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015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理论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理论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理论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理论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考试题库.docx

《理论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考试题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论考试题库.docx

理论考试题库

2018年中队长助理选拔理论题库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生效时间是(C)。

A、2010年5月4日;B、2010年6月3日;C、2010年6月15日;D、2010年6月30日。

2、穿军官常服大衣时,可以围制式围巾。

围巾置于大衣领内,竖向对折,折口朝下围于脖领处,围巾上沿高于大衣领不得超过(C)。

A、1厘米;B、2厘米;C、3厘米;D、4厘米。

3、军人在(B)时,应当着作训服。

A、作战、训练;B、体力劳动;C、战备执勤;D、处置突发事件。

4、连(B)至少进行1次军容风纪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并讲评。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5、军人因工作需要印制名片,必须经(D)以上机关审查批准,登记备案。

A、连;B、营;C、团;D、师、旅。

6、除休息日和节假日外,连队通常每日出早操,每次时间通常为(C),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

7、连首长(B)组织1次全连内务卫生检查。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8、连务会,(D)至少召开1次,由连首长主持,班长以上人员参加。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9、士兵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外出时,通常(A)以上同行,并指定负责人。

A、2人;B、3人;C、4人;D、5人。

10、士官和军官配偶来队如因特殊情况需延长留住时间,应当经团以上单位首长批准,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C)日。

A、5日;B、10日;C、15日;D、20日。

11、经济民主组通常(B)活动1次,主要负责了解和反映官兵对伙食的意见,研究改善办法,审查食谱;监督经费开支,定期检查账目,防止贪污、挪用、铺张浪费和侵占官兵利益。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1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13、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4、消防员到达灭火现场后,在利用消防广播系统和警报系统组织人员疏散时,应按

照(A)的顺序发出警报。

A、“着火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

B、“着火层、着火层下层、着火层上层”

C、“着火层上层、着火层、着火层下层”

D、“着火层下层、着火层、着火层上层”

15、消防电梯的全程行驶时间不得超过()秒,载重量不得小于()千克,消防电梯应设有前室,前室内设有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可以在每层停靠,消防电梯至少配置()路电源供电,电梯的轿厢内有与消防控制中心联系的对讲电话等。

(D)

A、608003

B、7010003

C、708002

D、608002

16、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至少都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设置一个(A)。

用于发现火灾后直接向消防控制中心进行报警、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器件。

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B、消防专用电话

C、自动灭火系统

D、自动监控系统

17、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B)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灭火为辅

18、在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据(B)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C、《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

D、《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

19、车辆倒车时必须有人员在(C)进行疏导警戒。

A、正前方

B、正后方

C、侧后方

D、侧前方

20、扑救高危场所火灾时,车辆应当停在(C)的安全位置,车头应朝撤离方向。

A、空中无障碍物

B、地面平坦坚实

C、便于展开、便于转移

D、距离火场较近地段

21、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护,且固定点不得少于(B)处。

A、3

B、2

C、1

D、4

22、消防员进入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区域时,必须着(C),撤出后应进行必要的洗消,未经洗消不得重复使用。

A、灭火防护服

B、隔热服

C、防化服

D、防蜂服

23、火情侦察应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深入内部侦察时,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A)

人,并由指挥员带领,严禁单独行动,情况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要仔细地进行现场侦察和检测,全面、准确掌握现场情况,正确判断可能发生及潜在的险情。

A、3

B、2

C、1

D、4

24、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B)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A、4

B、3

C、2

D、1

25、有毒烟气必须向(D)排放,同时疏散可能受到排出烟雾威胁的人员。

A、顺风方向

B、逆风方向

C、侧风方向

D、下、侧风方向

26、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应迅速(C)为科学、安全完成应急救援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A、设立警戒线

B、疏散围观群众

C、展开侦察检测作业

27、应急救援力量根据灾害类别、特点,合理使用(A),掌握灾害事故的特性、规模、危险程度,查明遇难、遇险和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施救疏散路线,了解灾害事故(事件)现场及其周边的道路、水源、建(构)筑物结构以及电力、通信、气象等情况。

A、侦检器材

B、破拆器材

C、救生器材

D、警戒器材

28、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时,重危区作业人员必须着(C)防化服,轻危区作业人员应当着防化服。

进入易燃、易爆区域还应当着防静电内外衣、裤子、袜子和手套。

A、一级、一级

B、二级、一级

C、一级、二级

D、二级、二级

29、进入(C)警戒区域,禁止使用非防爆通信、侦检、破拆、堵漏等器材。

A、建筑倒塌事故

B、交通事故

C、易燃、易爆事故

D、核放射事故

30、进入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泄漏的场所的车辆必须停靠在(D)位置。

严禁停靠在地沟、阴井、管道上方及其附近。

A、下风

B、侧下风

C、上风

D、上风或侧上风

31、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A)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A、3

