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9361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docx

第九章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

第九章生态监测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2.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1.从监测手段带出方法

2.实例

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和使用仪器装置

第一节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生态监测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生态监测的概念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监测是研究和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

生态监测(ecologicalmonitoring)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

它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形象些说,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做“仪器”来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

  目前,关于生态监测的定义尚不统一,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

  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biologicalmonitoring)。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刘培哲,1989);

  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

其观点是,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因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科广泛、综合,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王焕校等,1986);

  生物监测包括着生态监测。

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生物监测就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

从生物学组建水平(hierarchicallevelsofbiologicalarganization)观点出发,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沈韫芬等,1990)。

  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

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利用生命系统(无论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

就是被视为生物监测开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KolkwizandMarsson)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

目前人们所说的生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

基于上述看法,本章将两者统称为生态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

  生态监测是本世纪初叶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科尔克威茨和马森提出的污水生物系统,为运用指示生物评价污染水体自净状况奠定了基础。

其后,克列门茨(Clements,1920)把植物个体及群落对于各种因素的反应作为指标,应用于农、林、牧业。

他(1924)还主张把植物作为高效的测定仪器,积极提倡植物监测器(plantmonltor)。

50年代后,经许多学者(如Liebman,1951。

津田松苗等,1964)的深入研究,到70年代后使生态监测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加丰富,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

生态监测有物理和化学监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某一生态效应常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在受污染的水体中,通常是多种污染物并存,而每种污染物并非都是各自单独起作用,各类污染物之间也不都是简单的加减关系。

理化监测仪器常常反映不出这种复杂的关系,而生态监测却具有这种特征。

例如在污染水体中利用网箱养鱼进行的野外生态监测,鱼类样本的各项生物学指标状况就是水体中各种污染物及其之间复杂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和反映。

如生长速度的减缓,既与某些污染物对鱼类的直接作用有关,同时也有污染物对饵料生物影响所起到的间接作用。

  2.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用理化监测方法可快速而精确测得某空间内许多环境因素的瞬时变化值,但却不能以此来确定这种环境质量对长期生活于这一空间内的生命系统影响的真实情况。

生态监测具有这种优点,因为它是利用生命系统的变化来“指示”环境质量,而生命系统各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就使得监测结果能反映出某地区受污染或生态破坏后累积结果的历史状况。

例如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如同不下岗的“哨兵”,真实地记录着污染危害的全过程和植物承受的累积量。

事实证明,植物这种连续监测的结果远比非连续性的理化仪器监测的结果更准确。

如利用仪器监测某地的SO2,其结果是四次痕量、四次未检出、仅一次为0.06mg。

但分析生长在该地的紫花苜蓿叶片,其含硫量却比对照区高出0.87mg/g。

有些生态监测结果还有助于对某地区环境污染历史状况的分析,这也是理化监测所办不到的。

  3.具有多功能性通常,理化监测仪器的专一性很强,测定O3的仪器不能兼测SO2,测SO2的也不能兼测C2H4。

生态监测却能通过指示生物的不同反应症状,分别监测多种干扰效应。

例如在污染水体中,通过对鱼类种群的分析就可获得某污染物在鱼体内的生物积累速度以及沿食物链产生的生物学放大情况等许多信息。

植物受SO2、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和氟化物的危害后,叶的组织结构和色泽常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症状。

  4.监测灵敏度高生态监测灵敏度高包含着两种含义。

从物种的水平上说,是指有些生物对某种污染物的反应很敏感。

如有种唐昌蒲,在0.01ppm的氟化氢下,20小时就出现反应症状。

据记载,有的敏感植物能监测到十亿分之一浓度的氟化物污染,而现在许多仪器也未达到这样的灵敏度水平;另外,对于宏观系统的变化,生态监测更能真实和全面地反应外干扰的生态效应所引起的环境变化。

