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889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doc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前言

利用郊野乡村的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经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休闲农庄为休闲旅游者提供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示范、健身等休闲服务,增进了农业生产及提高农业效益,业已成为朝阳的新型产业经营形态。

本案对农场东岭水库一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地域休闲农业提升和产业经济植入,发挥两大独特优势(即对台傍金优势、休闲农业优势);打造一大旅游景区(即提升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

营造一个将农业经济与旅游相结合,生态环境优美、经济业态良好的新型农业休闲主题庄园,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经济发展。

1.项目的开发背景

1.1区位环境

农场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得天独厚水电条件,优美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壤。

基地内部有一约155亩东岭水库和3亩鱼塘,内有五条山谷溪流。

水质清新、山川秀美。

具有良好的交通、通讯、储存条件,为外商、国内外厂家提供投资的最佳环境。

1.2水文气象

农场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C,年温差16.1°C,多年平均降雨量1441.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日照2181.8小时,全年无霜相达313天左右。

1.3项目概况

农场原属于国有农业企业,位于国道旁,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全场总人口约7000多人,在职职工有210人,外来人口有700多人,农场管辖有4个行政村(土楼村、后坂村、新塘村、南山村),5个作业区(大埔、大西、小西、南专)。

凤南农场东岭水库三面环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部以康山(海拔650公尺)为主的山地,丘陵地以路林山(海拔42公尺)为代表的低丘陵开阔地,全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其中一期园林景观建设总用地面积为329785m2。

2.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trength)

(1)园区内山环水绕,环境清幽。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美的生态环境,具备良好的植被覆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2)当前我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

政府在发展建设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良好的旅游发展政策环境是凤南农场开发农业休闲庄园的又一大优势;(3)农业生态休闲产业的特色性和独特性,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对目标客群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4)农业休闲旅游具有较稳定的客源主体,同时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追求比较持久,相对比较稳定。

凤南农场发展休闲农业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条件。

2.2劣势分析(Weakness)

(1)目前与项目景区连接的外部交通仅有一条公路相连,且公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道路有待整修拓宽及优化完善。

基地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同时景区内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2)由于地理位置、配套服务及建设初期等因素,现阶段项目开发的知名度有待提升,影响力有限,目前吸引的游客多来自本市区以及周边地区。

(3)项目资金收效期相对较长,正确引导资金投入和使用才能使园区建设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2.3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随着我国休闲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日益提高,将会继续把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推向高潮。

同时国内外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凤南农场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各级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为凤南农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2.4挑战分析(Threat)

(1)随着各省都将休闲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来发展,进而加大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力度;再者,福建省内特别是周边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区域内产业竞争激烈,都对凤南农场东岭水库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潜在压力和挑战。

(2)休闲及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以及开发旅游产品中还不完善,对凤南农场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带来的挑战。

(3)基地旅游开发以及大量游客的涌入,同样面临园区建设对东岭水库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3.设计依据与原则

3.1设计依据

《公园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1994年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

《休闲农业庄园建设规范》,DB43/T763—201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

其他与公园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3.2设计原则

3.2.1生态可持续原则

注重生态的可持续性,以不破坏基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环境的基本原则,同时尊重科学,用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地形改造和植物配置等做出合理的布局规划,着重生态系统的重建。

庄园倡导低碳景观理念,强调项目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导向。

力求将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形成区域休闲农业经济循环体系。

3.2.2因地适宜原则

依托基地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合理布置主次出入口、停车场、广场、交通系统以及其它配套服务设施。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地自然资源条件,对项目环境做出合理的、贴近自然的处理和有效的优化。

合理改造现状地形,充分考虑挖填土方工程量平衡及工程可行性分析,对植物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

力求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科技生产、科普教育、田园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农业休闲庄园。

3.2.3经济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强调山水等自然环境利用的最大化,在利用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的品质。

遵从市场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力求形成系统完善、层次鲜明的景观体系,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从而形成可经营、可实施、可管理的科学建设体系。

一方面,以生态休闲的概念建设项目,达到“农业循环经济”的经营目标。

另一方面,以景观环境带动休闲产业,通过景观环境质量的提升,提高经营效应。

3.2.4人本主义原则

功能定位是规划设计方案的根本。

本案以考虑多群体的人本需求为出发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休闲、健身的人本主义理念,将产业经营与社会需求两者牢牢结合,以满足各层次人群的多种功能需要,打造一个清新舒适的农业休闲示范基地。

4.设计目标与主题

4.1设计目标

伴随体验经济发展的腾飞,同时,基地周边商务、物流商贸、人居功能板块的不断发展,凤南农场东岭水库必将从一个郊野田园山地逐步演变成为海西第一农业休闲胜地。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其定位为综合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通过地域农业文化塑造,强化公园生态功能,并充分发挥公园区位优势,发展休闲体验经济。

