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654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祁门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docx

一、总体概况

1、规划范围

祁门县行政辖区,共计10个镇,8个乡,总面积2214.9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近期:

2017-2020年,为空间规划的重点协调期限。

远期:

2021-2030年。

二、目标、定位与战略

1.目标与定位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强化发展、生态绿色发展、文化特色发展”的思路,以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相互融合为总体要求,抢抓机遇,调整结构,强化品牌,实现集约增长和效率增长,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将祁门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宜居住、极具创新与发展的和谐区域。

2.指标体系

祁门县域发展指标体系一览表

类别

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

备注

2016年

近期

(2020年)

远期

(2030年)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1县域户籍总人口规模(万人)

18.73

19.85

22.4

预期性

2县域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18.82

21.11

23.50

预期性

3县域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9.23

12.88

17.64

预期性

4中心城区/城区人口规模(万人)

6.04

8.20

10

预期性

5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8.3

60.1

150

预期性

6粮食总产值(万吨)

4.6

5.06

5.06

预期性

7县域三产比值(一产:

二产:

三产)

11:

38.3:

50.6

8.2:

36.5:

55.3

6.8:

34.8:

58.4

预期性

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040

36000

54000

预期性

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870

20000

30000

预期性

城镇化与空间利用

10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0.01%

55%

70%

预期性

11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5%

61%

75%

预期性

12县域建设用地总规模(公顷)

4346.01

4681.16

5173.36

约束性

13县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公顷)

998

1285.6

2005

约束性

14县域国土开发强度(%)

3.2

3.8

5.2

约束性

15公路与铁路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

0.67

0.75

0.93

预期性

16县域耕地保有量(公顷)

9732.3

9709.53

9709.53

约束性

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17县域森林覆盖率(%)

85.29

85.42

85.42

约束性

18城镇(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65

75

90

约束性

19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5

85

95

约束性

2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6.75

11.2

12.9

约束性

2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90

95

100

约束性

3.发展战略

总体战略

(1)区域联动

从区域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实现对周边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强化与周边市、县的联系,在自然资源开发、科技信息共享、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的合作与协调。

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要强化与江西、黄山的联动发展,整合双方资源,竞合共生。

(2)生态为底

坚持主体功能导向,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工程,加快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

切实保障生态空间,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祁门。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状况,缓解经济社会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和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3)绿色发展

祁门县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产业优化战略,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区域竞争力。

实施产业优化战略的目标是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区域特色产品,形成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特色经济。

(4)城乡统筹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以县城的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克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弊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全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

(5)可持续发展

从更新观念入手,重视可持续发展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后续能力。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镇为目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视区域绿化美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从资源集约化利用入手,以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为根本,建立资源集约型的经济体系,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发展的协调。

(6)文化传承

充分发挥徽文化、皖赣文化、红茶文化等资源优势,以“两圈两带”旅游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业改革转型发展。

空间战略

(1)生态为底,资源为限

切实保护生态资源,严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切实保障生态空间,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祁门。

(2)强化轴线,全域发展

强化326省道发展主轴、237国道发展主轴,打造县域范围内的产业走廊。

(3)城区优先,以村补镇

按照“城市底线思维,乡村以村补镇”分配建设用地。

(4)整体约束,分镇协调

在镇域内对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进行统筹协调,规划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用地范围仅作为建设引导范围。

三、总体布局

按照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农业空间严格控制、生态空间绿水青山”的总体要求,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统筹、优化并划定县域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

规划祁门县域范围内城镇空间约27.5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1.24%,开发强度46.2%;农业空间267.37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12.07%,开发强度,11.1%;生态空间1920.0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86.69%,开发强度3.8%。

祁门县空间布局一览表

序号

空间类型

面积(平方公里)

占用地比例(%)

开发强度(%)

备注

1

城镇空间

27.55

1.24

46.2

包括24.55km2的县城与各乡镇增长边界,3平方公里为工矿建设空间和与以上空间联系紧密的区域交通用地。

2

农业空间

267.37

12.07

11.1

包括以基本农田、一般农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的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

3

生态空间

1920.06

86.69

3.8

包括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阊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资源保护区、查湾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地、生态公益林等。