许多外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都因系统的功能整体性而产生链锁反应。

如大气污染可影响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采用理化的方法可对此予以定量分析。

然而,初级生产力变化使系统内一系列生态关系的改变才是大气污染影响的全部效应,也是干扰后该系统的真实的环境质量状况。

生态系统的各组分对系统功能变化的反应也是很敏感的。

因此,只有通过生态监

测才能对宏观系统的复杂变化予以客观的反映。

  当然,从整体上看,生态监测在理论的方法上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也还有一些缺陷,其主要表现是:

  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作出反应,从而可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得监测结果,也不能像仪器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它通常反映的只是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外界各种因子容易影响生态监测结果和生物监测性能。

如利用斑豆(phaseolusvulgarisL.)监测O3,其致伤率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SO2对植物的危害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等;

  生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状况等都制约着外干扰的作用。

相同强度的同种干扰对处于不同状态的生物常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

如水稻在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对污染反应最敏感、危害最大,而成熟期的敏感性就明显降低;

  指示生物同一受害症状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增加了对监测结果判别的困难。

如许多植物的落叶、矮态、卷转、僵直和扭曲等,大气氟化物的污染和低浓度除草剂的施用均可造成上述异常现象。

SO2对植物的伤害往往与霜冻或无机盐缺乏的症状也很相似。

  但是,尽管生态监测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生态监测可揭示和评价各类生态系统在某一时段的环境质量状况,为利用、改善和保护环境指出方向;其次,由于生态监测更侧重于研究人为干扰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使人们搞清哪些活动模式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生态规律,从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另外,通过生态监测还能掌握对生态环境变化构成影响的各种主要干扰因素及每种因素的贡献。

这既能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出科学依据,也可为制定相应的环保管理计划,增强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措施的有效性服务;最后,由于生态监测可反馈各种干扰的综合信息,所以使人们能依此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作出科学预测。

  (三)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

  与理化监测不同,生态监测有些特殊要求,明确和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有益的。

  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因受环境复杂性和生物适应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监测结果的变异幅度往往很大,要使监测结果准确可信,除监测样点设置和采样方法科学、合理和具有代表性外,样本容量应该满足统计学的要求,对监测结果原则上都需要进行统计学的检验。

否则,不仅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容易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例如,有人曾专门调查了东北、安徽、贵州等地区黄鼬冬季针毛的长度,以此来分析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否对其有影响。

每个地区随机取四个样本,得到了表8-1的结果。

从表中项看,地区间有一定差异,但同一地区的不同样本间也有差异。

如果对结果的分析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就容易得出“黄鼬冬季针毛长度的地区差异与气候条件无关”的结论。

而研究者正是通过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比较,证实了我国黄鼬冬季针毛长度不同的原因是地区气候差异造成的。

这个结论显然符合客观实际。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如生理节律、日、季节和年周期变化规律等。

这就要求生态监测在方法上应实行定期的、定点的连续观测。

每次监测最好都要保证一定的重复。

切不可用一次监测结果作依据对监测区的环境质量给出判定和评价。

例如,在水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受光照、水温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垂直移动的生态习性,一天内的不同时间采样其密度往往差别很大。

所以,监测时间的科学性和一致性是结果可比性的重要条件。

  3.综合分析对监测结果要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做综合分析。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通过对诸多复杂关系的层层剥离找出生态效应的内在机制及其必然性,以便对环境质量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综合分析过程既是对监测结果产生机理的解析,也是对干扰后生态环境状况对生命系统作用途径和方式以及不同生物间影响程度的具体判定。

例如,通过对热污染水体(thermalpollutionwater)多年的生态监测发现,严重的热污染会对水库的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渔产量明显减少。

但构成渔获物的五种主要经济鱼类中,白鲢和鲫鱼(Carassiusauratus)数量减少最多,生长速度减慢、疾病增多。

而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的数量增加,生长速度也加快。

这个结果表明,热污染对水体渔业资源的影响与鱼类种群的生态特性有关,其影响程度、方式与鱼类的生态位有关(盛连喜等,1990)。

  4.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生态监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监测人员需有娴熟的生物种类鉴定技术和生态学知识。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凡从事生态监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专业考核,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术,掌握试验方法,熟悉有关环境法规、标准等技术文件。