B、2

C、4

D、1

32、高空救助时,必须使用安全绳对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进行保护;承载的绳索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必须使用墙角保护器材或其他形式的护垫、护具,且安全绳必须设置不少于

(B)处固定点。

A、3

B、2

C、1

D、4

33、深井救人时,必须利用(A)对井下环境进行检测,对井下进行补氧通风,使用安全绳保护,并对井口、井壁实施加固。

利用大型机械挖掘开方时,应采取由外侧向井口的斜面挖掘方式,禁止使用与井壁平行的垂直挖掘方式进行救援,防止井壁坍塌。

A、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

B、电子酸碱测试仪

C、军事毒剂侦检仪

D、移动生物侦检仪

E、电子气象仪

34、严禁重叠使用不带重叠连接装置的起重气垫;起重时,气垫塞入物体下部时必须占气垫面积(C)以上;起重车辆时,要做好车辆固定防滑措施。

A、50%

B、25%

C、75%

D、45%

35、关阀堵漏编组一般为(D)人,必须与技术人员配合进行。

A、1至2

B、3至4

C、4至5

D、2至3

36、使用洗消帐篷进行洗消时,必须(B);使用水枪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

A、调节好水流

B、调节好水温

C、调节好水压

37、放空点燃必须从(D)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A、下风或侧下风

B、上风

C、下风

D、上风或侧上风

38、体能和业务训练前,必须进行跑步、活动操等热身运动,运动时间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一般不少于(C)小时。

A、一小时

B、十五分钟

C、半小时

D、四十五分钟

39、攀登训练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检查保护设施,保护人员不得少于(A)人,且必须精力集中,做好安全保护。

A、2

B、1

C、4

D、3

40、训练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点人员,并认真做好整理活动,其活动时间一般不得少于(D)分钟。

A、30

B、10

C、20

D、15

41、(A)是指公安消防部队依法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各项勤务活动。

A、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

B、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勤务

C、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勤务

D、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救援勤务

42、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时,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指挥员及相关人员应当参加由(A)的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了解灾情信息,掌握处置情况,落实领导指示,并按照总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组织指挥部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

A、政府统一领导

B、公安机关领导

C、公安消防总队领导

D、公安消防支队领导

43、抢险救援力量编成一般以(B)为基本作战单位,以作业组为基本作战单元,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得少于3人,并应确定1名组长负责。

A、班

B、中队

C、大队

D、支队

44、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制定(B),并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社会相关单位的支持,全力做好参战人员就餐、饮水、保暖等各项生活保障。

A、应急救援方案

B、现场生活保障方案

C、后勤保障措施

D、社会联动方案

45、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体积扩大(B)倍左右。

A、150-200

B、250-350

C、200-300

D、150-250

46、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地区流动和积聚,爆炸极限为(A)。

A、5%-33%

B、10%-23%

C、15%-13%

D、25%-43%

47、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C)。

A、2500-3000m/s

B、1000-2000m/s

C、2000-3000m/s

D、3000-4000m/s

48、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B)和扩散方向。

A、温度

B、浓度

C、毒性

D、速度

49、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B),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

A、重危区、危险区、安全区

B、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

C、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安全区

D、重危区、危险区、轻危区、安全区

50、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B)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A、危险区

B、重危区

C、中危区

D、轻危区

二、多选题

1、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消防部队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健康,依据(ABD)特制定本要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

C、《公安消防部队安全管理规定》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

E、《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2、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ABCE)安全工作。

