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0802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

异的我们》优秀教案附说课稿2套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五课。

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去了解物种的多样和种群中个体的多种多样,知道地球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前四课中主要学习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本课则由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引申到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研究的对象也由其它动植物转换成生物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类,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材设计了:

“观察我们的不同”、“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以及“开展对性状组合的探究”等三个教学活动,期望通过对人的相貌特征的研究,知道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从而理解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有很多的了解,知道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与人类同在,也知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可以区分的,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琢磨或求证:

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的?

所以说,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是朦胧的、凌乱的,经过前四课的研究活动,学生目前应该能清楚的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了。

经历了3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这一课中,相貌、相貌特征、性状、性状组合这样一些陌生、易混淆的词汇将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对于如何用科学的词汇来解释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相貌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其次,教材安排“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学生在没有了解各种性状的辨别方法之前是无法在课前完成普查的;再次,教材中设计用笔画出同学的某一个相貌特征这一活动,也会因学生美术水平的差异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生物有着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科学概念)

2.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不同性状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五、教学准备

教师:

PPT、记录表、相貌轮廓拼图、拼图软件;

学生:

小镜子。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出示一张集体照,让学生找出照片中的老师。

2、思考:

我们刚认识不久,你们却能迅速的从相片的那么多人中把我找出来,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3、引导学生归纳原因:

因为老师的相貌和照片中的其他人不一样。

4、引出课题并板书。

观察、找寻相片中的老师。

思考、回答提问。

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观察我们相貌的不同

1、谈话:

刚才大家在找老师和其他人的不同时说到的眼睛、鼻子……,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相貌特征”。

(板书:

相貌特征)。

2、思考:

大家都知道我们相貌各异,可是我们的相貌特征究竟有那些不同呢?

3、布置任务:

观察头部的相貌特征。

(ppt出示要求:

这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

这些特点在小组内有相同的吗?

4、组织汇报观察结果,引出“性状”这个科学概念:

我们把双眼皮、单眼皮称作是眼皮这个相貌特征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性状;把浓眉毛、淡眉毛称作是眉毛这个相貌特征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性状。

(板书:

性状)

5、引导归纳:

人与人同一种相貌特征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性状,这些性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观察的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是图画,也可以图文并茂。

2、注意引导学生归纳,不仅要找不同点,还要找相同点。

 

思考。

观察组员的相貌特征,找出异同点。

 

汇报、归纳观察结果。

 

让学生知道:

人与人的同一种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

1、谈话:

为了把相貌特征了解得更清楚,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自己的相貌特征吧。

2、出示“我的相貌特征”表,明确填表要求。

3、ppt出示七种相貌特征的两种典型性状的照片,逐一讲解各个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的辨别要点。

(提示学生:

大家的性状特征不可能和照片一模一样,我们只能看看自己的性状更接近其中的哪一种。

4、组织学生对着镜子辨别自己的性状特征并填表。

(巡视,找出代码完全一样的情况)

5、组织学生对比本组所有成员的代码,找出“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统计表中的代码有完全一样的小组。

6、让学生猜一猜:

在出现了性状代码完全相同这一情况的小组中,可能是谁和谁一样?

7、对比相同代码的2个同学的相貌,思考:

代码完全一样,可两人相貌的差别挺大的,这是咋回事喃?

谁能尝试着解释一下原因?

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同一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的辨别方法的学习。

2、注意控制辨别、填表的时间。

 

了解“我的相貌”统计表的填写方法。

 

学习不同性状的辨别要点并判断、填表。

 

完成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的统计。

猜测。

思考。

交流。

让学生发现这些相貌特征的性状有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从而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开展对性状组合的探究

1、ppt出示相貌轮廓图,描述这两个相貌轮廓图的特点(有一大部分相貌特征的性状完全相同),让学生动手拼两个不同相貌的人。

2、投影展示最先拼完的头像,把学生拼图结果在黑板上罗列出来。

3、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统计不同性状组合的数量。

4、出示画像拼图软件,介绍软件包含的内容及使用方法。

5、根据学生的要求,用软件中的不同相貌特征的各种性状组合成不同的人像。

6、引导计算这个拼图软件一共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不同的人像,ppt出示计算结果。

7、引导归纳:

不同相貌特征的多种性状会有大量的不同组合形式,从而造成了我们相貌各异。

(板书:

大量的不同组合)

8、思考:

会不会有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呢?

