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0901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

课题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

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小有关。

 

聆听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呢?

 

我们把压力作用面积叫做受力面积。

提供的器材有:

小桌、海绵、砝码。

PPT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得到实验结论

 

板书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引导: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压力作用面积大小。

控制变量法。

具体说:

在压力相同时,改变压力作用面积,看物体形变多少。

在压力作用面积相同时,改变压力大小,看物体形变多少。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锻炼分析能力。

 

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锻炼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从刚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办?

 

那要是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么办?

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能借鉴的方法。

非常好。

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可以定量的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给他起个新名字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板书

二、压强

1.定义: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提出问题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特别是压强知识上的贡献,我们把N/m2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

帕斯卡。

板书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

帕斯卡,简称:

帕,符号:

Pa。

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平铺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1Pa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思考回答:

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小。

可以求比值。

类似于速度的定义。

 

聆听

 

思考回答

压力的单位是N。

面积的单位是m2。

所以压强的单位应该是N/m2。

聆听

 

感受1Pa的大小

对知识的应用

 

培养知识点迁移能力

掌握科学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完整学习有关压强的知识。

 

使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PPt展示例题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纠正计算过程中错误(过程略)

提出问题

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了不陷进土里,我们用了什么办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的?

类似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展示各种减小压强的事例,带领学生分析

(具体内容略)

板书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1.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坐软沙发比坐硬板凳要舒服呢?

 

展示各种增大压强的事例,带领学生分析

(具体内容略)

板书

2.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思考计算,完成练习

 

思考回答

拖拉机的履带很宽,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所以不陷进土里。

 

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

那是因为沙发受力形变后,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板凳不怎么形变,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小。

根据压强的知识可知,沙发对人体的压强小,所以人感觉舒服。

 

知识的应用。

 

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而形成压强的概念,并讨论了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聆听

梳理压强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反馈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则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压强自大到小的顺序是   。

 

2.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3.小丽买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及时反馈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压强

1.定义: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

帕斯卡,简称:

帕,符号:

Pa。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1.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2.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