要以极其负责的态度保证监测数据的清晰、完整、准确,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不断地改变着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偿、协同进化。

这是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思想,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监测理论依据的核心。

  

(一)生态监测的基础——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进化

  生物系统各层次之所以能够做为“仪器”来指示其生存环境的质量状况,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两者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内在关系决定的。

  按着进化论的理论,现在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并非从来就有的,原始地球上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

原始生命始于无机小分子(图8-1),它是物质进化的结果。

产生生命的物质运动,包括天体运动尤其是太阳幅射能起了重要作用。

生命的产生是地球上各种物质运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环境创造了生命,生命是适应于这一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

  然而,生命一经产生它又在其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地改着环境,形成了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补偿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中曾介绍的群落原生演替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许多发展到“顶极”阶段的群落,都是从裸露的岩石上发展起来的。

最初只有地衣定居于岩石表面,此时的环境并没有可供植物着根的土壤,更没有充分的水和营养物质。

但是地衣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和尸体的分解,不但把等量的水和营养物质归还给环境,而且还生成不同性质的物质促进岩石风化而变为土壤。

其结果是环境保存水分的能力增强了,可提供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了,从而为高一级植物(苔鲜类)创造了生存条件。

如此下去,生物从无到有,从只有植物或动物到两者并存。

生物群落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小生境和物种多样性增大、结构和功能趋于相对稳定和完善的“顶极”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则由光秃秃的岩石裸地向着小生境增多的方向演变,原生演替是生物改变环境的过程,是两者协同发展的过程。

  生物与环境间的这种关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因此,生物的变化既是某一区域内环境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可作为环境改变的一种指示和象征。

生物与环境间的这种统一性,正是开展生态监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生态监测的可能性——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实际上就是各种生物能够很好地生活在各种环境的适宜现象。

适应是普遍的生命现象,生物的多样性其中就包括了适应的多样性。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年均温度为-25℃,最低温度达-88℃。

既使在这样极端的环境条件下,生活的已知动物仍达70余种。

这个区域水体中生活的许多鱼类,能够合成不同寻常的生化物质——抗冰蛋白。

它可使鱼类降低血液的冰点。

据分析,南极海水的冰点为-1.8℃,而含有抗冻蛋白的鱼类的血液冰点是-2.1℃,这就保证了这些鱼类在该海域里能够安全生活。

  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因此,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一空间内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内在的各种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当存在人为干扰时,一种生物或一类生物在该区域内出现、消失或数量的异常变化都与环境条件有关,是生物对环境变化适应与否的反映。

在欧洲的若干种尺蛾中都有二种类型的分化。

一种为常态型,体呈灰色;一种为突变型,体为黑色。

灰色尺蛾在非工业区占优势,黑色尺蛾在工业区占优势。

有人曾用一种尺蛾(Bistonbetulartia)的上述两种类型在工业区和非工业区进行了标记重捕试验(表8-2)。

结果是两个区内两类尺蛾的回捕率完全相反。

这个结果说明,生物生存的机会不完全是随机的,生存有选择性。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与否,是生存选择结果的条件。

  但是,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相对性的一层含义是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发生某些变异,上述的尺蛾类型分化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变异;另一种含义是生物适应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个适应范围(生态幅),超过这个范围,生物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征。

以群落结构特征参数,如种的多样性、种的丰度、均匀度以及优势度和群落相似性等作为生态监测指标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正是生物适应的相对性才使生物群落发生着各种变化。

  (三)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生物的富集能力

  生物学富集(biologicalenrichment)是指生物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浓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物质的现象。