A、实施火灾扑救

B、开展业务训练

C、应急救援

D、抢险救援

E、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

3、出警途中,驾驶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赴现场,可不受(ABCE)的限制。

A、行驶速度

B、指挥信号

C、行驶方向

D、交警指挥

E、行驶路线

4、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

严禁(ABCD)停靠。

A、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

B、管道井口上方

C、高压线下

D、危险建、构筑物旁

5、消防员进入火场通常情况下,必须配备(ABCD)等基本防护装备。

A、灭火防护服

B、消防头盔

C、消防手套

D、消防防护靴

E、多功能消防腰斧

6、水枪阵地应当按照(ABD)的原则设置。

A、便于观察

B、便于进攻

C、便于营救

D、便于转移或者撤离

7、灭火进攻时,必须选择正确的(ABCD)方式。

A、灭火器材

B、灭火药剂

C、进攻路线

D、射水和射流

8、扑救高温、高压容器设备火灾时,必须减少前方作战人员,应使用(ACD)等远距离射水。

A、带架水枪

B、脉冲水枪

C、移动炮

D、遥控灭火消防车

9、疏散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时,应(ABD)。

A、划出警戒线

B、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C、充分冷却

D、分类放置

E、水枪掩护

10、排烟时,必须(ABC)。

A、充分考虑烟雾流向

B、合理选择进风口

C、合理选择排烟口

11、火场供水必须根据供水原则,采用正确的供水方法。

应(ABCD)。

A、及时掌握前方供水需求,与水枪手保持联系

B、垂直铺设水带时,必须使用水带挂钩、绳索、水带接口加固件等进行固定,水带固定点应选在两条水带接口下端

C、水带铺设应当避开玻璃幕墙下方,如无法避开时,应当用硬物对水带干线进行遮盖

D、供水时,不得突然加压、减压

12、火场上必须正确使用通信器材,灵活选择联络方式,确保火场通信畅通。

在地下建筑等信号盲区或噪音较大的现场,必须使用(ABD)等有效的通信器材。

A、泄漏式电缆

B、中继台

C、消防员呼救器

D、无线图传

13、在火灾扑救中要明确紧急撤离的信号和联络方式,处置危险性较大的灾害事故必须预先确定(ABCDEF)一旦接到撤退命令,一律徒手撤离。

A、撤离信号

B、撤离的方向和路线

C、传递方式

D、防爆掩蔽体

E、设置快速撤离设施

F、清除紧急撤离线路上的障碍

14、在实施交通事故、建筑倒塌、群众救助等灾害事故救援时,必须佩戴(ABDE)等防护装备。

A、抢险救援头盔

B、抢险救援手套

C、通用安全绳

D、抢险救援靴

E、抢险救援服

F、消防腰斧

15、进入(BDEF)等区域救人时,救援小组必须严格按级别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在出入口处严格登记人员数量、空气呼吸器压力、进出时间等,并在出入口预备相应的救援机动力量,随时做好接应增援准备。

A、建筑倒塌

B、有毒有害

C、交通事故

D、高温腐蚀

E、易燃易爆

F、浓烟缺氧

16、抢救精神病患者、醉酒者、攻击性动物时,必须请求(ABC)配合救助,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A、公安部门

B、动物管理部门

C、医疗机构

D、城管部门

17、关阀堵漏必须注意的是(ABCD)。

A、进入易燃、易爆、有毒区域关阀堵漏时,所有人员都要按照防护等级要求落实防护措施,必要时应使用水枪掩护

B、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关阀堵漏时,严禁使用非防爆器材

C、关阀堵漏应当选择精干人员,组织备用力量,必要时进行轮换作业和急救

D、进入压缩气体泄漏区域关阀堵漏时,必须落实防冻保护措施

18、放空点燃必须采取远距离点燃的方法。

包括使用(ACDEF)等,并且设置防回火装置。

A、信号枪

B、打火机

C、“魔术棒”爆竹

D、长火炬

E、火焰喷射器

F、电子打火

19、体能训练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科学适度。

应注意:

(AC)。

A、训练中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训练强度

B、按照制订计划突击训练,以此达到预期效果

C、在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极限训练时,要做好腰、膝、腕等部位的保护工作

20、使用绳索进行救人、自救训练时,首先应(ABCD)。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实施训练。

A、绳索进行静态荷载测试

B、安全钩进行认真检查,确认锁定

C、承载的绳索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设置护垫、护具

D、使用绳包或分段抛绳,防止绳索打结

21、安全管理,是指部队为(ABCD)所进行的活动。

A、防范和处置事故

B、保证人员安全

C、保证装备安全

D、保证财产安全

22、安全管理是部队建设综合性、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是(ABC)的重要保证。

A、部队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B、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C、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D、落实安全工作

23、安全管理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贯彻(ABCDE)的原则。

A、预防为主的方针

B、遵循统一领导、各负其责

C、突出重点、综合治理

D、严格规范、讲究科学

E、依靠群众、坚持经常

24、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BCDE)。

A、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B、遵守安全规定

C、落实安全制度

D、开展安全教育与训练

E、保证部队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5、公安消防部队安全管理在公安部消防局统一领导下,由总队、支队司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ABC)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A、政治部门

B、后勤部门

C、防火部门

D、战训部门

26、部队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般职责:

(ABCDE)。

A、遵守安全法规制度

B、熟悉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

C、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

D、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和事故

E、制止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27、军政主官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ABCDF)。

A、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和上级关于安全管理的指示

B、全面掌握本单位安全管理情况

C、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

D、领导安全教育、安全训练和安全建设

E、制止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F、领导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

28、安全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ABCDEF)。

A、贯彻上级关于安全管理的指示

B、提出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并组织落实

C、协调拟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D、分析安全管理形势,部署安全管理工作

E、组织协调安全检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F、协调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治理

