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381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内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内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内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内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docx

《课内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文言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内文言文.docx

课内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山市》

一、解释下列带点的词

1、数年恒不一见()()

2、层层指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5、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6、倏忽,如拳如豆。

()

7、碧瓦飞甍( )8、危楼一座()

9、直接霄汉()10、黯然缥缈()

11、人烟市肆()12、窗扉皆洞开( )

13、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

14、城市依稀而已   (    ) 

二、选出加点词意思不相近的一项()            

A.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B.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C.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D.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三、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然数年恒不一见

4、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5、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6、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四、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至少写出三个)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7、请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通                通     

8、"一切乌有"中的"乌有"一词意为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9、除"忽"一词外,请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时间的词,并分别加以解释,再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0、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到为初生阶段;为发展阶段;是高潮阶段。

《世说新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尊君在不?

()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9、与儿女讲论文义()

10、友人惭()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三、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世说新语》是由(朝代)(人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什么背景?

极精炼地交代了哪些要素?

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

你对此有何感受?

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7、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8、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9、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你受到什么启发?

10、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待君久不至,已去下车引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如是者六七始已

A    BCD

死而后已人皆贺之与朋友交而不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论语十则》

一、根据原文填空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子曰:

“,可以为师矣。

3.子曰:

“学而不思,。

4.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5.子贡问曰:

“?

”子曰:

“其恕乎!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

“由,诲女知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是()知()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0.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四、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至少写出四个)

五、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论语》是记录的书,共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

名,字,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3.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4.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5.“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6.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怎样的内容?

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果如鹤唳云端()()

4、以从草为林()

5、兴正浓()

6、方出神()

7、鞭数十,驱之别院()()

8、必细察其纹理()

9、昂首观之()()

10、为之怡然称快

一、解释下列词语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怡然称快

4.庞然大物

5.夏蚊成雷

6.定神细视

7.神游其中: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5.故时有物外之趣

6.不觉呀然一惊

四、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字,代家。

2.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

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什么?

3.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有怎样的作用?

5.“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6.“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7.一位哲人说:

“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

”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8.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9.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解释下面带点的词

1、天雨墙坏()()

2、智子疑邻()

3、不筑()

4、其邻人之父亦云()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

()()()

6、其家甚智其子()

7、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8、马无故亡而入胡()

9、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10此独以跛之故()

11、此何遽不为福乎: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天雨墙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家甚智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何遽不为福乎?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5、暮而果大亡其财

6、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7、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这两片短文的文体是。

《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是(时代)著名。

《塞翁失马》选自。

2、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成语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山市》一、1.数,几。

恒,经常。

2.数,数数3.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山市,山中蜃景5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6.倏忽,突然。

7.屋檐  8.高  9.云霄和天河  10.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11.店铺   12.大开 13.连绵不断 14.隐隐约约 

二、B

三、1.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3.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4.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5.(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出现了)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市了.

6.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四、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7.“裁”通“才”   “乌”通“无”

8.没有,      子虚乌有 

9.无何:

不久,一会儿  未几:

不久 既而:

过一阵子  逾时:

过了一会儿   

倏忽:

突然  作用:

表现山市景象瞬间变幻的特点. 

10.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世说新语》

一、1.俄而:

片刻。

骤:

急速。

欣然:

高兴的样子

2.拟:

比,比拟3.未若:

比不上4.去:

离开。

乃:

5.期:

约定。

委:

舍弃6.引:

拉。

顾:

回头看7.“不”通“否”

8.集:

集会9.指子侄辈10.惭愧

二、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1.约好中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

对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友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个失信无礼的人。

四、1.南朝刘义庆

2.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3.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4.“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5.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6.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7.第一种意见:

“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

“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9.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10.[第一种意见]不同意。

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

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

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

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11.B

《论语十则》

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

3.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自己一起探讨学习上的事),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2.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3.孔子说:

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4.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5.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6.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三、1.同“悦”,愉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罔:

迷惑。

殆:

危害

4、齐:

相同

5、女:

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故,旧的知识

7、弘毅:

宽广,刚毅

8、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9.10.

四、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1.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20儒

2.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

3.①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也可谈其消极成分,略。

6.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

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7.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童趣》

1、1.项:

颈,脖颈。

强:

通“僵”,僵硬。

2.徐:

慢慢地。

以:

用3果:

果真,果然。

唳:

鸟鸣4.林:

树林5.兴:

兴趣6.方:

正7.鞭:

用鞭子打,抽打。

驱:

赶8.细:

仔细。

察,观察9昂:

抬。

首:

头。

之:

它,代蚊子10.怡然:

愉快的样子

二、1.明,视力。

察,看清。

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

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2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3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5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6定下神来(或平定精神)仔细观看

7(我借着这份)遐思在这中间游览

三、1.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2.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3.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4.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5.因此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以外的乐趣

6.不由得被惊吓得叫出声来

四、1.沈复

2.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

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3.本领: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习惯: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

时有物外之趣。

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4.词语:

“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

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6.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7.①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

8.①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②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③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9.儿童善于观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丰富的想像力。

他们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体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得了审美情趣。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1.雨:

下雨坏:

毁坏2.智:

以……为聪明3.筑:

修补4.亦云:

也这样说5.晚上果:

果然亡:

丢失6.其家:

那富人家7.擅长、善于。

8.逃跑。

9.带领。

10.因为11.何遽:

怎么就

二、1.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2.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

3.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

4.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

5.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6.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7.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

三、1..寓言《韩非子·说难》韩非思想家《淮南子》

2.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

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

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

“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

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4.启示:

(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

(2)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

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

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