亦称为生物学浓缩(biologicalconcentration)。

通过生物富集,元素或某种难分解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以大大超过该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可见,生物学富集是指生物体或同一营养级的生物与环境中某元索(或物质)浓度的比较。

  生物富集现象是生物中的普遍现象之一。

生物在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构成自己的机体和维持各种生命活动。

生物在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必然使体内一些物质或元素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生物对环境中某种元素或各类物质的需求与其生活环境条件间的“供需”关系基本是协调的。

然而,人类的干扰如农药的使用、某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等进入环境后,也必然要被生物吸收和富集,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和被放大。

当这些物质超过生物所能承受的浓度后,将对生物乃至整个群落造成影响或损伤,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污染的生态监测就是以此为依据来分析和判断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危害的。

  (四)生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生命具有共同特征

  生态监测结果常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这就为同一类型(如森林或草地)的不同生态系统间生态监测结果的对比增加了困难,但这并不等于生态监测结果没有可比性。

从根本上说,生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是因为生命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各种生物(除病毒和噬菌体外)都是由细胞所构成的;都能进行新陈代谢、具有感应性和生殖能力等。

这些共同特征决定了生物对同一环境因素变化的忍受能力有一定的范围,即不同地区的同种生物抵抗某种环境压力或对某一生态要素的需求基本相同。

例如在我国有广泛分布的白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的性成熟年龄和产卵时间南、北方差别较大,但达到性成熟所需的总积温却基本相同(表8-3)。

人为干扰(如人为增温)可使其性成熟年龄或产卵时间提前(表8-4)。

这是人为干扰作用存在的表现和水体增温的结果,但并没有改变鱼类性成熟对总积温的需求。

所以,生命具有共同特征是生态监测结果可比性的基础。

  另外,各类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相同的。

采用结构和功能指标可以对不同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或人为干扰效应的生态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如系统结构是否缺损,能量转化效率、污染物的生物学富集和生物学放大效应等均可用做比较的指标。

只要方法得当、指标体系相同,不同地区同一类型生态系统的生态监测结果也具有可比性。

第二节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

  一、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法自古有之。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用植物的特征来指示土壤的肥瘠、地下水的深浅、气候变化和地下有无矿藏等。

人们在下枯井或矿井前,先用绳子缚一只鸡于井中,以鸡的死活来探查井中是否存有毒气。

国外有人在矿井坑道或可能产生毒气的地方喂养金丝鸟,经常观察鸟有无异常反应,以此来指示井中有无毒性发生。

与上述方法相比,现代的指示生物法则向着更细致、确切和定量化的方向发展。

  

(一)指示生物及其基本特征

  指示生物法是利用指示生物(indicatororganism)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

所谓指示生物,就是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作的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生态监测中所说的指示生物通常都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对干扰作用反应敏感且健康:

即对某种异常干扰作用在绝大多数生物尚未作出反应的情况下,指示生物中健康的个体却出现了可见的损害或表现出某种特征,有着“预警”的功能。

由于生物种类很多,不同生物甚至同种生物不同品种和亚种对同一干扰的反应都不同,因此,要根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挑选相应的敏感种类和指示生物;

  具有代表性:

从指示效果的角度要求,指示生物的适宜性越狭越好。

但这样的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和分布区很小。

因此,指示生物除具有敏感性强的特点外,还应是常见种,最好是群落中的优势种。

  对干扰作用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小、重现性高:

许多生物个体差异很大,若以此做为指示生物往往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指示生物应是个体间差异小的种类,方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用做指示生物的植物,最好选用无性植物。

这类植物在遗传性上差异甚小,可保证获得较为一致可比的监测结果。

  要具有多功能:

即尽量选择除监测功能外还兼有其它功能的生物,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如有的有经济价值,有的有绿化或观赏价值等。

国内外在大气污染的监测上,常选用唐菖蒲、秋海棠、牡丹、兰花、玫瑰等,都达到了既可观赏和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报警的目的。

  

