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5264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docx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教学要求:

1、了解京剧现代戏和当代话剧实验的过程;

2、重点了解“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以及“样板戏”产生的文化语境;

3、掌握高行健的《绝对信号》、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的创作特点;

4、重点掌握老舍的戏剧成就和《茶馆》的创作特点;《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的艺术成就和创作特点;高行健《车站》的艺术创新。

教学方法:

点拨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十七年”戏剧文学的发展P47

(一)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

  1.文明新戏时期

  话剧是一种西方的戏剧形式,19世纪末由在上海的西方侨民引入中国。

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

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

1910年由任天知发起,有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参加的进化社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他们以"知天派新剧"为旗号,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早期的创作与演出模式:

强调现场的宣传作用,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采用"幕表制",即不用剧本,只用演出提纲)。

这种具有"街头剧"特点的"广场戏剧"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衰落。

1914年,现代话剧又出现了一个以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与商业化为特色的"甲寅中兴",其中,以郑正秋导演的《恶家庭》为代表的家庭剧风行一时,并创造了文明新戏的最高票房纪录。

也正是由于文明新戏的商业化倾向,过于迁就小市民的欣赏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糙和演员的堕落,终于失去了观众。

  2.爱美剧时期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特别是1917年的文学革命开始后,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们一面更加猛烈地批判传统旧戏,一面竭力提倡西洋新戏。

1920年秋,原著名的文明戏演员汪仲贤在上海主持演出的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意外失败后,1921年,著名的文明戏演员汪仲贤在上海主持演出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意外失败后,与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发起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同时出版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戏剧》月刊。

为避免重蹈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覆辙,他们大力提倡非营业性质的爱美剧(爱美,即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津南开学校、北京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

  3.小剧场运动时期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

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小剧场运动剧本创作的重视,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的剧作家。

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的《终身大事》是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

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以"诗人写剧"而著称的剧作家。

与当时现代话剧多以悲剧和多幕剧为主的情况不同,丁西林则创作出了在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

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形式进行过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4.左翼戏剧运动时期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激发起了1928年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

1929年秋,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或称"新兴戏剧"、"普罗戏剧")的口号,1930年8月,又联合辛酉、南国等剧社成立了上海剧团联合会,后改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成为30年代最为有名的"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力量,他们掀起的左翼戏剧运动,也成为30年代最有声势的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翼戏剧运动以提倡"戏剧的大众化"为特色,在各个领域向着"广场戏剧"的方向发展,在工厂建立有工人剧团(蓝衣剧团),在农村有熊佛西以"露天剧场"的形式实验的"农民戏剧",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中建立有八一剧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有"国防戏剧"的提倡。

这时期成就最大的剧作家是《回春之曲》和《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和作者田汉和洪深。

  5.剧场戏剧时期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其必备条件有二,一是必须是一种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

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

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从1929年开始的,但真正得以实现则是在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面世之后,这就是《雷雨》对现代话剧的特殊贡献:

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统一。

剧场戏剧的重要作家除曹禺外,还有夏衍、李健吾等。

  6.广场戏剧时期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话剧再次向"广场戏剧"倾斜,并出现了三次高潮。

  一是抗战初期,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分赴各地成为当时戏剧演出的主要形式,其演出形式主要有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谐剧等多种样式,其中,被称为"好一计鞭子"的《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最为有名。

  二是抗战中期,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即"解放区"),以秧歌剧和民族新歌剧以形式的广场戏剧最为活跃,其中,秧歌剧的代表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民族新歌剧的代表则是《白毛女》以及《赤叶河》、《刘胡兰》等。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反内战、反饥饿的全国性学生运动热潮的高涨,具有极强的政治的广场活报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

这时期,职业剧作家创作的作品,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瞿白音的《南下列车》等,都具有广场戏剧的特点,也是学生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

  7.剧场戏剧再兴时期

在广场戏剧不断掀起高潮的同时,在大后方(以及沦陷区)剧场戏剧在大中城市也继续得到繁荣,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剧的创作繁荣,主要代表有郭沫若的战国史剧、阳翰笙的太平天国史剧、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二是知识分子题材创作的繁荣,主要代表有夏衍的《法西斯细菌》、《天涯芳草》,以及宋之的的《祖国在召唤》、陈白尘的《岁寒图》、袁俊(张骏祥)的《万世师表》、于伶的《长夜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田汉的《丽人行》等。

