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7736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docx

高中历史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基础达标训练】

1.(2012·吴江高一检测)1978年,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

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

B.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体现出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胡绳同志说过: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地位,可以说,跟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可以对比,可以相同。

”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③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治斗争上来的战略决策

④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材料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与遵义会议比肩,实际上是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从选项看,明显要排除③,因为此次会议将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C.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能够继续保留人民公社体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随着这种责任制的普遍推行,1983年中央撤销了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

这种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

综合分析,应选B。

4.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78年开始试行

B.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生产分配的自主权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坚持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农民获得的仅是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故C项表述错误。

5.(2011·济南高一检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种情况说明()

A.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题干中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计划供应的商品也在逐渐减少,这说明我国开始逐渐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但未建立起来,基本建立起来是在21世纪初,故排除B,材料中计划的减少说明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6.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表中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7.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姓“资”和姓“社”的问题。

中共十四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打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8.(2012·郑州高一检测)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

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②政府开始改变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布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取消布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计划经济时代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取消布票,说明开始改变这种管理手段,商品资源开始实现市场配置。

故②③正确。

9.(2011·浙江学业水平测试)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是哪一个时间段?

当时哪两场运动促使了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

(2)图中粮食总产量增幅最大是哪一个时间段?

当时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及再认再现能力。

回答时仔细观察图示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1959~1962年降幅最大,而1979~1983年增幅最大。

再结合相关背景下的史实回答原因即可。

答案:

(1)1959~1962年。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79~1983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改革开放B.民主思想

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A、D两项不属于思想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2012·天津学业水平检测)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

这两次会议()

①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②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③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④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①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排除。

这两次会议都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成功探索,内容上都提出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

3.外国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完成了土地私有向公有的转变

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但土地归集体所有,并没有引起所有制的变革,更不是实行土地私有。

故A、B、D三项错误。

4.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图表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因为那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穷二白,重工业根本无从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在B和C两个时间段,因为在B段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一直较高;C段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运动,“以钢为纲”的全面跃进,重工业更是畸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获得发展,轻工业也得到发展,才可能出现上述局面。

5.(2012·孝感高一检测)《人民日报》:

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

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抓住材料中“1983年”及“分自留地”等信息,据此判断这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改革经营分配方式,让农民有对土地的使用权,故A、B、D三项错误。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包括()

①促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④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再现史实和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

7.(2012·广州模拟)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

“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D.中共十五大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意理解“老船长”的意思及“方向摆正”,实际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中国的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8.(2012·青岛高一检测)中共十四大后,“下海闯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内容直接对应的是()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经济特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抓住“下海闯市场”这一信息,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4分,第10题12分,共26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

亿元)

——《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

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

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

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分)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

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6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业的发展状况。

(1)题,主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来分析,中国此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

(2)题,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第(3)题,从时间上看,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在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的改革;第(4)题,从上述发展变化(材料一中的发展、材料二中的混乱、材料三中的发展)中可以得出结论:

农业政策要符合基本的国情。

答案:

(1)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或农业不断发展)。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不真实。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3)安徽、四川。

因为包产到户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的(或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4)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农业发展政策。

10.(探究创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

材料一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

邓小平的这一举动被认为寓意深刻。

对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评价说中国未来的行动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材料二2009年8月7日股市再度遭遇大跌,下午3时刚刚收市,国务院新闻办便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三大部门,就宏观经济形势等情况召开发布会。

主持人郭卫民称,“三个部门的领导对今天的发布会非常重视,他们都希望发布会能够尽快举办”。

央行:

微调并非针对货币政策;下半年不控制信贷规模;尚不存在通胀问题。

财政部:

已注意到上半年的股市回升,是否调整印花税,下一步仍将继续观察。

——2009年8月8日中财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意味着什么信息?

基辛格说的“人们的认识规律”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中国务院所采取的措施说明了什么?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

(4分)

【解析】本题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组织材料,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应根据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国家适时进行宏观调控等知识组织相关答案要点。

答案:

(1)中国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事物,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2)政府适时采取措施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3)由计划经济成功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由初步建立到不断发展完善。

教师备课资源

1.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次会议公报,其核心内容是()

A.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纲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贡献。

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应选C项。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反映了()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的改革,土地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3.按时间先后排列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下列重大事件,正确的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

②中央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

③安徽、四川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④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78年,安徽、四川两省的一些农村,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之后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不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全国普遍实行,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4.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

这种凭证陆续被取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改革金融体制B.增加粮食产量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取消票证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

5.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根据图示所示三种企业比例的变化可知①②③正确。

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行中,故④表述错误。

6.(2009·南京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

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

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

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

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

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

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

为什么?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

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抓住“1958年大跃进”及“人民公社”等信息来分析。

(2)题注意材料二中“1979年”及“生产责任制”及“以家庭为基础”等信息,由此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3)题抓住材料三中“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这一信息来分析。

答案:

(1)忽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者的成果。

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

(3)基本着眼点: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准,采取稳妥的方针。

教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