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4425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docx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doc

参加市校本培训专题学习后的体会

  一月初,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市石训干部培训学习班,培训班既安排了理论讲座,又有两位校长结合学校实际作了在开展校本培训方面的一些经验介绍,最后一天实地参观了一所宁波市优秀校本培训学校。

这短短几天的培训使自己对校本培训又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是培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什么是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含义

  “校本”的本来的含义是“以校为本”,这里“本”是本体、主体、根本的意思,以校为本就是学校为主体。

以校为本的观念的提出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开始。

  关于“校本”,一个著名的解释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叫做校本三要素,可以说考察一项活动是不是校本培训就是依据三要素是不是具备。

  学者这样阐释:

为了学校:

形成能够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学校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

促进学校的发展应该是任何校本活动的自觉。

为了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

  在学校中:

学校的发展只能在自已的学校中进行,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

只有植根于学校生活、贯穿于学校的发展过程,并被学校教师所体认、所追求的学校发展目标才能积淀为学校的血肉、传统和文化。

  基于学校:

学校发展的主体的力量是学校自身,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只有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才能充满发展活力。

  

(二)校本培训与校本研训、校本研修的关系

  校本培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开创了“以学校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就是校本模式--就是一种校本培训。

它是为解决中小学教师集中起来由大学和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由此而产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以及工学矛盾的问题而产生的。

校本培训,在学校教学现场,根据本校实际,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提高教学能力。

  校本研训:

21世纪,一些国家发现单纯的校本培训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开始将行动研究引入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渗透问题研究,形成一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究、团体合作、专家引领,以行动研究方式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的学术活动模式--是一种校本研训。

培训机构与中小学联合,以中小学为基地,实施教师教育。

  校本研修:

进入新课改后,中国教育对教师自主生成课堂,具备“实践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实践智慧更多是依靠教师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修炼,形成默会的知识。

由此,产生了基于学校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归宿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研修。

  (三)校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在1999年上海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并写入《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定》。

后来逐渐与教研结合起来,成为校本教研(研训)。

后来由于强调教师的自我培训、自我进修的努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出现了“校本研修”的称谓。

  从教师教育设计角度来理解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研训)、校本研修三个称谓。

  1、习惯上培训包括了培训、教研、科研。

教育部、省教育厅下发的文件中对于学校开展的全员培训称为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定》中指出教师在学校开展的全员培训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名称与传统的习惯称谓相适应,与上级有关文件称谓相衔接。

  2、校本培训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

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渗透教研、科研、教师自我反思、自我修炼等因素,培训、教研、科研互相交叉、互相穿插、互相补充。

校本培训与校本研训、校本研修不能割裂开来。

我市虽然培训、教研、科研部门分设,没有整合,但配合协作密切,沟通良好,教研、科研部门都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积极给予学校指导。

  3、不同学校、不同阶段可以不同的称谓。

对于推进教师全员培训时间不长,刚起步,还处于集中培训阶段的学校以校本培训来定位较好。

学校集中培训搞得比较好,与教研、科研结合比较好,可称校本研训。

对已经进入教师自我培训,自我进修,自我修炼阶段的学校可称校本研修。

不同学校、不同阶段可以不同称谓。

  二、为什么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一)教师在职培训是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思想;

  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助推了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

  每个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靠实践过程,需要长期的专业实践和训练,教师的养成也这样,一名成熟教师要经过三个时期:

  一是职前学习,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

  二是入职初期,约需要2至3年,在学校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实践锻炼,逐渐融入教师角色;

  三是成熟阶段,约需要3至5年,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反思,逐渐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所以,从教师专业化角度看,教师的在职培训非常重要,如何看待教师在职培训问题,实质是如何看待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二)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界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的含义: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了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发展进行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培训和学历培训。

非学历培训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应急培训等。

学历培训是指对具备了入职规定的最低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规定: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周期。

”,“中小学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培训。

”,这一法规性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已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三)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历程。

  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是教材教法过关培训;

  二是20世纪80年代是学历补偿教育阶段;