三是讽刺作品的繁荣,主要代表有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升官图》,以及老舍的《残雾》、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妙峰山》、袁俊的《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山城故事》等。

此外,沦陷区以《秋海棠》为代表的"市民化"戏剧创作和演出也呈现出畸形的繁荣态势,正好与后来解放区戏剧的"农民化"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化倾向。

(二)“十七年”戏剧文学的发展概况

1、1949-1952:

旧剧改革,戏剧走向现代化

P48川剧《秋江》、京剧《将相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评剧《刘巧儿》(王雁等)、《小女婿》(曹克英等)、沪剧《罗汉钱》(宗华等)、越剧《父子争先》(野鹤)等则是其中的佳作

2、1953-195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第一个高潮,用传统的戏剧形式表现新的时代主题

P48老舍《龙须沟》是当代话剧的开山之作

夏衍话剧《考验》:

反映工业建设

安波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

表现农村农业合作化

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孙芋《妇女代表》:

反映农村现实生活

陈其通话剧《万水千山》:

表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

陈静改编的昆曲《十五贯》

3、1957-1960:

大跃进和浮夸风的泛滥,作家开始转向历史剧的创作

话剧:

《蔡文姬》(郭沫若)、《茶馆》(老舍)、《关汉卿》(田汉)、《胆剑篇》(曹禺)

歌剧:

《红霞》(石汉)、《红鹰》(陈京风)

京剧:

《穆桂英挂帅》(陆静岩、袁韵宜改编)、《白毛女》(马少波、范钧宏改编)

沪剧:

《星星之火》(宗华)

4、1960:

戏剧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新编历史剧P49

京剧:

《海瑞罢官》(吴晗)、《谢瑶环》(田汉)

昆曲:

《李慧娘》(孟超)

京剧现代戏:

《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

歌剧:

《洪湖赤卫队》、《江姐》(阎肃)、《刘三姐》

(三)“十七年”戏剧文学的总体特征P49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传统为主流,既继承民主主义时期的现代性追求,延续反映真实人生的戏剧精神,又有政治强行介入,将戏剧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流弊;现代戏的创作几乎普及所有剧种;戏剧主题开始呈现多样化态势;戏剧艺术形式为表现现代主题开始了有益的革新和成功尝试。

(四)老舍《茶馆》

1、内容简介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

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

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

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

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

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

后来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

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

王利发绝望了。

2、《茶馆》的艺术特色P50-51

(1)新颖而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戏剧结构

(2)戏剧语言独具特色:

风格精炼传神;人物语言个性化、动作化;浓郁的京味;幽默含蓄

(3)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

二、京剧现代化与样板戏的产生

把传统的京剧改编为现代戏开始于1958年,至1964年形成一个高潮,这正是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涌起、膨胀的一个时期。

1、京剧现代戏产生产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语境P224-225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这是一项开明的文化战略。

1956年发生匈牙利事件,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震惊;

1957年4月,开展“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运动;5月掀起反右运动;

1958年掀起大跃进运动,在文艺领域,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在“两结合”的要求下,戏剧界开始对传统京剧进行现代化的改编;

1959年,庐山会议导致在文艺界开展批判修正主义。

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毛泽东特别关注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戏剧界情况。

1962年9月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

要提倡演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现代的革命戏。

1963年和1964,毛泽东作了两个文艺批示,这些批示都特别指出了戏剧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引发了对文艺的大批判。

在大批判的同时,文艺导向鼓吹写13年(1949-1964)和搞现代京剧汇演。

P226

2、京剧现代戏的形成P224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会在北京举行,演出全国各地28个剧团的37个剧目,其中《芦荡火种》、《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就是后来“革命样板戏”据于改编的原本。

在这次汇演上,江青发表了《谈京剧革命》的讲话。

3、“样板戏”的出现P227

1966年2月20日,林彪委托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座谈会,并写出一份《会议纪要》;

1966年4月,毛泽东审阅和修改了《纪要》,并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义建立一个新的文化革命小组,任陈伯达为组长,江青、张春桥为副组长,康生为顾问。

