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程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3743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程序.docx

《职业安全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安全程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安全程序.docx

职业安全程序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木制品有限公司DZY/S-(01-09)-200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

编号:

DZY/S–(01-09)-2009

(版次/修订状态:

A/0)

 

受控状态:

分发号:

持有人:

 

2009年4月5日发布2009年4月10日实施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木制品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1.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2.法规和其它要求控制程序

3.培训控制程序

4.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5.运行控制程序

6.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7.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

8.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管理程序

9.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编写:

史会彦

程序文件

编号:

DZY/S-01-2009

审核:

史会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A/0

批准:

车爱娟

共6页第1页

1.目的

充分识别公司从事竹、木制卫生筷子加工全过程的危险源,并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等级及选择适宜的控制手段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全部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28001-2001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组织各加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4.2生产部汇总各部门辨识的危险源,并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控制措施。

4.3各部门按所涉及的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参加生产部组织的风险评价,根据策划的安排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4管理者代表负责控制措施的审批。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

所以在危险源辨识之前首先应明确任何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可能导致其失控的危险因素。

5.1.1危险源辨识,以每批订单为一个周期,组织各部门及生产的所有人员进行充分辨识,生产部收集汇总各部门辨识的危险源。

填写《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以进行风险评价。

5.1.2根据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辨识危险源: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a)设备、设施缺陷;

b)防护缺陷;

c)标志缺陷;

d)作业环境不良。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a)易燃、易爆性物资;

b)腐蚀性物质;

(三)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a)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等超限;

b)健康状况异常;

c)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d)感知延迟、辨识错误。

(四)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a)传染病媒介物;

b)致害动物;

c)致害植物。

(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a)指挥错误;

b)操作失误;

c)其他错误。

(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体打击;

b)车辆伤害;

c)触电等。

5.1.3危险源辨识时,均应考虑公司内的正常和非正常运行,以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如装置清洗和维护,或装置启动/关停期间的异常情况以及火灾、可燃气体、毒物泄漏等紧急情况。

5.1.4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对某项活动有经验的人员了解可能产生的危险。

b)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并掌握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的人员通过对作业

c)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d)查阅公司曾发生的事故、员工职业病的记录,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e)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的文献资料、专家询问等方面获取危险源;

f)通过生产人员在作业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危险源;

g)通过安全检查表对企业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5.2风险评价

5.2.1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收集汇总的《危险源识辨一览表》评价确定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并分级,评价风险是否可承受。

根据评价、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持续改进。

5.2.2评价的依据

a)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职业健康安全制度;

c)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d)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e)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f)危险物品场所和设备的管理规定;

g)劳动者的义务和权利。

5.2.3风险评价的方法可选用D=LEC的计算方法。

式中D—危险性,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

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分数均为1与100之间。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要求

风险值D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

在不同时期,公司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下表的内容可作为公司目前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值:

危险级别划分(D)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降低消除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降低消除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降低消除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运行控制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意

5.2.4风险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5.2.5风险评价结束后,由生产部将评价结果分别填入《风险等级评价表》中。

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发送有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风险措施。

5.3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5.3.1生产部根据风险评价对危险源进行分级。

根据分级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3.2各部门制定控制风险措施时应考虑以下内容并在实施前予以评审。

(1)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2)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

(3)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4)保护职工的措施。

如防护措施;

(5)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6)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

a)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的可承受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已选用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d)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等。

5.3.3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主要包括:

危害物削减法、危害隔离法、危害源屏蔽法、危害源定向诱导法、自动报警法。

5.4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的更新

5.4.1一般情况下,每年由生产部组织有关部门对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价,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a)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

b)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后;

c)公司生产过程及设备发生变化时;

d)公司生产范围或规模发生变化时;

e)管理评审要求时;

f)发生其他变化时。

5.4.2发生上述任一情况时,按前面所述程序在一周内对发生变化的活动进行危险评价,修正《危险源辨识一览表》,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审批后送交有关部门。

旧《危险源辨识一览表》收回。

6.相关文件

6.1《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7.2《风险等级评价表》

7.3《重要危险、危害因素清单》

 

编写:

史会彦

程序文件

编号DZY/S-02-2009

审核:

史会彦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A/0

批准:

车爱娟

共2页第1页

1.目的

用以确定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法规以建立获取这些法规和要求的渠道,并保持更新。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有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控制。

3.术语

采用GB/T19001-2008、GB/T24001-1996和GB/T28001-2001标准中规定的术语。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收集更新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并建立《受控文件清单》。

4.2办公室负责保存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原件,负责向各部门发放“受控文件清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

4.3各部门负责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5.工作程序

5.1可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包括:

法律:

人大颁布的法律如: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专项法、相关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和?

