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0643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docx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

A.题干的大意是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这反映的是古代农业下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故A正确。

B.题意强调的是农业的男耕女织,不是手工业的生产状况,故B错误。

C.题干信息中未反映女子的地位,故C错误。

D.商品经济强调商业流通发展,但题干反映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一部分),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唐代商业,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

A.题干没有体现“瓦解国内坊市制度”,故排除A。

B.题干没有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只是在城内划出一定区域供蕃商营业,故排除B。

C.由题干可知,唐政府允许蕃商自由定居和营业,且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其法律和习俗,可见唐政府对蕃商有优惠优待政策。

故C符合题意。

 

D.题干没有体现“……减少社会矛盾”的信息,故排除D。

故选C。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陶瓷业成就,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知识迁移并正确认知的能力。

【解答】

A.从题中“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唐代景德镇瓷器比较出名,但是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宋代,故A错误。

B.从题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身份是“镇民”,“且贡于朝”,故B错误。

C.题中信息没有体现景德镇产品销往海外信息,故C错误。

D.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B.土地政策、.赋税政策在历朝历代都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征收赋税,从图中的上升和下降阶段看并没有大的土地制度及赋税制度变迁,故排除AB。

        

C.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安史之乱、蒙古建立元政治相对动荡,造成经济下降,而隋唐、两宋、明清政治相对安稳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故C正确。

D.自然灾害会影响经济下降直接原因,故排除D。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识记基础史实和分析能力。

【解答】

A.题干未提及荷兰的航运业发展状况,故A错误。

B.由题干信息“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可知,题干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黄金流入欧洲,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引发商业革命,故B正确。

C.题干未提及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物价上涨,故C错误。

D.题干反映新航路开辟后黄金流入欧洲,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具备准确解读表格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解答】

​​​​​​​A.“地理大发现”出现在16世纪早期,故排除A。

B.依据表格和所学可知,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目的是打击荷兰,争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

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因为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故B正确。

C.出现在18世纪,故排除C。

D.“海上马车夫”是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原因,故排除D。

故选B。

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殖民扩张,要求具备运用所学解读曲线图的能力。

【解答】

A.葡萄牙到达好望角是15世纪末,故A不正确。

B.②表明的时间段是17世纪,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荷兰被称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故B正确。

C.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是英国,非法国,故C项错误。

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图中时间段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外国经济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要求具备解读、提取题干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由题干“当农村经济衰蔽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外国经济的入侵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故不选A。

B.由题干“在中国近代,当农村经济衰蔽时,城市经济又因外来商品在港口及沿海城镇而取得发展”可知,近代外国经济的入侵既导致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又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即近代外国经济的入侵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破旧立新的效果,故B正确。

C.该项只是题干信息的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不能完整的体现题干信息,故不选C。

D.由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外国经济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故不选D。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要求具备解读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认知的能力。

【解答】

A.根据题中的“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因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首都搬到重庆,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躲避日军也将企业西迁,这时国民政府以统制经济为名,对民族资本家进行排挤和打击,而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故A正确。

B.官僚资本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此项与题意相反,故B错误。

​​​​​​​CD.此两项均与题中主旨不相符合,不符合题意,故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

A.依据表格信息分析选项内容可知,1894年前清政府尚未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政府的政策不是推动1894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的原因,故不选A。

B.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但仍不占优势,故不选B。

C.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官办、官僚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故不选C。

D.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衰落、中国国内时局的混乱导致1948年资本总额下跌,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具备分析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1961年,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

B.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C.1962-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且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

D.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

B.澄清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的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故B错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C错误。

D.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农民的选择”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1983年中央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驻村行政机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从辽东半岛到广西沿海一线,涌现出了成片市场和经济具有很强活力的地区,这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国企改革开始的,并不是从这四个城市开始,故B错误。

C.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故C错误。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是在21世纪初,和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征婚广告”即为当时的新风俗、“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等,可以看出社会上存在自由平等的习气,又说明了女子“三从四德”的旧风俗依然存在。

综上可知,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项明显错误,材料明确要求“有从夫之美德”;B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是否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D项材料亦体现不出,排除。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要求具备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题干中网友对粉丝数量变化的描述表明互联网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故A正确。

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旧传媒仍在发挥作用,故B错误。

C.题干没有涉及思想解放的内容,故C错误。

D.题干没有涉及互联网对信息技术的革新,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D.题干中的法案实际上是增加关税,是搞关税壁垒,后来引发了关税战争,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也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故D正确。

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具备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A.​结合所学,新政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故排除A。

B.新政不可能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故排除B。

C.罗斯福新政是要克服社会危机,维护美国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制度,故排除C。

