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5953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docx

建筑工地环境保护治理专项方案

XXXX工程

XXXXXXXXX项目一标段项目部

二零二一年一月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XXXXXX工程,使用性质为拆迁用房及配套设施。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XXXXX,,交通十分方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第二节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本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因此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非常重要。

为使工程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将针对工程施工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照国家及承德市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确定出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具体安排,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

一、施工期间对城市社会、生态景观影响的防护措施

1、在施工前,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施工范围内所涉及的道路和各种地下管线,如供电、通信、给排水管线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提前协同有关部门确定拆迁、改移方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时切断各种管线时,不致影响沿线地区水、电、气、通讯等设施的正常供应和运行,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2、为确保有序施工,并使对工程所在地区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影响程度降至最低程度,一方面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另一方面将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采取暂时性的交通车辆走行分流规划,对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走行路线进行统一安排,减少施工道路上的交通流量,以防止交通堵塞。

3、施工期间用电负荷和用水量较大,我们将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管线接引方案,并提前做好临时管线的接引,对局部容量不足区段,事先进行管线的改造,防止临时用电、停水或影响附近地区的正常供水供电。

4、做好施工期排水、尤其是雨季的排水工作,施工期要准备足够的排水机械,临时施工场地内设临时沉淀池多处,进行沉沙,并对施工路段地面排水的去向和受纳水体进行规划安排,防止市政排水管道因施工废水排入而堵塞及污染水环境。

5、做到文明施工,切实美化、亮化工地。

采用封闭式施工方法,设置洁净围墙遮挡施工工地,以减少施工期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同时也可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6、施工期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安排施工方式和施工时间,防止施工噪声、振动对沿线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7、征地拆迁时有序进行,及时运走建筑垃圾。

第二章编制依据

1、《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

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

5、《四川省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技术规程》DBJ51/T036-2015

6、《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图集》川16G119-TY

7、《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

8、《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技术标准》

9、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文明组织设计

10、工程现场实地周边环境。

其余未尽之处参见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为加强对防尘的组织协调,为保证各项指标完成,拟在现场成立有各参建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

 

2、组织机构

本项目扬尘治理组织机构如下:

由项目部组织以项目经理为直接领导的环境保护检查小组,不定期巡视各个施工现场,一旦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视情况严重性一律给予相应的处罚,做到违者必究。

结合本项目的绿色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的规定、规范根据不同阶段施工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及时措施,做到真正的减少甚至杜绝扬尘的出现。

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每天检查扬尘治理落实及实施情况并作好记录。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

 成员:

XXXXXXXXXXXXX

3.扬尘治理小组成员电话:

XXX

XXX

XXX

XXXXXX

XXXX

第四章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第三节 施工现场环境控制措施

1.全封闭施工

工地实行围档全封闭施工,围档高度不低于2.0米,毗邻主干道一侧不低于2.5米。

围档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规范成线,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并要进行彩画美化,做到定期清洁保持美观。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先进装配式围档。

建筑工程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并做到定期清洗,对破损安全网要及时更换,钢管脚手架和塔吊等机具要定期除锈、刷漆。

2.地坪硬化

建筑工地的进出口、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必须硬化,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排水设施。

调整传统施工工序,实行硬化地坪施工。

施工至正负零标高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室内地面以及应硬化的室外地面的硬化工作,经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3.用干拌砂浆

本工程根据防尘治理及政府规定使用干拌砂浆,其特点为扬尘极少,更环保,减少建筑工地灰尘,达到文明施工要求,减少大气污染,益于环境。

4.烟尘控制规定

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煎沥青,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环保有关要求。

建筑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和平整场地,消除各种尘源。

建筑垃圾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进行转运,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倾倒建筑垃圾。

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转运易扬尘的建筑材料。

5.运输车辆管理规定

从事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必须符合市政环卫部门的有关要求并经市政环卫部门批准。

为工程运送砂石、各类粉状物、建筑垃圾及渣土的运输车辆手续齐全、密闭加盖,渣土低于车辆挡板,不超载,不污染路面,不影响环境卫生,不损坏市政设施。

对进出建筑工地运输车辆实施登记卡和标志牌制度。

所有运输车辆每次进出建筑工地,必须由施工单位在登记卡上做好记录,登记卡由施工单位保留。

登记卡内容包括进出建筑工地的时间、车辆牌号、车辆所属单位、运输货物以及是否符合文明运输的要求等。

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施工单位必须提供标志牌,标明驶出的建筑工地名称和联系电话,标志牌应放在挡风玻璃位置。