4

合计

2214.98

100

四、规划内容

1、县域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核、三轴、四组团、两带、两圈、多节点”的总体结构,整合统筹全县的城乡空间,提升全县的功能品质。

1)一核:

以县城为核心的中心城区。

2)三轴:

沿东西向326省道的经济发展主轴;依托南北向327国道的交通发展主轴;依托南北向德上高速的交通发展次轴。

3)四组团:

以闪里镇、历口镇、新安镇、渚口乡、箬坑乡形成的西部旅游休闲组团;以安凌镇、古溪乡、大坦乡、柏溪乡形成的北部工矿产业组团;以祁山镇、小路口镇、金字牌镇形成的经济一体化东部组团;以塔坊镇、平里镇、溶口乡、芦溪乡、祁红乡形成的南部生态农业组团。

4)两带:

“黄山168”户外运动旅游经济带和倒湖十八湾茶乡风情旅游经济带。

5)两圈:

环牯牛降乡村旅游经济圈和城郊休闲经济圈。

6)多节点:

依托两条旅游经济带形成的特色旅游发展节点。

2、县域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祁门县域范围内城镇空间约27.5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1.24%,开发强度46.2%;农业空间267.37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12.07%,开发强度11.1%;生态空间1920.0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86.69%,开发强度3.8%。

3、县域土地用途规划

县域土地使用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类,其中建设用地包含城乡居民点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采矿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5173.36公顷,约占城乡用地2.34%,非建设用地216324.64公顷,约占城乡用地97.66%。

县域土地用途规划一览表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公顷)

占城乡用地比例(%)

大类

中类

小类

现状

近期

远期

现状

近期

远期

H

建设用地

4346.01

4681.16

5173.36

1.96%

2.11%

2.34%

H1

城乡居民点用地

3054

3151.6

3230

1.38%

1.42%

1.46%

H11

城市建设用地

610

820

1100

0.28%

0.37%

0.50%

H12

镇建设用地

283

339.6

713

0.13%

0.15%

0.32%

H13

乡建设用地

105

126

192

0.05%

0.06%

0.09%

H14

村庄建设用地

2056

1866

1225

0.93%

0.84%

0.55%

H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697.3

825.1

1020.8

0.31%

0.37%

0.46%

H3

公用设施用地

455.75

485.5

520.6

0.21%

0.22%

0.24%

H5

采矿用地

11.2

11.2

11.2

0.01%

0.01%

0.01%

H9

其他建设用地

127.76

207.76

390.76

0.06%

0.09%

0.18%

E

非建设用地

217151.99

216816.84

216324.64

98.04%

97.89%

97.66%

E1

水域

2468.22

2323.5

2323.5

1.11%

1.05%

1.05%

E2

农林用地

214511.83

214340.64

213848.44

96.85%

96.77%

96.55%

E9

其他非建设用地

171.94

152.7

152.7

0.08%

0.07%

0.07%

城乡用地

221498

221498

221498

100.00%

100.00%

100.00%

4、县域控制线规划

(1)城镇开发边界

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线内面积共24.55平方公里,占城镇空间面积的89.11%,占祁门县域城乡用地面积的1.11%。

城市开发边界范围约14.83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0.67%,中心城区的增长边界以《祁门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边界为主要依据。

(2)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总计1007.8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45.5%。

包括水源涵养地,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资源保护区四类:

表2祁门县生态保护红线一览表

类型

序号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牯牛降国家国家自然保护区

1

核心区

12.79

2

缓冲区

34.50

3

实验区

42.66

阊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资源保护

4

核心区

6.00

5

实验区

14.00

查湾省级自然保护区

6

保护区全域

6.78

水源涵养地

7

阊江水源涵养地

210.00

8

秋浦河水源涵养地

187.00

9

新安江水源涵养地

121.00

10

青戈江水源涵养地

34.00

生态公益林

11

公益林图斑

339.09

(已剔除与其他保护斑块重合部分)

总计

1007.82

(3)基本农田控制线

按照“总量控制、评估调整、增减挂钩、布局优化”的原则,划定基本农田控制线8248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