D.题干反映的是在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国内有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不同的看法,存在分歧,即认为美国的新政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否定,而且认为会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构成冲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

19.【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准确解读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解答】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二十年的时间里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故A错误。

B.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轮回周期越来越短,故B错误。

C.据图片和所学可知,战后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70年代“滞胀”危机等导致美国经济走势不断下降,虽然80年代左右不断调整经济模式,但依然发展缓慢,90年代的新经济使美国经济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时期,但好景不长,新世纪过后又不断下滑。

总体可知,美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衰减趋势,故C符合题意。

D.经济政策调整会影响经济走势,但无法“决定”,故D错误。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具备题干理解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解答】

A.192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为斯大林,斯大林上台之后开始逐步废除新经济政策,题干中1926年开始苏联重心将转移到工业方面,表明斯大林逐步废除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故A正确。

B.新经济政策在当时符合苏联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

C.列宁1924年1月去世,故C项错误。

D.苏联到1928年才开始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故D项错误。

​故选A。

2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经济体制,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A.政府注重保护市场秩序材料未体现,故不选A。

B.通过材料中“收购”“国营”等信息,可知苏联实行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定价权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

由此可知,苏联经济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经济体制的活力逐渐丧失,故B正确。

C.从材料中看不出城市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故不选C。

D.此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故不选D。

故选B。

2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故A的表述错误。

B 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处于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中,不可能有密切的联系,故B的表述错误。

C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故C的表述错误。

D 题目中的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史实,故D正确。

故选D。

2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解读图形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

A.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没有阐述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故不选A。

B.从图中可以看出欧盟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发展,故不选B。

​C.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2000年和2015年主要国家及欧盟的GDP都有所增加,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增加,故C项正确。

D.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政治格局的信息,故不选D。

​故选C。

2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调节贸易争端的是WTO的重要职能之一,WTO通过一系列规范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许多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的利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好WTO的规则维护自身权益,故A正确。

​B.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但本题没提到最终结果,故B错误。

                

C.WTO不仅仅是为了中美而存在,故不能认为调解中美争端是其基本职能,故C错误。

D.该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错误。

故选A。

25.【答案】D

【解析】略

26.【答案】(18分)

(1)事件:

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

打破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逐步连结为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6分)

(2)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术含量少(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影响: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8分)

(3)启示:

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影响,要求具备分析材料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第一小问事件,紧扣“1500年前后”的时间并根据材料一,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如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指明了方向。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打破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逐步连结为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2)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要求具备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术含量少(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根据材料二“不过1870午以后。

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本题考查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要求具备分析理解材料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核技术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人类的潜在的威胁”“科技滥用的沉痛教训远不止这些,酸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以及大气奥氧层空洞,水污染,海洋污染等由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发展。

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的挑战”结合所学得出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7.【答案】(22分)

(1)主要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明朝开放海禁;中国商人积极参与;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

(8分,任意4点即可)

(2)主要特点:

西班牙垄断贸易;白银交换商品。

原因:

英国确立海上霸权;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

(8分)

(3)影响:

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美洲财富被大肆掠夺;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

(6分,任意3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大帆船贸易兴起的条件,要求具备准确提取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根据材料“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等信息逐句逐项概括得出。

(2)本题考查大帆船贸易的特点和衰落的原因,要求具备准确概括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把握到西班牙的垄断地位,以及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特点。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可逐句概括得出原因,主要理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英国殖民霸权等影响。

(3)本题考查大帆船贸易对各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西班牙、英国、中国、美洲国家结合各大洲的发展进程分别从这四个角度概括得出影响。

28.【答案】(10分)示例:

论题:

市场化有利于工业化。

​论述:

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国际、国内市场都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的矛盾逐渐凸显,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欧洲国家逐渐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人对西方工业的认识逐渐深入,洋务运动引入西方机器生产,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

​总之,市场的发展和扩大推动和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如市场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工业化促进市场化发展;市场化并非工业化唯一条件,计划经济也能推动工业化等角度均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市场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与理解,要求具备解读材料、知识迁移并分析、论证的能力。

本题属于观点论证说明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

第一,要解读图表信息,围绕“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分析、认知,拟定出明确的观点。

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诸如,市场化有利于工业化;或者,市场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或者,工业化促进市场化发展;或者,市场化并非工业化唯一条件,计划经济也能推动工业化等均可。

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和说明,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就答案示例观点而言,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注意围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进程以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传统自然经济形态的解体等史实论证和说明。

第三,末尾要附上总结性、点评性的语言(小结),以升华所拟定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