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7357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docx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题四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专题学习计划

嘎栋小学

课程评价既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出:

“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由于课程评价对学校教育活动具有导向、监控、调节、鉴定等重要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能否建立起一套适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使关系到这次课程改革能否沿着预定方向发展并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员等必须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广泛了解当前国内外课程评价的信息,切实掌握一些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一书正是为了满足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中这方面的需要而编写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际教育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课程”和“课程评价”两个词,把“课程”界定为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和,用“课程评价”一词来代替原来的“教育评价”,用以统整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侠义课程评价、学校评价等所有评价领域内的教育评价活动。

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课程评价”,非常有利于引导人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课程的实质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有利于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国际教育理论研究的接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是在这种广泛的意义上来使用“课程评价”一词的。

本书共七个单元,分别是“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发展性学生评价”、“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本书设置这七个单元,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评价改革首先应该是评价观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会因为实施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

第一单元设置的“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这一内容,试图让学员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现行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存在的严重弊端,并在广泛了解国内外评价改革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初步领会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充分理解实施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后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和掌握课程评价改革的措施与方方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和观念准备。

第二、从评价内容来看,广义的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等几个方面。

其中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中小学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最为密切、直接的联系。

因此,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成为新一轮课程评价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

本书中,第二、三、四、五单元是关于学生评价的,涉及到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两个点(即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等内容;第六、七单元是关于教师评价的,涉及到发展性教师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

  为了很好完成这一科目的培训任务,根据景洪市“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调整景洪市(含辖区)“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实施时间的通知,拟定我校《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培训计划如下:

一、时间安排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专题的培训于2008年2月正式启动,培训时间到2008年10月。

2008年1月浏览全书,做好学习第四专题的准备。

2008年2月完成单元一“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的学习,然后试列举1-3种你最熟悉的课程评价活动及方法,运用新课程评价理念对它们进行反思,分析它们的目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2008年3月完成单元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学习,思考:

以往你评价学生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你为什么常使用这些方法而不常使用其它评价方法?

写出你的理由,然后通过反思你自己的理由合理与否、充分与否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关于学生评价方法的自我剖析报告,并放入自己的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

小组内互评一次,要求有互评记录。

2008年4月完成单元三“表现性评价”的学习,设计一项针对学生的表现性任务,请同伴审查你的任务设计,并根据审查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2008年5月完成单元四“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学习,然后为自己设计一个个人成长记录袋,实际体验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的快乐、愉悦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与同伴交流。

小组内互评一次,要求有互评记录。

2008年6月完成单元五“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学习,结合你自己的学科,动手设计一套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理念的期末考试题。

然后针对自己的设计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感觉最困难的地方、最成功的地方和最失败的地方,与同伴和培训人员就这一问题交流讨论。

2008年7月完成单元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学习,对照阅读材料和主题5谈到的不称职教师和称职教师的特征以及称职教师应具有的个人品质,反思总结自己的素质状况。

小组内互评一次,要求有互评记录。

2008年8月完成单元七“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反思并书面描述:

目前,你在专业成长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优点?

还存在哪些问题?

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2008年9月、10月回顾全书内容,根据单元七所述的自我认识与评价仔细考虑如下问题:

你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通过哪些时期或阶段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即你的近期和中期目标各是什么?

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具体的日程如何安排?

然后填写本书153-154的表格,并复制到报告册中。

二,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应达到的目的:

第一、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下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激发自身积极投身评价改革的愿望和决心。

第二、了解和认同新课程背景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在思想上做好开展评价改革的观念准备。

第三、广泛了解国内外客供我们借鉴的评价改革探究,初步掌握一些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评价改革基本理念的评价方法,如“学生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反思性教学”等,为进一步探讨更多的、更富有创意的评价改革思路和方法奠定基础。

三、关于本专题学习的建议

第一、要重视理念的学习和观念的转变。

第二、要重视每一主题中研究性课题的学习。

第三、要重视学员自己已有经验的作用。

第四、教师个人的学习:

(1)学习方式要突出个性,不拘一格;

(2)《报告册》的填写要体现学习的痕迹,相关的学习活动都可以详细地、直接地记录在《报告册》上;(3)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边学边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层面。

(4)继续书写个人感言感悟,每师5条以上。

(5)专家的导评意见要针对教师个人不同的学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不写客套话。

第五、学习小组互评交流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被评议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继续收集整理教师的个人感悟感言。

