:

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

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

请你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征?

   

生……

2.学生练习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学生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 

3.展评作品    

师: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

为什么?

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足?

需要怎样修改?

学生…… 

 4.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及五官特征   

师:

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共同归纳一下脸型)椭圆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圆形的等。

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

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

但每个人豆油自己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三、示范

1.要先仔细观察

师:

那观察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脸型五官特征)   

2.画速写同学

师:

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

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

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将上节课出现的常见问题讲解

二、学生练习   

 请大家再取一张纸,选择脸部特征稍明显的同学来画人物头像。

提示:

注意脸部特征,线条要流畅,速度要快一点

三、讲评作业  

1.学生自评   

2.我们来看这些速写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进步了?

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线条

(2)形体特征

(3)五官特征

(4)布局

3.修改调整。

4.展评。

《认识抽象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学会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多角度地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提高美术欣赏与评述的能力。

 3、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美术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抽象绘画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

教师准备:

画纸、水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纸、水粉。

教学过程:

一、初尝抽象画,导入新课

1、尝一尝:

 初次见面,老师带来一份礼物给大家。

桌子上有糖果,每个人品尝一下。

 

2、画一画:

是什么味道?

请同学们用线条画出味道。

 

(1)每位同学在小纸片上用记号笔体验作画。

 

(2)请一位同学在讲台画架上作画。

 

(3)有同学可能会觉得困难,不知道该如何用画面表现味觉。

这时,老师出来帮助,边用语言引导边现场画。

 

(4)我们可以用些线条,再加上点色彩,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现出甜甜的愉快的情绪?

我想在添加些现状,哪些形状合适?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添加,这是一幅抽象风格的作品。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抽象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认识抽象画》,板书课题。

 

二、认识抽象画,新课教授 

1、抽象画的起源和背景。

 

    200多年以前,西方的绘画艺术流行的是写实的传统绘画。

但摄影术的发明使写实的绘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真实的照片削弱了人们对写实作品的兴趣。

 与此同时,很多年轻的画家萌发了创新探索的愿望,不再忠实的描摹逼真的形象。

这一时期,凡高、毕加索等画家对真实的造型进行了装饰、夸张、分解等改变,色彩强烈,开始注重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1910年的一天,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回家后,被自己一幅倒立放置的画深深打动。

他看到色彩与线条构成了美妙的画面,而忽视了画中的具体内容。

从此,康定斯基开始研究抽象绘画,抽象绘画由此产生,并对世界画坛、现代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具象与抽象的对比,领会抽象画。

 

总结:

抽象画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艺术形式。

这种绘画摒弃了生活中的具体、真实的形象和内容,画面上表现几何形体的组合或抽象的色彩和线条的挥洒,更注重表达画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

 

3、探究抽象画,不同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 

1、康定斯基的作品赏析《光之间》

疑问:

(1)欣赏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给你什么感受?

 

(2)对比这些形是随意摆放的吗 ?

 

总结:

抽象画表现的内容自由、广阔,但也不是随意乱画的,是画家深思熟虑推敲的结果。

 

2、除了《光之间》这种几何形表现形式,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几何形, 色块,线条和色彩  

总结:

以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

3、欣赏蒙德里安《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  

(1) 同学们,蒙德里安《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是哪种表现形式?

   

删除部分形的画 

(1)他们分别是哪种表现手法?

 

(2)画家这样组织画面,你觉得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感觉?

