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7249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docx

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

附件一:

2010年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明安全生产责任的通知》精神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对全省有冶炼能力的冶金企业逐一进行统计、检查,全面掌握冶金企业的基本情况,促使企业以预防气体中毒、窒息和爆炸事故为重点,认真排查安全隐患;进一步壮大技术骨干队伍,提高员工素质,增强遵章守规和隐患自查自治能力;落实安全生产承诺制,完善“三项制度”,改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事故总量,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三、工作重点

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设备设施。

一是煤气生产、输送、净化、贮存、使用各环节的主要设施设备,如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发生炉、二文三塔、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热风炉、风机、煤气柜、工业炉窑等;二是煤气管网及附属设施设备,如阀门、法兰、放散管、放散塔、水封、排水器、仪表等。

三是煤气管网在线检测设备,如煤气低压报警与联锁切断装置、氧含量在线检测装置等。

四是煤气事故救护设备,如空气呼吸器、充气泵、苏生器、救护车辆等。

五是高炉转炉周围相关的设施设备,如高炉渣沟、铁沟,转炉氧枪、烟罩和主控室防喷溅设施等。

六是高温液态金属装运设施设备,如吊装设备、吊具,钢水包、铁水包耳轴,钢水包、铁水包砌包、烤包设备,钢水包、铁水包运输车辆等。

其他各生产环节也要明确相应的工作重点,同步实施。

通过整治确保重点设施设备符合规程、标准要求,处于完好状态。

(二)安全措施。

重点部位的安全设施设备应按下列要求增加配置---高炉、转炉、工业炉窑平台必须安装4块以上固定式声光报警仪,分布在作业区四角;高炉、转炉值班室、休息室、风机房、加压机站以及煤气区域内的其他值班室必须安装2块以上固定式报警仪,分设在靠近前后两门旁等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的排水器旁必须安装固定式声光报警仪;所有固定式报警仪必须联网、将报警信号和CO浓度数据传输到调度室或监控室;高炉每班作业人员至少50%人员配有便携式报警仪;空气呼吸器每座高炉、转炉平均不少于2台。

通过整治确保安全措施齐全、有效。

(三)主要岗位。

炼铁工序主要岗位,如烧结机机头岗位、高炉炉前岗位、热风炉岗位、煤气除尘岗位、水工岗位、铁水包及鱼雷罐修砌岗位、喷煤岗位等。

炼钢工序主要岗位,如炉前岗位、煤气回收、风机房、汽包、钢包修砌、连铸、精炼等。

煤气作业主要岗位,如煤气加压站、煤气柜、煤气防护站、煤气设施设备检修和巡检、炉窑操作等。

以上工序的工段长、班组长、站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具备高中(技校)以上学历;每年岗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熟悉煤气基本常识,掌握煤气事故的应急救援及逃生方法;煤气作业岗位执资格证上岗。

企业主要管理岗位---企业经理层,本科以上学历要达到半数以上,其中炼铁、炼钢工程师不少于两人;企业分厂、车间以及公司生产部、技术部、设备部、安全管理部、项目建设部等部门负责人半数以上应具有工程师、建造师资格,其中炼铁和炼钢分厂的厂长和车间主任、公司生产部和技术部负责人必须配备炼铁、炼钢工程师;炼铁、炼钢分厂(车间)的安全科有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

通过岗位整治确保主要岗位作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满足岗位工作需要。

(四)安全管理。

企业要在工段、班组实行以下制度,强化基础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一是班前会制度,利用班前几分钟时间重点布置当班具体的安全措施;二是交接班制度,对上一班次的设备状况、存在隐患情况进行交接;三是安全确认制度,作业前要对人、设备、工具、物料、安全防护装置、监测仪器仪表、作业场所周围环境、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等进行确认;四是挂牌制度,检修时悬挂标识牌,实行操作票、确认票,防止误操作。

通过安全管理整治,确保基层生产岗位制度健全,“三违”得到有效控制。

(五)安全教育。

各企业要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培训重点---一是加强高炉、转炉工长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其处理复杂炉况的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减少违规操作;二是加强煤气生产、输送、净化、贮存、使用设施设备操作人员,煤气管网巡检人员培训,建立涉煤气作业岗位上岗资格证制度,不断提高关键岗位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三是加强煤气区内作业人员、救护人员煤气防护知识、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提高其预防煤气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能力;四是加强专门培训,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用新材料、新设备的工艺环节中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是严格落实以员工“三级培训”为重点的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民工、临时工、外包工、派遣工的上岗、转岗安全应知应会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职工安全教育整治,稳步提高员工素质。

