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docx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
“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 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
(……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
(……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
(……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
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
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
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
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
如:
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
(2)谓语解释原因。
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
(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
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
如:
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
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
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
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④“……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⑤“……,……。
”“者”、“也”都不用或“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通常以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
《赤壁之战》
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需要注意: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
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楚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被动句而无语词标志,这要依靠对文意的整体把握。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至初五日,袁复召见……
今三晋不胜泰,四世矣。
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
三、疑问句
1.一般的疑问句 多含有表疑问的代词、副词、语气词。
例如:
“大王来何操?
”“且焉置土石?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独不怜公子姊邪?
”“其可怪也欤?
”
2.习惯型短语疑问句 在文言文中,又有许多与疑问、反问有关的习惯说法,下面分别介绍。
(l)“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
“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虞兮鹰兮奈若何”,“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如果所插入的宾语是“之”,就构成了“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的说法。
这种说法不但用来询问办法,还可以询问事情的可否,如果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就带有强烈的反问语气。
如: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怎么样)?
”“今匈奴未臣,虽无事,欲释备,如之何(怎么样)?
”“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怎么能够)其拒人也?
”
(2)“……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例如: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
上述说法,还可有所变化。
如“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吴起)?
”这个句子把所比较的内容放在句首单说。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这个句子把要比较的内容省略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来,像“厉害、威风”之类,也可以理解成一般性的优劣高下的比较,就译为谁和谁相比,“怎么样”。
“孰与”,“何如”又可以用来询问利弊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如:
“救赵孰与勿救?
”(救赵和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如”、“孰若”、“何若’等。
(3)“不亦……乎”。
可译为“不……吗?
”或“难道不……吗?
”。
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
(4)“何(奚、安)以(用)……为”、“何以为”、“何……为”。
“何以……为”可译成“哪儿用得着……呢?
”或“还要……干什么呢?
”
如: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
上述形式中的宾语可以省略,于是就变成“何以为”、“奚以为”的形式。
如:
“胜(白公胜)自砺剑(磨剑),人问曰:
‘何以为(磨剑干什么)?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它干什么呢)?
”
有时“以”字又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奚……为”的形式。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我是英王)……奚跪为(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
(5)“何(奚、焉)……之有”表示反问,等于说“有何……”。
例如: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
”“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还有什么国家呢)?
”
上述形式还可以省去“之”字,变成“何有”的格式,它的含义常是“何难之有”、“何爱之有”等。
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虽及胡耈(指很老的人),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对于头发花白的敌人,又有什么可怜惜的呢)?
”
(6)“何……之为”。
这个格式的意思有“还算得上什么……”“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比如:
“(袁)尚寒,求席。
(袁)熙日:
‘头颅方行千里,何席之为(还说什么席子呢)?
’”“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恶,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
何臣之为(还算得上是臣子吗)?
”
(7)得无”与”无乃”。
“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如“日食饮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得微往见跖邪?
”等等。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大概”、“恐怕”、“岂不是”、“莫非是”、“未免”等。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等等。
四.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
”“莫我知也夫!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的前置。
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吾谁欺?
欺天乎?
”
介词宾语一般也前置,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国胡以馈之(给他们吃)?
”
3.通过“之”、“是”提前宾语。
如: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为我们这些臣子担心)。
”“卒师以来,惟敌是求(只寻找敌人)。
”
成语有“唯才是举”、“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种提前宾语不需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
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若晋君朝以人(指晋惠公当俘虏被抓来),则婢子夕以死。
”
成语有“一以当十”、“夜以继日”等。
五.成分省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
这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1.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下面括号内都是补出的省略成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气),三(鼓)而竭(气)。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孟子曰:
“许必种粟而后食乎?
”(陈相)曰:
“然。
”
(孟子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陈相)曰:
“否,许子衣褐。
”(孟子曰)“许子冠乎?
”(陈相)曰:
“冠。
”
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下面括号中补出的,有的是应有的修饰成分,有的是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左天都(峰),右莲花(峰),背倚玉屏风(峰),(左右)两峰秀色,俱可手揽。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不但常常省略动词宾语,有时连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也可省略。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之)善。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
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拘礼之人,不足以(之)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之)论变。
5.分句的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六、定语后置:
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
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
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这种结构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孟子滕文公下》
郑人有且买履者。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4)中心词+而+定语+者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孟子离娄下》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七、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2、
(1)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投以骨《狼》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寿毕,请以剑舞。
因击沛公于座。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