 

总结:

抽象画注重表达情感和审美。

说一说:

 抽象画有什么艺术特点?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以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

  

抽象画注重表达情感和审美,表现手法自由多变。

4、创作抽象画,你画我猜 

要求:

 

1、每一组同学有一封信,信里有一个词语(如:

平静、激动)打开信封看也只能自己组的同伴知道。

 

2、用水粉在一张4k彩色卡纸上,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合作画一幅抽象画。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六、评价 

1、完成作品后相互猜是什么主题。

 

2、猜出来就是成功。

  

七、拓展抽象艺术与生活 

蒙德里安的作品不仅绘画上的创新给人以启迪,他研究的比例、构图、色彩,更在设计艺术上影响了我们的现代生活。

抽象绘画深深影响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

《学画抽象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化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先、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

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1、游戏抽象,在纸盒中防止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

妹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2、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

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 

3、我与抽象 

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

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值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

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 

波洛克的抽象世界。

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实践这种创作方法,他就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

1、从质疑走近波洛克课件出示作品《蓝棒NO。

11》 提问:

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 播放波洛克的创作视频 

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

没有接触画布 

问:

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

菠萝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

 研究抽象画 

3、学学波洛克 

1、对比与改变 

提问:

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

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波洛克的《蓝棒NO.11》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

小组思考、讨论。

 

提问:

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总结:

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作品色彩层次丰富,相互呼应,线条繁杂。

他在创作时也是边滴洒边思考边改进,不断完善作品,知道满意为止。

 

2、给色彩加点料。

 

请同学们观察抽象画布局,看看这些颜色有什么。

 答:

颜色里看上去有沙子。

  

第二课时

一、艺术实践表现抽象 

实践提示:

创作一幅点、线、面有对比有变化的抽象画。

学生在上一节课试画的画面上继续创作,也可以重新进行创作。

二、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1、那个画面带给你美感,为什么?

 

2、你是怎样表现这些点线面的?

 

3、说一说。

你运用了那些抽象语言?

 

4、说的画面抽象语言比较丰富?

哪里比较丰富?

 教师点评 

拓展展示当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家装设计中的抽象图案。

学生欣赏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与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3. 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感受透视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PPT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情况,组织纪律 

二、游戏导入

师:

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

 (学生手量回答) 

师:

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介绍透视现象 

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找一找 

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

 (根据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图片找一找) 

师:

同学们从画中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透视现象呢?

 

(预)生:

近的宽一些,远的越来越来窄了。

       

生:

离我们近的清晰,离我们远的很模糊。

       

生:

从大变到越来越小了…… 根据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 

师生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

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

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视点。

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

 

师:

我们从画面上都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没有发现是什么?

 

(预)生:

都变得越来越小了。

       生:

…… 

师: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画上的景物都在慢慢延伸最后消失到一个点上了?

 

(预)生:

是的 

师:

我们称消失的点为消失点。

以消失点为点的一条线为视平线。

 生:

…… 

师:

视平线就是当我们眼睛平视前方时,与我们视线处于同一水平的线为视平线。

 小结:

板示讲解:

视平线,视点。

 视平线:

就是与画者视线平行的水平线 视点:

视点一定在视平线上,当人眼看物体的视角缩小为0度时,形体就缩小为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视点。

 

2.欣赏 

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

再找出话中的视平线,视点。

 

3.游戏 

请同学们在名画《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中找到视平线,视点。

 师:

请一名同学上台找出消失点与视平线。

 

4.应用表现 

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所讲解的,到黑板上画一幅简单的道路图,具有透视效果的画。

 根据学生所画,找出错误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加深透视线的作用 再老师根据学生所画回顾知识点,加深记忆。

 

三、学生作业 

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

a.先找视平线,消失点。

b.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c.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

 

d.线条流畅。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

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

 

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教学延伸:

  

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

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画下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

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

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学具:

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比例:

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

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势。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在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 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

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这种比例在造型上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样的比例美呢?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测算出1:

0.618这个比例最美。

这就是黄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

0.618~0.6,你们都知道2:

3;3:

5;5:

8都接近这个数,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结:

美术不是算术,有用精确测算,平时设计作画时,形象看起来舒服,比例接近2:

3,3:

5,5:

8就可以了。

 

4. 分析、欣赏 

(1)黄金比就是这么神奇吗?

如果变比例会怎样?

 

我们看杯子比例很舒服,体现黄金比,拉宽会怎样?

接长会怎样?