PPT出示两个双胞胎姐妹的照片,让学生找两人的不同之处。

9、引导归纳:

不仅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

1、为了便于统计,拼图时要求所拼的人像的左右两边的耳垂、眼皮的性状都是相同的。

2、了解性状图的绘制过程,结合对比小组成员性状图,认识相貌各异的原因。

分小组拼图。

 

汇报拼图结果。

学习计算方法。

 

观察。

用软件拼画像。

了解软件的拼图总数。

归纳。

思考,找出双胞胎的不同性状。

归纳本课所了解到的知识。

 

通过拼图认识到:

不同相貌特征的多种性状会有大量的不同组合形式,从而造成了我们相貌各异。

板书设计

七、上课表格

我的相貌特征(表一)

相貌特征

舌头向内卷曲

下颌沟

发际

耳垂

眼皮

头发

酒窝

性状

能(A1)

不能(A2)

(B1)

没有(B2)

“V”发尖(C1)

平发际(C2)

有(D1)

无(D2)

双(E1)

单(E2)

卷曲(F1)

直发(F2)

有(G1)

无(G2)

我的相貌

 

(组内统计)

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表二)

同学一:

、、、、、、。

同学二:

、、、、、、。

同学三:

、、、、、、。

同学四:

、、、、、、。

同学五:

、、、、、、。

《相貌各异的我们》说课材料

一、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改编教材

本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

“观察我们的不同”、“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以及“开展对性状组合的探究”。

由于“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编者建议该活动可在课前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一定的指导,否则学生在不清楚各种性状的辨别方法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准确的普查结果的,那样就失去了课前活动的意义。

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辨别方法,那本课设计的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不同”就根本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开展了,因为学生在开展普查活动时就已经知道了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有不同,这个环节就变得多余了。

如果把所有活动都在课堂上按顺序开展,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安排两节课的话,内容又显得太少。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保证教材设计的三个教学活动主题不变的前提下,大胆对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把三个活动安排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

一是在“观察我们的不同”这一活动中将“安排学生画出某个相貌特征的性状”这一环节去掉,原因是学生的美术水平肯定存在差异,这个绘画的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用图画准确表现出性状的差异。

所以我把这个环节改为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这对于学习了3年科学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这样能在不改变活动目的的情况下为接下来的普查活动节约宝贵的时间。

二是重新“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这个活动,放弃统计全班各种性状的数据,因为这个数据对于后面的活动和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个活动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扩大相貌的观察范围,寻找人与人之间性状的异同,尝试解决刚才的疑惑。

为此,我将活动改为各自使用一面小镜子辨别自己的性状,然后在组内寻找每个相貌特征的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同学,用“两人七个性状完全相同但相貌差异巨大”这一现象吸引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省时、高效地达到活动目的。

二、准确分析学情,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

借班教学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可能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短短40分钟的教学不允许这个适应期太长;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特点、本单元前面部分的学习情况不了解,这两点加大了教师调控课堂的难度。

一是将教材引入的设计由找同学变为找照片中的我。

由于我和学生是初次见面,学生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能迅速从照片中将老师找出来”这个问题时,避免了学生回答时提到诸如“我们认识他、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等内容,能迅速的把话题引导到相貌各异上面来,既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找同学太没有难度,激趣效果不明显),又避免了引入环节耗时过多的顾虑。

二是在“班级相貌普查”这个活动中,我没有安排在小组内相互观察,统一行动,这是考虑到小组活动的话,学生会在某些性状的辨别过程中产生争执,而这个性状究竟该选B还是选A本身就不是准确答案(这2种性状显然不能准确反映出某种相貌的特征),结果不影响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我安排学生各自用小镜子自我辨别,并且在学生开始活动前不断强调“独立判断,找到和自己最接近的性状”这两个要求,不仅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还有效避免了学生因意见不同造成的耽误教学进程的情况。

