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908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doc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思考

摘要:

本文从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合作育人形式以及专业共建的主要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并结合部分高职学院的实践情况,分析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按照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的精神,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

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要确立以工学结合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为切入点,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及专业群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学校与企业毕竟不同,是两个既相互支撑又完全独立的实体,不能也没必要合二为一。

因此,就存在着怎样合作,合作什么,怎样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双赢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

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提升学院办学竞争力的关键。

要摒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弊端,本着依托企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为企业原则,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建立起合作多赢的动力机制。

一是争取政策支持。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指出“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推进集团化办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等。

这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高职院校要把握住机遇,要乘势而上,用好用足政策。

二是争取主管部门帮助。

将学院的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争取主管部门出台相应举措,引导、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三是学校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找准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例如,无偿提供教学资源为企业服务、为合作企业开展员工系列培训项目等。

二、完善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

要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常设专门机构,畅通校企双方的合作渠道,拓宽校企合作空间,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实习基地融合、师资队伍融合、教学培训融合”的高效运行机制。

(一)人才共育的专业建设制度

校企共同制定校企合作项目规划,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思路和方向等方面探索适宜企业深度参与的形式与模式。

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定期开展研讨,共同开发融入企业最新技术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实训模块、技能考核标准及配套教材等课程教学资源,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岗位能力的紧密对接。

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技术发展动态,获取企业合作与发展的需要,指导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技术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

(二)过程共管的实训基地建设制度

推行校企合作“项目化”管理,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和流程,明确合作项目总体目标并细化阶段性目标、合作各方的投入方式与形式、不同阶段承担的任务、收益形式与比例,项目操作规范等。

完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配套制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育人功效,拓展实训基地的对外服务功能。

(三)师资共享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学校教师下企业兼职和企业专家进校园讲课制度。

搭建校企互通平台,引导教师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和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聘请一批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管理和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双方人才资源共享。

(四)责任共担的合作制度建设

建立合作协议机制,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合作任务书,明确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责、权、利;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建立监管机制,健全奖罚措施和风险管理机制,实行责任共担。

三、合作育人主要形式

要在探索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一)合作办学

学校与企业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双证书制度;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逐步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学校和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合作平台。

(二)合作育人

学院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制培养。

根据合作单位的用人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中选拔培养聘任“双师”素质教师,引进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开发项目,采用订单培养等形式,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三)合作就业

大胆探索校企合作的实现方式,实施“引企入校”、“办校进厂”、“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校企共建就业服务平台,形成良性的校企合作就业的局面。

(四)合作发展

学院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升职业实践能力;为合作企业员工开展系列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教师参与生产研发、产品推销;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共谋发展。

四、专业共建的主要工作

(一)专业共建的主要原则

一是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

专业的建立和调整应以服务产业为目标,构建与该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形成专业链对应企业的产业链。

二是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

专业的构建要考虑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和发展预测设置,尽可能多地覆盖行业主要的岗位群。

(二)共建专业的主要内容

一是重构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按行业内从业人员技能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设。

二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共享平台,按照专业设置和岗位需求,重组校企双方优质教学资源。

三是推进课程教学和考核标准改革。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课程体系,考核体系引入职业资格准入考核的内容和学生就业岗位群需要的技能以及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

四是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着力打造好“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五是建设开放性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应尽可能建设开放性的实习实训基地,应采取全天开放式运作模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以满足学生训练专业技能的需要。

同时可以面向社会有偿服务,使实习实训基地从单一的实习实训向技术开发和员工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拓展,实现教学、生产、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三)促进专业群建设

利用专业间互为带动的关联性,建立专业基础教学平台,辐射多个专业方向,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资源配置上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专业群共享的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共同管理,逐步形成系列化的实训项目、配套的实训教材和指导教师,建立起优质资源共享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专业群的协调全面发展。

五、专业共建人才共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构建专业框架

要从战略高度考虑专业框架的构建,从学院自身办学基础条件出发,确定若干个领域或者行业为依托,做到近期与远期有机结合。

注意克服专业群框架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就业岗位联系不紧密等现象。

(二)逐步拓展专业群体

要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更新或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新专业,注意克服专业群覆盖面狭窄,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良因素。

(三)重视关键环节建设

专业群内要建立一个完整、先进、稳定的实训体系和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扭转实习基地少师资队伍弱的局面,夯实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基础。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提升学院办学竞争力的关键。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就业磨合期,能使学院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可以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所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有效地实现校企密切合作,推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高职教育和谐健康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