(二)指示生物的选择方法

  1.生物敏感性的划分指示生物的选择,首先涉及到生物敏感性(或抗性)的分级标准问题,即敏感性的确定问题。

同一种生物,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所归入的敏感性等级就不同。

如在植物敏感性的标准划分上,有时是根据植物最后的经济效益来断定,有时则根据叶片的受害程度来划分。

国内外对于生物敏感性的划分还没有统一的分级标准。

有的采用“三级制”,即敏感(或抗性弱)、抗性中等和抗性强;也有的采用“四级制”,即把抗性中等再细划分为较敏感和抗性较强两级。

植物各抗性级的划分依据大致可做以下概括:

  敏感:

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中。

否则,植物的生长点将于枯;全株叶片受害普遍、症状明显,大部分受害叶片迅速脱落;生长势衰弱,植物受害后生长难以恢复;

  抗性中等:

这类植物能较长时间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环境中。

在遭受高浓度有害气体袭击后,生长恢复慢,植株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如节间缩短、小枝丛生、叶形缩小以及生长量下降等;

  抗性强:

这类植物能较正常地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环境中,基本不受伤害或受害轻微。

慢性受害症状不明显。

在遭受高浓度有害气体袭击后,叶片受害轻或受害后生长恢复较快,能迅速萌发出新枝叶,并形成新的树冠。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曾对60余种木本植物的实生苗进行过SO2人工熏气试验,依据经20ppmSO2熏气后受害叶面积的百分比,把植物的敏感性分为四级:

Ⅰ级——抗性强,受害叶面积为0一7%;Ⅱ级——抗性较强,受害叶面积为7—25%;Ⅲ级——抗性中等,受害叶面积为25—65%;Ⅳ级——抗性弱,受害叶面积为65—100%。

  美国学者曾对300余种植物进行了多年试验,以对SO2最敏感的紫花苜蓿的指数作为“1.0”,把指数在1.5以下的植物定为敏感植物;指数在2.6以上的定为抗性植物;大多数植物的指数在1.6—2.5之间,属于反应中等植物(表8-5)。

  生物对污染或其它因子作用强度的抗性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

就植物而言,抗性强的通常有以下特征:

  叶片较厚、革质,外表皮角质化或表面具有蜡质层。

气孔较少,叶背面多毛等。

这些结构特征都不利于有害气体的进入而有利于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抵抗;

  特殊的生理特性。

如有些植物抵抗SO2和HF的能力强,是由于它们在生理上具有积累、转移、消耗、抗御污染物的能力;有的植物在不利条件下能关闭气孔,暂停气体交换等,均可使其抗性增加;

  较强的再生能力。

有些植物(如枸树和女贞等)在受到气体危害后易于恢复,因此在污染区可以表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

  各种植物(包括动物)对污染的抵抗能力是不相同的,但有些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抗性往往是一致的。

例如,对SO2抗性强的植物通常对氯气、氟化物等的抗性也比较强。

另外,也有些植物对不同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抗性(表8-6)。

  2.指示生物选择方法

  ①现场比较评比法:

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

选取排放已知单一污染物的现场,对污染源影响范围内的各类生物进行观察记录。

对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植物来说,特别要注意叶片上出现的伤害症状特征和受害面积,比较后评比出各自的抗性等级,凡敏感植物(即受害最重者)就可选作指示植物。

动物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在种类的选择上,人们更注重一些着生种类,在水体中则注重底栖动物;在受害程度的衡量上,多注重生长和生理方面的变化。

相对说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受野外条件下各种因子复杂作用的影响,易造成个体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影响选择结果。

另外,对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要求高。

  ②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

适用于动、植物。

将各种预备筛选的生物进行栽培或饲养,然后把这些生物放置在监测区内观察并祥细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及受害反应。

经一段时间后,评定各种生物的抗性,选出敏感生物。

这种方法可避免现场评比法中因条件差异造成的影响,虽难免仍有一些干扰因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