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1082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8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

真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

3.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6.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铝锂合金B.玻璃纤维C.玻璃钢D.PP聚丙烯塑料

7.“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pHB.

配制溶液

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

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

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2.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

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

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

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

4

14.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A.AB.BC.CD.D

15.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

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6.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

①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A.AB.BC.CD.D

17.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

否发生反应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AB.BC.CD.D

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a物质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

离子

A

K+、Na+、OH-、SO42-

B

Ba2+、Na+、Cl-、OH-

C

Cu2+、Mg2+、NO3-、Cl-

D

H+、NH4+、CO32-、SO42-

 

A.AB.BC.CD.D

20.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

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B→E和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3分)

21.《2015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下列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_____;

(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①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观察图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

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_____(填“是”或“否”)完全相同。

22.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

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

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

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

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b.稍过量的BaCl2溶液c.稍过量的NaOH溶液

(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

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可能含有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图中仪器Ⅰ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发生装置,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

(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仪器Ⅰ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数字序号)。

25.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见下图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

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Na2CO3溶液、10%CaCl2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

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①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②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

【查阅资料】①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a(OH)2+NaHCO3=CaCO3↓+NaOH+H2ONaOH+NaHCO3=Na2CO3+H2O

【实验探究】

(1)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_____(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2号5.55g和7号3.65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

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

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7号溶液是_____(填名称);

②图1中b点数据为_____g;

③图2中h→k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Na2CO3;④NaOH、Ca(OH)2;⑤_____。

【实验反思】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5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B该实验无法确定各种试剂,没有完成实验目的①

C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表示

D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5分)

26.纯净物A是打火机的常用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

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0.4g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gC和4.5gD物质。

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7.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

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6g水垢粉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都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烧杯内所盛物

质的总质量/g

46.0

45.2

44.8

45.1

44.1

43.9

43

8

43.8

43.8

试计算:

(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____min;

(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为保护赖以生存

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是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的,因为焚烧塑料袋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

D、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3.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肥一般包括:

化合物中含氮元素的氮肥,含磷元素的磷肥,含钾元素的钾肥和含氮、磷、钾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肥

【详解】A、由分析可知,NH4NO3中含有氮元素,为氮肥为,NH4H2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为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为氮肥,题中没有涉及钾元素,故缺少的肥料品种是钾肥,C选项符合题意。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和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鞭炮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中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有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酸一般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而选项中只有C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故C符合题意

6.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铝锂合金B.玻璃纤维C.玻璃钢D.PP聚丙烯塑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目前将材料分为四类: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详解】A、由分析可知,铝锂合金为金属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B、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C、玻璃钢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组成,属于复合材料,故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PP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7.“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

x+(+3)ⅹ2+(-2)ⅹ4=0,x=+2,故B选项符合题意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pHB.

配制溶液

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测定溶液pH时,可以将pH试纸,放到点滴板上,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故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不能用量筒配制,故不符合题意;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只能精确称量到0.1g,不能精确称量12.25g,故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符合题意

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氢气用作燃料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②氧气用于气焊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利用了一氧化碳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⑥氦气用作保护气利用了氦气化学性质稳定;

故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②④⑥,B选项符合题意

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故不符合题意;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原因是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故不符合题意;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原因是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符合题意

1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2H表示两个氢原子;

②2NH3表示两个氨分子;

③SO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包含两个氧原子;

表示氧化铜中铜显正二价;

⑤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2OH-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⑦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包含两个氢原子

【详解】A、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不符合题意;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符合题意;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不符合题意;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不符合题意;

12.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

C、由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不符合题意;

D、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由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故符合题意

1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

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

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

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

质量比为9:

4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从宏观上看: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B、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从微观上看: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D、从质量上看: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ⅹ15:

16ⅹ5=9:

4,故符合题意

14.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净物里包含化合物,但纯净物和混合物没有任何关系,为并列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里包含化合物,化合物里包含氧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永远没交集的并列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D、有些化学反应可以即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例如,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