 照相机的宽与长较接近2:

3,加宽呢?

加高呢?

 电视机、背投、画框的现代比例演变 

(2)欣赏 

其实大自然中,许多东西天生地比例就体现黄金比,比如:

这精美的贝壳,我们喜欢收集它,却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线吸引了我们,看看它每轮间距离比例是多少?

 

人体更自然美的极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与黄金比有什么关系?

我们看,如果从指端到第一节间分为两份的话,其它各节该是几分呢?

我们画过人吧,知道人体的比例吗?

(1:

7。

5),也就是身高是头长的7.5倍,这就是比例。

 

人工制造的形就有更多体现了黄金比。

国旗的长与宽、五角星的设计都体现黄金比。

 这两个典雅的花瓶,它的底:

颈:

肚:

高是多少?

这个花瓶看起来也很舒服,能说说它的比吗?

 

5.比例的应用:

 

下面我们从同学的头部找找,哪些地方是2:

3或3:

5的比例?

 

(1)再从身边所用、所见物品中找找,什么地方含有黄金比例美?

 

举例:

(两支粉笔)一至10厘米,一至5厘米,它们的比例关系就是2比1(10:

5)如果

长得更长,短的更段,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数就会更大。

 

(2)学生例举生活中比例美的事物。

 

生活中常见的比例美感 现在我们分三组来量一量物品的长和宽,一组量图画纸原大,二组折一次再量,三组量图画书,先量宽,再量长,然后用宽比长,看是多少。

 

6.作用:

 

三、尝试、实践 

1.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古瓶和同学们的设计作品,挑一件你认为造型美的,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设计成功的原因。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

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2.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工艺品或日用品,并在设计中尽量使比例在黄金比的范围内。

 3.用彩笔画出轮廓学习它们的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练习: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五、作品展示、评价并小结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六、展示、延伸展示作品 

请设计者谈一谈你画的是什么,并且就设计时,在比例方面的是怎样体现黄金比。

同学们设计的都很好 ,黄金比的确是美的,但是人们往往不满足于习惯的比例、造型、艺术大师们还创造了许多具有个性的创作,如艾菲尔铁塔、摩天大楼,它们并不是各个部位都体现黄金比,但都给人们流下了深刻印象。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希望更多的作品出自同学们之手。

 

七、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偶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布袋木偶或者提线木偶的制作与装饰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材料进行制作。

2.通过小组协作制作表演,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偶人,能够按要求完成作品并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如何巧用材料,让制作的偶人能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彩色纸、剪刀、双面胶、小棒、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品携带情况。

二、播放《木偶奇遇记》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问:

小木偶皮诺曹是怎样制作的?

为什么叫做“木偶”?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课题:

偶戏)

三、了解偶戏的由来

1.偶戏的历史(板书)

中国偶戏的历史相当古老,汉代就已经出现。

魏晋以后发展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宫戏”,用精巧的机关操作,另一种保持以人操作的原始型态,并改进操作方法,至唐代已有杖举与提线操作两种,到宋代发展成了提线傀儡戏、杖头傀儡戏及影戏三种。

明清两代传延至今的杖头傀儡戏又发展成手托傀儡戏及掌中傀儡戏,前者近代盛行于广东,后者流传南北各地,闽南地区尤盛。

2.偶戏的种类

中国偶戏大致可分成影偶戏与木偶戏两大类,如傀儡戏、提线戏、手托戏、杖头戏、杖头傀儡戏、悬丝傀儡戏、木头人戏、布袋戏、木偶戏、掌中戏、影戏、纸影戏、筷子戏、皮影戏等;各地偶戏之名称亦不尽相同,如皮影戏又称皮猴戏,掌中戏又名布袋戏,名称之多,不胜枚举。

3.布袋戏的传说

偶戏(布袋戏),相传起源于三百多年前的福建泉州。

三、欣赏部分偶戏

1.欣赏皮影戏(板书)

介绍皮影戏:

用羊皮做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