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0998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煤燃烧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

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下表对应的温度下,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KCl固体,充分溶解。

烧杯序号

温度(℃)

20

30

50

60

下列关于①~④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

①<②

B.溶液质量:

②<③

C.溶质质量分数:

③<④

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

5

4.下列是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符合该反应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A.

B.

C.

D.

6.相同质量的Zn、Mg、Fe,分别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Zn生成氢气最多

B.Mg生成氢气最多

C.Fe生成氢气最多

D.一样多

7.食盐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组成食盐的元素,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食盐是由Na+和Cl—构成的

B.两元素的本质不同在于质子数不同

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8

D.两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矿泉水、氧化镁、空气

B.金刚石、冰水、石灰石

C.木炭粉、水银、不锈钢

D.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大脑的活跃,适量吸烟不影响影响健康

B.在沉淀、过滤、蒸馏三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度最高的是蒸馏

C.二氧化碳能使动物窒息死亡,所以二氧化碳有毒性。

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10.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醛由二种元素组成

B.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醛一种有机物

D.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l:

3

二、简答题

11.山西的酒文化、醋文化驰名中外,陈年老酒,醇香四溢,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

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

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三、推断题

12.有A、B、C三种元素,在空气中A的单质约占总体积的21%,B元素能与A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C元素的单质能在A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回答下列问题:

(1)A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E中C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3.某小组对H2O2溶液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

该小组采用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H2O2溶液浓度均为10%20mL,并用C装置测量收集到50mL水时的某项数据,经计算后的数据如下表:

催化剂种类

气体产生速率(mL/s)

二氧化锰

3.5

氧化铜

4.5

活性炭

5.8

(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住A装置右侧导气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____,则气密性良好。

(2)从实验数据可知:

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

(3)该探究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

(4)当量筒中收集到50mL水时,双氧水分解出的氧气体积实际小于50mL,原因是___。

(探究二):

探究H2O2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如图: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MnO2均为0.5g,在恒压漏斗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各20mL分别进行实验。

并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温度与时间关系图。

如图1所示。

再将该装置的三颈瓶浸入水浴池中(该池可使瓶内的溶液温度恒定在20℃),用上述实验中相同量的各物质重复上述实验,用气压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

如图2所示。

(5)由图1知道:

H2O2溶液分解时会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6)由图2知道:

H2O2溶液浓度越高,其分解反应速率越____(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为例,25S后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

(探究三):

探究过氧化氢消毒液的标签

下图是过氧化氢消毒液的标签,结合标签中的信息,请回答:

(7)为什么该消毒液要放在避光、阴凉处保存?

请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说明___。

(8)该瓶消毒液中至少含有____g过氧化氢,这些过氧化氢中含有的氧元素与____g氧化亚铁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14.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

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下水管道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粉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1+2NaOH+2H2O=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

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______

②将适量白色固体颗粒放人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烫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

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

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②一套仪器中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另一套仪器中加入银灰色粉末和______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分别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____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

火焰颜色为____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

要确认猜想

(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填一条即可)。

15.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把镁条放入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里,发现溶液中发生了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

查阅资料得到:

物质

钠与冷水

镁与冷水

镁与水蒸气

铁与冷水

铁与水蒸气

能否发生反应

剧烈反应

缓慢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①MgCO3和Mg(OH)2均为白色不溶物。

②MgCO3和Mg(OH)2均可跟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酚酞溶液遇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遇碳酸钠溶液呈红色。

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越强,越优先与酸反应。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提出假设】

猜测1:

白色不溶物只可能是MgCO3;

猜测2:

白色不溶物只可能是Mg(OH)2。

猜测3:

白色不溶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发生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实验I:

用砂纸打磨镁条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溶液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

试管中的溶液与镁条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收集并点燃产生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确定该气体为氢气,则该气体的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取实验I中少量的浑浊液体,过滤,洗涤干净沉淀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于是推测猜想________________不成立,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可能成立。

实验Ⅲ:

取实验Ⅱ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CaCl2稀溶液,发现溶液中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推测得出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得出结论】

该化学实验小组通过请教老师,得知该反应的产物为:

MgCO3·Mg(OH)2·3H2O、Na2CO3、H2和CO2。

【分析交流】

该同学发现市场上某种即热饭盒用混有少量铁粉的镁粉与水反应提供热量。

于是取了部分该固体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且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

根据提示④可知,剩余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6.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13.25

11.65

10.05

8.45

8.45

(1)反应到____min时,氯酸钾就完全分解。

(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

(4)画出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答题

1、

三、推断题

1、

四、科学探究题

1、

2、

3、

五、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