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685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docx

海外社区管理计划社区建设案例分析

海外社区治理

社区建设案例集

 

一、台湾:

(一)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全村均为无障碍的环境设计,24小时安全保卫,进出村庄需刷卡。

村内附属有超市、书店、银行等服务性设施,村内居民除了自己做餐外还可到小吃店、餐厅等餐饮区就餐、或选择送餐服务。

  村内养生休闲生活多种多样,建有体育馆、健康俱乐部、游泳池、网球场等休闲场所,还设有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运动养生,娱乐交谊,艺文技艺、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等。

  据村负责人介绍,村内的健康服务内容包括设立社区医院,提供居民特约门诊、康复及照顾护理等医疗服务;定期健康检查、防疫注射与体能检测,建立个人健康资料库;规划居民个人健康计划,提供养生处方和配膳建议,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养生咨询;设立全天候监控中心,每户有紧急呼叫设施,确保高效率的紧急救护。

  长庚养生文化村设计理念有“怡亲”、“健康”、“养生”、“文化”、“社区”、“体验”、“教育训练”等主题,但最主要的理念是“活到老,做到老”,集养老、医疗、生活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

这里是一个协助年长者“积极地经营生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养护”、“过独立自主的尊严生活”的地方。

  目前长庚养生村约有4000户,可入住老人6000名,入住资格为年满60岁、配偶年满50岁且接受长庚医院身体检查证明健康状况合格者。

会员们通过对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的参观访问,对村内老人们的科学生活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感到长庚养生文化村的营运方式,可以为我市提供一种养生和养老的借鉴模式。

  养老地产新概念:

是社区,又像医院;是医院,又像社区。

  这个集养老、医疗、生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养生文化村是台湾“经营之神”、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创意。

它以长庚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做后盾,延伸出“银发族”养生服务,楼盘一推出即被抢购一空。

目前,台塑设于台北县林口的首个养生文化村入住启用。

  养生文化村及其样板房间环境优美,周围还有长庚护理之家与长庚医院等。

房间内的生活设施齐全而又人性化。

据介绍,该村占地34公顷,内有养老住宅3600多户。

2005年10月,第一期706户即将进驻。

一旦全部入住,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银发社区。

  在王永庆的规划中,养生文化村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活到老、做到老”。

对于入住的老人,养生文化村并不只是提供安养服务,而是要积极地为他们创造退休后的生活,让每个住民都过得快乐、健康、有尊严。

而在台湾传统的安养机构中,老人一入住往往就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人”。

  A、特色及目标客群 

  长庚养生文化村希望使入居长者积极的经营生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养护。

因此除提供全方位完善的健康照护外,并规划多元的银发学园课程、举办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艺文表演、学习课程,丰富长者生活内涵,提供一个能享受健康乐区的生活环境。

  长庚养生文化村目标客群为六十岁以上的高龄人士(配偶年龄不限),入住前须通过长庚医院身体检查合格,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无法定传染病、精神疾病、失智症、癫痫,控制不良等疾病,并且没有器官移植病况不稳的狀况,就可申请进入居住。

 

  B、服务设施及内容-休闲设施

  长庚养生文化村内绿地面积占170,000平方米,园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生态,并设有总长1,456米的环山步道、自然果园区、野趣农园区、可供活动使用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大草坪区、儿童游戏区以及运动区。

园区内提供年长者最安全方便的生活环境,室内外全面采取无障碍设施,每户设有紧急呼叫设施,以及设有全天候监控中心,随时可提供紧急救援服务,让年长者生活在此无后顾之忧。

  C、服务设施及内容-医疗设施

  为提供实时的医疗服务,小区内即设有医院、特约门诊、康复中心,派驻专业医师,提供周全服务,并有专职护士与社工协助健康咨询,专业营养师设计的养生饮食,保障银发族的健康。

若是重大病症也可就近至长庚桃园分院、林口长庚医院就医,医疗资源丰富。

另外,为防止紧急事故的发生,每户皆设有紧急呼叫设施,以及全天候监控中心,随时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将意外事件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

  D、专业人才服务

  长庚养生文化村小区高龄教育课程,师资来源包含各大专院校、小区大学、长庚医院、养生文化村专长住民等为主。

透过研习班课程让长者达到老有所用、代间交流、混龄教学、延缓老化以及联结社会脉动等良好效果。

社团活动则由区内老人相互传授经验,让教学者可以由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学员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樂。

在医疗活动方面,则由园区内专业医疗人员负责,包含专业医师、药剂师、专职护士及社工师,提供完善的看护服务。

  E、其它 

  长庚养生文化村小区规划日常和全年度多元而丰富的活动,以及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且提供社团资源供老人参与让村内的住客可以“活到老、学到老”。