(六)档案管理。

各企业要规范档案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工段班组层面,要保存交接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工作日志、操作票、确认票;二是企业层面,要完整保存设计文件、评价报告、特种设备管理档案、人员培训档案、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设备运转和维修记录、建设施工合同、安全协议、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试运行记录和相关方单位资质等。

通过档案整治,促使企业形成规范化的文件、资料、数据档案管理,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实施步骤

(一)整治动员阶段(4月份)

本阶段主要工作:

召开动员大会,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制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

企业投资人或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主持召开职工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传达全省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

要抽调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本企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并逐级签订隐患排查整改责任状,把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每个车间、工段、班组和职工个人。

各企业要在4月底前将本企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报所在市、县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备案。

各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情况统计上报工作。

设区市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要派员参加市属以上企业动员大会,县(市、区)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要派员参加县(市、区)属以下企业动员大会,督促落实好全省会议精神。

省安监局和省工信厅要对企业负责统计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隐患排查阶段(5、6月份)

本阶段主要工作:

企业排查隐患,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组织帮扶。

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责任制,将任务、责任认真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逐级填报《隐患明细表和整改计划任务书》(附后)。

对照规程、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排查,将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设备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逐项摸排清楚,建立台帐和档案。

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足够自查能力的企业,要聘请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搞好自查,确保排查工作扎实、细致,重大安全隐患无遗漏。

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立即整改。

《隐患明细表和整改计划任务书》要在7月10日前按分级管理原则,报省市、县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备案。

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要加强本阶段的调度协调工作,帮助企业协调社会技术力量建立帮扶工作组,协助企业排查隐患。

在此期间,省安监局和省工信厅将组织高炉及转炉工长培训、涉煤气岗位工作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和煤防站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

(三)隐患整改、检查验收阶段(7-12月份)

本阶段主要工作:

企业集中整改,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检查验收。

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整改责任制,明确整改的具体任务、治理资金数额、分步工作计划、完成时限、负责人、工作要求,逐月填写《隐患整改进度统计表》,于下月10日前将上月整改工作情况上报省市县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备案。

7月份以后,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要经常深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对大多数容易整改的隐患立即整改,对短期难以整改的隐患要制定监控措施、应急措施和科学合理的整改计划,限期完成。

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生产环节,该停产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改,坚决杜绝冒险作业。

对长期存在重大隐患,迟迟不予监控、治理的单位和玩忽职守的相关负责人,要予以严厉的经济处罚,并依法追究责任。

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按要求进行整改、抗拒检查执法、非法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黑名单”制度要求,对其违法违规行为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依法暂扣有关证照。

10-11月要依据《2010年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验收标准》对辖区内冶金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逐一检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于12月份报省安监局和省工信厅。

9月份,省安监局和省工信厅将组织一次市际联查。

联查中抽查企业数不少于企业总数的20%,并对自查不主动、不认真的企业将直接做出严厉处罚。

务求通过此次专项整治,督促企业消除一大批可能导致煤气中毒、火灾、爆炸和高温液态金属喷溅、外溢、遇水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进一步提高企业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及有关企业要充分认识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把冶金企业安全整治工作做实做细。

(二)落实责任,严格审批。

各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阶段转段实行报批管理,转段前,企业首先提出转段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依据申请审核材料、查验现场、履行转段审批手续。

审批过程中,要落实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杜绝失职渎职行为。

(三)加大投入,消除隐患。

各有关企业要认真制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彻底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

要安排充足资金整改设备缺陷,配齐安全设施设备。

要安排足够人力,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

要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和在岗职工教育培训,使职工素质满足相应岗位工作要求。

在安全整治各阶段要切实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集中精力搞好整治工作。

  (四)严明纪律,严厉处罚。

各级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在检查、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做到公正廉洁。

要求真务实,铁面无私,敢于碰硬,对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心慈手软。

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按上限处罚,使动作迟缓、工作不积极主动以及整治期间发生伤亡事故的冶金企业真正受到教育。

(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

各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和工信部门要将落实《2010年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分阶段工作情况及时总结,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把专项整治各阶段工作做实做细,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