驶入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箱完好,装载的货物必须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环境。

否则,施工单位应不允许其驶入工地。

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严禁超载;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必须应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

否则,不允许其驶出工地。

6.车辆冲洗设施

施工场地入口大门内侧设置车辆冲洗平台等设施,并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车辆冲洗洁净,严禁带泥上路。

不具备设置冲洗平台条件的,应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简单冲洗,确保车辆冲洗洁净。

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

防溢座高度不小于10厘米,并应结合周边放坡处理。

沉沙能力及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沉砂池应定期清掏,沉砂池四周应进行围护,坑边立警示牌。

禁止废水随意排放。

7.洒水降尘

项目配备洒水车两辆,喷淋水量满足使用要求。

施工现场的路面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要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土壤湿度等因素,安排洒水抑尘。

夏季炎热天气每天洒水应不少于5次,春、秋季节每天洒水应不少于4次,冬季不少于3次(洒水应适量,防止结冰)。

8.散料、渣土覆盖

施工现场储备能满足建筑垃圾、渣土覆盖需要的遮盖网、毛毡、碎石料等。

施工现场的砂、土等散料,以及1天内不安排清运的建筑垃圾、渣土等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低于施工围挡,并用遮盖网、绿色密目网等进行密闭覆盖,不得出现裸露,砂、土类遮盖的密目网网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粉状类材料需采用封闭性材料覆盖。

建筑垃圾堆放时间超过六个月的,要种草绿化。

高处产生的散装材料及建筑垃圾等应采取装袋封闭等措施吊运至路面运离现场,禁止从高处向下倾倒或者抛洒各类散装物料和建筑垃圾。

第二节基础施工阶段扬尘控制措施

1.基础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现场内土方堆积量较大,对该阶段的扬尘主要采取浇水及清扫的方法进行控制。

2.定期对基础施工挖出的土方进行浇水,确保湿润,控制扬尘污染,且应及时将多余土方外运,运渣车辆应有密闭措施,且出施工前场必须冲洗,严禁带泥上路,对施工临时道路每天派专人清扫。

3.杜绝野蛮施工,所有施工运输车辆、挖堀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冲洗干净。

4.运输车辆出工地前,必须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

运输建渣的车辆必须保持箱体完好,有效遮盖,运输过程中不得撒漏。

5.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做到全封闭、无撒漏。

6.施工现场裸露土及时覆盖或绿化。

7.土方挖掘及处设置一套雾炮机进行喷雾施工。

8.施工现场存土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措施,短时间存入的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如遇4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

第三节主体施工阶段扬尘控制

1.木工加工场锯沫应每班清理干净,集中地点进行堆放。

2.楼层应定期进行清洁,清洁时必须洒水湿润,严禁干作业施工。

3.楼层清洁时严禁高空抛渣,应用口袋将建筑垃圾装好,采用塔吊调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4.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扬尘影响周围环境。

5.施工现场的机具、设施,各类建材等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置,材料堆码整齐,无乱搭乱建,保证工地内干净、整洁、畅通。

6.每周进行一次防尘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时整改。

7.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存放在库房内,如需露天存放采取严密遮盖措施。

第四节装饰施工阶段扬尘控制

1.砂堆场应采用密目安全网覆盖。

2.楼层清洁时必须洒水湿润,严禁干作业施工。

3.墙清洗应选在无风的天气进行。

4.施工现场严禁烧废弃物。

5.场内易扬尘颗粒建筑材料(如袋装水泥等)密闭存放。

6.切割、钻孔的防尘措施:

用圆盘锯切割时,在锯的正前方设置遮挡锯末火花的三面式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积后回收。

钻口用水钻进行,在下方设置输水槽将浆水引至容器内沉淀后处理。

7.现场的石灰粉及各种掺加用散料必须在库房内存放或者严遮盖,沙、石等散粒建筑材料和土方要采取表面固化、覆盖等防扬尘措施。

8.打扫室内卫生时,先进行室内洒水后再进行打扫。

第五节生活区扬尘控制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垃圾处理:

施工垃圾、生活垃圾设专人收集集中堆放,用车运往垃圾场处置。

设此专人的职责是:

办公室、施工临设周围清洁卫生,厕所的卫生打扫及消毒、垃圾收集,施工场地内外防火执勤等。

设专人负责对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车轮进行清洗并检查装载物(土石、垃圾等)是否稳妥,还负责施工现场出入口的清洁卫生,以免污染环境。

施工用燃料首选用天燃气,无天燃气选用液化气,并采用节能灶。

a)控制扬尘污染责任划分

部位

执行者

责任者

管理者

施工作业面

作业班组

班组长

施工负责人

施工场地

各班组分区负责

班组长

项目经理

施工道路及大门

保卫、清洁

保卫组长

项目经理

生活区

伙食团

伙食团团长

项目经理

 

第五章对现场环境管理的措施

第一节施工现场

1、文明施工责任制,严格执行遂宁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相关管理办法,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作到现场清洁整齐。

2、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基础、地下管道施工完后要及时回填平整,清除积土。

3、施工临时用水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常明灯。

4、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

5、工人要作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撒在楼梯、楼板上的沙浆、砼要及时清除,建筑物内清除的垃圾渣土,要通过临时搭设的封闭垃圾管稳稳下卸,严禁从门窗外抛掷。

6、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成品,堵塞管道。

7、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的作用。

第二节对现场机械管理方面的要求

1、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要按平面布置图固定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等周围环境的清洁。

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2、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要先沉淀再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和直接排放。

3、机械集中堆放的场所,应有专人看管,并设置消防器材及工具。

4、机械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做好各级保养工作,经常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

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要实行交接班制度。

第三节对现场生活卫生管理方面的要求

1、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场外宿舍区保持清洁卫生,要建立卫生区域,经常打扫,并按规定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及时拆除和清退。

上述房屋内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

2、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临时厕所,修建三级沉淀池,厕所内粘贴瓷砖,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化粪池清水池中定期抛撒石灰或其他消毒、杀虫药物。

定期采用抽粪车抽取后运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

3、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严禁居民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玩耍。

4、从安全防护、机械安全、用电安全、保卫消防、现场管理、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八个方面进行定期检查。

第四节岗位责任制

按专业分工种实行现场文明管理责任制,把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有关专业和工种,例如,土方施工必须按指定的地点堆土,谁挖土、谁负责。

砼搅拌机前的道路清理,污水排放,由砼班组负责;砌筑、抹灰用的砂浆搅拌机,水泥、砖砂堆场和落地灰,余料的清理,由瓦工、抹灰班组负责;模板、支撑及配件、钢木门窗的清理码放,由木工班组负责;钢筋及半成品、余料的堆放,由钢筋班组负责;脚手杆、跳板、扣件等清理堆放,由架子班组负责;预制构件、材料的堆放由经营材料、构件的人员负责,水暖、管材及配件的清理、归堆、码放由管道安装班组负责。

为了明确场容管理的责任,通过施工任务或承包合同落实到责任者。

对现场扬尘控制的检查工作要从工程施工做起,直到竣工交验为止。

检查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月中和月末,也可按工程进度分,每个分部或分项完了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和各工种的施工任务书的结算结合起来,凡是责任区内场容不符和规定的,不予结算,责令限期整改。

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也可能出现三不管的死角,在检查中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要及时协调,重新落实,消灭死角。

第六章降噪管理措施

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要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的自觉意识。

2.防噪声作业时间适当控制: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夜间不得超过22点,早晨作业不早于6点,需连续作业的应采取降噪措施,如需夜间施工应取得市建委审查同意(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3.强噪声机械尽量安排在施工区外,少量施工机具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切割机等),已减少到最低强噪声的扩散。

4.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实行加强监控和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

超过《施工现场扬尘噪声限值》标准的,及时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噪声、不扰民的目的,力争使本工程达到绿色环保工地的各项要求。

第七章雾霾天气施工措施

根据《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黄色预警(预警三级)、橙色预警(预警二级)和红色预警(预警一级)。

(一)蓝色预警(预警四级):

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1天(24小时)。

(二)黄色预警(预警三级):

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48小时)。

(三)橙色预警(预警二级):

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

(四)红色预警(预警一级):

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

当出现预警后应急措施如下:

蓝色预警(预警四级):

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规定》要求,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土石方工地应重点加强管理,全力降低施工扬尘。

黄色预警(预警三级):

在落实蓝色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人员室外作业时间,土石方及建筑拆除工地必须严格采取有效的苫盖、洒水等降尘措施,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等施工作业。

