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1894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docx

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

2012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轮基础复习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讲空气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组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是长期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造成的。

原始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为主的,随着生命的出现,断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大气组成,经过无数实验我们知道了现在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百分数是体积分数。

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变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总的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考点2.纯净物和混合物

(1)空气是混合物,实际上我们所能见到的物质几乎都是混合物,也就是说混合物的存在是绝对的,而纯净物则是相对纯度较高的一些物质。

(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的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见表2--1):

纯净物混合物

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特性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符号表示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不能用符号表示

举例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空气、盐水、糖水、汽水

联系混合物纯净物

考点3.氮气和稀有气体

(1)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较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

(2)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过去又叫惰性气体,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

考点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常用仪器及药品:

集气瓶、燃烧匙、橡胶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红磷(如图2--2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低,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

(3)实现现象:

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

(4)原理及结论:

①原理: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②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1/。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大气污染与防治(学科内综合考点)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

污染了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从自身做起,应采取:

消除污染;使用洁净能;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到环保标准后再排放;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措施。

考点6.居室污染物(拓展考点)

在环境污染已为人们所关注的同时,居室污染也受到越越广泛的关注。

目前居室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粉尘:

如用煤作燃料的炉灶产生的烟尘,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

(2)有害气体:

①一氧化碳,主要自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吸烟等;②二氧化硫,主要自燃煤的炉灶;③甲醛,主要由塑料制品、胶合板、油漆等的老化分解产生,长期接触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染色体异常。

(3)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和建筑装修材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

考点7.空气质量日报(实际应用考点)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等。

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质等。

空气质量日报每天及时、准确地向人民群众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可以增强群众对空气污染的监督,还可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三、创新考点

考点8.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开放性考点)

空气受到污染后会带多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害气体、粉尘);

(2)全球气候变暖(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排放,飞机尾气的排放);(4)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引起的)

第6讲氧气

一、基本考点

考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淡蓝色的。

(2)氧气的用途:

氧气很重要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在一般情况下,呼吸和燃烧只需要使用空气就可以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使用纯氧,例如:

医疗上急救病人,登运动员、潜水员、炼钢、宇航等都需要纯氧。

考点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下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表2-6-1所示:

表2-6-1

物质(颜色状态)反应现象反应

带火星的木条①在空气中带火星;②在氧气中复燃;③放出热量;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硫(淡黄色固体)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③放出热量;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细铁丝(银白色固体)①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离火变冷;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2)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的现象,即任何物质燃烧时都放出热量。

(3)注意事项:

做硫、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有可燃物的燃烧匙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到集气瓶的中下部,防止瓶中大量的氧气受热体积膨胀,扩散到空气中,使可燃物不能持续燃烧。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物溅落下炸裂瓶底。

另外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烟与雾的区别;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

考点3.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但是它们划分的标准不同,化合反应是从物质类别和种类变化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而氧化反应是从是否有氧参加划分的。

注意: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而不是与氧气的反应,“氧”包含“氧气”。

缓慢氧化是不易观察到现象的氧化反应,如:

食物腐败、铁生锈等。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共同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是剧烈氧化如燃烧时发光,而缓慢氧化不发光,在一定条下缓慢氧化可转化成剧烈氧化,如:

白磷自燃。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4.臭氧(拓展考点)

臭氧在空气中含量极少,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0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

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使臭氧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了解臭氧的性质,采取措施,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

第7讲制取氧气

一、基本考点

考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选择。

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2-7-1B装置。

②收集装置选择依据:

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

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

排水法:

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E。

③验满方法: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④操作步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

a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h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f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考点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

(1)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时,应抓住“一变两不变”正确理解。

①“一变”是指它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把“改变”理解为“加快”或“减慢”;②“两不变”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

(3)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区别与判断(学科内综合考点)

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类型。

通过比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加深对反应类型的认识(见表2-7-2);

表2-7-2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征多种变一种的反应一种变多种的反应

实例

共性都是化学变化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可用通式“A→B+”表示;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可用通式“A+B→”表示。

三、创新考点

考点4.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究(探究性考点)

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减沙自备能的消耗,二是操作简便易行,三是要减少污染和有毒物质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