  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学历提高培训和非学历培训。

  四是“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

  三、怎样开展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注意选择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要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放在首位,结合师资状况和教学实际,确定校本培训内容。

包括以下课程:

  1、本体性课程: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是教师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保证,其主要包括新课标解读、学科教材分析、试题分析、学科发展前沿、学科方法、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条件性课程: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其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等内容。

  3、实践性课程: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智慧和经验,是教师教育教学机智的生长点。

其主要包括师生沟通技能、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设计、听课、评课等内容。

  4、发展性课程:

教师个人素养,核心是教师的思想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是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平台。

其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知识、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

  5、研究性课程:

教师运用研究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所需要的方法论与工作习惯,是教师拓展专业品质的抓手,其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内容。

  

(二)校本培训注意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

  校本培训主要采取多元培训的办法,在注重立足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走出去,请进来,注重吸纳校外资源的利用,其基本形式有:

  1、自主学习。

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

让读书成为教师自觉行为,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

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教师共性的“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

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学习体会、教学体会等交流,组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管理等研讨会。

  4、教学观摩。

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名师指导。

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指导。

  6、课题研究。

学校与培训机构、教研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定期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化为学校共同的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专项培训。

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

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三)校本培训的误区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几年来,在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的过程,发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1、培训者讲,参训教师听,才是培训。

许多教师习惯于“培训者讲,参训教师“听、记”的培训方式,认为校本应有培训者讲授有关知识,参训教师“听、记”等。

其实,校本培训应该是: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三个支点的有机结合,应发挥参训学员的主体作用。

否则,校本培训将成效有限。

  2、参训者个人不具备培训能力。

不少教师认为自已不具备自我培训和培训同事的能力。

应该说,每个教师都是培训资源,他们的经验是可贵的培训资源。

换一个角度看,教师的自我培训和培训同事,包括多种形式:

自学、合作实践、反思、研究等。

  3、“校本”=“本校”。

在对“校本”的理解上,认为“校本=本校”者颇多,校本>本校,凡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培训,就可以认为是校本培训,不一定得是“在本校中”。

校本培训的组织方式可以有校际间活动、“走出去,请进来”,网络交互、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等。

  4、校本培训=教研活动:

业务学习、公开教学。

  在操作上,许多学校把教研活动作为校本培训的唯一内容,与传统没有区别。

作为培训,校本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当然包括教研活动在内。

  所以学校要根据学校类型层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坚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自主学习、反思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采取专题学习、读书自学、案例反思、交流研讨、教学观摩、课例研究、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网上学习、教学行动研究、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探索有学校特色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以上是在教育学院所参加培训的理论学习部分,另外,我们还实地参观了鄞州邱隘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总体感觉教研活动做得非常扎实,而且是学校强势推进,全员参与,目标明确。

作为一名师训干部,在校本培训中是组织者也是引领者,由此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压力,感想颇多:

  1、认真学习。

自己必须带头学习,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内行的管理者,要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教师学,还要向学生学,学习哲学、教育理论、心理科学,学习管理和艺术,学习科学和人文,主动学、积极学、坚持学、要工作中学、要实践中学、在行动中学、在研究中学。

  2.着力研究。

在职教师教育是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只有研究,才能把握规律,才有发言权,要研究教师成长规律和措施,要研究教师的心态和需要,要研究教师的实践和行为,要研究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3.积极反思。

反思是一个用新的理论重新认识自已的过程。

要反思校本培训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反思校本培训制度的普适性和校本特色。

  4、校本培训注意选择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要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放在首位,结合师资状况和教学实际,确定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工作要立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生命质量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教育——财富蕴臧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指出:

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

他们要表现出好奇心和思想开放,并随时准备自己的假定将由事实来检验,甚至承认错误。

传授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教师的责任。

委员会认为教师培训需要重新加以审查,以期在未来教师身上培养特有的人文(情感同化、耐心和谦虚等)和智力品质。

该报告同时又指出,无论哪一类的教师培训,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他们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重要方式,校本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

  俞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