等;

法规:

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环保的法规等;

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局颁布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规章、环保规章制度等;

标准;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质量标准、环境标准、排放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等;

国际公约:

关于国际劳工公约和环境保护公约等。

其它要求:

各级政府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上级和地方有关的要求、相关行业的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等。

5.2生产部建立渠道,获取上述范围内的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副本或原本(书面或电子媒体)。

可供选择的渠道如下:

A、本公司所在地的各级立法、司法、政府机关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

B、保护行政部门;

C、书面和电子出版物;

D、公共图书馆及书店;

E、本公司订阅的各种专业报刊等。

5.3获取方法

5.3.1生产部与上述政府部门等以走访、电话、传真、信件、会议等方法获取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同时建立必要的联系。

5.3.2各有关部门通过阅读和整理报刊,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记录上

保持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处于最新状态。

5.3.3本公司各部门将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时传递到生产部。

5.4生产部对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判定,并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判定,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登记在《受控文件清单》上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及时传递到办公室,由办公室下发到有关部门。

5.5更新

生产部及时跟踪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确认更新。

5.6培训

本公司所有人员对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进行学习、培训,并遵照执行,发现任何偏离法律、法规及其要求的事项,有关人员都有责任逐级上报。

6.相关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受控文件清单

7.2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获取记录

 

编写:

史会彦

程序文件

编号:

DZY/E-03-2009

审核:

史会彦

培训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A/0

批准:

车爱娟

共2页第1页

1.目的

按照公司发展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所有从事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使其能掌握岗位技能和必要的管理知识,并对从事特殊岗位的人员进行资格考核,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特殊岗位人员活动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本程序采用GB/T24001-2004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办公室是人员培训的主管部门。

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人员培训情况;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

下达以及年终培训工作的总结。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培训计划需求的编制与实施并报办公室备案,并对人员资格进行考核。

5.工作程序

5.1各级人员培训内容

5.1.1领导干部和管理干部培训内容

5.1.1.1现代化企业管理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5.1.1.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体系文件的培训

5.1.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5.1.2.1专业技术和技术更新知识的培训;

5.1.2.2国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

5.1.2.3各类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包括国家、行业有关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5.1.2.4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岗位资格培训。

5.1.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内容

5.1.3.1岗位所需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5.1.3.2特种作业/重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岗位、过程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5.1.3.3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要求的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

5.1.4岗位工人培训内容

5.1.4.1岗位技能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5.1.4.2环境管理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

5.1.4.3新工人入场前的三级教育培训.

5.2实施程序

5.2.1编制培训计划

5.2.1.1各部门针对人员培训的要求,提出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于每年年初报办公室;

5.2.1.2办公室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后发展的需要以及各部门提出的培训要求,编制DZY年度培训计划,于年初发至相关部门。

5.2.2实施计划

5.2.2.1实施计划内容:

落实参加培训人员;

确定授课人;

确定和落实教材及其内容

日程安排、实施;

填写培训记录。

5.2.3培训实施与管理

5.2.3.1JSD外派培训报本部门负责人,由主管总经理批准实施。

5.2.3.2岗位资格培训由相关部门组织管理,需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5.2.4对培训阶段的要求

5.2.4.1培训方案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5.2.4.2保证人员落实,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管理人员应强化培训;

5.2.4.3聘用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授课人员;

5.2.4.4公司每期培训时由办公室填写培训记录并负责保存(保存期为三年)。

各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组织的部门培训由各部门负责记录并保存。

外派培训结束后持毕业证或培训证送办公室存档。

5.2.4.5技术质量部和生产部等部门配合培训工作具体实施,并对培训进行相关的业务指导;组织三级安全教育的公司级培训,并指定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进行培训。

5.2.4.6培训结束,办公室负责年末编写培训总结。

5.3人员资格考核

5.3.1对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由技术质量部组织公司级培训,考评合格后方可上岗;

5.3.2从事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由相关的发证机关发证并持上岗。

6.相关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____年度培训计划,

7.2培训记录表,

7.3___年度工作业绩考核表,

7.4员工培训档案

 

编写:

史会彦

程序文件

编号DZY/S-04-2009

审核:

史会彦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A/0

批准:

车爱娟

共2页第1页

1.目的:

对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施加影响,促使其自觉遵守职业健康安全规章,改进职业健康安全行为。

规范本公司内外部信息交流的渠道及信息处理方法,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工程合同方、原材料及设备供应方等相关方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影响。

