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7975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docx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教学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教学课时

3课时

主备教师

夏懿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课本插图,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 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 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通过观察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和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课本插图,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善于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名言。

2、德国歌德: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

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

(板书课题:

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

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

(指名说)

(3)小结:

要读的书可以到书店购买或向同学借,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

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

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2)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教师拿一本书讲解“封面”和“书脊”,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3)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

怎样放回去?

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

(指名说)

小结: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4)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指名说)

小结:

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5)教师示范,从讲台上选取一本书。

(6)学生实际演练,按要求选择图书。

三、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该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

2、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

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呢?

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板书课题:

读书要做记号

二、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

1、过渡:

我们已近学习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

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

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

小结:

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练一练:

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

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1、过渡:

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做记号有什么用处呢?

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

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

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小结学法并练习

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

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

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四、实践深化

1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2、相互交流做记号的地方。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够在生活学习中运用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观察身边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

聪聪的爸爸对他说:

“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板书课题)

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上面的图,图中老师带领学生正在观察校园的一角,图中的校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呢?

(指名说)

小结:

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尊雕塑。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死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十分重要,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地思想感情。

3、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在观察时有什么方法和要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之后教师指名说,最后教师总结)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板书)

(1)、要按一定顺序。

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

如第五页下的插图就是由远及近的顺序。

(2)、要有重点。

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的事物,锻炼想象力。

(4)、观察以后要动笔。

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可以写观察日记。

4、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

我们来看第4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她是怎样观察的。

5、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的植物。

(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下面的小图,说一说你从中观察到什么。

(同桌讨论,指名说,小结)

2、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学生讨论交流)

3、总结:

观察动态的事物,如观察人、动物等,要弄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最好做好观察记录;如果是观察人,要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如果是观察动物,要注意它的动作、外形等。

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五、作业设计:

写一篇观察日记。

作业

设计

1.选择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试着做记号。

2.观察身边的静态或是动态的景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

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读书有选择

读书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一、要按一定的顺序。

二、要有重点。

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

心得

反思

 

教学课题

15老师,您好!

教学课时

2课时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地朗读感悟,体会文中情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每当听到你们深情地叫我一声“老师,您好”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懂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

我,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齐读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谁能读得又准又响亮?

(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蕴含崇高浸透项目辛劳涌现塑造朝霞编织茁壮衷心

(2)这些词中的哪些字还要特别注意呢?

字音:

“崇、茁、衷”是翘舌音;“塑”是平舌音。

“浸、蕴”是前鼻音;“劳”是边音。

多音字:

情不自禁-禁止

字形:

“崇-祟”“衷-衰”

(3)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先开火车读后齐读。

(4)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1)出示句子:

①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材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②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③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④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2)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谁来用朗读告诉老师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一起来学着她的语气来读一次。

(3)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指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我们每一项的创造都——

(4)是呀!

每个人的成长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的发明、创造,都是老师辛勤培育的结果,你能举些例子来说说吗?

(5)刚才我们有同学举例……,这就是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理解)让我们一起再来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诗。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上下结构的字,上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第三笔是横,第六笔是竖撇,右边的“月”略微小一些,下边的“土”下横长一些,托住上边。

2、学生描红、仿影。

四、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完成习字册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并听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齐读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

哪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板书:

事业崇高)

2、默读课文,哪几句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1)出示句一思考①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

②出示图片,理解词语(昨天:

--今天:

--理想:

--)

小结: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2)出示句三、句四思考①"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

②"浸透""心血"分别指什么?

我们的成材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也蕴含了老师的辛劳。

③换成陈述句式怎样说?

(3)引读句五。

因此,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1小节。

三、细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第2小节的中心句。

2、找有关句子:

(1)出示句一,理解词句"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

师讲解:

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

(原指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

(2)出示句三、四 ,①这两句中春蚕指什么?

理想的丝线指什么?

甘露指什么?

茁壮的新苗又是指谁?

②"笔尖飞舞"指什么?

"笑语盈盈"指什么?

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笔尖飞舞”(是什么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作业)“笑语盈盈”是(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3、引读:

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理解:

"衷心":

发自内心。

4、指导朗读第2小节,理解并练习朗读。

读到现在,聪明的你一定会发现,“老师,您好!

”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那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歌分成两段,男女生分开朗读。

女同学读第一段,男同学读第二段。

四、背诵积累,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诗,如果能把它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那该多好,想背吗?

自由背。

2、出示填空引背。

“在昨天与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桥。

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中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北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出示:

老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5、自由练背。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作业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抄写生字词并听写。

3、写一写你喜欢的老师。

板书

设计

1、老师,您好!

崇高心血辛劳

美好理想新苗

心得

反思

 

教学课题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课时

2课时

主备教师

顾小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队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

难点

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调歌头》全诗,有关苏轼的相关资料等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部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苏轼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我们会和亲人一起在月光下品尝瓜果月饼,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地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他们看到天上的那轮明月时心里会有何感受?

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

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

(板书:

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指导,了解内容。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

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隐藏

2、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3、了解苏轼生平。

4、自由读课文,学生自读圈画(读的形式可多样化)。

学生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练习朗读课文。

5、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学生思考后自由作答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对“屈、悲、缺”等字进行书写指导。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意思的词语。

四、总结下课。

练习朗读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完成习字册

课后: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水调歌头》。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感情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

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

师:

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

(b突出第2小节朗读的欢喜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理解第4小节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埋怨月亮的话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师板书:

心绪不宁

师总结:

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

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心里不禁埋怨起来: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

师板书:

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出示句子: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

“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

师:

“宽慰”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这说明了什么?

师板书:

宽慰(联系上下文理解)(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3、师生一起朗读《水调歌头》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时候变得这么()、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

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

并进行朗读。

(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品读词赋

指导朗读《水调歌头》全词,把握词的感情基调,重点是朗读后面几句话并背诵。

四、总结课文:

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作业

设计

1、《补充习题》

2、背诵默写第四、五、六自然段。

板书

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心得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