  据介绍,养生村内的健康服务内容包括:

设立社区医院,提供居民特约门诊、康复及照顾护理等医疗服务;定期健康检查、防疫注射与体能检测;配备专业人员,提供周详用药管理服务;规划居民个人健康计划,并提供养生处方;建立个人健康资料库;设置全天候监控中心并结合长庚医疗体系,确保高效率的紧急医疗救护功能;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养生咨询等。

  村内的养生休闲生活也多姿多彩,包括运动养生(太极拳、乒乓球、台球等)、娱乐交谊(麻将、棋类、卡拉OK、电影欣赏等)、艺文技艺(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民俗活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禅修法会、礼拜弥撒、回教聚会等)。

村内绿地广阔,甚至还可提供种菜的菜地。

  养生文化村的一位主管介绍,村里拥有完整的社区功能,设有超市、银行、书店、图书馆、餐厅、体育馆、水疗池等;如有家属来探访,也有招待所可供住宿。

村里还提供有偿工作,老人如有园艺农艺指导管理、简易水电维修等专长,都可通过为大家服务而按劳取酬。

  养生文化村的入住资格是:

年满60岁、配偶年满50岁且接受长庚医院身体检查证明健康状况合格者。

至于管理费标准,一房一厅(面积约46平方米)的单人价为每月1.8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一房两厅(面积约73平方米)的单人价为每月2.6万元新台币,双人价再略增,膳食费及水电费按实际消费结算。

这种价格在台湾被视作平价。

  创办理念

  每個人在其多元丰富的人生過程中,都会积累很多有用的经验,而且各自拥有不同之专长,由此构成了宝贵的文化,可以奉献于社会大众。

基此深长意义,以及为了实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提出养生文化村观念,并且规划设计出一个让年长者依然可以过着多彩多姿的生活环境。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健康的生活。

「文化」的强调,是为了丰富生活的內容;养生文化村的规划是要提供一個使年长者在身体活动、心智认知、生产力和生活满意方面,都能享受健康乐趣的生活环境。

 

  宽阔幽雅的养生环境 

  享受17公顷青青草原、体验野趣农园、漫步休闲栈道远离尘嚣烦扰,沉浸在大自然中提供您最佳的健康养生环境。

  全方位的照护规划 

  为银发族体贴设想的全方位照护服务兼顾保健、医疗、养生、休闲、娱乐满足银发族的生活需求,让您有家的感觉享受家庭、社会与亲情的温暖关怀。

  养生文化代代相传

  塑造多元养生文化,丰富退休生活价值规划调养身心的休闲活动,参与社团活络人际提供文化传承的发展机会,贡献智慧薪火相传。

  既要住得好,更要付得起

  全村有4000户不同面积住房,有良好的经营管理品质,规划多元的银发学园课程,举办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艺文表演、学习课程,丰富生活内涵安排住户中学有专长者,担任教学或服务工作,贡献人生经验真正享受快乐优质的退休生活。

(二)桃米生态村:

可复制的台湾生态村经验

10年前,桃米生态村还叫“桃米里”,是个拥有1200人的村落,也是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最贫穷的里之一。

因为镇里的垃圾掩埋场就设在这里,居民就自嘲这里是“垃圾里”。

 尽管桃米里有一个大邻居——暨南国际大学,距离仅1公里,但知识分子和农民互不往来。

虽然桃米里是往日月潭的必经之地,车程仅20分钟,但观光经济也从未辐射到这里。

直到1999年的‘9·21’地震发生,距震中20多公里的桃米里被震出一个“桃米坑”,369户人家中有168户全倒,60户半倒,成为“明星灾区”。

严重的灾情,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同时桃米里长久以来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也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震后不到一个月,廖嘉展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就来到这里。

这个成立于当年2月4日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实践在地行动的公共价值”,致力社区营造工作。

经过10年的发展,今天的桃米里成为了一个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前景极佳的生态村。

它成功创造出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培养出了一种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社区治理与发展的成功典范。

桃米生态村的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三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成功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

“新故乡”的第一个公共行动是“大家一起来清溪”,以清理坑溪作为重建行动的起跑点。

开始村民们对此嗤之以鼻,都在质疑、观望,仅有不多的几个人肯站出来行动。

但是,回首 当时把“大家一起来清溪”作为重建工作的起点,目的就是要挑战既有观念,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

正是从“人”的问题着手,桃米里开始了震后重建工作,建民宿、湿地保护……十年重建,现在的桃米生态村,已经成为“9·21”重建的耀眼明星:

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住宅掩映在绿树中,集观光、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建筑。

第二点,认识到“造人”远比造屋重要。

大家都说是“人”的力量改变了桃米,因为桃米拥有一群愿意改变的村民。

重建开始时,村民们每天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课,一开始大家不理解、抱怨。

但正是通过各种培训课、培训班,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接受新思想。

最终,学习、学习、再学习,已经成为桃米人一种自动、自觉的行动。

在桃米生态村,向村民讲授各种生态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

廖嘉展说,用深入浅出的培训,慢慢引领村民们认识生态的奥妙,改写对家乡的认知。

 

第三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重建10年,部分废耕使桃米社区物种多了50倍。

生态为体,产业为用的思想在桃米得到了实践,现在,游客们可以3月份来桃米看青蛙,4月份看萤火虫,5月份看油桐花,6月份欣赏独角仙(一种甲虫),8、9月份暑假期间,桃米就是小朋友们的生态课堂,白天在湿地看水生动植物,夜间抓蛙看蛇……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到这里观光、度假、休闲。

现在,桃米村还向外输出自己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帮助别的地方发展生态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生态产业每年可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二、美国

(一)美国太阳城——集中式养老社区的代表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有这样一座小城,全年阳光充足,气候宜人,城内布满了棕榈树和热带植物,街道上缓缓流动着高尔夫球车。

但这里并不是高尔夫球场,而是亚利桑那州发展最快的城市——“太阳城”。

  “太阳城”还有一个名字就是“老人城”。

之所以叫“老人城”,是因为这里明文规定:

所有居民年龄必须在55岁以上,在该年龄以下者,即便是亲属也无居住权;子女想护理生病的老人,只能住在城外;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1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

这样的规定使“太阳城”的人口独具特色:

18岁以下的人口占0.4%,18~24岁为0.3%,25~44岁为2%,45~64岁为17.5%,65岁以上为79.8%。

整个社区内拥有“太阳城中心”(独立家庭别墅)、“国王之殿”(连体别墅)、“湖中之塔”(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庭院”和“阿斯顿花园”(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广场”(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六大居住社区,并且共同享用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

无论您选择哪种住宅,都会享受到积极活跃的生活方式。

连体别墅中的一套住宅价位从9万美元到20万美元不等,并且您还可以选择全部、部分或不需公共维护保养的住宅。

房前屋后,常年绿荫如盖,鸟语花香,尤其是新开发的西南部新区,专供退休的公司主管和老板居住。

独栋别墅位于高尔夫球场周围,不仅空气新鲜,还能出门就打球。

 

在太阳城中心每人每年享用综合会所的费用为140美元。

享受的康乐设施包括室内和室外游泳池、网球的推圆盘游戏场、草地保龄球、健身和娱乐中心、会议室和一个1万平方英尺的剧场。

这里大约1/3的居民是活跃的高尔夫球爱好者。

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高手,都可以享用126个洞的高尔夫球场。

在交纳入会费后,每年每人费用大约为1500美元。

太阳城中心是世界闻名的BENSUTTON高尔夫学校的本部。

全美草地保龄球锦标赛也在这里举行。

在这样的社区内,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例如,您曾经是一个外科大夫,但年轻时您可能一直喜欢做木匠活,今天生活在太阳城里,您可以到木工坊去做您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做缝纫等等。

根据美国一项调查表明,生活在这样环境的老年社区中,老年人的平均寿命要延长10岁。

  在“太阳城”内,因房地产开发商无需向政府缴税,使得房价更便宜。

同时,城内的各种设施和服务收费相当便宜,如老人使用娱乐中心的设备,只需每年向中心缴纳456美元(约合人民币2840元)。

  对于老人们来说,这座城市的魅力,绝不仅仅是气候好、适宜老人居住。

实际上,这里的住宅与老人娱乐活动场所交织,所有设施全都以方便老人为第一宗旨:

整个城市节奏慢,车辆最高时速为48公里/小时,高尔夫球车是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城区除了拥有几所专为老人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外,心脏病中心、眼科中心等数百个医疗诊所遍布大街小巷。

许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老人,脖子上都佩戴着一个项链一样的报警装置,遇到危险,只要按一下“项坠”,救护车就会立即赶到。

  美中经济贸易促进会执行主席乌巴特尔指出,“太阳城”这种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模式值得中国借鉴。

“太阳城”将养老和大型养老机构相结合,一方面照顾了老人恋家的情绪,另一方面又能适应不同经济群体的需求。

 