本公司内、外部信息的交流和处理。

3、术语和定义

3.1本程序采用GB/T28001-2001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原材料提供方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评价并对其施加影响。

是信息交流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公司各部门的信息交流进行监督管理。

4.2技术质量部负责合同方的风险评价并对其施加影响。

4.3办公室负责相关方投诉、抱怨的处理和传递。

4.4各部门负责相应职责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处理。

5.工作程序

5.1本公司能够或有期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如同方、供方。

5.1.1对渴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由各相关部门提交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5.1.2对可能造成一般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的相关方,如合同方、供方等相关方应定期以文件方式向其宣传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常识,以期望不断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如合同方降低噪音,采取安全防护、监护等。

5.2信息交流的内容

5.2.1内部信息交流是指本公司内部管理体系运行中上、下级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包括:

A、危险因素的信息;B、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C、环境方针;D、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效果;

E、监测和测量的效果;F、管理评审结果;G、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H、紧急情况信息;J、日常监督和检查;

K、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信息;L、管理体系培训情况

5.2.2外部信息交流是指与各个相关方交流产生的信息,主要包括;

A、来自上级环保机构的有关信息;

B、各部门接受到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信息;

C、供方、承包方信息;D、顾客意见;E、投诉、抱怨;

F、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要求的对外宣传。

5.2.3信息交流的内容应准确可靠、处理及时。

5.3信息交流的途径:

A、口头传达、汇报;B、文件或信息交流表;

C、工作会议;D、电子邮件等。

5.4信息交流的实施

5.4.1内部信息由信息产生单位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传递方式可选择会议、发文、公告牌、电子邮件等方式。

5.4.2接受到外部信息的部门,记录并及时传递到生产部或其他责任部门,后者负责协调、成文和答复。

5.4.3各单位的信息交流均需保存记录。

5.4.4涉及到重要危险因素的外部信息,生产部做好信息处理记录,处理记录上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汇报有关信息。

5.4.5生产部将上级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对体系运行的指示或要求,以通知或会议的形式传达到相关部门。

5.4.6体系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因素、重要危险因素等各方面信息分别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5.4.7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其他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按相应程序交流。

5.4.8技术质量部在产品加工时负责向相关方传递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信息,对相关方提出任何有关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建议,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并及时予以答复。

5.4.9生产部负责向物资供方传达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提出要求并在采购合同中予以明确。

5.4.10向委托开发方传达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

5.4.11办公室负责对来自顾客、政府部门的要求以及居民或其他相关方的建议、期望、抱怨和投诉信息做详细记录并以适当方式答复。

5.4.12对涉及重大危险因素的外部联络事宜,如被处罚、重大投诉、安全事故等重大事项,生产部负责做好记录,由管理者代表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做出相应决定。

5.5员工代表有权参加协商内容和协商计划,并向相关方通报其内容。

6.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致相关方一封信》

7.相关记录

7.1信息交流表

 

编写:

史会彦

程序文件

编号:

DZY/S-05-2009

审核:

史会彦

运行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A/0

批准:

车爱娟

共2页第1页

1、目的

对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控制,确保DSH管理方针、目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

适用于DS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本程序采用GB/T28001-2001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组织编写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文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设置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点,负责检查各部门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程序情况,负责监测设备的管理。

4.2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工艺流程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管理文件。

4.3生产部负责编制设备方面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管理文件,负责设施设备的管理及废弃物的分类处置。

4.4生产部负责产品加工中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实施与控制,做好防火设施、易燃易爆物品、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

4.5其他部门做好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管理和实施。

5、工作程序

5.1日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5.1.1生产部根据生产需要,组织编写必要的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交底等)。

工艺规程中应包含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生产部应严格按照相应工艺规程进行作业。

5.1.2技术质量部根据加工过程,在工艺中应包含作业中的安全保证,生产部应按照执行。

5.1.3生产部对设施、设备(含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控制,保证设施、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1.3.1现场暂设用房、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通道平坦、畅顺,要有足够的光线,为厂区内出现的坑、壕、池、走台、升降口等有危险的场所,必须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5.1.3.2作业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防护设施。

5.1.3.3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5.1.3.4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的更新和改造。

5.1.3.5电器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器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5.1.3.6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电器设备;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器设备;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器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

电器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1.3.7引进关外设备时,对国内不能配套的安全附件,必须同时引进,引进的安全附件应符合我国的安全要求。

5.1.4生产部根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监视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1.5生产部按生产现场管理规定的要求对生产环境进行管理,确保各作业区环境整洁,有适当的安全标志,通道畅通,各类物品在定置区域内堆放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