在这份《纪要》中,江青提出文艺“要搞出样板”,并得到毛泽东的认可。

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4、江青对样板戏的作用P227-230

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原则是:

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出发来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

江青在把京剧现代戏进行“样板化”的过程中,坚持这些创作原则,并把这些创作原则更加极端化。

江青对京剧现代戏的修改主要有:

(1)反映民主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作品必须突出毛泽东以武装斗

争为主的军事路线。

(2)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生活的戏要以阶级斗争为核心。

(3)从观念出发,把英雄人物塑造成“高大全”式的人物。

(4)依照“三突出”模式安排人物关系,以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5)从反对“人性论”出发,去掉表现人性、人情的情节;为了强化阶级对立,去掉正面人物所谓的“软弱情节。

三、“样板戏”P52

(一)“八大样板戏”1967年5月31日

京剧: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

现代芭蕾舞:

《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交响音乐:

《沙家浜》。

(二)《红灯记》P53-55

地下党员、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异姓三代为把一份密电码送交北山游击队,在叛徒出卖的紧张情势下与日寇周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故事。

(三)《沙家浜》P56-57

抗战时期,中共地下联络员、镇党支书阿庆嫂以“春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巧妙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带领群众设法保护郭建光带队的新四军伤员,最后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收复了沙家浜抗日根据地。

(四)《智取威虎山》P57

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军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剿匪小分队进入深山老林去歼灭顽匪座山雕,侦查排长杨子荣主动请缨,化装成为被解放军俘虏的土匪头目胡彪,借向座山雕献联络图为名打进匪窟,并策划为匪首祝寿的百鸡宴,借机与小分队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匪帮的故事。

四、《车站》等新时期戏剧的发展P58

(一)70-90年代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第三次高潮的发展

1、70年代末:

从恢复现实主义传统起步,控诉极左路线对“人”的戕害,如金振家《枫叶红了的时候》、苏叔阳《丹心谱》等;或大胆触及各种现实敏感题材,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问题,如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白桦《曙光》等。

2、80年代初:

戏剧改革——实验戏剧(实验性话剧)。

开始在精神内涵上从不同角度和深度上关注人的现代精神状态,萌发出追求审美娱乐的鲜明取向,冲破长期以来的道德说教,如以高行健为首的一批戏剧家所创作的作品,谢民《我为什么死了》,高行健、刘会远《绝对信号》,高行健《车站》等。

3、80年代末:

传统现实主义戏剧与探索话剧多元并存、和谐发展,是当代戏剧的“黄金时代”。

传统戏剧上,如何冀平《天下第一楼》、锦云《狗儿爷涅槃》,魏明伦《巴山秀才》、《潘金莲》等。

4、90年代后:

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成为亮点,也开始出现受欧美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先锋戏剧,如孟京辉《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彼岸》,黄纪苏、孟京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等。

此外,也出现实验性与商业性结合的作品,戏剧创作及演出趋向于平庸化。

(二)实验戏剧的代表作P60

1、高行健《车站》《绝对信号》P61

《绝对信号》P61黑子、蜜蜂、小号

《车站》无场次多声部生活抒情喜剧,“沉默的人”

艺术成就:

P62借鉴了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又立足于本土的日常生活经验,两者结合,对剧中所表现的主旨赋予了新的内涵;二是剧作家第一次实验了多声部的戏剧语言表达方法。

2、何冀平《天下第一楼》P63

《茶馆》后当代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史卢孟实常贵

艺术成就:

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采用闭锁式结构,围绕卢孟实描写“福聚德”的兴衰和人事纠葛;对民族商业文化和美食文化的描写是颂扬和批判并呈,展示与反思共显。

3、赖声川《爱恋桃花源》(台湾)P65

“暗恋”与“桃花源”两个完全不搭调的剧组被安排在同一时间的同一舞台上彩排的故事

艺术特点:

具有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特质;导演与演员们的“集体即兴”创作,创演合一。

4、廖一梅、孟京辉《恋爱的犀牛》P67

艺术与商业的成功结合之作马路与明明

艺术特点:

剧中混合着朗诵、独白、对话、合唱、舞蹈等表现手段,糅合了现实、梦境、幻觉、象征以记录和表现当代人生存的混乱状态和对人生处境的复杂感受;具有很强的象征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