第六、学校领导要引导教师确定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1)要关注教师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修能力;

(2)要引导他们把业余的学习活动和日常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形式主义的做法,求真务实,讲求实效,使学习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负担。

第七、专家指导组要指导和帮助教师找准问题,这是把学习活动和教学工作有机统一的关键,因为问题是联系学习活动和教学工作的桥梁。

同时,及时发现优秀材料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推荐到进修学校刘东平老师处(sjxldp@),以便能及时在网站上发表、交流,并择优向省教师培训网推荐。

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白云飞(嘎栋小学校长)

副组长:

高红梅(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

吕江丽(中心小学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

成员:

岩叫龙(中心小学支部书记)

张道(中心小学副校长)

王葵(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周泽卫(中心小学教导副主任)

侯秀银(中心小学教务员)

岩养(曼迈小学校长)

刘启福(曼沙小学校长)

李红辉(曼典小学校长)

王学宏(纳版小学校长)

玉忠(小曼咪小学负责人)

玉香(阿克南奔小学负责人)

麦洛积(阿克新寨小学负责人)

李云寿(三校负责人)

肖德元(曼清小学校长)

专家组成员名单

组长:

吕江丽(中心小学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

高红梅(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培训员)

成员:

王葵(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培训员)

马红梅(教研员)

易科生(曼迈小学副校长)

赵莲(曼沙小学教导主任)

汤宏斌(曼典小学教导主任)

玉香旺(纳版小学教导主任)

玉忠(小曼咪小学负责人)

玉香(阿克南奔小学负责人)

麦洛积(阿克新寨小学负责人)

李云寿(三校小学负责人)

肖冠军(曼清小学教导主任)

各校点学习小组分组安排:

中心小学:

语文组+平寨+曼么克组长:

马红梅

数学组组长:

周泽卫

综合组组长:

玉光叫

曼迈小学:

语文组组长:

玉扁腊

数学组+综合组组长:

刀进英

曼沙小学:

语文组组长:

陶慧仙

数学组+综合组组长:

俸英

曼典小学:

全体教师组长:

姜荣海

纳版小学:

全体教师组长:

王学宏

小曼咪小学:

全体教师组长:

王保芬

阿克南奔小学:

全体教师组长:

普文英

阿克新寨小学:

全体教师组长:

罗兰

三校:

全体教师组长:

李云寿

景洪市嘎栋小学教务处、教科室

2007年12月10日

 

教师个人填写报告册要求

2008年1月浏览全书,做好学习第四专题的准备。

2008年2月完成单元一“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的学习,然后试列举1-3种你最熟悉的课程评价活动及方法,运用新课程评价理念对它们进行反思,分析它们的目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2008年3月完成单元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学习,思考:

以往你评价学生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你为什么常使用这些方法而不常使用其它评价方法?

写出你的理由,然后通过反思你自己的理由合理与否、充分与否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关于学生评价方法的自我剖析报告,并放入自己的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

小组内互评一次,要求有互评记录。

2008年4月完成单元三“表现性评价”的学习,设计一项针对学生的表现性任务,请同伴审查你的任务设计,并根据审查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2008年5月完成单元四“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学习,然后为自己设计一个个人成长记录袋,实际体验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的快乐、愉悦和体验可能遇到的困难。

并与同伴交流。

小组内互评一次,要求有互评记录。

2008年6月完成单元五“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学习,结合你自己的学科,动手设计一套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理念的期末考试题。

然后针对自己的设计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感觉最困难、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地方,与同伴和培训人员就这一问题交流讨论。

2008年7月完成单元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学习,对照阅读材料和主题5谈到的不称职教师和称职教师的特征以及称职教师应具有的个人品质,反思总结自己的素质状况。

小组内互评一次,要求有互评记录。

2008年8月完成单元七“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反思并书面描述:

目前,你在专业成长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优点?

还存在哪些问题?

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2008年9月、10月回顾全书内容,根据单元七所述的自我认识与评价仔细考虑如下问题:

你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通过哪些时期或阶段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即你的近期和中期目标各式什么?

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具体的日程安排如何?

然后填写本书153-154的表格,并复制到报告册中。

每位教师写5条以上个人感言感悟,填写在报告册中和个人感言感悟笔记本中。

 

景洪市嘎栋小学教务处教科室

2007年12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