橙色预警(预警二级):

在落实黄色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全市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混凝土浇筑、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施工作业;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采取防尘措施;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料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红色预警(预警一级)

在落实橙色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全市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如使用;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料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第八章扬尘整治六必须六不准

第一节扬尘整治六必须

1.必须湿法作业

2.必须打围作业

3.必须硬化场地

4.必须设置冲洗设施、设备

5.必须配齐保洁人员

6.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

第二节扬尘整治六不准

1.不准车辆带泥出门

2.不准运渣车辆超载(冒顶装载撒漏建筑垃圾)

3.不准高空抛撒建渣

4.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

5.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

6.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第三节六个百分百

1、施工现场要100%设立围挡;

2、施工现场的所有物料堆放要100%覆盖;

3、施工现场裸露地面是道路的要100%绿化;

4、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要100%喷淋;

5、拆除和土方作业时要100%喷淋;

6、渣土运输车辆要100%封闭。

第九章废气与废水的控制措施

第一节废气的控制措施

1、污染源分析

工程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施工场地扬尘和载重车辆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烟尘。

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运输车辆所排放废气属流动源,运输过程中将增加沿线城市道路汽车尾气排放量。

施工期车辆运输活动导致二次扬尘产生,其影响范围可达50m左右。

日均浓度值的达标距离约为80~90m。

3、施工废气的控制措施

(1)水泥扬尘 

1)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砼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2)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3)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规范,搅拌设施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2)施工扬尘 

1)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

2)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定点定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尘。

3)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洒水降尘,

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4)运渣车辆采取措施减少散落,车辆驶出装、卸场地前,用水将车厢和轮胎冲洗干净。

5)由于施工产生的扬尘可能影响周围正常居民生活、道路交通安全的,设置防护网,以减少扬尘及施工渣土的影响。

如防护网发生破损,及时对其进行修补。

 6)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四周设置1m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挡围栏,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

7)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特殊情况下需焚烧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8)坚持文明施工及装卸作业,避免由于野蛮作业而造成的施工扬尘。

(3)车辆废气

1)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通过当年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

 2)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场地前,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外界道路及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3)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用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4)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废气和颗粒物排放。

5)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形成的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车辆废气怠速排放。

6)加强运输管理,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避免由可能引起的货物运输途中的散落、破损现象。

7)施工、运输机动车辆尽可能使用无铅汽油作为动力燃料,限制含铅汽油的使用。

(4)其它废气 

1)食堂饮食活动产生的油烟气安装抽排风装置,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油烟气排放符合当地排放标准。

2)空调设备安装位置也尽可能考虑周围环境特定,避免空调设备运行产生的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第二节废水的控制措施

2.1 机械维修过程产生的废油,全部回收。

2.2 沾有化学品、油类等的地面、容器及各类工具,先对其表面

的化学品、油类进行处理,再用无磷洗涤用品清洗。

2.3排水设施的建设排水设施的建设遵守国家和射洪市规定的技术标准。

2.4施工期间,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各类施工作业临时排水中有沉淀物和污泥,足以造成排水设施堵塞或者损坏,必须严格按二次沉淀后再排放。

2.5在施工期间,有可能影响排水设施安全的作业,项目部加强管理工作。

2.6我们在施工期间如发现排水不畅或污水冒溢的情况时,及时向施工所在地的排水公司通报,由排水公司及时维修、疏通或者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无堵。

2.7施工废水的排水系统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

2.8生活污水,在现场将建立厕所收集粪便污水;固定式厕所设立化粪池,

移动式厕所也设置收集装置,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厕所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上门抽清。

2.9运输车辆清洗废水 ,各类土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时,为保持车容清洗车辆轮胎及车厢,清洗废水接入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

2.10排水设施维护

(1)我们定期对临时排水设施进行疏通工作。

(2)每逢汛期、梅雨期来临之前都要对下水道及场内各排水系统进行疏通。

(3)在施工现场禁止以下行为:

1)施工废水不允许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或附近的水体;

2)任何堵塞排水管道的行为;

3)擅自占用、拆卸、移动排水设施;

4)向排水管道倾倒垃圾、粪便; 

5)向排水管道倾倒渣土、施工泥浆、污水处理后的污泥等废物;

6)向排水管道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

2.11生活垃圾要有容器放置并有规定的地点,有专人管理,定时由环卫部门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