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养生的机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976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功养生的机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功养生的机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功养生的机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功养生的机理.doc

《气功养生的机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功养生的机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功养生的机理.doc

气功养生的机理

1.培补元气,扶正法邪

  在气功学理论中,贯穿着“以气为本”的论点,在方法锻炼上,也强调培补元气以固本的指导观点。

那么,气功是通过何种机理而实现培补元气这一作用的呢?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就是气功培补元气机理的精辟阐述与概括。

祖国医学把精、气、神视为人体的内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体的机能状态,气功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动静结合的自我锻炼养生法。

“精”包括先天肾精和后天水谷之精两部分,二者通过肺心脾诸脏,敷布周身,以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的实现。

气功对精有着明显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练功得法,并持之以恒,对先天精与后天精都有加强充实作用。

男性患者的遗精、早泄、精冷、精稀及女性患者的带下、崩漏、经少、病理性闭经等现象,都属于精的病理范围,这些病理现象,通过练功都可得到程度不同的效果,此即是气功对阴精发挥作用的佐证。

消化功能紊乱、营养障碍的患者,通过气功心肾相交之法,肾阳因秘,脾阳得肾而健运,胃阴也得肾水上济而滋润,从而,胃腑和降善于纳腐,脾运有度、精微充脉,临床表现为食欲大振、食量增加。

消化腺分泌旺盛、合成代谢加强、营养状态得到改善等等,这都是气功对水谷之精发挥作用的佐证。

以上是气功对后天精的作用表现。

气功对先天之精也同样具有充益作用。

先天之精藏于肾,气功意守丹田命门之法,就是充实精水之术。

先天精依赖于后天精的索养,通过吸抵撮闭锻炼,兼备寡欲持满陶冶,则阴精自然充实而固涩,肾中之精得阴精濡养,则愈加壮益,元精益固、元气自充,这就是“练精化气”的必然趋势。

显然,气功益精固水的作用,就是气功培补元气的机转。

练功元气充益后,即可更好地激发与推动脏腑进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动,这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又能进一步发挥练气化神的作用。

神,包括了先天之神和后天识神两种。

元神生化于先天之元气,识神生化于后天之精气。

元神、识神都来源于物质,又皆反作用于物质。

《素问·移精变气论》谈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出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是气功培补元气的又一重要意义。

  2.调节阴阳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也证实气功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性影响是广泛存在的。

祖国医学认为,形、精可以转为功能,此乃阳源于阴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当机体功能亢进时,则可使形、精耗伤。

气功锻炼入静后,则交感神经兴奋强度减弱,气体代谢降低,高反应状态得以纠正,亢强的功能得以调整,这些都是气功抑阳扶阴作用的具体表现。

气功的补阳作用也是极其广泛的根据“肾虚”的理论分型,观察到肾阳虚者,练功后出现的四肢由厥冷变暖,尿酮类固醇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浆三磷酸腺苷。

环腺苷酸含量增加,以及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等变化,都是气功补阳作用的体现。

气功调整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是通过“抑亢扶弱”的双调制效应而实现的,此作用并在不同层次水平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气功治病、保健的机转所在。

  3.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气功治病、保健的作用,是通过“通经活络”来实现,临床上观察到,经络不通、气血不调的患者,其肢体两侧经络测定值不等或差数悬殊;练功后,凡气血弱者,通过练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

练功过程中,还观察到经络传感明显和内气循环任、督和其他络脉运行等现象,这都是气功通经活络作用的具体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