(二)美国TheTerraces老旧社区

  老旧小区升级的护理小区。

  TheTerraces是亚利桑那州唯一一个满足了900多项护理标准的社区,护理是它的特色。

这里的护士都是最高级别的注册护士,差一步就变成医院。

  前身为建于1964年的老旧社区,过去五年中分两期进行改建。

其中98%的建筑推倒重建,但保留了花园和绿地。

Terrace由美国浸信会兴建,属于“保障型”老年住区。

入住率达到82%,每月约有四户需要更高级别的护理从而升级到更高级别的公寓。

  

 

(三)美国阿灵顿县——社区管理体现官民“协作”

华盛顿特区隔河相望的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其社区管理是整个美国社区管理一个缩影。

该县有大约50个社区,社区有居民协会。

在社区建设和设施完善中,当地政府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官民协作共建居民满意社区,县政府社区管理部发起了“社区管理汁划”,迄今已有43年的历史。

社区管理计划的重点包括街灯设置和铺设人行道等在内的交通安全、街道维修绿化以及社区公园建设等。

所有社区管理计划的制定都基于社区居民的意见,反映居民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从计划制定到工程实施,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基层民主。

社区选出的“社区管理计划”代表下面还有居民选出的楼区代表,楼区代表每年会把问题单分发到各家各户,上面列出些具体事项,让居民选择他们认为社区最需要改进的事项。

而居民临时想到什么社区福利的点子或者有什么意见,也通过楼区代表向县政府反映。

社区管理部和各社区负责社区管理计划事务的代表每月开一次会,讨论社区居民的建议和工程项目。

社区管理部根据居民意见进行实地调查,确定社区建设优先事项后,找专业人员进行工程设计,接下来是征求居民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如果设计方案得到社区60%居民的支持,工程就开始实施。

社区管理计划的资金来源是当地税收,每两个财政年度得到笔预算。

社区管理部充分考虑各社区利益并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安排,在规模不等的社区之间取得平衡。

阿灵顿县政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还体现在社区地产的开发阶段。

县政府在审核社区地产开发计划时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必须保证要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用地——孩子们得有安全的地方玩,居民出门要有地方去。

另外还要考虑社区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住房,让那些低于平均收入者能够买得起。

美国城市社区管理一般都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社区就是城市的基层行政单位。

社区内建有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顾问团等组织机构。

城市宪章中,对各种社区组织机构的组成及权限都做了明确规定,并且具有法律保证。

由最高法院根据宪法修正案裁定只要不影响区域或国家的整体发展,每个社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特色。

因此,涉及社区建设的规划编制和修改土地利用法规和开发计划的审批等,都要举行听证会征询社会成员的意见。

另外,美国的社区委员会是半官方组织,每个社区委员会都有5O个不领工资、由区长任命的委员,任期为两年。

社区主席由社区委员会聘用。

社区服务顾问团由各专业职能部门的代表、社区委员会主席及市议会由本社区的代表组成。

社区委员会和社区服务顾问团是政府和市民进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英国

(一)英国贝丁顿社区——低碳社区的典范

在英国伦敦南方贝丁顿区,一处曾是荒芜废弃的污水处理厂遗址上,诞生了一个象征未来低碳社会的生态小区,该计划获得十几个建筑、永续、能源等设计奖项,成为英国甚至世界各地零碳排放小区和生态建筑发展的典范佳作。

 

贝丁顿小区BedZED(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为伦敦最大的房屋协会Peabody Trust所开发,完成时间是2002年9月,完成面积3000平方公尺,共82户的商业/居住/工作空间单元。

基本的核心理念是利用地球可再生的资源,在不会牺牲现代化的生活模式,并且抗衡高房价的市场预算下,便可轻易的提供一处永续生活模式的新型态住宅。

 

除在建筑内部的使用者考虑上,可以减少热能、电力以及水的需求,降低暖气的需求,减少水资源的损耗,以绿色的空间和阳光、空气及水的永续环境考虑,为住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内部环境。

更同时周全的考虑到使用者以外的地球环境资源的永续性,结合以仿生学(Biomimicry)的营建研发技术为主的团队,在建筑的材质与功能设计上,都选择最低度的环境影响为主,且未来拆迁后可回收再利用,以减少过去营建产业在碳排放上居高的负面效应。

 

为了让生态小区能够真正符合自给自足的零耗能、低碳排的理念,在小区建构一处沼气生质能的汽电共生站(CHP)。

配合以下的阳光、空气及水的永续环境设计理念,构成一簇系统性、可再生的节能低碳建筑群,完成小区内的热与电能的需求自给梦想。

 

阳光空气水 解析低碳建筑 

阳光:

安装太阳能板、朝南的建筑格局、开窗采大面积的落地窗设计以达到光与热的舒适环境。

在屋顶设置花园,除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外,在春夏摇身一变成为美丽花园焦点。

 

空气:

安装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风能与风对流的中央空调设计,营造舒适的自然通风环境,可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导入到每一个房间。

 

水:

一场雨过后,小区旁蓄满雨水的生态池,是小区灾防与涵养水源最佳公共自然生态资源。

而小区的每个家户也都设置有雨水收集截留设备及中水循环再利用的系统设计。

充分的将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运到各种生活需求上,如冲马桶的水及花园灌溉用水等。

 

在生活细节上,住家电器设备都使用欧盟合格的低耗能产品,厨房则设置厨余储藏柜以利进行循环使用。

住家停车场设有电车充电站,而为鼓励住户转买电车和生质能汽车,小区还提供电车免费的停车空间及免费充电等各项诱因;设计鼓励步行和骑脚踏车、外出更有全小区的绿色共乘俱乐部和公共交通系统;而为了要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家工作,小区中规划的各种办公空间和住宅高科技网络设施,则是进一步营造了一个未来生活的理想小区。

 

为了减少运输所带来的负面环境效益,小区建材绝大部份都在半径35公里的范围内取得。

在该小区的营建材料选择上,也都是以标榜着可回收再生及低耗能的环境友善设计为原型。

从长期使用的高能源效率设计考虑上,据估计英国每家户在营建业的耗能碳排放上占有29%,但在贝丁顿小区的营建材料与兴建过程中仅每一户仅占2-3%的碳排放量。

 

这样两个英国的示范计划应该让我们获得了不少回馈,在贝丁顿小区多数的想法多是以居民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考虑、贴心的照顾到居住者对设置装备的需求,并确保建筑内的设施满足英国住宅节能减碳的三项基准:

(1) 热水的热能少于45%;

(2) 电灯、厨具以及全部器具的用电量少于55%,及 (3) 水的消耗量少于60%等。

相较之下,贝丁顿小区计划的成果确实为英国的住宅建筑提供很好的法令规章定基准,也造就了西格马五星级住宅的成功。

 

贝丁顿小区不论工作及及生活的都试图以一种接近零碳排放的方式,使得这项计划的推动更有吸引力及经济的成本效益,也满足现代生活的质量。

成功的利用了一种可实践、可复制的方法,为永续性的生活型态议题提供了许多解答,加快了政府推动低碳小区的企图心及让主开发商以及建设参与者认为,扩大市场的经营,迈向国际低碳小区、永续发展的境地不远。

而这项计划之所以成功,主要的关键是整个计划团队在过程中的奉献、创新、坚定的信念、大量时间的投入等,都足以展现令人刮目相看的各项成果,一个超乎期待的新型态低碳小区。

因此,虽然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研究显示,英国政府提出的愿景在2050年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理论上是应该无法完成的;除非英国能减少50%的能源需求,并到2030年仍然还另外需要16座核能发电厂站和2.7万个风电机组。

但另一方面,英国在低碳小区的发展推动上,仍有许多卓越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四、日本

(一)日本港北新城——镶嵌式养老

日本港北新城把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活泼多彩。

  港北新城把老少户住宅、老人专用住宅、养老公寓等镶嵌在普通住宅中。

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

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例如增加扶手、满足轮椅通行需求、考虑护理人员陪住等。

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护理的老人。

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一方面人员、车辆,如救护车出入方便,另一方面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另外,在日本,现在并不主张盖大型养老院,而是强调老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强与社区的互动。

目前,日本的养老服务已在主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

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院中,床位在20至30张左右,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类似于养老地产的“7-11”。

(二)日本古川町——休闲社区营造

古川町1589年建成,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南边为城,北边为寺院,东边为武士住宅区,西边为商人住宅区。

古川町中心分为三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

原属于防卫型城市,现为林业和小型物资集散地,人口保持在15000—16000之间。

在1970年后开始的“发现日本”热潮掀起了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热潮,通过全体居民持续不断的努力,街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其成功多样的街区营造活动及成果,是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成功的典范之一。

古川町休闲空间的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休闲空间分为专设空间和非专设空间。

专设空间是在初期规划中预留区域,如风景优美地段,而非专设空间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伴随休闲活动的发展而逐渐自发形成的。

通过分析古川町的休闲空间,我们发现其休闲空间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古川建筑休闲空间、鲤鱼池休闲空间以及其特有的传统祭奠活动所形成的临时性休闲空间,除了鲤鱼池为专设空间外,其余都是古川人民多年来生产与生活智慧的结晶。

古川建筑空间的特色营造,是休闲空间的主要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