真实保留并延续了场地内的农业人文气息,又融入了休闲经济及现代生活的需求,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期营造一个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结合,具有海西特色,依山傍水的立体休闲乐园。

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农业旅游观光的胜地以及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同安生态旅游、休闲经济品牌优势,实现区域自我调整,建立城市未来竞争力。

本案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按田园景观化、园区公园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项目设计充分融入农业文化与特色民俗元素,打造集“农业生产、果蔬采摘、科普示范、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休闲庄园。

4.2设计主题

设计以农业休闲为主脉,串联起各个功能组团,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貌和佳山秀水,统筹安排各功能区,布局相对集中,建筑景观化,将开发与环境紧密结合,设计主题为“一芯两环”。

即海西农业科研会展中心、滨水休闲景观环和丛林康体生态环。

4.2.1一芯:

海西农业科研会展中心

该中心建设有海西农业会展馆、海西农业科研馆及昆虫生态馆等主体设施,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农业高科技产业合作,引进技术密集型、精致高优型、绿色环保型的台湾农业新技术。

深化对台农业交流合作、打造对台休闲农业合作前沿阵地注入新的活力。

海西农业会展馆作为园区的核心建筑,外观造型选材于饱满的花瓣,衬以磅礴大气的音乐喷泉、景观湖和汀步跌泉,给游客以震撼及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

馆内精心建设有农业科技博览厅(内设高科技现代农业的多媒体影音室)、农业产品及科研成果多功能展示区、海西农家博物苑展厅、休闲农业创意展区、多媒体报告厅及有机生活体验馆等。

展馆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休闲旅游节,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时令节气,如春茶首次采摘节、桃花节、生态果园开摘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海西农业科研馆采用几何化造型的掩体建筑,体现低碳节能的生态理念。

内设智能温室,采用自动控温、无土栽培、配方施肥、营养液滴灌等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外珍稀新品种生产高端农产品。

在航天农业观光展区内主要栽培有航天系列果蔬和花卉,如太空茄子、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三色堇、太空仙客来等。

昆虫生态馆依托本区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馆内展示介绍自然界各式昆虫,为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生动展示和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建设成为青少年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与台湾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把调查研究成果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为海西高新农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科研平台。

4.2.2两环:

滨水休闲景观环、丛林康体生态环

以环形观光游路为主干,串联景区各个功能分区。

通过道路坡度变化、路桥合理布局、植物林相变化营造一个起伏有序的多样化环形带状生态景观绿廊,通过植物的景观色彩营造一个绚丽的生态多彩景观环。

并把有机散布于园区内的各主要景区、景点整合串联在一起,给游客强烈的游览空间序列感。

滨水休闲景观环:

(1)主入口景观区

设计建设有生态停车场、主入口艺术大门、游客服务中心、亲水广场及躬耕园等。

本案在园区主入口区利用原有坡地,因地制宜地将生态停车场融入到梯田式的田园景观之中。

既极大地节约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投入,又实现功能与景观的完美融合。

生态停车场设计按大车位及小车位,依次有序地布置于台地梯田式的坡地上,以满足不同旅游客群的车辆驻停之需。

同时各排停车位地面分别应用不同色系的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进行铺设,极大提高车辆驻停位置的可识别性,充分体现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园区主入口光合广场中心处设计环形生态绿岛,运用自然景石打造精美的公园铭牌,结合艺术性的广场铺地,衬以植物叶形的入口艺术大门,并运用错落有致、组团丰富的立体化植物栽植作为映衬背景,充分体现入口景区与园林景观和谐相融的美感,极大地提升了庄园环境绿视率和景观品位,使景区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生态休闲”的环境品质。

整体园林环境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为游客营造一个空间开阔、格调高雅的入口广场。

亲水广场采用大块铺砖以及花坛树阵的软铺装的手法,保持亲水空间景观的生态和谐性,创造一个满足人流集散、游人服务和休憩观光等功能需求的生态景观空间,整体突出开朗大气、清新怡人的风格特色。

结合临水而建的岸上休闲廊、景观柱灯及栽植高大挺直的香樟树阵,将人的视线自然延续到欢快灵动的秀美湖光景色之中。

让人不经意间已接近和感受到—个清新雅致的环境空间。

广场周边绿地栽植观赏性强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同时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

在广场外围通过构建有机的空间序列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在层次和形式上采取了多样性,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场所。

并将地域元素融入到园林建筑和景观构架之中,建筑景观和客服设施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各自发挥优势。

农业艺术园运用原有保留的特色石柱,结合艺术性草垛,营造休闲农业主题的空间氛围,同时预留作为远期规划酒店入口的对景空间。

(2)环湖休闲区

景观规划以“高雅、休闲、时尚”为设计主线,在空间划分上亦动亦静、步移景异,形成一组有机的空间序列。

考虑到不同游览客体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平台。

以亲水观景平台、码头、水岸栈道、水生植物群落、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