三是预计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双胞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了“寻找照片中双胞胎姐妹的不同点”这一活动,用事实、证据让学生心服口服,帮助达成教学目标。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科学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们参与探究活动很积极,但经常都发现有学生在活动完毕后,仍然不知道活动的目的,他们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让本课的活动目的明确,让学生们为了探究而活动,我在各个活动中充分使用PPT,用清晰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甄别不同性状,把详细的活动要求、思考内容实时展示,不仅明确了活动要求,还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在本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中,我放弃使用性状图,改用拼图软件让学生亲历各种性状任意组合造成人们相貌不同的过程,这个软件的使用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高潮,他们饶有兴趣的指挥着教师操作软件,在笑声中拼出一个个不同的头像,并亲眼目睹了性状的微小变化造成的相貌改变,这种直观演示让本课的教学难点轻易突破。

四、把握学生兴奋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于是我努力在本节课中找寻甚至创设学生的兴奋点,让整个教学活动能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

一是在教学中始终面带笑容,并经常使用一些略带诙谐的言语、一些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让学生感觉到师生间的交流没有隔阂,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

二是用紧凑的教学环节,良好的活动设计,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不经意间就卷入到学习活动当中,主动在活动中探索解决疑惑的答案;三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故意在某些问题上卖个关子让学生猜测答案,故意装作自己不知道某些知识,学生在探究出答案后感到很有成就感,迫切的想解决教师提出的下一个问题,从而被教师牢牢地掌控在教学活动中。

纵观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比较浓厚,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在环环相扣的学生活动中,人人都参与到活动当中,学生活动目的明确,探究效率较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学习任务,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

五、积极反思改进,促使教学能力提升

课后,虽然与会的听课教师对本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我仍清醒的看到本课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最后的总结阶段反馈不充分,缺乏学生的互动,归纳的内容没有经常学生的充分交流就匆匆得出;二是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有重复学生的回答内容的坏习惯,拖慢了教学的节奏;三是使用拼图软件是本节课的高潮,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时间掌控还有待改进。

《相貌各异的我们》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李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我们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我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2.我们有不同的相貌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相貌特征的能力,同时发展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培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教学难点】

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探究准备:

我的相貌特征分析表、小组相貌特征调查统计表、平面镜若干。

2.教师探究准备:

教师相貌性状分析表、班级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

同学们,前几天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学生看大屏幕

师:

视频中的这位好心人把老人扶起送往医院后,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就离开了现场。

老人的家属四处寻找这位好心人,以表达救命之恩。

幸好当时有市民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并且看到了好心人的相貌特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位目击者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目击者1:

那天我刚好在路边看到一位老人晕倒在马路中央,有很多人观望,只见一位小伙子冲上去扶起老人,并把老人送往医院,小伙子是黑色直发,尖脸,大眼睛、浓眉毛、鼻子略小,嘴唇稍厚】

师:

刚才这位目击者给我们提供了好心人的哪些主要的相貌特征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画

教师板书:

头发、脸型、眼睛、眉毛、鼻子、嘴唇(板画)

师:

同学们,我们就来帮老人的家属找一找这位好心人吧!

请同学们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利用桌上的相貌特征图,来拼一拼这位好心人的相貌。

师:

现在开始(学生活动)

师:

拼完后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把你们拼好的相貌图到台上进行展示。

师:

我们发现仅从这几个相貌特征很难找到这位好心人。

还好又有一位目击者给我们提供更加详细信息,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目击者2:

小伙子把老人送到医院时,我刚好在他旁边,看到他是大眼睛双眼皮、浓眉毛、前额有“V”型发尖、直发略短,对了下颌中央有个明显的沟,而且还有耳垂呢!

师:

第二位目击者又给我们提供了好心人哪些更详细的相貌特征呢?

教师板书:

眼皮、前额发际、下颌中央、耳垂(板画)

(可以简单解释各种相貌特征。

前额发际:

指头发和前额相交的那条线,如果中间有一个小尖称为前额“V”发尖,如果没有称为前额平发际。

耳垂:

选择一个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同学讲解。

下颌中央指嘴唇下方中央部分)

师:

请各小组根据第二位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再对刚才我们的拼图进行修正,现在开始……

学生活动

师:

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带上你们拼好的相貌图到台前展示。

师:

第二位目击者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好心人的相貌特征,我们拼出的人更相似了。

请同学们回到座位。

师:

后来又有目击者提供更多的关于好心人的相貌特征……,终于找到了这位好心人(请看大屏幕)。

师:

看来相貌特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相貌(板书)。

借此机会我们也来观察我们自己的相貌特征。

今天我们就从这些相貌特征中选出五个相貌特征进行观察,它们是耳垂、前额发际、眼皮、下颌中央、头发。

师:

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呢?