29、司令部门主管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ABCDEF)。

A、组织并协调各部门指导部队安全管理

B、制定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

C、组织指导安全训练、安全建设、安全检查监督

D、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E、负责事故报告和登记统计

F、上级赋予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

30、政治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ABCDE)。

A、协助司令部门指导部队安全管理

B、组织指导安全教育

C、参与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D、依据职责提出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E、上级赋予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

31、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主要包括:

(ABCE)。

A、危险化学品泄漏

B、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C、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D、商场火灾

E、重大环境污染

32、公安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职责是:

(ABCE)。

A、组织搜集、上报现场情况

B、确定抢险救援技、战术措施

C、部署作战任务

D、现场指挥、保障通讯

E、组织协同作战、落实安全保障

33、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组织指挥应当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紧急情况下,可实施越级指挥。

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后,应当实施(AC)。

A、组织指挥

B、逐级指挥

C、授权指挥

D、统一指挥

34、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当调派(BDE)等特种车辆和防护、侦检、警戒、堵漏、输转、洗消等特种器材、设备和药剂,并视情报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公安、卫生、通信、供气、供电、供水、环保等相关部门及单位救援力量参与处置。

A、抢险救援撤车

B、防化救援车

C、高喷车

D、洗消车

E、泡沫车

35、处置建筑倒塌事故,应当调派抢险救援车、举高车等车辆和(ACD)等特种器材、设备,并视情报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建设、公安、卫生、通信、供气、供电、供水等相关部门及单位救援力量参与处置。

A、生命探测

B、空气呼吸器

C、燃气侦检

D、破拆

E、照明

36、处置交通事故,应当调派抢险救援车、泡沫车等特种车辆和(BDE)等特种器材,并视情报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公安、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及单位救援力量参与处置。

A、漏电检测

B、侦检、警戒

C、燃气侦检

D、破拆、救生

E、牵引、起吊

37、设置警戒。

根据灾害事故类型,及时启动辅助决策及专家系统,并依据侦检结果,科学、合理设置警戒区域,采取(ACD)等安全措施。

A、禁火

B、疏散人员

C、停电

D、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E、设置隔离

38、抢救人员时,通过(BCD)等侦察检测手段确定被困人员数量、位置后,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破拆、起重、支撑、牵引、起吊等方法施救。

A、现场搜救

B、询问了解

C、使用生命探测仪

D、搜救犬

39、当救援现场有易燃易爆或毒害物质泄漏、扩散,可能导致爆炸、建筑倒塌和人员中毒、触电等危险情况时,要根据专家组意见和现场救援力量及技术条件,及时采取(ABCD)

等措施,尽快排除险情。

A、冷却防爆

B、稀释中和

C、加固破拆

D、断阀疏导

40、根据辖区消防保卫任务特点,制定装备、通信、技术保障方案,储备必要的抢险救援器材、物资和灭火剂,配备通信装备设施,建立与(ACDE)等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A、工程抢险

B、水利供电

C、医疗救护

D、卫生防疫

E、环保监测

41、液化石油气是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原料,也可用作燃料。

在(ABCDE)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生产

B、储存

C、运输

D、经营

E、使用

42、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稀、丁烷、丁烯等,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石油气通过(AD)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

A、加压

B、减压

C、高温

D、降温

E、压缩

43、摘除蜂窝救援措施(ABC)。

A、袋装法

B、火攻法

C、水攻法

D、摘除法

44、地下建筑主要有(ABCD)等民用、商用设施。

A、防空工程

B、地下停车场

C、地下仓库

D、地下广场

45、施工中建筑倒塌事故特点(ABCD)。

A、事故发生突然

B、工程通道少、结构简易,人员疏散困难

C、施工人员多,事故伤亡大

D、废墟情况复杂,救援行动艰难

46、火灾情况下建筑倒塌事故原因是(ABC)。

A、高温作用

B、超重荷载作用

C、低劣工程质量

D、建筑设计失误

47、火灾情况下建筑倒塌事故特点(ABC)。

A、事故发生突然,难以预防

B、事故危害加剧

C、救援行动艰难

D、扑救困难

48、火灾情况下建筑倒塌事故遵循(ABCD)的原则进行救援。

A、先易后难

B、先救人后救物

C、先重伤后轻伤

D、先伤员后尸体

49、洪涝灾害特点(ABCDEF)。

A、涉及地域广

B、人员伤亡重

C、财产损失大

D、损坏道路桥梁,中断交通

E、易引发次生灾害

F、救援困难,危险性大

50、地质灾害特点(ABCD)。

A、瞬间发生,破坏力强,人员伤亡重

B、易引发次生灾害

C、受灾范围广,社会秩序混乱

D、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特别困难

三、判断题

1、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设立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