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1658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题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关于井田制的描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对这一叙述分析正确的是()

A.真实再现井田制下的劳作情况B.是儒家理想经济形态的投射

C.是根据甲骨文的记载而阐述的D.表现出对土地私有制的不满

2.据青铜器铭文记载,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抑商政策弱化B.世官制受挑战C.井田制度松动D.礼乐制度崩坏

3.据史载,周代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但西周中后期的一些青铜器,如卫益、五礼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上,却出现了反映贵族间土地买卖、转让等情形。

下列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关于周代的历史记载有误

B.西周时期地权逐渐发生转移

C.青铜器的价值有待于考证

D.土地国有只存在于西周前期

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5.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土地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时期的实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

B.春秋时期,鲁国首先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C.古代政府多重视抑制土地兼并的出发点是维护小农经济

D.《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6.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

“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

“佛图户”的增加()

A.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

D.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

7.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

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

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B.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

C.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8.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

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

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

9.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银”;康熙三年(1664)规定班匠银(班匠银,手工业者缴纳的徭役替代税)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

随着代役银负担的解除,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

这表明()

A.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B.社会各阶层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C.国家不再经办官营手工业

D.人头税正式废除

10.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

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

土地租佃制的发展()

A.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

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D.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

11.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

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12.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

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

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

这些变化()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B.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C.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D.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13.清人陶煦指出: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这一认识表明当时()

A.自然灾害影响财富观念变化B.工商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C.土地兼并导致人地矛盾突出D.抑商政策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

14.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

这反映了秦代()

A.劳动力极其缺乏

B.社会等级森严

C.徭役比较繁重

D.厉行抑商政策

15.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7.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

其影响是()

A.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

B.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

D.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18.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C.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D.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挑战

19.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

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

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D.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

20.明代以前,江南的苏松杭嘉湖五府是全国最大的谷仓。

明中叶以后,江南则渐需从外地购入粮食,康熙皇帝有言,“谚云:

湖广熟天下足,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江南()

A.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B.受到倭寇侵扰的破坏

C.遭受长期的自然灾害

D.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21.宋代,人称“苏湖熟,天下足”,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这反映中国古代(  )

A.经济结构的变动B.东南地区经济不断衰落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农业区域性种植结构的变化

22.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

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3.《史记》记载江南地区“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南朝《宋书》则载江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据材料可知,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魏晋以来江南逐渐得到开发B.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

C.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24.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

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

根据许倬云的分析,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

A.加剧了汉代的人地矛盾B.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

C.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D.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平衡

25.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

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

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

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

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滕文公上》一文中描述的井田制下“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是儒家理想的经济状态,B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瓦解,“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不是井田制下劳作情况的真实再现,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孟子的这篇文章阐述的是甲骨文的记载,C选项错误;孟子描述的先公田,后私田的生产顺序,不是在表达对土地私有制的不满,D选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井田制度之下,井田只能世代继承,不能转让和买卖。

由材料“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说明存在井田买卖,井田制度松动,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商业的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的问题的,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解析』周代实行土地国有制,但在西周中后期确实存在贵族间土地买卖、转让等情形,这些现象的出现,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以土地买卖为标志的土地私有制,但却意味着传统“田里不鬻”的局面开始动摇,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各级贵族、平民,这可表明西周时期地权逐渐发生转移,B项正确。

历史记载有其特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历史史实,A项错误;出土文物相对于文献记载更具有历史价值,C项错误;仅从材料说明土地国有制度只存在于西周前期过于绝对,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实质上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这一措施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税制改革,不是商业政策,A错误;材料中税制改革有利于土地制度变化,不是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B错误;单纯从税制改革不能说明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D错误。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历史上,政府多重视抑制土地兼并,其出发点是维护小农经济,C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的“莫非王土”的井田制,实际上是不发达的土地私有,A选项错误;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通过赋税改革,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B选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与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不符,D选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可知,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大肆侵地、招揽农民为其生产,而佛寺是不必提供赋税的,长此以往,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故『答案』为D项。

A项,根据所学可知,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小农经济,“瓦解”的表述夸大了“佛图户”对国家的影响,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佛寺”“广占田宅”也是一种土地兼并现象,但材料未涉及地主土地兼并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佛寺”“广占田宅”会使部分农户少地或无地,对自耕农经济发展不利,排除。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无论是清查和统计户口还是清丈土地,都是为赋税征收提供依据,这种做法的变化说明赋税征收的标准从以户口为准到以土地为准,故选D项;材料反应的是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没有涉及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对其依赖并没有减弱,排除B项;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后来转向“田亩税”,说明政府对“人丁”的控制削弱,故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正确。