生:

可以照镜子观察、可以请同学帮我看、可以请同学们看然后告诉自己。

温馨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镜子来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完成我的相貌特征分析表。

我的相貌特征分析表

姓名:

相貌性状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无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我的特征

  

 

 

 

 

在你具有的相貌特征下打“√”

2.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完成小组相貌特征调查统计。

小组相貌特征调查统计表

第小组人数

性状

人数

性状

人数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没有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师:

下面就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统计数据。

教师输入数据表。

各小组汇报数据

小组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没有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1

2

3

4

5

6

7

8

合计

师:

刚才我们已经对全班同学的五个相貌特征进行了统计,并把数据输入电脑中,得到了一个柱状统计图。

通过柱状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

学生汇报(重视数据说明)

师:

你们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些同学的这五个相貌特征和你相似吗?

下面老师就来帮同学们找一找。

在班上找一位同学。

(请同学听口令请全体同学起立,请无耳垂的同学坐下,请平发际同学坐下,请下颌中央有沟同学坐下,请卷发同学坐下,请有双眼皮同学坐下。

(做2-3次这样的游戏)

师:

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位同学的这五个相貌特征和你相似呢?

(请这几位同学们上台)

师:

同学们这几位同学的五个相貌特征都相似了,那他们的相貌一样吗?

那里

不一样呢?

学生汇报:

脸型、眼睛、耳朵……

师:

我们只分析了其中的五个相貌特征,还有很多相貌特征没有考虑。

如果我们再考虑更多的相貌特征,和你们相貌相同的同学会越来越少。

师:

(课件展示)通过以上的研究,如果我们只考虑耳垂这一个性状,就可以把我们分成两类:

(有耳垂和无耳垂);加上发际这一个性状,就可以把我们分成4类;(有耳垂“V”发尖,有耳垂平发际,无耳垂“V”发尖,无耳垂平发际)再加上下颌中央是否有沟,就可以把我们分成8类;再加上头发又可以把我们分成16类;再加上有无双眼皮,就可以把我们分成32类。

我们统计了5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32类,而我们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如果我们将我们更多的相貌特征都组合进去,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6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64类

7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128类

8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256类

9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512类

10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1024类

2×2×2×2×2×2×2×2×2×2=1024

20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1048576类

40个相貌特征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1099511627776类

师:

那我们还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吗?

生:

能,双胞胎、克隆人(克隆是一种生物技术,我们讨论的是自然人);不能。

师:

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双胞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对双胞胎,看看他们是否完全相同?

学生观察比较双胞胎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

学生汇报不同之处。

师:

看来,即使双胞胎虽然有很多相貌特征都相同,但是他们还是存在着差异。

师:

出示:

一位男生的照片、一位女生的照片、全班男生照片、全班女生照片、全班照片。

老师板书:

课题“相貌各异的我们”

师:

人的相貌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但是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再加上后天生活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的相貌。

可见世界上没有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独一无二。

师:

伟大的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正是有了这些种种不同,从而造就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

(播放课件)

让我们一起唱出我们心中的歌:

 

附实验表格

我的相貌特征分析表

姓名:

相貌性状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无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我的特征

  

 

 

 

 

在你具有的相貌特征下打“√”

小组相貌特征调查统计表

第小组人数

性状

人数

性状

人数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没有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二.说课材料

【教学内容分析】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五课的课文,前四课中我们锁定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以学生们熟悉的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统计、分类等活动并初步建立了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本课以生物家族中的我们最熟悉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貌的不同,引领学生建立就一种生物而言,生物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一种认识,从而丰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

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

在学生的经历中,他们可能有过这样的认识,不同的动植物长相不同,同一种生物也有许多差异。

但是这样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很少有人去仔细的琢磨或求证过。

经过前四课的研究活动,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在学生的头脑中已逐步清晰起来,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也就成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他们会很自然地将这些差异与生物的多样性联系起来,本课的学习以我们人类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刺激和绽放他们的探究热情。

【设计思路】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所以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上,我是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让他们主动猜想、实验、观察、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