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征税从人丁转向土地无关,故排除AC项。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是宋朝政策,故排除B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随着清代赋役制度的改革,传统对手工业者实行严格身份管制和约束的现象极大松动,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流通和发展,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说法错误,不合史实,封建社会中“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清代官营手工业仍旧发达,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后,人头税才正式被废除。

10.『答案』A

『解析』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A项正确。

但是土地租佃制的发展不能消除土地用养矛盾,故B项错误;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故C、D两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代客户数量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说明拥有土地的主户逐渐增多,由此说明土地集中程度降低,故选D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政府税收的多少,A项无从体现,排除;客户所占比重减少并不能体现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排除BC项。

12.『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主户”和“客户”分离到“主户”和“客户”并列,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这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故选C。

材料中涉及的是户籍制度的变化,而非土地制度的变化,故无法有效抑制土地兼并的加剧,排除A;材料并未描述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排除B;土地兼并导致了均田制的崩溃,而非户籍制度的变化,排除D。

1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到清代“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实行抑商政策,导致人们把钱财用来买田置地,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D选项正确;社会成员将财富用来买田置地不能说明自然灾害影响了人们财富观的“变化”,A选项错误;用钱财购买土地,不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的结果,B选项不符合题意;各阶层买卖土地不能说明人地矛盾严重,C选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表明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抑商政策,故D正确;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并没有体现秦代劳动力缺乏,故A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无法体现秦代社会等级森严,故B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将商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无法体现徭役比较繁重,排除C。

15.『答案』D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农业的地位,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海禁政策限制了我国对外的经济贸易和交流,所以这两项政策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中国日益封闭,落后于世界潮流,①②③符合题意;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排除ABC项。

16.『答案』C

『解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显示明朝易私贩而为公贩的时间为(明中后期),说明明朝前期存在私贩即民间的海外贸易,排除A;材料未涉及政府重农政策,排除B;结合“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可知该政策并未一直实行,不能说明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排除D;根据“请开市舶”、“不得往日本”、“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可以看出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C符合题意。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明末清初是海禁时期,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实际上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突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当时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在台湾有势力;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与材料无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明末清初,这个时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出海是要受到制裁的,所以这样的现象反映出的是对这一政策的突破。

C、D选项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没有反映出本题的实质。

18.『答案』C

『解析』据材料“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而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即“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不属于历史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也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也没有挑战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

故选C。

19.『答案』D

『解析』由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为明显,故D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已经移到南方,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专业区域的出现,不能的出交通网络发达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C不正确。

2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是因为明代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应减少,A项正确;江浙一带受到“倭寇侵扰”是元末到明代中期,经过戚继光抗倭的打击,到明朝中期已经基本解决,B项错误;“长期遭受自然灾害破坏”、“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与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的史实不符,CD两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产粮大区,故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代中后期,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类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民谚改称“湖广熟天下足”。

其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农业区域性种植结构的变动,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种植区域的变化,不能等同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方经济的发达,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的信息,故C不正确。

22.『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

2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史记》记载江南地区……南朝《宋书》则载江南……”可知,《史记》和南朝《宋书》对江南地区的记载截然不同,这是因为魏晋以来江南逐渐得到开发,江南经济迅速开发,鱼米丰富,丝绵优良,A正确;“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是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而不是《史记》和南朝《宋书》对江南地区的记载截然不同的原因,B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C与材料无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而不是《史记》和南朝《宋书》对江南地区的记载截然不同的原因,D说法错误。

2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和东汉政府迁移北方人口有关。

这不仅减轻了北方经济重心地区的人口压力,也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这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趋于平衡,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减缓了北方的人地矛盾,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A错误;少数民族内迁是在东汉末年以后,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区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和社会动荡,排除B项;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与材料无关,故C项的结论。

25.『答案』D

『解析』清代时期,两湖地区是重要产粮区,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手工业相对发达,区域分工导致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故D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依然比较发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求关系紧张,但不至于供不应求,故C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原因:

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

影响:

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2)主要目的:

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

材料一:

完全禁止;材料二:

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海禁”政策。

(1)依据材料一中“绝接济台湾之患”等信息可分析得出康熙推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为了封锁台湾。

依据材料一中“生灵之祸,莫惨于此”等信息可分析得出“海禁”政策给广东居民带来灾难。

(2)依据材料二中“此即海贼之薮也”等信息分析可得出康熙帝推行“海禁”是为了清除海贼。

比较材料一中“空其人”等信息及材料二中“可使贸易”、“不可令往”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一是完全禁止,材料二是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